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9 年 5 月 M2 同比增 8.5%?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2019年5月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8.5%这件事儿。这个数字一出来,金融圈子里肯定是要议论一番的,因为它涉及到了很多层面的经济活动和政策导向。要理解它,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

首先,M2是什么?

咱们得明白M2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M2是衡量市场中流通货币总量的最广义的一个指标。它包括了你在银行里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还有一些其他的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钱。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M2的增长速度往往反映了银行体系的信贷扩张能力和居民、企业的资金充裕程度。如果M2增速太快,理论上就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因为钱多了,购买力相对下降;如果增速太慢,可能说明经济活力不足,钱贷不出去,企业投资意愿不高。

那么,8.5%这个数字在2019年5月是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要评估这个增速,不能孤立地看。咱们得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分析:

1. 宏观经济的大环境: 2019年的时候,全球经济确实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比如贸易摩擦的影响,加上国内经济也进入了一个调整期。经济增长需要适度的货币支持,所以央行可能会通过一些措施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8.5%的增速,从一个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可能就是为了给经济提供一个相对温和但持续的“燃料”。

2. 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向: 在201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明确表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且更加注重“精准滴灌”。意思就是,钱不是漫无目的地撒,而是要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一些重点领域。M2增速8.5%,如果伴随着信贷结构优化和融资成本下降,那就可以理解为是政策传导的有效体现。它既要保证经济有足够的钱周转,又要避免大水漫灌造成资产泡沫或者通胀压力。

3. 信贷投放的情况: M2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的信贷扩张。如果企业和个人贷款意愿强,银行愿意放贷,那么M2就会相应增长。在2019年5月,可能恰好是银行信贷投放比较活跃的一个时期,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需求,或者进行一些投资,向银行借款,这些新增的贷款就转化为存款,从而推高了M2。同时,也可能是为了支持一些重要的项目,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配套的资金。

4. 存款结构的变化: M2包含了居民和企业的各类存款。有时候,虽然实体经济的活力没有爆炸性增长,但如果居民的储蓄意愿增强,或者企业出于谨慎考虑,将更多的资金存入银行而不是用于投资或消费,这也可能导致M2增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当然,更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贷款。

解读8.5%的增速,我们关注什么?

单纯一个8.5%的数字,可能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信息来看:

与M1(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对比: M1通常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单位的活期存款。M1的增速更能反映经济的活跃度和企业的即期购买力。如果M2增速快于M1增速,可能意味着一部分资金被定期存款等形式“锁定”了,企业或居民的投资、消费意愿相对不是那么旺盛,钱更多地存在银行里作为“储蓄”或者“预防性储蓄”。反之,如果M1增速也很快,那说明经济活力确实更足。
与名义GDP增速的对比: 如果M2的增速显著高于名义GDP的增速,可能意味着货币发行过多,容易导致通胀;如果低于名义GDP增速,则可能说明货币供应不足以支持经济增长,可能出现通缩压力。在2019年5月,我们需要看看当时的名义GDP增长情况,来判断8.5%的M2增速是恰当还是偏离。
融资成本的变化: 即便M2增速看起来还不错,但如果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依然很高,那说明货币政策的传导不畅,钱虽然有了,但真正流到需要钱的企业手中,并且成本可承受,这才是关键。
通货膨胀水平: 看看当时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多少。如果通胀温和可控,那么8.5%的M2增速就显得是“适度”的。如果通胀开始抬头,那这个增速可能就有点“偏快”了。

总结一下,2019年5月M2同比增速8.5%的出现,很可能是当时宏观经济形势、央行货币政策意图以及银行信贷投放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通常被理解为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一种“中性偏松”的货币环境的体现,旨在为经济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其是否会带来潜在的通胀压力,或者信贷是否有效流向了实体经济。

所以,要看懂这个数字,不能只看数字本身,而是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图景中去理解,去思考它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M2增速可能徘徊在8%左右放缓几年;

这里列举一下央行7月12日的数据,“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2.14万亿元,同比增长8.5%”。据美联储官网,截止2019-07-01,美元的M2是14.8194万亿美元。按照当前6.88的汇率,美元的M2折算为101.9万亿人民币。相当于90万亿人民币经济体的M2,是21万亿美元经济体M2的1.885574倍。

5月末时,我国流通中货币(M0)是7.2798万亿,6月末它已回落到7.26万亿元。这与美联储缩表节奏类似。2017年10月到2019年7月2日,美联储已缩表(减少流通中的美元)6565亿美元。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人民币M2涨幅是美元M2的1.77倍。2020年6月末,人民币M2或将达到208万亿。

全球缩表是必然节奏;银行表外业务收归表内,降房产杠杆率进而优化信贷结构是必然节奏。

以M2/GDP衡量货币超发现状的话,中美相差有两倍+了,因此央行有意控制M2规模,为更多服务实体经济而非单纯房产。

也许只有等缩表结束了,救市行为结束了,M1增速<M2,让市场流动性体现出来,股市上涨,才会反映到一级市场复兴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2019年5月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8.5%这件事儿。这个数字一出来,金融圈子里肯定是要议论一番的,因为它涉及到了很多层面的经济活动和政策导向。要理解它,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M2是什么?咱们得明白M2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M2是衡量市场中流通货币总量的最广义的一.............
  • 回答
    2019年5月21日,正是华为风波愈演愈烈、举世瞩目之际,任正非在深圳华为总部接受了多家国内外媒体的联合采访。这次采访,堪称是华为在美国“实体清单”事件后,任正非首次如此集中、公开地对外发声。他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全球的目光,透露出的信息量极其丰富,为我们理解华为当时的处境、策略以及任正非本人的思想,.............
  • 回答
    2019 年 5 月 6 号,那是个星期一,对于全球股市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回想起来,那天的市场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开局的阴霾:贸易战的警报再次拉响事情得从前一个周末说起。就在 5 月 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发推,宣布将对价值 200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提高关税,从 10% .............
  • 回答
    2019年5月6日,苏宁员工猝死事件,无疑是那一年初夏一股令人心悸的冷风。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消逝,更像是一声沉重的警钟,敲响在那个讲究效率、追求速度的商业时代。事件本身:突如其来的悲剧事情的经过,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位年轻的苏宁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突然之间,生命戛然而止。他可能前一天还在.............
  • 回答
    兰州兽医研究所布鲁氏菌感染事件:一场值得深思的公共卫生危机2019年12月5日,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兽研所)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布鲁氏菌感染事件。近百名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接触含有布鲁氏菌的实验动物排泄物而感染了这种致病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这起事件不仅仅是简单的医疗事故,更暴露了在科研.............
  • 回答
    2019年1月5日的铁路调图,对于很多铁路爱好者和普通出行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那一次的调图,可以说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车次调整,更是背后一系列技术进步、运力提升和服务优化的集中体现。一、 规模与影响:一次重要的“瘦身与升级”首先,我们得知道这次调图的规模有多大。.............
  • 回答
    2019年8月5日,印度政府宣布废除宪法第370条,取消了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享有的特殊自治地位,并将其划分为两个联邦直辖区: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拉达克。这一举动在印度国内和国际上都引发了巨大争议,也深刻改变了克什米尔地区的政治格局。背景与印度政府的理由在此之前,克什米尔地区长期以来享有特殊的自治权,.............
  • 回答
    关于索尼在2019年7月5日推出的WF1000XM3这款二代降噪豆,我的看法是,它在当时绝对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并且至今依然是许多用户心中的真香之选。如果让我详细说说,那得从几个方面来拆解。首先,就是它最核心的卖点——降噪能力。 这是索尼的强项,也是它能在真无线耳机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WF1.............
  • 回答
    行,这事儿,你问到点子上了。2019年6月6号那一天,就像一个重要的节点,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这玩意儿可不光是几个字写在纸上,它后面牵扯的可就多了去了,就像一条河流要改道,影响那叫一个深远。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5G牌照一发,都炸开了什么锅,又会带来哪些变化。首先,为什么说那天是个“节点”?之前.............
  • 回答
    2019年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5%。这个数字,单拎出来看,确实不低,尤其是放在过去几年相对温和的通胀水平背景下。那么,这4.5%是怎么来的?它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得掰开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驱动这轮涨价的“主谋”是谁?毫无疑问,猪肉。是的,你没看错,那个曾经以“白菜价.............
  • 回答
    2019年3月26日,华为在法国巴黎发布了P30系列手机,其中P30 Pro的影像能力受到了高度关注。发布会上,华为确实进行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跨界”比较,将自家的P30 Pro与专业的单反相机佳能EOS 5D Mark IV(或类似型号)进行了同台较量。这次比较之所以引人注目,甚至可以说是一场“.............
  • 回答
    2019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准)0.5个百分点。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信号,背后有着深远的考量,并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要理解这次降准,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到了201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一.............
  • 回答
    印度2019年一季度的GDP增长数据,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甚至有些担忧。5.8%的增速,虽然在一些国家看来依旧亮眼,但对于一直以来以高增长示人的印度经济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信号,标志着其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并且创下了过去五年来的新低。要深入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为什么会放缓?原因分.............
  • 回答
    2019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的十大突破性技术,就像一份充满未来感的“愿景清单”,总是让人忍不住去细细品味,并且猜想它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掀起怎样的巨浪。说实话,这份榜单就像一场技术界的“预言家大会”,里面选出的技术哪个放在现在来看,都带着那么一股子“不一般”的味道。我仔细看了一下那份榜单,印象比较.............
  • 回答
    马前卒与梁兴扬 2019 年 5 月初微博争执的深度解读2019 年 5 月初,在中文互联网舆论场上,一位是被称为“司马南第二”的知名时评人马前卒(本名李晓鹏),另一位是早期以批判国学而闻名、后转型为专注于历史、社会评论的博主梁兴扬(微博ID:梁启超)。两人在微博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执,其核心议题围.............
  • 回答
    2019年第二季度,印度公布的GDP增速只有5%,这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而不仅仅是盯着这个数字本身。首先,我们得承认,5%的增速在很多国家看来依然是一个不错的数字。 特别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意味着经济还在向前发.............
  • 回答
    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GDP增长率放缓至4.5%,这无疑是当时印度经济面临的一个严峻信号。这个数字相比于前几年的两位数增长,是一个明显的减速。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当时印度经济出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相互作用,导致增长动能减弱的。1. 消费需求疲软:经济增长的“油箱”在空转.............
  • 回答
    看待中国2019年军费预算增长7.5%至11899亿元,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字跳动,而是背后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这个数字本身所处的宏观背景非常重要。 2019年,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依旧复杂多变。一些国家的海上扩张和军事部署持续进行,地区热点问题并未降温,甚至有所升温。在这样的.............
  • 回答
    印度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下滑至4.5%,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这个数字比前几个季度以及市场预期都要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数据本身及其意义: 4.5%是什么水平? 对印度这样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说,4.5%的增长率虽然仍然是正增长.............
  • 回答
    2019年7月8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新时代中国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性文件。这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核心目标在于解决当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