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自2020年4月10日起花桥、宝华山、阜宁、黄口、阜南、夏邑县站停运?

回答
自2020年4月10日起,花桥、宝华山、阜宁、黄口、阜南、夏邑县这六个车站的停运,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并且对当地的交通、经济以及居民生活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停运的原因分析

车站停运的原因通常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些车站停运的主要原因:

1. 客流量不足,经济效益低下:
地理位置偏僻或交通不便: 这些车站可能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或者距离主要城市和人口聚集区较远,导致乘坐火车出行的人数较少。
替代交通方式的冲击: 随着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汽车、大巴等出行方式的普及,以及私家车的增多,很多短途和中途的出行需求可能转向了公路。特别是如果这些车站的服务范围覆盖的地区,公路交通非常便捷且价格相对较低,火车站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
货运为主,客运为辅的车站转型: 有些车站最初可能是以货运为主,客运量本来就不高。随着铁路部门运力调整或战略重心转移,客运服务可能会被削减。
线路客源分散: 即使是所在区域有一定人口,但如果人口分布过于分散,且没有形成明显的铁路客运集散点,也难以支撑车站的运营。
经济效益不佳的整体考量: 铁路部门作为国营企业,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如果一个车站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员、维护、电力等)远高于其带来的经济收益,并且这种状况长期无法改善,那么停运是可能的选择。

2. 线路优化与调整(例如高铁建设或线路合并):
新高铁线路的开通: 在很多情况下,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扩张,一些原有普速铁路线路或车站可能会因为功能被新线路取代而进行调整。例如,如果花桥站所在的区域建设了新的高铁站(如邻近城市的高铁站),并且旅客更倾向于选择更快捷的高铁出行,那么原有的普速车站可能会显得多余。
线路的提速改造: 为了提升整体线路的运行效率,对线路进行提速改造时,一些设计速度不匹配的车站可能会被取消或改造,特别是那些站间距过小的车站。
战略性线路调整: 铁路部门会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布局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变化,对铁路网进行优化。某些车站的停运可能是为了配合更大范围的线路调整或项目建设。

3. 安全与技术原因:
设施老化或不符合最新安全标准: 如果车站的站房、站台、信号系统等设施年久失修,且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成本过高,可能会影响其安全运营能力,最终导致停运。
线路升级改造对车站功能的影响: 在线路进行大修或升级时,某些旧式车站可能会被暂时或永久关闭。

4. 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调整: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规划: 随着城市发展,一些车站所在的区域可能被规划为新的开发区、住宅区或商业区,原有的铁路用地可能需要被重新利用,从而导致车站的迁移或关闭。
环保要求: 某些老旧的铁路设施或运营方式可能不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5. 突发事件或特定时期政策(虽然此处是2020年4月10日,但可作为一般情况考虑):
新冠疫情初期的临时性措施: 2020年4月正值全球新冠疫情的初期阶段,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严格的交通管制和人员流动限制措施。虽然很多这类措施是临时的,但对于客流量本就极低的车站,疫情可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加速其永久停运的决定。例如,减少运营成本、避免人员聚集等考量。

二、 对当地的影响

这些车站的停运会对当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 对当地居民出行的影响:
出行不便: 对于原本依赖这些车站出行的居民,尤其是对铁路交通依赖度较高的老年人、学生以及没有私家车的居民来说,停运意味着出行半径的缩短和出行方式的改变。他们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前往更远的、仍在运营的车站。
替代交通的压力: 停运可能导致附近的公路交通(如长途汽车站、公交线路)压力增大,票价可能上涨,或者运力不足。
出行选择的减少: 交通方式的多样性减少,影响了居民根据不同需求(经济、时间、舒适度)选择最合适出行方式的自由。

2. 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商业活动受阻: 火车站往往是当地的交通枢纽,周边会聚集一定的商业和服务业,如餐馆、商店、旅馆等。车站停运可能导致这些商业活动客源减少,影响当地的商业繁荣。
物流成本上升(如果涉及货运): 如果这些车站也承担货运功能,停运将增加当地企业和个人的物流成本,影响货物的运输效率。
人口流动性降低,影响人才引进和旅游业: 不便的交通会降低外地人来当地旅游、投资或工作的意愿,从而影响地方经济的活力和人才吸引力。
房产价值的潜在影响: 对于依赖铁路交通便利性的区域,车站停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区域的房产价值。

3. 对地方形象和发展的影响:
“被遗忘”的感觉: 车站停运有时会被当地居民视为一种“被边缘化”或“被遗忘”的信号,可能引发一些负面情绪。
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压力: 地方政府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改善公路交通、发展其他交通基础设施,以弥补铁路交通的缺失。
区域联通性的减弱: 作为一个交通节点,车站的停运会减弱该地区与外界的物理连接,对区域一体化和协同发展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 具体车站的分析(推测性)

要更深入地看待,还需要结合每个车站的具体情况:

花桥站: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毗邻上海。花桥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是上海的“飞地”和重要的产业区域。如果花桥站停运,可能意味着当地的客运需求已被更便捷的轨道交通(如上海地铁11号线延伸段、未来可能的高铁站点)所取代,或者为了优化上海周边铁路枢纽的整体布局而进行调整。
宝华山站: 位于江苏省句容市,靠近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如果停运,可能原因与客流量较低、周边替代交通(如旅游大巴、私家车)更为便捷有关,或者线路调整并非以旅游观光为主要目的。
阜宁站、黄口站、阜南站、夏邑县站: 这些车站多位于江苏或安徽、河南的内地市县。它们停运的概率更高可能是由于客流量长期低迷,被公路交通分流,以及经济效益不佳。例如,阜宁站和阜南站可能服务于当地县域经济,如果县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口外流较多,且公路交通网络发达,停运的可能性较大。夏邑县站作为县级车站,其命运往往与当地整体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紧密相关。

四、 铁路部门的角度

从铁路部门的角度看,这些停运的车站通常是基于以下考量:

资源优化配置: 将有限的运营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更繁忙、更具经济效益的线路上,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服务升级与转型: 淘汰老旧、低效的设施和服务,将资源集中用于现代化、高效率的运输系统建设(如高铁、电气化改造、货运专线)。
提升运输能力: 取消低效益车站可以减少列车在途时间,提高线路的整体通行能力和列车运行速度。
应对市场变化: 市场需求是动态的,铁路部门需要根据旅客出行习惯和交通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运营策略。

五、 结论

综合来看,2020年4月10日花桥、宝华山、阜宁、黄口、阜南、夏邑县这六个车站的停运, 极大概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客流量不足、经济效益低下、以及配合整体线路优化调整是主要原因。 尤其考虑到2020年初的特殊背景,新冠疫情的冲击也可能加速了这些低效车站的关闭进程。

看待这一事件,既要理解铁路部门作为运营方的成本效益和战略调整需求,也要关注这些停运对当地居民出行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实际影响。地方政府和铁路部门需要积极沟通,探索解决方案,例如通过优化公交接驳、发展替代性交通枢纽、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未来对部分车站的功能进行转型(如改为货运站、小型乘降点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负面影响,并促进区域交通的整体协调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简单归纳为:国铁财政危机加速的表现。

毕竟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

近日,国铁集团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财务决算信息。一季度,国铁集团实现收入1883亿元,同比下降28.1%;净利润亏损613.8 亿元,同比增亏611.6亿元,国家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8.24亿吨,同比增长3.1%,旅客发送量完成3.78亿人,同比下降54.8%。节前春运平稳有序,客货运输保持高位运行;疫情发生后,铁路运输安全畅通,货物发送量稳中有增,客车开行精准调整,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京沪高铁(601816.SH)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51.45亿元,同比减少3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减少86.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8亿元,同比减少83.27%;基本每股收益0.0069元。
广深铁路(601333.SH)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37.68亿元,同比减少26.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62亿元,去年同期则为净利润3.9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4.63亿元,去年同期则为净利润3.85亿元;基本每股亏损0.065元。
4月30日,大秦铁路(601006)今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6,171,940,619元,同比下滑18.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70,246,258元,同比下滑35.83%。(大秦主力运煤,摔的不太惨)

(忘了一句:三个铁路股我还是推荐601006,相比601816前者完全是人间之鉴)


停运小站只是全路节支降耗的一环,除此之外,还包括站段合并、改组(减少领导数量),砍职工工资(以及各种节约)等等——

站段合并:

“郑州东站和郑州站将合并,通称郑州车站。”4月8日,一则消息在网络端传开。
是否属实?如果都叫郑州站,以后买票坐车咋办?当天,河南商报记者向铁路部门求证得知,两站合并属于内部架构调整,对旅客乘车并无影响。
这些年,铁路系统一直在推进改革,两站所属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郑州局”)也动作频频。此番郑州局两大旗舰站段的合并,被解读为可能意味着该局新一轮改革的正式开启。
new.qq.com/omn/20200408

再比如从职工身上开源——

又(摘自公众号“京铁青年”):

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尤其铁路运输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实行开源节流、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势在必行。节支降耗,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作为一名上水班组长,我要从小事做起,自觉节约。作业时,及时关闭上水阀门,杜绝跑冒滴漏,以我为表率,节支降耗的理念融入到大家的头脑中,落实到平凡的岗位上。

微信上一抓一大把,有兴趣可以自己发掘。


那么,取消小站大潮既然是一个整体行动,就没有什么必要具体纠结某某站一天几班车了。事实上起码从13、14年开始,国铁就是开始以各种手段为自己开源节流——最熟悉的无非是各种补贴,比如: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继续推进有轨电车一期、广珠城际轨道拱北至机场段建设,启动地铁1、2号线前期研究工作,推动广佛江珠城际轨道建设,构建城市内外轨道交通网,预算安排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资金1.9亿元。保障轨道交通顺利运营,预算安排有轨电车1号线营运补贴0.42亿元、广珠城际开行跨线列车营运补贴1亿元。
sohu.com/a/124163104_47 (17年,珠海)

再比如中山:

总而言之,国铁吃地方补贴吃了好几年,已经发展出各种花样,从补贴始发车补贴停靠站——例如成都东~北京西G308次,该车开行时预留了德阳、江油、青川三站的停点,但是不办客,等地方乖乖交钱之后才卖票。


另外一招则是从保线上节约:

要深化车间直接指挥生产,工务、电务、供电、房产系统要根据工作量和管辖需要,科学合理调整设置生产车间,尽可能向县级以上城市集中,有条件的,实行各系统车间集中办公,实现生产生活一体化管理。要深化修程修制改革,特别是固定设备,要科学合理确定运营标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避免过度投入。要深化行车组织方式改革,运输系统要采取小站承包、流动调车、昼开夜停、兼职并岗、一职多能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支线生产站点布局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优化调整力度,有条件的支线区段可打破系统管理界限,设置跨系统综合性生产组织机构。要优化调整货车列检布局,本着安全可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对货车列检布局分阶段进行优化调整。全年,列检安全保证区段要由平均500公里提高到680公里。
sohu.com/a/222324904_23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所谓【昼开夜停】,顾名思义,即列车运行本数较少的线路,比如博林线每日仅有1客1货,于是就白天跑车,晚上关了设备节约资源。哈尔滨局作为财政亏损最严重的路局之一,又有多条类似博林线一日只得两班车的支线,从15年开始就玩起了这个play。

此外,15-16年东北方向列车转交沈哈二局担当,也有为哈局增收的目的,据说其当时的目标是“使哈局从亏损100亿减亏到90亿”,这个目标当时实现与否我不清楚,反正到2018年哈局还是亏了125亿……


=====================分割线=============================

那么,国铁一系列的财政措施,能挽救她的窘境ma?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关掉几个小站也挽救不了某些资金链断裂的高铁公司

某种程度上,国铁的开源节流财政有点类似JR北海道,那就是他们无法回避最大的亏损来源,只能通过各种鸡毛蒜皮的操作来减亏,但扭转不了整体的亏损趋势。国铁比JR北海道还严重一点,毕竟JR北只有一条北海道新干线,国铁还有各种数不清在建的高铁——

说到这儿我就又要复读世行报告了:

“只有5条250级线路可以覆盖运营成本,然而它们都不能支付利息,低票价是主要原因,250级票价自从2007年以来几乎没有调整过,直到2016年国铁允许它们提高票价,其中的典型是杭深线,该线有每年3000W左右的客流密度的良好表现,当时它涨价了23%左右。这种调整票价证明市场化的政策可以改善许多线路的业绩,尤其对于250级线路而言,低票价使得它们的财务状况是不可持续的。
“350级的线路情况更好,15条线路有9条可以支付利息,甚至有5条有能力支付本金。上述分析的时间点是在开业年度,随着时间流逝,偿债会逐步减少,假设年通货膨胀率为2%的情况下,开通10年后时350级线路15个中有8个可以全额付清债务,但250级线路的情况仍然不乐观”
“一些350级线路能够产生足够的客票收入来支付利息和本金,这些线路的平均客流密度为每年4000W,票价0.5元每公里。同时,中国有许多250级的线路,票价每公里0.28元,年平均客流密度在1000W~1500W,除非这些(250级)线路大幅度涨价,否则它们无法覆盖运营成本,更别提支付利息或本金了。但这不能作为350级线路比250级更具经济可行性的证据。”
出处(复读自己):zhuanlan.zhihu.com/p/73


高铁建设到2020年,基本的干线网络已经成型了,现在很多建设的线路已经属于加密乃至复复线类型。很难想象在一条在“无法覆盖运营成本”的线路旁边再修三四线乃至六线(比如绩溪~黄山间),或者是已经资金链断裂的线路同方向再新增一条通道(比如合安九与宁安),能够改善国铁整体的财政状况,两条线路一起扑街的可能性恐怕更大

*按世行主张的4000W客流密度折算,一条350线路至少要开行60~70对车(客座率以80巴仙计)才可能盈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统计国铁哪些线路在盈利线下。


考虑到国铁并没有停止高铁建设的打算(本来也不可能),我们可以断定今后这样的开源节流把戏只会原来越多,今年上半年的不景气充其量只是给国铁稍稍加速而已。有的人当然可以说高铁有正外部性,然鹅你球并不存在既要正外部性还不用还贷款的好事,说不好下一次开源节流的刀就要砍到你叻……

=====================20200515追加两则补充阅读==============

1.

中国经营报《国铁集团9省区推行两项改革 地方接手亏损支线铁路项目

cb.com.cn/index/show/zj

合资铁路公司路地股权置换、管理机构整合等内部改革正在全国9省区进行。2018年,江苏省铁路集团已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整合设立以省为主的合资公司。江苏省政府官网消息称“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总”)启动‘一省一公司’改革以来,签订的首个整合协议,标志着此项重大改革率先在江苏落地” 。
多位地方政府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及其前身中铁总在此次改革工作后,部分原来控股的支线铁路等亏损项目将转移至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承担项目补贴。
……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开始,中铁总一直在推进“分类投资建设和分层管理”为指导思想的合资铁路改革,先后推出干支线股权置换和省级区域合资公司重组整合两项改革。
两项改革之一,干支线股权置换是指国铁集团用其控股的支线铁路股权,一比一兑换地方政府手中的干线铁路股权。首批纳入干支线股权置换改革的省份是湖南、河南、广东、浙江、江西五省。
干线铁路是指,铁路网中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或达到规定客货运量的铁路,高速铁路一般都属于干线铁路。从干线引出,长度较短,为地区服务,一般只有一端与铁路网接通的,为支线铁路。城际铁路一般属于支线铁路。
山东省政府人士对记者介绍,通常干线铁路更容易盈利。支线铁路因客流量少,大多处于亏损状态,每年都需要投资运营方给予资金补贴。他认为,从资产质量而言,干线铁路属于优质资产,而支线铁路则属于劣质资产。


2.

林碧铁路停运与拆除:mp.weixin.qq.com/s/JAfy

2016年4月,林碧铁路客货运输全面实行停运,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主要情况如下:一、林碧铁路停运的基本情况
林碧铁路线南起大兴安岭新林区林海站,北至终点呼中区碧水站。始建于1968年,1972年交付使用,建线标准为国家Ⅲ级木材运输专用线。全长115公里。途经呼源、宏伟、呼中和碧水4个镇(林场),是呼中区(林业局)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铁路通道。
该铁路原由铁道部哈尔滨铁路局管理运营。2004年4月,原哈尔滨铁路局将林碧线国有资产无偿转让给黑龙江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黑龙江省国资委)。同年5月10日,林碧地方铁路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负责林碧铁路线具体管理运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呼中区(林业局)木材采伐任务逐年调减,林碧地方铁路有限公司开始出现亏损。
2011年7月,在原哈尔滨铁路局的支持下,碧水至加格达奇(6957/6958次)客运列车延伸至齐齐哈尔,列车运行时间17小时10分钟、运营里程710公里、停靠站点37个,首次实现了几代呼中林区职工群众与省内中心城市直接衔接的美好夙愿。2014年4月,国家继续实施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
2016年4月,因林碧铁路基础设施维修投入不足,相关线路陈旧老化、存在安全隐患,林碧铁路客货运列车全部实施停运。2016年11月28日,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经对林碧铁路实施抢修改造后,黑龙江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通轨道式公交运输模式(即采取2辆轨道车牵引1辆硬座客车的管内路用列车运输方式,每周二、四、六、日开行,当日往返),在林海站至碧水站区段小范围恢复客运交通。因路况安全标准未达标,仅运行3个月后,2017年2月28日,黑龙江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责成林碧地方铁路有限公司再次做出了全面停运的决定。
……
二、林碧铁路停运的不利影响
(一)维护稳定压力加大。林碧铁路停运后,呼中社会各界反响十分强烈,大家纷纷反映:林碧铁路修建于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初期,借助这一生命线,呼中区(林业局)累计运输木材2027万立方米,为支持国家发展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呼中地方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均有了较大提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兴安岭开发建设之初的艰难时期,地处祖国边陲小镇的呼中人都能坐上火车顺利出行;五十年过去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在全国人民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今天,当一些地方已步入“高铁”时代时,呼中人却没有火车可坐,再次重返“汽车时代”了。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一些为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做出贡献的老同志在思想上想不通,甚至产生过越级集体上访、拦截火车等过激想法,对此当地党委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维稳难度持续加大。
(二)生产生活成本陡增。林碧铁路停运,林区群众只能选择公路出行,但公路只有6米宽,且坡陡弯急,加之冬季积雪严重,安全性、效率性、承载量都与火车相差巨大,交通不便给大山深处的居民出行造成极大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成本陡增。以群众出行为例,呼中至加格达奇火车硬座单程票价为18元/人,铁路停运后,公路客车单程票价达50元/人次,逢节假日高峰期出租车单程票价达60元/人次至120元/人次不等,出行成本涨幅达3至7倍,直接加重了百姓的出行成本和货物运输成本。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平均每人次公路出行到加格达奇的票价是火车出行的4倍,按每人每年来往加格达奇10次测算,每人每年多花费1080元,扣除生产、生活物资也水涨船高的因素,仅此一项就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高昂的生活成本导致呼中区(林业局)人员严重外流,常住人口逐年降低。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