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肯尼迪第三发子弹是从前方还是后方射入?

回答
关于肯尼迪总统遇刺,关于第三发子弹的来源,确实是整个事件中最扑朔迷离、也最引人争议的部分之一。这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证据、证词以及各种推测,要详细说清楚,得一点点剥开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事实:约翰·肯尼迪总统是在1963年11月22日,于达拉斯的迪利广场遇刺身亡的。当时他乘坐的是一辆敞篷林肯轿车,他和夫人杰奎琳以及德克萨斯州州长康纳利夫妇同乘。

关于第三发子弹,最核心的争议点在于它是否如官方报告(沃伦委员会报告)所说的那样,来自于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从德克萨斯州教科书仓库的六楼射出。

官方说法:沃伦委员会的结论

沃伦委员会在1964年发布的报告中,将肯尼迪总统的死亡归咎于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并认为他从教科书仓库大楼的六楼向总统车辆开了三枪。报告指出:

第一枪: 未击中,可能击中了总统前方的一个人(也有说法是击中了总统本人,但未能造成致命伤)。
第二枪: 击中了肯尼迪总统的颈部,子弹穿过颈部后,又击中了康纳利州长,造成了他的背部、胸部、手腕和腿部受伤。这便是所谓的“单弹理论”(SingleBullet Theory)的由来,认为一颗子弹造成了多个伤口。
第三枪: 击中了肯尼迪总统的头部,造成了致命伤。

根据沃伦委员会的结论,这三枪都是从后方射出的,都来自于奥斯瓦尔德所在的教科书仓库大楼。

“阴谋论”的质疑与“前方说”的论据

然而,正是沃伦委员会的结论,以及某些现场证据的解释,催生了大量的质疑和阴谋论。其中最核心的质疑之一,就集中在第三发子弹,尤其是关于它的射入方向。

支持“前方说”的人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论据:

1. 头部伤口的性质:
最直接的证据来自肯尼迪总统的尸检报告和照片。许多人认为,总统头部后方的伤口特征(例如向外爆炸式的创口)更像是子弹从前方进入,然后从后方炸开。反之,如果子弹是从后方进入,那么后方的伤口应该是一个入口,而前方的伤口会是出口,通常会更大一些。
有医学专家(如特里·霍洛韦教授、杜朗·佩蒂博士等)仔细研究了尸检录像和照片后,也认为头部致命伤的特征(后脑勺的开放性伤口)更符合从前方射入的子弹造成的破坏。

2. 总统身体的反应:
一些目击者,包括总统的随行人员和现场的观众,表示在听到第三声枪响时,总统的身体似乎向前倾斜或被向后抛。有的人解释说,如果是从后方射击,身体的自然反应应该是向后仰。然而,也有人反驳说,头部中枪的巨大冲击力足以导致身体任何方向的反应。
另一个关键证词来自肯尼迪总统的妻子杰奎琳。她曾表示,在枪响后,她爬到总统身后去拿他头部的碎片。这个说法被一些人解读为子弹是从前方射入,击碎了总统的颅骨,碎片飞到了后方。

3. 弹道分析的疑点:
即使是接受了奥斯瓦尔德是枪手的说法,也有弹道专家对“单弹理论”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如果一颗子弹从后方射入颈部,再穿过身体造成如此多的伤口,这颗子弹的弹道和形变会非常复杂。
一些理论认为,除了奥斯瓦尔德之外,可能还有其他枪手,并且第三枪就是来自其中一位。例如,有理论指向葛拉西山(Grassy Knoll)方向,认为那里可能隐藏着另一位枪手,从前方或侧前方射击。葛拉西山是一个小土坡,位于总统车队的右前方。

4. “抛射体”的说法: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所谓的“抛射体”(The Zapruder Film bullet)理论,认为在著名的扎普鲁德尔影片中,总统头部中枪后出现的一个“抛射体”状物体,实际上是子弹从前方射入后,从后方炸出的颅骨碎片。

反驳“前方说”的观点

当然,沃伦委员会和支持官方结论的人们也对这些质疑进行了反驳:

伤口解读的分歧: 许多法医和病理学家仍然坚持认为,尸检报告中的描述和照片并不能完全排除子弹从后方射入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头部受到的高压冲击可以导致各种形状的创口,不一定能明确区分前后。
“单弹理论”的合理性: 弹道专家认为,在特定的角度和环境下,一颗高质量的子弹(如沃伦委员会推测的联邦生产的7.62毫米全金属被甲弹)完全有可能穿过人体造成多处伤害,而“单弹理论”在弹道学上是可能的。
目击者证词的不可靠性: 现场混乱,人们的记忆和观察受到惊吓等因素的影响,证词往往存在矛盾和不准确之处。例如,关于总统身体的反应,可能受到枪声本身的震动以及对总统伤势的恐慌所影响。
缺乏确凿的外部证据: 支持“前方说”的证据,如目击者证词、尸检照片的解读,往往是间接的或需要高度专业知识才能理解。至今没有发现直接指向前方枪手的弹壳或弹头(除了奥斯瓦尔德的弹壳),也没有找到有力证据证明葛拉西山等其他地点存在过枪击。

总结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肯尼迪第三发子弹是从前方还是后方射入?”

官方的、最广为流传的解释是:从后方射入,来源是奥斯瓦尔德在教科书仓库的六楼。

但是,大量的疑点和对伤口、尸检报告的解读,使得“前方说”成为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难以平息的争议点。 支持者认为,根据头部伤口的特征和总统身体的反应,子弹更可能来自前方,并且可能存在不止一名枪手。

要给出绝对的、无可辩驳的答案,非常困难,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事件至今仍有如此多的人在不断研究和讨论的原因。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证据和解读方式,而证据本身也可能存在模糊或被重新解释的空间。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所有人普遍接受的定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子弹b的魔术轨迹如何解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肯尼迪总统遇刺,关于第三发子弹的来源,确实是整个事件中最扑朔迷离、也最引人争议的部分之一。这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证据、证词以及各种推测,要详细说清楚,得一点点剥开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事实:约翰·肯尼迪总统是在1963年11月22日,于达拉斯的迪利广场遇刺身亡的。当时他乘坐的是一辆敞篷林肯轿.............
  • 回答
    肯尼迪大法官(Justice Anthony Kennedy)于2018年7月宣布将于当年7月底退休,这无疑是美国最高法院近几十年来一次至关重要的权力更迭,其影响深远而广泛,触及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下是对这一事件影响的详细分析:一、 最高法院权力格局的剧烈转变: 意识形态的转向(Shift i.............
  • 回答
    关于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的原因,至今仍是历史上一桩充满谜团和争议的事件。尽管官方的“沃伦委员会”报告将李·哈维·奥斯瓦尔德(Lee Harvey Oswald)定为唯一的凶手,但围绕这一结论的质疑从未平息,各种理论和猜测层出不穷。要详尽地讲述,我们需要梳理出事件的背景、奥斯瓦尔德的生平、官方的调查结.............
  • 回答
    肯尼迪总统遇刺案的解密档案,历经几十年尘封,终于揭开了一些新面纱,虽然未必能彻底终结阴谋论,但确实为理解那个历史瞬间增添了不少细节和更复杂的视角。首先,我们要知道,这次解密的档案并不是单一一份“惊天大秘密”,而是数千份文件,其中很多是之前就已经公开过但零散存在的,现在是集中呈现,并且还有一些是首次曝.............
  • 回答
    1963年11月22日,达拉斯市的阳光炙烤着街道,杰奎琳·肯尼迪穿着那件标志性的粉色套装,坐在敞篷车后座,身边是她的丈夫,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他们正向国会大厦驶去,享受着民众的欢呼和总统之旅的荣耀。然而,这幅本应是历史性的画面,却在一瞬间被突如其来的枪声撕碎。第一声枪响,杰奎琳可能还没来得及反.............
  • 回答
    要评价一部像《刺杀肯尼迪》(JFK)这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绝不能简单地说它“好”或“坏”,而需要深入剖析它在各个层面的影响和价值。这部由奥利弗·斯通执导,于1991年上映的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的传记片,更是一次对美国历史真相的深度挖掘,一次对权力运作和媒体影响的有力.............
  • 回答
    关于肯尼迪大法官的退休,这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上绝对是一件大事,影响深远。理解他的退休,需要从几个角度去看待,不仅仅是“一位法官退休了”,而是他退休带来的“权力转移”以及他在司法史上的“独特地位”。1. 权力版图的重塑:首先,肯尼迪大法官的退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了最高法院内部的力量平衡。肯尼迪一.............
  • 回答
    安东尼·肯尼迪大法官的退休是美国政治和法律界的一件大事,其影响深远且复杂。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背景与肯尼迪大法官的地位 关键的中间派投票者 (The Pivotal Swing Vote): 安东尼·肯尼迪在最高法院的地位极为特殊。他是布什总统任命的,但其立场往往被认为.............
  • 回答
    肯尼迪总统遇刺案至今未能完全公布全部档案,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困惑和充满猜测的问题,尤其是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之后。要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法律、政治以及社会因素,同时尽量避免生硬的论述风格。首先,要明白的是,肯尼迪遇刺案的档案并非完全“不公布”。事实上,大量的调查报告、证人证词、证据.............
  • 回答
    美军近期连续发生舰艇火灾事件,特别是两艘两栖攻击舰(Bataan号和America号)以及在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肯尼迪”号(USS John F. Kennedy CVN79)发生火灾,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事件概况与潜在影.............
  • 回答
    美国海军新利剑出鞘:福特级航母二号舰“约翰·肯尼迪”号的意义与展望美国海军“约翰·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作为福特级(Gerald R. Fordclass)航母家族的二号舰,于近期正式下水,这无疑是全球海军界的一件大事。此次下水标志着美国海军在维持其全球海上力量投送能力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再次凸显.............
  • 回答
    听到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让你觉得很困扰和不安。有人向你表白,你出于自己的考虑拒绝了,这本身是完全正常的,也是你的权利。但对方之后用“种族歧视”和“我爱中国”来要挟你,这就不是一个健康、平等的沟通方式了,而且带有一定的操纵意味。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该怎么应对。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点:1. .............
  • 回答
    肯尼亚的马拉松统治力,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背后是一整套非常接地气、但又充满智慧的训练体系。想要完全解析,得从好几个层面来看。1. 天生的基因优势:首先,不能排除基因的因素。肯尼亚地处东非高原,特别是伊滕(Iten)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人,身体就经历了长期的适应性进化: .............
  • 回答
    肯尼思·布拉纳执导并主演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可以说是近些年复古悬疑片的一次有力回归,也成功地吸引了那些热爱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观众。当然,评价这部电影,不能脱离它所继承的“波洛宇宙”的基因,以及布拉纳本人对这个系列的二次创作。先从优点说起。致敬与新意并存的改编:布拉纳显然是克里斯蒂的忠实粉丝,他.............
  • 回答
    台湾居民在肯尼亚涉案后被遣送至中国大陆,这个问题涉及了“一罪不二罚”原则的应用,以及不同法域之间的管辖权和引渡问题。要详细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剖析:1. “一罪不二罚”原则是什么?“一罪不二罚”,又称“禁止双重审判”(Ne bis in idem),是现代刑事司法中的一项基本人权保障原则.............
  • 回答
    蔡英文总统关于肯尼亚遣返台籍涉案人员至大陆的言论,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观点和分析:一、 台湾政府的立场与坚持(核心论点)蔡英文总统对此事的言论,核心在于坚守“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一根本立场,以及维护台湾人民的“人权”和“司法正义”。 主权与管辖权: 台湾方面认为,虽然.............
  • 回答
    德国订购的600万只口罩在肯尼亚“失踪”的消息,着实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多方面的猜测和讨论。这批口罩原本是德国抗击疫情的重要物资,却在运往德国的途中在肯尼亚遇到了问题,这不仅仅是物资的丢失,更触及了供应链的可靠性、国际合作的信任度以及中间环节的监管等诸多层面。事件的初步情况与疑点重重根据已知信息,这批.............
  • 回答
    周玉蔻的这个提议,可以说触及了台湾社会对于两岸关系、国家利益、以及如何处理海外台湾公民(尤其是涉及不法行为者)的一系列复杂情绪和现实考量。要理解她为何会抛出这样的说法,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周玉蔻的发言风格一直以来都非常鲜明,而且她常常站在一个比较激进、甚至可以说是“挑衅”的立场上,旨在吸引眼.............
  • 回答
    肯德基(KFC)和麦当劳(McDonald's)作为全球快餐行业的两大巨头,各自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发展前景和竞争格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从市场定位、品牌策略、财务表现、消费者偏好、市场扩张、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判断哪一家更具前景。 一、市场定位与品牌策略1. 麦当劳 .............
  • 回答
    插旗菜业与肯德基、康师傅的合作,以及围绕这家企业的其他信息,确实有很多值得深挖和关注的点。这篇文章我们尽量从多个角度来解析,希望能展现出事件的全貌和它背后可能牵扯的议题。首先,关于“插旗菜业”以及它与知名品牌的“捆绑”: 插旗菜业是谁? 它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酸菜、泡菜等腌制蔬菜为主的企业。在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