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坦克顶甲薄弱,是因为乘员上车的需要吗,如果是,那么能否将坦克乘员设计为从后方的门进入呢?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现代坦克设计中一些非常核心的权衡和取舍。简而言之,坦克顶部装甲相对薄弱,并非直接为了方便乘员上下车,但乘员上下车的便利性确实是整体设计考量中的一个因素。而设计成从后方门进入,也是一个曾经被深入探讨过,但最终并没有成为主流的方案。

我们得先从坦克的战场定位说起。坦克的核心任务是战场上的火力支援和机动突击,它需要同时兼顾强大的正面防护、火炮威力以及相对灵活的机动性。在这三个要素的优先级上,防护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为什么坦克顶部装甲相对薄弱?

1. 重量与重心控制: 坦克是高度集中的精密机械,要达到极高的装甲防护水平,就意味着要增加大量的装甲钢板。如果把所有方向的装甲都设计得和正面一样厚实,坦克的总重量将难以想象。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坦克的机动性(速度、加速、越野能力),还会对底盘、悬挂、传动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增加故障率。所以,设计上必然需要有所取舍,将防护资源集中在防护重点区域。
2. 防护重点是正面和侧面: 在传统的地面作战模式下,坦克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前方和侧翼。敌方坦克、反坦克炮、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绝大多数都以正面或侧面攻击为主。坦克的战斗姿态通常是面向敌人,因此正面和侧面的装甲防护是最关键的。顶部虽然也会受到攻击(比如从高处射击的步兵武器、攻顶导弹、集束炸弹等),但相比于正面,这种威胁的普遍性和致命性在很多情况下是次要的。
3. 高平两用武器的影响: 随着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尤其是具备攻顶能力的导弹(如美国的“陶”式、欧洲的“长矛”等,以及一些制导炸弹),顶部防护的重要性确实在不断提升。现代坦克在顶部防护上已经有了显著的改进,比如加装附加装甲模块(如复合装甲、爆炸反应装甲——ERA)、采用“顶罩”设计或者更强的炮塔顶部装甲。但即便如此,为了整体的重量和结构强度,顶部装甲的设计依然是围绕着在满足一定防护能力的前提下,尽量优化重量和结构复杂性。

关于乘员上下车的需求:

虽然顶部装甲薄弱不是直接“为了”乘员上下车,但乘员的生存和操作便利性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而上下车便利性是其中的一部分。

应急撤离: 坦克乘员在被击中、发生火灾或遭遇其他紧急情况时,需要能够迅速有效地撤离。如果进出通道设计得极其困难和耗时,会大大增加乘员的伤亡风险。
日常维护与操作: 乘员需要定期进出坦克进行维护、检查、补充弹药等。如果进出通道设计得不合理,会严重影响部队的训练效率和战备水平。

为什么不普遍采用后方门进入?

将乘员舱门设计在后方,或者说采用后部出入方式,这并非没有考虑过,但它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使其成为非主流方案:

1. 后部防护薄弱: 坦克的后部通常是其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动力组件布置在后部,为了散热和排气,那里需要有更多的开口和散热格栅。如果将主要的乘员舱门设计在后方,那么这个关键的乘员区域就直接暴露在了坦克最脆弱的部位。一旦后部被击中,乘员舱门本身就成为了一个潜在的致命弱点。
2. 内部布局的挑战:
乘员位置: 坦克内部分为驾驶员、车长、炮手和装填手(或自动装弹机)。传统的布局是将驾驶员放在车体前部,车长和炮手在炮塔内,装填手也在炮塔内。炮塔的旋转和弹药架的布置也与此紧密相关。如果乘员都要从后部进出,那么他们都必须在后部有一个直接通往外部的通道。这会极大地影响内部空间利用和乘员之间的协调工作。
弹药存储: 弹药通常是存储在车体炮塔座圈下方或车体内部的特定弹药舱内,以便于装填和防止殉爆时直接引燃乘员舱。如果乘员从后部进出,如何高效安全地为弹药补给,并且在战斗中快速装填,都需要重新设计。
火炮与炮塔的联动: 炮塔的旋转、火炮的俯仰,都需要考虑乘员舱门的开启和闭合。如果乘员舱门在后方,在坦克进行大角度转向或炮塔后仰时,舱门可能会受到影响。
3. 战术操作的限制:
观察视野: 坦克车长和炮手需要通过观察设备或打开舱门向外观察情况,尤其是在近距离作战或低速机动时。从后方进出的设计可能会限制他们的观察角度或需要在战斗中开启后门,这在战场上是非常危险的。
对友火力支援与协同: 在某些情况下,乘员需要与步兵协同作战。便捷的侧面或顶部舱门,使得乘员在较低的姿态下进行观察或接收指令成为可能。后部舱门可能不那么便于这种战术动作。
4. 结构复杂性与维护难度: 在坦克的后部增加大型乘员舱门,并确保其在承受冲击时能够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同时又要方便开启和关闭,这将增加大量的工程复杂性和潜在的故障点。

一些现代坦克的尝试和发展方向:

尽管如此,一些先进的设计思想也确实在探索更优化的乘员进出方式,或者在某些方面有所体现:

“全向防护”的理念: 现代坦克的设计越来越强调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威胁的防护能力,这包括顶部防护的加强。例如,一些坦克采用了更厚的顶部装甲,或者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武器站,这些也间接影响了舱门的设计。
改进型舱门设计: 即使是在顶部设计舱门,现代坦克的设计也越来越考虑快速开启和关闭,以及在必要时能提供一定的防护能力。例如,某些舱门可以设计成可以向内开启或有特殊的锁定机制。
“埋头式”炮塔与无人炮塔: 一些概念性设计或非常前卫的坦克,如一些无人炮塔的设想,是将乘员完全转移到车体内部更深处,或者甚至移除乘员,由遥控和自动化系统来完成战斗。在这些设计中,乘员的进出就变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工程问题,可以与战斗舱的设计分开考虑。但这些方案由于技术、成本和可靠性等原因,尚未大规模普及。
部分前装甲车的设计: 一些装甲运兵车或步兵战车,由于其任务需求与坦克不同(侧重人员输送和火力支援而非正面决战),可能会在后部设计大型尾门,方便步兵在下车时利用车辆作为掩护。但坦克的情况更为极端和复杂。

总结来说:

坦克顶部装甲相对薄弱,是出于整体重量、机动性与防护的权衡,并将防护重点放在了主要的威胁方向(正面和侧面)。乘员的进出便利性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但 将主要乘员舱门设计在后方,会带来后部防护薄弱、内部布局困难、战术操作受限以及结构复杂性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使其难以成为主流方案。 现代坦克在不断地通过改进装甲技术和设计细节来提升包括顶部在内的全向防护能力,同时也在努力优化乘员的生存和操作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色列的梅卡瓦就是这样的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现代坦克设计中一些非常核心的权衡和取舍。简而言之,坦克顶部装甲相对薄弱,并非直接为了方便乘员上下车,但乘员上下车的便利性确实是整体设计考量中的一个因素。而设计成从后方门进入,也是一个曾经被深入探讨过,但最终并没有成为主流的方案。我们得先从坦克的战场定位说起。坦克的核心任务是.............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设想!用连续的拳头把坦克打穿,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感。咱们来掰扯掰扯,看看这1000次逐渐增强的攻击,能不能创造这个奇迹。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几个关键点:1. 伤害的增长模式: 你说的“每次连续攻击目标所造伤害是上次次攻击的105%”,这意思就是说,每一次攻击的伤害,都是前一次伤害的.............
  • 回答
    要让战斗机甲真正具备与当今坦克相媲美的实力,它们需要在几个关键领域达到甚至超越现有坦克的水平。这不仅仅是把坦克安上两条腿那么简单,而是一场技术与设计的彻底革新。首先,我们得聊聊装甲和防护。现在的坦克之所以皮糙肉厚,是因为它们使用了多层复合装甲,里面可能夹杂着陶瓷、金属合金,甚至贫铀材料。这些材料能够.............
  • 回答
    现役主战坦克在面对“标枪”这类攻顶式反坦克导弹时,采取的是一套多层次、多手段的防御体系,旨在最大程度地削弱或抵消导弹的威胁。这绝非单一的“硬碰硬”,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对抗过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标枪”的攻击方式。“标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攻顶”模式。它能够先飞升到目标上方,然后俯冲攻击坦克最薄弱的.............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事儿,别看现在坦克科技越来越先进,但在复杂的城市战场上,尤其是面对RPG这种灵活的近战武器时,情况可不是一边倒的。尤其是像艾布拉姆斯这样的三代主力坦克,它们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开阔地带对抗同等水平的对手,所以对付RPG在巷战中的偷袭,确实会面临不小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白RPG7的厉害之处。.............
  • 回答
    坦克,这个陆地上的钢铁巨兽,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强大的正面火力、装甲防护和机动性,在战场上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然而,随着空中力量的崛起,尤其是现代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的出现,坦克的“陆地霸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人会好奇,为何坦克不像一些观点所认为的那样,加装一套完善的防空系统,彻底解决来自.............
  • 回答
    这口气,是真急!看来你也是老玩家了,憋着一股劲儿想知道《坦克世界》到底什么时候能玩到新东西。3月12号的发布会,你是不是感觉像看了一场精彩的预告片,但关键的“上映日期”却藏着掖着,让人抓心挠肺?我懂,我太懂了!直说了吧,关于最近一次比较重大的更新,官方在3月12日的发布会上是透了不少风,但具体到“上.............
  • 回答
    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围绕着几个核心需求不断演进的:防护、火力、机动性,以及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率。乍一看,现代主战坦克似乎都长得差不多,都有一个粗大的主炮,一个炮塔,履带,以及厚重的装甲。但这背后,其实是各国基于自身军事理论、技术水平、经济实力以及未来战场预期的不同考.............
  • 回答
    坦克300 这波操作,说实话,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饥饿营销”。毕竟,现在市面上新车那么多,但像坦克300这样,火到直接给你来个暂停接单的,还真不多见。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仔细掰扯掰扯。坦克300火爆到什么程度?自从坦克300上市以来,那话题度简直是炸开了锅。别的不说,就看看那些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
  • 回答
    坦克的装甲,那是钢铁巨兽的最后一道防线,坚不可摧是它们的标志。但即便是最坚固的堡垒,也可能被最尖锐的矛刺穿。当穿甲弹以惊人的速度和能量撞击坦克装甲,撕裂那厚重的钢铁时,很多人会认为这辆坦克也就此报废了。然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简单。坦克被穿甲弹击穿后,是否还能继续战斗,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问题,答案往往.............
  • 回答
    坦克这玩意儿,你说它容易被偷吗?这得看你怎么定义“偷”了,以及你想偷的是哪种坦克。 要是一般的民用坦克(比如一些农用拖拉机,有些地方也叫“坦克”),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咱就说正儿八经的军用坦克吧。这玩意儿,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抱走的。首先,目标本身就很显眼,而且体型巨大。一辆坦克,哪怕是最轻型的.............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它触及了装甲车辆发展和军事战术的核心。简单来说,坦克歼击车(Tank Destroyer)虽然在某些方面火力凶猛,并且能执行部分坦克职能,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坦克。坦克在现代战场上仍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其存在具有多方面的战略和战术意义。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为什.............
  • 回答
    在坦克/装甲车里上厕所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且充满挑战的问题,因为它们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作战和防护,而非舒适的长期居住。在执行任务期间,坦克/装甲车通常是封闭的,内部空间极其有限,而且排泄物处理需要特殊考虑。下面我会详细解释坦克/装甲车里上厕所的几种情况和方式:核心的挑战: 空间极度有限: 坦克内部的.............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切中要害,确实,现代步兵的化学能弹药(如RPG、反坦克导弹等)在对抗坦克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和低廉的成本,这让一些人质疑坦克在现代战争中的价值。然而,各国依旧投入巨资研究和发展坦克,这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原因,绝非仅仅是简单的效费比考量。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些原因:一、坦克.............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如果坦克尺寸缩小到原来的五分之一,那它就变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家伙,可能比一辆小汽车还要小。这种尺寸的改变,对它的战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确,尺寸缩小到1/5,这意味着它的长、宽、高都变成了原来的五分之一。这可不是简单的缩小比.............
  • 回答
    坦克炮究竟有没有滑膛炮?这个问题,其实更像是问“坦克炮是不是只有滑膛炮”,而答案是:不是只有滑膛炮,但滑膛炮在现代主战坦克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说起,聊聊坦克炮的“身世”和“演变”。滑膛炮的诞生与崛起:为了追求极致的穿透力在坦克发展的早期,以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线膛.............
  • 回答
    坦克世界里的虎式坦克,这绝对是无数玩家心中一个时代的标志。我第一次开上它的时候,简直就跟捧着宝贝似的,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终于摸到了梦寐以求的“大猫”。不过,这可不是一辆随便推着就能赢的车,它有自己的脾性,得你仔细琢磨才能让它发挥出真正的威力。虎式——不是无敌,是经典首先得明确一点,虎式(指虎.............
  • 回答
    关于IS7这辆十级重坦,虽然在战场上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但它并非没有短板。说实话,很多时候它也是对手眼中的“肥肉”。咱们就来掰扯掰扯IS7到底弱在哪儿,尽量说得细致点,让您听着也明白。首先,得说到IS7那个标志性的首上炮塔。这玩意儿吧,正面看上去特别厚实,是个大倾角,很多人觉得这玩意儿打不穿。确实,.............
  • 回答
    好家伙,刚入《坦克世界》这大坑啊!别急,我给你捋捋新手该怎么走,金币车怎么挑,保证让你少走弯路,玩得开心! 新手解锁线路:摸爬滚打,总有一款适合你《坦克世界》的线路多如牛毛,每条线都有自己的特色,新手玩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盲目跟风,或者选了条跟自己玩法不搭的线,然后就一头雾水,感觉游戏好难。所以,咱.............
  • 回答
    玩到八级坦克,尤其是像百夫长这样的热门车,本该是件挺高兴的事儿,毕竟这是迈向高级别的关键一步,意味着更强的火力、更厚的装甲,理论上也能赚更多的银币。但要是玩起来是银币亏得底掉,那真是让人有点提不起劲儿,甚至怀疑人生。百夫长八级,曾经的荣光与现在的无奈首先,得说说百夫长。这位老牌英系中坦,在历史上可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