不是。更换多少原子对判断“人的意识是否依赖物质”根本就不重要,而且那研究是过时的。
1953 年,在史密森学会的年度报告中有一项研究声称“人体每年有 98% 的原子被替换,每 5 年全部替换一次”。这受限于当时的科学家使用的粗糙的测定方法和天真的模型。比这新得多的研究显示,组成牙釉质、神经细胞的 DNA、晶状体中心部分的细胞的原子在人的一生中不会被替换[1]。
而且,质量、电荷、自旋等内在性质完全相同的同种原子是全同的[2],“替换”的意义比你以为的要小得多。两个全同的原子可以交换位置,情况与没有交换过不可区分。
再者,替换多少根本无所谓。
我们来打个比方。台灯可以发光,你可以将台灯的灯泡拧下来、换个新的灯泡,让台灯正常发光。台灯上的螺丝、电线、灯罩等部件同样可以被你替换成崭新的同种部件,在正确安装的情况下不影响台灯发光。这表明,台灯可以更换 100% 的部件或原子而发光。
于是,某人说这表明“台灯的发光不依赖灯泡或物质而存在”,然后拿起一个螺丝进行照明。
你觉得某人能照出来什么呢。
问题出在“更换部件”意味着什么。
一部机器能在更换 100% 的部件或原子后正常使用,不意味着这机器的功能不依赖于部件或物质,而是“这机器的功能不依赖于特定的部件,换上符合要求的部件可以正常运行”。
人脑不依赖于特定的粒子,没有合适的粒子供应则不能正常运行。你的一个神经细胞并不依赖特定的一个葡萄糖分子来驱动,否则它马上就要饿死了。意识不一定是脑的功能,但睡着的人、被打晕的人、脑损伤患者的意识发生的变化可以显示“意识会受到脑功能状态的影响”,你自己也可以体验到这些。那么,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少不到哪去。
你不是组成当前身体的一堆原子,而是按照某种模式组织若干原子的过程。这种东西你见得多了,水龙头流出的水柱、瀑布的水帘、河流的组成部分都在不断替换,换得比你的身体要彻底。
你把一辆车拆了,然后换掉98%的零件,车照开,油照烧。
是不是证明了车的驱动不依赖于零件而存在?
人的一生换掉多少细胞那个问题同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