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里桌子上花瓶的距离,你背着日常背包站在桌子边转身恰恰碰不到。
我的微信shuangziruguoai
拥有世界一流的厨具,却只有世界末流的烹饪水平。
高一时,班上有位德国交换生同学。
我在啃凤爪,她差点吐了。
无聊的时候按手玩儿,有的时候关节发出响声,每到这个时候,她会一脸恐慌的看着我。
大扫除擦一块玻璃半个小时。
我们喜欢鸡鸭鱼整只整条地端上餐桌,但是只要带头的,她都不吃。单独一个炸鸡腿儿,吃得可高兴了。
有一高中篇课文,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特意安排让她参加活动,不让她上课。然而她放学回去之后看到了同学的语文家庭作业,哭了好久,给她在的寄宿家庭的父母和他们的女儿(同学)一遍遍地道歉。
这次回中国,她能喝酒了。约她喝酒,她淡淡的来一句,中国的啤酒对她来说像水。
我不服。
然而不服也没什么luan用,她可以十几秒里喝完一斤黑啤(德国的啤酒都是500ml一听的),我就只能一脸懵逼看着她,然后傻笑。
她说德国啤酒节的时候,她从下午2点喝到晚上12点,这点啤酒算不上什么。。。
望尘莫及,甚至恐怖。
其实我就很不解,一天喝八九上十斤啤酒,不管她醉不醉,她的肚子为啥能撑下这么多?
本来很优雅,很善良,很礼貌的菇凉,来中国之前在美国待了5个月,现在满嘴F**k,S**t。
(不是有意黑美国,是特意黑美国)
跟你预约六个月后某天上午十点的见面。(你不知道六个月后那天有没有空?你太不可靠了!)
在开年买厚厚一本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时间表和节假日安排。(大型活动要加班次?那你得提前一年和市政预约啊,不然我们怎么印册子!)
想续签证,材料准备好了,交材料?也要预约。两个月后再来吧。
啥都要预约。时间还忒长。
更新一波,我忍不住还要继续吐槽一下德铁了。纯属吐槽,请选择性观看。。。
在德国坐火车跑长途,如果中间需要转车,那么买票前一定要看好转车的时间,如果两个车次之间只留了10分钟,那么就很危险了,很可能第一趟车晚点个几分钟,那么就赶不上第二趟车了。
机智的我被坑了几次后学聪明了,我买转车间隔半个多小时的(比如这次间隔是34分钟),还是ice(德国高铁,跑的贼快),这样总妥了吧?然而我还是太年轻,一上来直接告诉我第一趟晚点30分钟。。。不过还有希望,还有4分钟,我下车赶紧跑还能赶上!于是车上我就不停拿手机实时更新车次信息(德铁这点很方便),然后眼睁睁看着晚点的时间由30分钟变成31分钟。。。32分钟。。。没关系,还有一丝希望,狂奔一下还能赶上!!!然后变成33分钟,,,34分钟。。。没戏了!!!尼玛的德铁,坑死老子了!这样只能去更改车次,不知道多晚才能到家了。。。
在我满怀愤怒和绝望在心里骂了一万遍德铁后下了车。。。然后发现第二辆车晚点了二十分钟。。。哈哈哈美滋滋!根本不用跑,并且还有时间再买杯咖啡去!
——————————原答——————————
德国的火车就是一个迷。
火车坏半道是常事啊。一年内我分别经历了火车停电停半道上,车门关不上停半道上,前方火车出轨所以要停半道上,以及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要停半道上等几种情况。一停就是个把钟头。让我十分的迷醉。
突发情况太多,晚点什么的也就好理解了。可是德铁那种风骚的操作让人难以捉摸。你要晚点没关系,提前看到了车次信息,我换别的车次啊。怕就怕他准点进站,把我忽悠上了车以后尼玛就是不开车啊。
地铁也有吐槽的地方。
我经常坐在靠车头那一节车厢,挨着驾驶室。然后好几次就是开着开着司机突然下班了,车往那一停,然后驾驶室门一开,拎着包就下车了!我尼玛都惊呆了!这么任性吗?驾驶室门都不关!这要是遇到个绿绿要搞事,一车人不就完蛋了?!
我坐地铁下车那一站在地上,建在一条快速公路当中间。当地铁进站时,一边靠着站台,另一半则紧贴着公路。有点类似于国内一些城市那种建在大马路上的有轨电车。但车站建在一个平台上,高出了公路一米左右。
有一次我坐地铁,到站准备下车。由于我一直在看手机,没有一点点防备,所以车门一开我迈开腿就准备出去。结果尼玛的车门开反了啊!!!开的不是靠站台那边的!!开的是靠公路那边的!!!幸好老子反应快赶紧把脚收回来了啊!!要不就尼玛掉下去了!!!还尼玛有这种操作!?
———————————分割线——————————
下面偏点题,说点我来德国后的个人感悟(废话)吧。为啥要说呢,因为我早上看了一篇文章。
德国可以吐槽的地方很多,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这些小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再往深了说,近年来德国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印证了德国不是某些人口中描述的乌托邦。
会有人跟我说,既然德国不好,你何必去呢?既然去了,又何必对他说三道四?我认为日常的吐槽无伤大雅,茶前饭后瞎唠而已。而这些小小的吐槽就纯粹是吃饱了撑得,没有意义吗?我不这么认为。这些小问题更能引发我深一步的思考,针对德国或者中国深层的社会问题。
早上看了一篇关于大学生身陷传销组织的文章。看到有关部门的处理结果后,我很悲观。把自己置身在同样的情形下,我不知道有谁可以帮到我,在悲剧发生后,我也不知道有谁可以帮我伸张正义,严惩凶手。我们已经看过太多太多类似的事情了,太多的人用生命的代价激起了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可就像石头扔进水里,激起来一个水花,然后一切归于平静。这种感觉很令我难过。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似乎有点过于渺小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国民,我们的生命不应该这么廉价。
是我对两国差异思考后得到的一个感受,那就是德国国民中存在着一种关怀,这种关怀不是浮于表面的,它不仅存在于国家和国民之间,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比如,德国街上随处可以看到很多残疾人,我一开始以为德国致残率怎么这么高,哪哪都是残疾人。但后来我想,也许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多,而是作为一个残疾人,他们可以毫无顾虑的出门活动,而不是默默的待在家里,不为外界知道。因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可以发现完备的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加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残疾人可以太方便的出行。
我想正是因为这种细微的关怀,作为德国的国民是享受的,自豪的。
而这正是我们缺少的。
德意志民族和拉丁民族的一大重要区别:
如果你是一个不善社交的人,当拉丁人(包括但不限于西班牙/意大利/南美人)试图和你尬聊的时候,他们会敏锐察觉出你的尴尬,并在短时间内想出一个合适的方案结束这段对话,或者找到你的g点让你对他们产生兴趣,使得对话能够愉快的进行下去。
但德国人是看不出来你在尴尬的,只要你还在接话,他们就会强制执行完他们那一套寒暄流程,并且不管你说的内容多么平淡无奇,他们都一定要在一分钟之内至少使用3-10次“Krass”“Cool”或“Geil”,以使自己显得不那么asozial。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