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亲生骨肉啊。得加钱。
现在大家为什么不生?因为正常人都是爱孩子的,至少不愿意他活的比周边的同龄人差。所以大家会理性评估自己可以生几个,不太会受几句宣传蛊惑。
过去,河南人为何生育率还不错呢?以前他们垄断好多地区的回收、拆除、出租车司机等等行业。
这些行业不是不挣钱,他们好多人最后都攒下了一笔不错的家业。
但是这些行业,提供给孩子的生存环境无论如何都不怎么样。
一羊也赶两羊也放,多生两个何乐而不为?
我看到过有的孩子小学就帮父母分拣垃圾了。
如今这些产业要么不如过去火,比如建筑拆除。
要么格局发生了变化,比如出租车和回收。
河南人也不是找不到出路,比如人家很多人真的去了非洲。
还有快递、物流、文印店等行业。
产业是真的升级了。生育愿望也下降了。
河南人也是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你想让人家付出更多辛劳的时候,总要给点好处。要不然怕是没多少人动。
我个人是愿意多交一点税,让国家给生育提供福利的。比如更好的儿童保健和教育服务。比我个别投入效果好。
还有,两性关系也是个问题。现在当个男的除了996干起来方便一点,差不多处处吃亏。我有点想再生一个,但是不太愿意要个男孩……
我在这里不是说女性占了便宜啊如果某一方吃亏让另一方占到了便宜,那么这个系统也许不好,但总是有运行下去的可能。问题就在于大多数女性在男性吃亏的同时,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比如说房子吧,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还是要求男性提供住房,提供主要经济收入的。即便男的原生家庭付了全款,还是会对大多数夫妇的小家庭经济状况产生挤压效应。
更不要说掏空六个钱包了。
现在男性的预期寿、本科教育比例等等已经都低于女性了。
但是除了个别人以外,我们的女性也还是一样很累。可能还会受到就业上的差别对待。
那么问题来了,男性在这里面吃了亏,女性没占到便宜。这个便宜谁占了?
大家醒醒吧。无论是谁,把阶级问题往身份问题那里去解释,谁就是占这个便宜的人。
而且这些人还是食利阶级里面愚蠢的那些——羊群用来剪羊毛最好,吃干抹尽是难以维系的。
所以我一直反对田园女权。他们跟你说你可以卖得比男性贵几块钱,你就信了?
大人,时代变了
鼓励生育现阶段当然是面对老龄化的一项优良政策,当然需要用到一些奖励的方法。
按照我国的习惯,有成本奖励(发放补助等)是绝对不可能的。更有可能的是东亚式的零成本奖励。我想了几条供河南参考:
1、二娃出生后,大娃中考直接加十分;
2、二娃出生后,父母若在编制内,为事业单位的,直接获得当年先进考核名额;
3、二娃出生后可以享受义务教育阶段跨学区入学待遇;
4、二娃出生后,可优先获得购房/买车摇号名额;
5、二娃出生后等同于义务献血,可终身免费用血;
6、二娃出生后,双方直系亲属可获得一次医院住院优先插队名额;
这些优惠政策政府实行起来成本为0,财政支出为0,当然其本质上是把A的资源分给B,社会总surplus为零。
假如直接规定2020年-2030年出生的二孩未来高考可加40分,优先获得学区房购买权,那人口增长的画面无法想象。这就是零成本政策在东亚的威力所在。
这些政策一旦实施,对于生二孩的家庭来看,优惠效果显而易见。而只有一胎的家庭虽然不会有直接损失,但是会觉得“不甘心”,纷纷生二胎。而准备丁克的,看到二孩家庭能够享受买房买车摇号优先的权利,也会觉得“不甘心”。
这样恰好达到了鼓励生育政策的目的。这也将会是我们国家对于民众来说,最难以应对的阳谋。
贴一个之前的回答,关于零成本奖励政策的案例。
我倒是有个建议,可以这么规定:
生育一个孩子的,中考/高考/研考/公考不加分;
生育两个孩子的,两个孩子中考/高考/研考/公考都加5分;
生育三个孩子的,三个孩子中考/高考/研考/公考都加10分;
生育四个孩子的,四个孩子中考/高考/研考/公考都加20分;
……
以此类推,生越多加分越多。
到时候卷呗,竞争呗,恶性循环呗,看谁家分数加的多,看谁家生的孩子多。
你少生,你的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啦!
不用增加财政支出,不用增加教育资源投入,不用增加社会成本,偏偏还抓住了中国传统思维的G点。
政府不出一个铜板就实现了鼓励生育,岂不美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