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球面坐标计算三重积分公式怎么来的?

回答
球面坐标系下三重积分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我们知道,在笛卡尔坐标系下,一个区域 $V$ 上的三重积分可以表示为:

$$ iiint_V f(x, y, z) , dx , dy , dz $$

但是,当积分区域是球体、圆锥体或者其他具有球对称性的区域时,用笛卡尔坐标计算会非常繁琐。这时,引入球面坐标系就显得尤为方便了。那么,球面坐标系下的三重积分公式是如何来的呢?这背后涉及到一个核心概念:坐标变换与雅可比行列式(Jacobian determinant)。

一、 从笛卡尔坐标到球面坐标的映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笛卡尔坐标 $(x, y, z)$ 与球面坐标 $( ho, heta, phi)$ 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们采用一种常见的定义方式(请注意,不同的教科书或领域可能在角度的定义上略有差异,但原理是相通的):

$ ho$ (rho):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即 $ ho = sqrt{x^2 + y^2 + z^2}$。
$ heta$ (theta):表示点在 $xy$ 平面上的投影与正 $x$ 轴之间的夹角(方位角),通常取值范围是 $[0, 2pi)$ 或 $(pi, pi]$。
$phi$ (phi):表示点到原点的连线与正 $z$ 轴之间的夹角(天顶角或极角),通常取值范围是 $[0, pi]$。

基于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得到笛卡尔坐标 $(x, y, z)$ 用球面坐标 $( ho, heta, phi)$ 表示的变换公式:

$x = ho sin phi cos heta$
$y = ho sin phi sin heta$
$z = ho cos phi$

二、 为什么需要雅可比行列式?

在进行坐标变换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 $dx , dy , dz$ 直接替换成 $d ho , d heta , dphi$。这是因为,虽然我们在数学上进行了变量替换,但在积分的本质上,我们是根据一个微小的“体积元”来累加函数值的。

想象一下,在笛卡尔坐标系下,一个微小的体积元可以看作是一个长宽高分别为 $dx, dy, dz$ 的小立方体,其体积是 $dV = dx , dy , dz$。

而在球面坐标系下,我们的“基本单元”也需要用球面坐标来表示。如果我们直接用 $d ho, d heta, dphi$ 来描述一个微小的体积元,它们分别代表了:

$d ho$: 在径向上(沿着 $ ho$ 的方向)的一小段长度。
$d heta$: 在方位角方向上的一小段弧长(半径为 $ ho sin phi$)。
$dphi$: 在天顶角方向上的一小段弧长(半径为 $ ho$)。

这三者组合起来,并不能直接构成一个微小的体积元。关键在于,从笛卡尔坐标系到球面坐标系的变换改变了体积元的“形状”和“大小”。一个在球面坐标系下看起来“均匀”的微小变化,在笛卡尔坐标系下所对应的体积,可能并不均匀,或者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立方体”了。

雅可比行列式的作用,正是为了量化这种由于坐标变换引起的体积变化比例。它告诉我们,一个在球面坐标系下的微小体积元 $d ho , d heta , dphi$,在笛卡尔坐标系下所对应的真实体积是多少。

三、 雅可比行列式的计算

对于从 $(x, y, z)$ 到 $( ho, heta, phi)$ 的坐标变换,其雅可比矩阵是一个由偏导数组成的矩阵:

$$
J =
egin{pmatrix}
frac{partial x}{partial ho} & frac{partial x}{partial heta} & frac{partial x}{partial phi} \
frac{partial y}{partial ho} & frac{partial y}{partial heta} & frac{partial y}{partial phi} \
frac{partial z}{partial ho} & frac{partial z}{partial heta} & frac{partial z}{partial phi}
end{pmatrix}
$$

现在,我们来计算这些偏导数:

$x = ho sin phi cos heta$
$frac{partial x}{partial ho} = sin phi cos heta$
$frac{partial x}{partial heta} = ho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 phi sin heta$
$frac{partial x}{partial phi} = ho cos phi cos heta$

$y = ho sin phi sin heta$
$frac{partial y}{partial ho} = sin phi sin heta$
$frac{partial y}{partial heta} = ho sin phi cos heta$
$frac{partial y}{partial phi} = ho cos phi sin heta$

$z = ho cos phi$
$frac{partial z}{partial ho} = cos phi$
$frac{partial z}{partial heta} = 0$
$frac{partial z}{partial phi} = ho sin phi$

将这些偏导数代入雅可比矩阵:

$$
J =
egin{pmatrix}
sin phi cos heta & ho sin phi sin heta & ho cos phi cos heta \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 phi cos heta & ho cos phi sin heta \
cos phi & 0 & ho sin phi
end{pmatrix}
$$

现在,计算这个矩阵的行列式,即雅可比行列式 $J$:

$J = sin phi cos heta egin{vmatrix} ho sin phi cos heta & ho cos phi sin heta \ 0 & ho sin phi end{vmatrix} ( ho sin phi sin heta) egin{vmatrix} sin phi sin heta & ho cos phi sin heta \ cos phi & ho sin phi end{vmatrix} + ho cos phi cos heta egin{vmatrix}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 phi cos heta \ cos phi & 0 end{vmatrix}$

让我们逐项计算:

第一项:
$sin phi cos heta ( ho sin phi cos heta ( ho sin phi) 0)$
$= sin phi cos heta ( ho^2 sin^2 phi cos heta)$
$= ho^2 sin^3 phi cos^2 heta$

第二项:
$+ ho sin phi sin heta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 phi) ho cos phi sin heta cos phi)$
$= ho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2 phi sin heta ho cos^2 phi sin heta)$
$= ho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 heta (sin^2 phi + cos^2 phi))$
$= ho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 heta)$ (因为 $sin^2 phi + cos^2 phi = 1$)
$= ho^2 sin^2 phi sin^2 heta$

第三项:
$+ ho cos phi cos heta (0 ho sin phi cos heta cos phi)$
$= ho cos phi cos heta ( ho sin phi cos phi cos heta)$
$= ho^2 sin phi cos^2 phi cos^2 heta$

把这三项加起来:
$J = ( ho^2 sin^3 phi cos^2 heta) + ( ho^2 sin^2 phi sin^2 heta) + ( ho^2 sin phi cos^2 phi cos^2 heta)$

这里好像算错了,我们重新来计算第二项的内部行列式:
$egin{vmatrix} sin phi sin heta & ho cos phi sin heta \ cos phi & ho sin phi end{vmatrix} = (sin phi sin heta)( ho sin phi) ( ho cos phi sin heta)(cos phi)$
$= ho sin^2 phi sin heta ho cos^2 phi sin heta$
$= ho sin heta (sin^2 phi + cos^2 phi) = ho sin heta$

那么第二项整体是:
$(+ ho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 heta) = ho^2 sin phi sin^2 heta$

我们再重新审视第三项的内部行列式:
$egin{vmatrix}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 phi cos heta \ cos phi & 0 end{vmatrix} = (sin phi sin heta)(0) ( ho sin phi cos heta)(cos phi)$
$= ho sin phi cos phi cos heta$

那么第三项整体是:
$(+ ho cos phi cos heta) ( ho sin phi cos phi cos heta) = ho^2 sin phi cos^2 phi cos^2 heta$

回头看第一项:
$egin{vmatrix} ho sin phi cos heta & ho cos phi sin heta \ 0 & ho sin phi end{vmatrix} = ( ho sin phi cos heta)( ho sin phi) ( ho cos phi sin heta)(0)$
$= ho^2 sin^2 phi cos heta$

第一项整体是:
$(sin phi cos heta) ( ho^2 sin^2 phi cos heta) = ho^2 sin^3 phi cos^2 heta$

加起来:
$J = ho^2 sin^3 phi cos^2 heta ho^2 sin phi sin^2 heta ho^2 sin phi cos^2 phi cos^2 heta$

仍然没有简化。让我们回到雅可比行列式的定义,并用一个更直观的方式去理解它在体积变换中的作用。

更直观的理解:

想象一下,在球面坐标系下,我们取一个微小的区域,它由以下几个向量围成:
$mathbf{v}_1$: 沿 $ ho$ 方向的变化,长度为 $d ho$。
$mathbf{v}_2$: 沿 $ heta$ 方向的变化。这个向量的长度是半径 $ ho sin phi$ 乘以 $d heta$。方向是垂直于 $ ho$ 和 $z$ 轴的。
$mathbf{v}_3$: 沿 $phi$ 方向的变化。这个向量的长度是半径 $ ho$ 乘以 $dphi$。方向是垂直于 $ ho$ 的,并且在包含 $z$ 轴的平面内。

这些向量可以表示为:
$mathbf{dr} approx d ho , hat{mathbf{e}}_ ho$
$mathbf{d heta} approx ( ho sin phi , d heta) , hat{mathbf{e}}_ heta$
$mathbf{dphi} approx ( ho , dphi) , hat{mathbf{e}}_phi$

其中 $hat{mathbf{e}}_ ho, hat{mathbf{e}}_ heta, hat{mathbf{e}}_phi$ 是球面坐标系的单位正交基向量。

一个微小的体积元 $dV$ 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可以看作是由这三个方向的微小位移向量的叉乘再乘以第三个位移向量(或者说,由这三个向量构成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决定的。

$$ dV = |(mathbf{dr} imes mathbf{d heta}) cdot mathbf{dphi}| $$

这里的叉乘和点乘操作,正是雅可比行列式计算的本质。
$mathbf{dr} imes mathbf{d heta}$: $mathbf{dr}$ 是沿径向,$mathbf{d heta}$ 是切向。它们垂直,所以叉乘的模是 $d ho cdot ( ho sin phi , d heta)$。方向呢?它会指向 $hat{mathbf{e}}_phi$ 的方向。
$(mathbf{dr} imes mathbf{d heta}) cdot mathbf{dphi}$: 这个结果就是由这三个向量构成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

让我们使用单位正交基向量来计算这个体积:
$hat{mathbf{e}}_ ho = (sin phi cos heta, sin phi sin heta, cos phi)$
$hat{mathbf{e}}_ heta = (sin heta, cos heta, 0)$
$hat{mathbf{e}}_phi = (cos phi cos heta, cos phi sin heta, sin phi)$

这个体积的计算就是这三个向量作为行向量(或者列向量)构成的行列式的值:

$$
egin{vmatrix}
sin phi cos heta & sin phi sin heta & cos phi \
sin heta & cos heta & 0 \
cos phi cos heta & cos phi sin heta & sin phi
end{vmatrix}
$$

让我们来计算这个行列式的值:

1. 沿第一行展开:
$sin phi cos heta egin{vmatrix} cos heta & 0 \ cos phi sin heta & sin phi end{vmatrix} sin phi sin heta egin{vmatrix} sin heta & 0 \ cos phi cos heta & sin phi end{vmatrix} + cos phi egin{vmatrix} sin heta & cos heta \ cos phi cos heta & cos phi sin heta end{vmatrix}$

2. 计算子行列式:
$egin{vmatrix} cos heta & 0 \ cos phi sin heta & sin phi end{vmatrix} = cos heta (sin phi) 0 = sin phi cos heta$
$egin{vmatrix} sin heta & 0 \ cos phi cos heta & sin phi end{vmatrix} = (sin heta) (sin phi) 0 = sin phi sin heta$
$egin{vmatrix} sin heta & cos heta \ cos phi cos heta & cos phi sin heta end{vmatrix} = (sin heta)(cos phi sin heta) (cos heta)(cos phi cos heta)$
$= cos phi sin^2 heta cos phi cos^2 heta = cos phi (sin^2 heta + cos^2 heta) = cos phi$

3. 将子行列式代回:
$sin phi cos heta (sin phi cos heta) sin phi sin heta (sin phi sin heta) + cos phi (cos phi)$
$= sin^2 phi cos^2 heta sin^2 phi sin^2 heta cos^2 phi$
$= sin^2 phi (cos^2 heta + sin^2 heta) cos^2 phi$
$= sin^2 phi (1) cos^2 phi$
$= (sin^2 phi + cos^2 phi) = 1$

这个结果的绝对值是 1。这说明上面的单位向量的行列式算错了,或者说单位向量的表示有误。

正确的理解是:

雅可比行列式的绝对值 $|J|$,表示了从旧坐标系的一个微小体积元到新坐标系对应微小体积元的体积变换的比例因子。

当从笛卡尔坐标 $(x, y, z)$ 变换到球面坐标 $( ho, heta, phi)$ 时,我们是反过来思考的。

我们从球面坐标的微小体积元 $dV_{ ext{球}} = d ho , ( ho sin phi , d heta) , ( ho , dphi)$ 开始考虑。

这里的 $d ho$ 是径向上的长度变化, $ ho sin phi , d heta$ 是沿方位角方向的弧长变化(这里的半径是 $ ho sin phi$), $ ho , dphi$ 是沿天顶角方向的弧长变化(这里的半径是 $ ho$)。这三者相乘,就是构成一个微小体积元的三个“边”的长度。

$dV_{ ext{球}} = ho^2 sin phi , d ho , d heta , dphi$

所以,从笛卡尔坐标系到球面坐标系的变换,雅可比行列式就是这个体积因子 $ ho^2 sin phi$。
我们之前计算的雅可比行列式($J$)的 符号 可能会因为单位向量定义的不同而变化,但其 绝对值 $|J|$ 是关键。

让我们回到之前计算的雅可比矩阵:
$$
J =
egin{pmatrix}
frac{partial x}{partial ho} & frac{partial x}{partial heta} & frac{partial x}{partial phi} \
frac{partial y}{partial ho} & frac{partial y}{partial heta} & frac{partial y}{partial phi} \
frac{partial z}{partial ho} & frac{partial z}{partial heta} & frac{partial z}{partial phi}
end{pmatrix}
=
egin{pmatrix}
sin phi cos heta & ho sin phi sin heta & ho cos phi cos heta \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 phi cos heta & ho cos phi sin heta \
cos phi & 0 & ho sin phi
end{pmatrix}
$$

它的行列式计算结果应该是 $ ho^2 sin phi$。让我们重新计算一次,这次要仔细一些,尤其是在符号处理上。

$J = sin phi cos heta [( ho sin phi cos heta)( ho sin phi) ( ho cos phi sin heta)(0)]$
$ ( ho sin phi sin heta) [(sin phi sin heta)( ho sin phi) ( ho cos phi sin heta)(cos phi)]$
$+ ( ho cos phi cos heta) [(sin phi sin heta)(0) ( ho sin phi cos heta)(cos phi)]$

$J = sin phi cos heta [ ho^2 sin^2 phi cos heta]$
$+ ho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2 phi sin heta ho cos^2 phi sin heta]$
$+ ho cos phi cos heta [ ho sin phi cos phi cos heta]$

$J = ho^2 sin^3 phi cos^2 heta$
$+ ho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 heta (sin^2 phi + cos^2 phi)]$
$ ho^2 sin phi cos^2 phi cos^2 heta$

$J = ho^2 sin^3 phi cos^2 heta$
$+ ho sin phi sin heta [ ho sin heta]$
$ ho^2 sin phi cos^2 phi cos^2 heta$

$J = ho^2 sin^3 phi cos^2 heta ho^2 sin phi sin^2 heta ho^2 sin phi cos^2 phi cos^2 heta$

这里我似乎陷入了计算泥潭。正确的计算方法应该是利用行列式的性质或者直接看懂微元转换的本质。

让我们回到微元转换的直观理解。在一个小的球面区域,它的体积可以近似看作是:

径向变化 $d ho$。
在 $( ho, heta)$ 方向上的一个面积微元。这个面积微元在 $xy$ 平面上的投影是 $ ho , d heta , d ho$ (这是极坐标中的面积微元),但我们是在球面上考虑,所以要考虑 $phi$ 的影响。
在 $( ho, phi)$ 方向上的一个面积微元。

我们回头看球面坐标的微元:
$d ho$: 径向长度。
$ ho sin phi , d heta$: 沿 $ heta$ 方向的弧长(这个半径是 $ ho sin phi$)。
$ ho , dphi$: 沿 $phi$ 方向的弧长(这个半径是 $ ho$)。

这些微小的长度乘起来,就得到了球面坐标系下的体积微元:
$dV = (d ho) cdot ( ho sin phi , d heta) cdot ( ho , dphi) = ho^2 sin phi , d ho , d heta , dphi$

这个因子 $ ho^2 sin phi$ 就是从笛卡尔坐标的 $dx , dy , dz$ 转换到球面坐标的 $d ho , d heta , dphi$ 时,需要乘以的系数,也就是雅可比行列式的绝对值 $|J|$。

为什么是 $ ho^2 sin phi$?

想象一个扇环体:
考虑一个固定的 $phi$ 值,它在 $xz$ 平面上是一个角度为 $phi$ 的直线。
在 $xy$ 平面上,我们有一个极坐标扇形,面积是 $frac{1}{2} r^2 d heta$。这里的 $r = ho sin phi$ 是点到 $z$ 轴的距离。所以,这个扇形的面积微元是 $( ho sin phi) , d heta , d ho$ (如果我们沿着 $ ho$ 方向也取一个微元的话)。
更准确地说,考虑一个“球冠层”:
我们从半径为 $ ho$ 增加到 $ ho + d ho$。
我们从角度 $ heta$ 变化到 $ heta + d heta$。
我们从角度 $phi$ 变化到 $phi + dphi$。

在球面坐标系下,这个微小体积元的三个“边”的长度分别是:
$d ho$ (径向)
$ ho sin phi , d heta$ (沿 $ heta$ 方向的弧长)
$ ho , dphi$ (沿 $phi$ 方向的弧长)

这三个长度的乘积,就是这个微小体积元在球面坐标系下的“体积”:
$dV = d ho cdot ( ho sin phi , d heta) cdot ( ho , dphi) = ho^2 sin phi , d ho , d heta , dphi$

这个因子 $ ho^2 sin phi$ 正是坐标变换的 Jacobian determinant (绝对值)。

四、 球面坐标系下的三重积分公式

因此,当我们在球面坐标系下计算一个区域 $V'$ 上的三重积分 $iiint_{V'} f( ho, heta, phi) , dV$ 时,这个 $dV$ 就被替换成了 $ ho^2 sin phi , d ho , d heta , dphi$。

如果原始的笛卡尔坐标区域为 $V$,并且我们知道它在球面坐标下的对应区域为 $V'$,那么三重积分公式变为:

$$ iiint_V f(x, y, z) , dx , dy , dz = iiint_{V'} f( ho sin phi cos heta, ho sin phi sin heta, ho cos phi) cdot ho^2 sin phi , d ho , d heta , dphi $$

其中,$V'$ 是在球面坐标系下表示的积分区域,通常是 $ ho_1 le ho le ho_2$, $ heta_1 le heta le heta_2$, $phi_1 le phi le phi_2$ 这样的积分限。

五、 总结

为什么需要变换? 为了简化积分区域和被积函数。
核心工具是雅可比行列式。 它量化了不同坐标系下体积元的变化比例。
球面坐标体积微元: $dV = ho^2 sin phi , d ho , d heta , dphi$。
公式: 将笛卡尔坐标 $(x, y, z)$ 替换为球面坐标的表达式,并将 $dx , dy , dz$ 替换为 $ ho^2 sin phi , d ho , d heta , dphi$。

理解这个公式的关键在于理解雅可比行列式在坐标变换中的作用——它是一个“体积缩放因子”,确保了积分的数值在变换前后保持不变。 $ ho^2 sin phi$ 这个因子源于球面坐标系下微小体积元的几何结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算出来的,造它就完了!

两边微分:

然后开始计算 到 的微元变换:

于是有:

换成大家熟悉的符号就是:

上面的推导形式上比较简洁,当然要是看着不顺眼,也可以用雅克比行列式。如果既觉得上面的手算法不顺眼,又觉得雅克比行列式太难算,那就管它严不严谨画个图用几何法凑出来球面体积微元:

有些时候形象直观虽然会丧失一定的严谨性,但是不得不说是最保护头发的(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球面坐标系下三重积分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们知道,在笛卡尔坐标系下,一个区域 $V$ 上的三重积分可以表示为:$$ iiint_V f(x, y, z) , dx , dy , dz $$但是,当积分区域是球体、圆锥体或者其他具有球对称性的区域时,用笛卡尔坐标计算会非常繁琐。这时,引入球面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其实是建立在一个不太准确的认知上。科比·布莱恩特并不是“总是”坐直升机去球馆,勒布朗·詹姆斯也并非“总是”骑自行车去。 这种说法更像是一种流传的段子或者是一种刻板印象。让我来帮你梳理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以及两位球员的真实情况:关于科比·布莱恩特:直升机的“传说”科比·布莱.............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很多球迷心中的一块“舒适区”和一些“情怀”的碰撞。你觉得迪斯蒂法诺不比梅西差,这很正常,毕竟迪斯蒂法诺确实是足球史上的一座丰碑。但为啥现在很多梅西球迷,甚至可以说是主流声音,会把梅西排到“坐二望一”的位置,甚至更高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迪斯蒂法诺是个传奇.............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兴奋的设想!一个16岁就在中超中流球队踢球,并且第一个赛季就打进26球的本土球员,放在西班牙人这样的球队,这绝对是爆炸性的新闻,也绝对有坐稳主力的潜力,但能否坐稳,还需要看几个关键点,而且这之间的差距,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首先,我们得承认,16岁就在中超打出这样的数据,本身就已经是非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对空间和几何的认知深层问题,以及一个微观生命体在我们眼中看似平淡的“日常”与宇宙宏观结构之间的对比。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球面上的几何是黎曼几何”这句话的含义。当我们在讨论一个球面的几何时,我们通常指的是这个球面本身的固有性质,也就是在这个曲面上我们可以进行的测量和描.............
  • 回答
    在球面上均匀分布49个点,这可不是个随意的活儿,得有点讲究。你有没有想过,为啥要均匀分布?就像你在一张纸上画点,如果点都挤在一起,那可不太好看,信息也显得杂乱。在球面上也是一样,均匀分布能更好地展示球体的形状、测量地理特征,或者在各种科学研究中模拟数据。那么,怎么才能把这49个点,乖乖地、公平地安放.............
  • 回答
    照亮一个球面至少需要几个点光源?这是一个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包含了一些数学和几何学上的趣味问题的。答案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取决于我们对“照亮”的定义以及我们允许的光源位置。核心问题:覆盖与照明我们首先要理解,“照亮”一个球面意味着什么。最直接的理解是,我们希望表面的每一个点都能接收到来自至少一个.............
  • 回答
    地球海平面之所以呈现出近乎完美的球面形状,主要源于地球自身的巨大质量所产生的引力,以及为了达到引力与离心力(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平衡状态。严格来说,并不是地球引力导致了“空间的弯曲”使得海平面成为球面,而是地球引力在作用于地球上的所有物质(包括水)时,呈现出的一个等势面,并且在这个等势面上,水的形状受.............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何求两个球面交线的正圆柱方程。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几何问题,涉及到空间曲线的表示和圆柱面的方程。我尽量用一种比较“实在”的方式,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个过程说清楚。咱们先说说什么是“过两球面交线的正圆柱”。 球面交线: 两个球面相交,它们交出来的是一个圆(或者只有一个点,或.............
  • 回答
    您的问题涉及到数学中一个非常深刻和有趣的概念:嵌入 (embedding)。具体来说,您询问的是“n维球面不能嵌入n维欧式空间”。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n维欧式空间 ($mathbb{R}^n$):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空间”。一个点在 $mathbb{R}^n$ 中由 $n.............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围棋的棋盘从我们习以为常的二维平面,搬到莫比乌斯带或者球面上去,那将是怎样一番光景?这绝不仅仅是将游戏规则照搬到奇怪的表面上那么简单,它会从根本上改变围棋的本质,带来一系列令人着迷的策略与战术的颠覆。莫比乌斯带上的围棋:无始无终的缠斗首先,我们来谈谈莫比乌斯带。这个“扭曲”的纸带.............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FAST望远镜设计上的一个关键考量。简单来说,FAST并非是“非球面”或“非抛物面”,而是 FAST的主镜确实是球面的,但它是一个非常特殊且经过精心设计的“局部球面”,用来模拟一个巨大的抛物面。之所以这样设计,背后有非常实际的原因,跟它的独特性和建造难度息息相关。我们.............
  • 回答
    关于国土面积是否考虑到地球的球面问题,答案是:是的,在测量和报告真实的国土面积时,必须考虑到地球的球面形态。 然而,这背后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概念和不同的测量方法,所以理解起来会比想象中稍微细致一些。想象一下,我们拿一张纸,上面画了一个国家。如果你把这张纸展开,测量上面那个国家的形状和大小,这就像是在平.............
  • 回答
    当然,我们可以用积分来证明球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 = A + B + C π。这个公式在球面几何学中非常重要,它揭示了球面三角形的面积与其内角和之间的关系。要理解这个证明,我们需要一些预备知识。预备知识:1. 球面几何基础: 我们是在一个半径为 R 的球面上进行讨论。在球面几何中,直线变成了大.............
  • 回答
    要证明环面 $T^2$ 不能嵌入到球面 $S^2$ 中,我们可以从拓扑学的角度出发,利用一些关键的不变量来分析。简单来说,就像你无法把一个甜甜圈(环面)完全拉平到一个光滑的球面上而不产生撕裂或重叠一样,它们的“形状”本质上是不兼容的。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尽量用平实的语言来解释,避免生硬的术语.............
  • 回答
    单位球面可定向性证明——一次详尽的探讨在微分几何的领域,可定向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深刻地揭示了空间的内在结构。对于光滑的单位球面,证明其可定向性是一个既经典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篇文章将试图以一种清晰且深入的方式,一步步地勾勒出证明的脉络,并尽可能避免那种略显机械、缺乏温度的论述风格。让我们从.............
  • 回答
    Atiyah 的六维球面 $S^6$ 上不存在复结构的证明:一份深入的剖析迈克尔·阿蒂亚爵士,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其在几何和拓扑领域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他对六维球面 $S^6$ 上不存在复结构的证明,便是其中一个引人入胜的例子。这一定理虽然看似抽象,却深刻地揭示了高维空间中几何性质的复杂性,并.............
  • 回答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ANTVR的非球面镜片和Oculus(现在叫Meta Quest)那种球面镜片,确实是VR头显里一个挺关键的技术差异,直接影响你的观看体验。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争取让你听得明明白白,而且咱就用大白话聊,别整那些高深的技术术语。首先,咱得明白这俩镜片是干啥用的VR头显里的镜片,说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微分几何中的核心概念。简单地说,答案是“并非只有这三种”。但要详细解释清楚,我们需要先理解“主曲率”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看似有限的结论。首先,我们来聊聊什么是“主曲率”。在一个光滑曲面上,我们可以在每个点找到两条特殊的曲线,这两条曲线相互垂直,并且在这一点上的法曲率.............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直觉上有点违背我们对“大”的认知。我们通常认为维度越高,空间越大,事物应该也变得更大。但在 n 维欧式空间中,单位球面的“表面积”和“体积”在维度 n 趋于无穷时都趋于零,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数学原因,主要与概率、高维空间的分布特性以及几何形状的伸展有关。让我们一层一层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