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吹牛皮的特色之一就是偷换概念把行业说成就是自己,比如高票几个说的把名字换成饿了吗,换成已经不存在的百度外卖,不存在的口碑,都能按原文一字不差顺一遍;如果能理解这些行业没有门槛而且目前竞争激烈而且已经不可能靠资本平推的基础上,所谓靠提价五毛钱就能平亏损也就显得那么可笑。
香港可以亏损上市给了很多割韭菜的一条新出路,干着不赚钱的业务堆流量,但凡有人质疑亏损,就用亚马逊怼回去,自称有亚马逊一样的远大理想,亏损十年算个球。
可是人家亚马逊的脚毛上的科技,这些搞商业模式只能靠资本推的都比不上,何谈亏损有理?亏损的原因还不是因为投到市场营销尤其是补贴大战了?所谓的新模式还不是为了增加负利润的销售额,方便用P/GMV或者P/S来继续割韭菜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