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拿破仑在军校期间的成绩如何?

回答
拿破仑,这位日后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在军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其实并没有像他征服战场那样一骑绝尘,反倒是充满了颇具个人风格的印记。

他最初进入的是布里埃纳军校。在那里,拿破仑并非那种事事拔尖的模范学生。论起课堂上的乖巧听话,他可能比不上一些出身贵族、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他的性格中有股桀骜不驯的劲头,老师们有时会觉得他有点难管,不那么“循规蹈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学业荒废。相反,在那些真正吸引他注意力的科目上,拿破仑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投入。

拿破仑对数学尤其情有独钟,可以说在这一领域他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喜欢逻辑严密的分析,数学的解题过程对他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智力上的享受。他的数学成绩在班级里绝对是名列前茅的,甚至可以说是佼佼者。这为他日后在炮兵学上的精深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一些侧重于人文、语言或者说“传统”学术的科目上,拿破仑的兴趣就没那么浓厚了。他的法语并非顶尖,有时还会带着浓重的科西嘉口音,这在当时一些更注重语言表达的场合可能不太占优势。历史、地理这些科目,他或许也能掌握,但绝对不是那种能让你眼前一亮的表现。更多的时候,他似乎是带着一种实用主义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知识,思考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而非沉溺于字面上的理解。

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这才是真正点燃拿破仑热情的领域。虽然在布里埃纳时,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但对军事的敏感和热爱已经显露无疑。他喜欢阅读军事相关的书籍,研究历史上的战役,对武器装备也充满了好奇。这种超越年龄的专注和思考,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埋下了伏笔。

离开布里埃纳,进入巴黎的皇家军事学院后,拿破仑的学习更加深入。在这里,课程设置更加专业,也更具挑战性。他继续在数学和炮兵学上大放异彩,他的分析能力和对细节的把握,在这些技术性科目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也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在军事工程方面极具潜力的学生。

总的来说,拿破仑在军校期间的学习,与其说是“成绩优异”这种简单的标签可以概括,不如说是一种“选择性”的卓越。他在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领域,如数学和军事学,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努力。而在那些他不太感兴趣的科目上,他的表现可能就相对平庸,甚至有些敷衍。这种不拘一格的学习态度,也预示了他日后不会是那种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将领,而是一位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军事革新者。他的军校生涯,更像是在为他即将到来的辉煌人生,播下专业技能和独特思维的种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偏科学霸无误。

当时在法国军校,想要成为炮兵或其小兄弟工兵军官,就需要通过裴蜀(Bézout)的“四卷天书”考试


(数学天书内容可见本人此前回答拿破仑时代的炮兵究竟数学要多好? - 古斯塔夫的回答 - 知乎

拿破仑·波拿巴在1784-1785年间就读的巴黎军校是一所相当“素质教育”的学校,一般而言,每周数学、公法、史地、法文、筑城学、绘图、德文学时均为5小时,骑术8小时,舞蹈、武器各4小时。以比他低一级的达武元帅为例,课程表大体如下:

Reichel, D. Davout et l'art de la guerre, p. 77

而波拿巴和其他约25名学员一道加紧学习数学课程,放弃了筑城学、绘图、舞蹈等课业,全部投入到天书当中。学习之余,波拿巴在他的课本上也写了如下“狂言”:

伟大的裴蜀,我要完成你的课程
可在这之前,请让我说
你帮助了申请人
这千真万确
可我要完成了它
便笑个不停
因为到了五月底
我就会给他出主意
Chuquet, A. La jeunesse de Napoleon. T. 1. Brienne, p. 226

每年夏秋之际,炮兵招考就开始了,一般考试流程如下:

  1. 申请人(aspirant)解答源自裴蜀教材第一卷的问题,通过成为学员(élève),不通过可重试1次(仅1次)
  2. 学员分配至各炮兵团及工兵驻地军校继续学习一年,一年后参与裴蜀天书考试,解答源自教材第二至四卷的问题,通过成为军官(officier),不通过可重试1次(仅1次)
  3. 优秀申请人可跳过后续学习一年,直接申请考试全部四卷裴蜀天书,这样通过的考生并不太多,1783年有2人、1784年8人、1785年20人、1786年17人、1789年14人。

由此可见,这样的考试机会对军校生有多么珍贵。已于1783年逝世的裴蜀,生前有件事声名远扬。

他在土伦巡阅考试时得知两位考生因天花未能参试,便不顾自己并未得过天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病床前亲自口试。

在1785年,全法国各军校共有202人有权报考每年一度的裴蜀天书考试,136人参加考试(申请人89名、学员47名),107人通过,其中通过四卷考试的58人获得军官资格(申请人20名、学员38名),通过第一卷考试的49人前往各炮兵团驻地军校继续回炉一年。在9名未能获得军官资格的失败学员中,有2人因系重试失败直接卷铺盖回家。

在当时的法国军校炮兵考试中,数学、炮兵氛围浓厚的梅斯军校是毋庸置疑的领头羊,而位处繁华之地,按照拿破仑回忆并不重视教学的巴黎军校当年共17人参试,13人通过,4人获得军官资格,“十六岁又十五天”的拿破仑·波拿巴顺利通过全部四卷考试,排名全部考生第42位,在巴黎军校内名列第3,是全国范围内20名直接通过四卷考试的申请人之一,考虑到他用不到一年时间学完通常需两、三年的裴蜀天书,这就更值得高看一眼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58位通过四卷考试者中,来自巴黎军校的两位后来与他关系匪浅,排名第56的是波拿巴的好友,比他高一级、已是背水一战参加重试的亚历山大·德马齐(Alexandre Desmazis),两人一同以少尉身份前往拉费尔(La Fère)炮兵团报到,1792年,德马齐作为贵族流亡国外,先后参加英军、葡萄牙军,1802年归国,在波拿巴关照下获得营造职位,1814年拿破仑退位后辞职,1815年参与百日王朝。

排名第41位、恰好压过波拿巴一头的则是他的死对头拉皮卡尔·德·菲利波(La Picard de Phélipeaux),作为流亡贵族,菲利波后来加入英军,在1799年的阿克攻城战中以工兵军官身份竭力协助土、英军队守城,奋力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波拿巴远征军,最终因劳作过度、曝晒过度而亡。如此的结局,或许在巴黎军校就已埋下伏笔了吧。

上文资料来源:

Chuquet, A. La jeunesse de Napoleon. T. 1. Brienne, p. 215-228

Gueniffey, P. Bonaparte 1769-1802, p. 58-59.

——————四年后的分隔线——————

突然发现作为第二参考资料的格尼费著作《波拿巴》已经有了名为《帝国之路》的中译本,特意过来打个广告

user avatar

请赞同,而不是感谢,谢谢

=================================================================

第一,拿破仑就读的不是炮兵学校,而是巴黎军校(Ecole militaire)。

第二,来谈一下为什么他为什么读的是炮兵专业。原先,他是想去海军的,因为独立战争的缘故,海军很吃香。不过这里几个问题,第一,原来的学监离职了,推荐信就没写了,后来的学监也没写;第二,当时如果要进海军,必须学习满六年,然而拿破仑只学了4年零4个月。所以只能去学炮兵。由于炮兵和海军一样,升迁是看功勋而非关系,所以作为一个小贵族,拿破仑自然选择炮兵了。

第三,拿破仑在军校呢,由于他身份比较低微,加上又是科西嘉人(他有强烈的科西嘉民族情绪,因而是敌视法国人的,而且疯狂崇拜保利),等于是外国人+乡巴佬,和城里人说不上话。他本身性格就内向阴郁,很容易就暴怒。据约瑟夫回忆,当年送他去布里耶纳的时候,小屁孩拿破仑居然只掉了一滴眼泪,当然,是忍不住才掉的。吕西安后来也去了军校,当时他就发现拿破仑与众不同,几乎所有的同龄人都比较怕他。拿破仑的日常就是用功读书,外加群架之中帮低龄学生的打年长的。除此之外,仇富。总结一下,他那时候的性格是仇法仇富,用功读书,内向阴郁易怒。

后来他老子没了,为了早点当兵吃饷养活家族,于是他在学了一年的炮兵专业后,就选择毕业。

不过,对于学生拿破仑的生活,记录仍然十分的少。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孩子绝对是中二病,除此之外,很用功读书。

===============================================================

PS

少年拿破仑群殴中帮低龄学生的打年长的,多年以后带领小弟吊打奥地利。

少年威灵顿单挑硬刚学校扛把子取胜,多年以后单挑法国众元帅,最后也算把拿破仑耗死了。

????????我好像发现了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拿破仑,这位日后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在军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其实并没有像他征服战场那样一骑绝尘,反倒是充满了颇具个人风格的印记。他最初进入的是布里埃纳军校。在那里,拿破仑并非那种事事拔尖的模范学生。论起课堂上的乖巧听话,他可能比不上一些出身贵族、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他的性格中有股桀骜不驯的劲头,老.............
  • 回答
    腓特烈大帝治下那支令欧洲闻风丧胆的普鲁士军队,在拿破仑横空出世的时代,却仿佛一夜之间崩塌,沦为不堪一击的背景板。这其中的原因,绝非简单的“一代不如一代”可以概括,而是涉及到了军事思想的深刻变革、社会政治环境的剧变,以及军队自身在新时代洪流中的适应问题。要深入剖析,我们得一步步剥开这层历史的迷雾。首先.............
  • 回答
    拿破仑·波拿巴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军事家,他的许多战役都充分展现了他的高超军事才能。要挑选一个“最”能说明他能力的战役是困难的,因为他不同时期的战略和战术都有所侧重。但若要选择一场能够集中体现他早期崛起时期的天才、大胆创新和对战场局势的深刻洞察的战役,那么奥斯特利茨战役(Battle of Auster.............
  • 回答
    明孝陵,这座承载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辉煌与历史厚重感的陵寝,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墓的典范。它不仅是南京的地标,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然而,在这样一个神圣庄严的场所,如果有人身着日本军装出现在其中,其行为的含义,毋庸置疑,是对历史的漠视,是对民族情感的挑衅,更是对逝者和后人的双重侮辱。要理解这种行为.............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得从头说起。毛文龙这人,在辽东边关也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尤其是在皮岛经营多年,手底下也积攒了不少家底。你说他多年挪用军饷,这事儿在当时那种混乱的年代,边将贪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皮岛在他手里,确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据点,他对巩固辽东防线,尤其是牵制后金方面,功劳是有的。但要说他为何没拿这些钱.............
  • 回答
    朝鲜对美韩联合军事演习如此在意,甚至将每一次军演都与核试验相联系,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是朝鲜国家安全观和历史经历的复杂交织,以及它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深刻担忧。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朝鲜的安全认知。这个国家在建国之初,就经历过一场 devastating 的战争,那场战争的残酷性深深烙印在朝鲜的集体记忆中.............
  • 回答
    塔山阻击战是一场非常惨烈的战役,国共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我们假设将一艘弹药充足、完好的长门号战列舰赠予“运输大队长”(国民党军队),并且赋予它在塔山阻击战中提供舰炮支援的权力,那么国军是否能够拿下塔山?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但又极具假设性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
  • 回答
    拿破仑时期军衔的年龄水平之所以显得“异乎寻常的低”,其实并非单纯的“低”,而是反映了那个时代军事体制、社会结构以及拿破仑本人战略思想的独特结合。这背后有着诸多深层原因,远非简单的年龄数字可以概括。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拿破仑时代的军事制度与现代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当时的军队更像是封建时期军队的延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历史叙事、国家形象塑造以及文化内涵的复杂交织。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解读一下。首先,拿破仑和腓特烈大帝的军事成就能否直接划等号,其实可以更 nuanced 地看待。拿破仑无疑是一位军事天才,他的军事革新、战术指挥和战略眼光在当时是划时代的,几乎横扫欧洲大陆,留下无数经典战.............
  • 回答
    要讨论刚入关的清军是否能与巅峰时期的英国红衫军或拿破仑的军队抗衡,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和“对比维度”。“刚入关”通常指的是17世纪中叶,清朝刚刚建立,开始统治中原的这段时期。而“巅峰时期的英国红衫军”和“拿破仑的军队”则分别代表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军事力量。从时间跨度上看,这是.............
  • 回答
    拿破仑时代的军装,那绝对是那个时代的一抹亮色,简直就是行走的艺术品。你之所以觉得精美,绝对不是错觉。那时的军装,不仅仅是保护士兵的衣物,更是身份、荣誉、甚至是一种政治宣传。为什么拿破仑时代的军装如此精美?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 象征意义与国家荣誉: 拿破仑时期,法国经历了革命的动荡,国家渴望重塑.............
  • 回答
    法国军队在拿破仑之后的衰落,并非一夜之间,也不是因为他们瞬间变成了“渣渣”。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演变过程,夹杂着政治动荡、战略思维的滞后、工业革命的冲击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要详细地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时期和几个核心因素入手。一、拿破仑的光芒与遗产的束缚(1815年后的短期阴影)拿破仑战.............
  • 回答
    拿破仑手下的一众元帅,可以说是他军事天才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石。他们不仅是拿破仑忠诚的执行者,更是具备独立指挥能力、久经沙场的杰出军事人才。他们的军事素养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欧洲军队中的顶尖水准,但其具体表现和侧重点各有不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拿破仑元帅们的军事素养:一、 深厚的实战经验与战术.............
  • 回答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军队,遇上17世纪最强盛时期的满清军队,是一面倒的屠杀”——这个说法,用一种非常直接甚至有些煽动性的方式,将两个截然不同的军事时代和政治实体摆在了对决的擂台上。要评价这种说法,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军事特点、时代背景以及潜在的交锋场景。首先,我们得明确.............
  • 回答
    欧洲有亚历山大、拿破仑、凯撒和汉尼拔这四位赫赫有名的大军事家,那么在广袤的亚洲,同样也涌现出了无数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要从中选出“四大”,确实是个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亚洲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各有千秋。不过,如果要我来挑选,我心目中的亚洲四大军事统帅,将是以下几位,他们不仅在战场上展现了非凡的才.............
  • 回答
    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大陆上的各国军队,尤其是以法军为代表,在组织结构和部队编制上都经历了一个高度军事化和专业化的演进。这不仅仅是人数的简单叠加,更是一种精密的、层层递进的指挥体系,旨在最大化部队的效能。法军的基石:师与军拿破仑的伟大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能够将庞大的军队有效地组织起来,并在战场上灵活.............
  • 回答
    要说威灵顿公爵的军事能力是否比拿破仑更高,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更像是历史长河中两位巨星的巅峰对决,各有千秋,难以简单定论。咱们就掰扯掰扯,看看他们各自的本事在哪儿。先说拿破仑,这位“小个子”的军事天赋,那简直是天生的。 战略眼光如同鹰隼: 拿破仑的战略思维,那叫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
  • 回答
    在世界近代史的大潮中,特别是拿破仑战争时期,军事武器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革新不仅重塑了战场,更深刻地影响了国家间的力量平衡。而将目光转向同一时期,也就是清朝鸦片战争时期,我们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一种技术停滞与落后,与欧洲大陆的飞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拿破仑战争时期:.............
  • 回答
    成吉思汗与拿破仑的对决,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话题。两位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改变世界格局的军事天才。如果他们真的在某个历史节点相遇,鹿死谁手,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分析这场“假想赛”,我们需要抛开时间差带来的技术、战术、后勤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专注于他们各自的核心优势和战略思想,并尝试在.............
  • 回答
    这确实是历史上很有意思的对比,虽然两者都是军事决策,但背后却是截然不同的历史环境、决策动机以及王国对军事策略的容忍度。我们先聊聊库图佐夫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当拿破仑的“大军”不可阻挡地向莫斯科逼近时,整个俄国都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莫斯科,对于俄国人来说,那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