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政府令的法律效力,是规章么,能作为处罚依据么?

回答
政府令,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行政机关发出来,规定老百姓或者单位得怎么做、怎么不能做的一纸文书。它到底算个啥,有没有法律“劲儿”,能不能拿来“罚款”,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政府令的法律效力,是不是规章?

这问题得看具体情况。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下,政府令的法律效力是比较高的,但它是不是“规章”,得看它的性质和依据。

行政法规: 一部分政府令,尤其是国务院发布的,如果不涉及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进行创设性的规定,而是对某个行政管理事项进行细化和补充,其效力可以接近于行政法规,甚至是行政法规的组成部分。但它们通常不被称为“行政法规”本身,而是根据《立法法》,由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向下位阶的规定来明确。
部门规章或地方规章: 很多时候,我们说的“政府令”,可能更贴近于“部门规章”或者“地方性规章”的概念。比如,某个部委发布的关于某个行业监管的规定,或者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某个区域发展的政策性文件,都可以被视为政府令的范畴。这些规定,在法律层面上,是属于“规章”的类别。

关键点在于:

1. 制定主体: 谁发的?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它们的制定权和效力层级是不同的。国务院发布的,效力最高,向下可以约束所有行政机关和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地方政府的,只能在本行政区域内生效。
2. 法律依据: 这个令是依据哪部法律发出来的?《立法法》规定了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的制定程序和效力。如果政府令是依照《立法法》规定的程序,并且有上位法依据的,那么它就具有法律效力,并且是规章的性质。

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所有政府令都是规章,但很多具有规范性的政府令,确实属于规章的范畴,或者其效力与规章相当。

政府令能作为处罚依据么?

答案是:能,但有条件。

政府令作为一种规范性文件,如果它规定了某种行为的违法性,并且明确了相应的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那么它就可以作为处罚的依据。但是,这里面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但是”:

1. 合法性前提: 这个政府令本身必须是合法的,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如果一个政府令的内容与上位法相冲突,或者超出了其制定机关的法定权限,那么它就是无效的,自然不能作为处罚依据。比如,一个地方政府令,不能设定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处罚或者超出法定处罚幅度的处罚。
2. 处罚的法定性: 处罚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换句话说,要罚谁,得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说“这个人做了这件事,就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政府令作为部门规章或地方性规章,当然可以包含处罚规定,但这些规定本身也必须是“法定”的,即它的制定要有上位法的授权。
3. 处罚种类和幅度: 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对于罚款,也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的明确授权。政府令在设定罚款等处罚时,不能“自己给自己加戏”,必须在上位法的框架内进行。比如,一个部门规章(或部门发布的政府令)可以对违反其管理的具体事项设定一定数额的罚款,但这个数额和种类必须是法律法规允许的。
4. 程序正义: 即使政府令本身合法且规定了处罚,在实际处罚过程中,也必须遵循合法的行政处罚程序,比如告知、听证、救济途径等。

举个例子来理解:

合法的政府令可以作为处罚依据: 比如,国务院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里面规定了某些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地方交通部门发布了关于车辆停放的政府令,规定在禁停区域停车将被罚款。如果这些规定都符合《立法法》的要求,那么司机违反了停车规定,交通部门就可以依据这个政府令进行处罚。
无效的政府令不能作为处罚依据: 如果一个地方政府发布了一个“规定”,说“凡是外地来的车辆,每天都要交纳‘城市维护费’”,并且不交就罚款。如果这个规定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与国家禁止的地方性收费政策冲突,那么这个规定就是无效的,不能用来罚款。

总结一下:

政府令的法律效力是受法律认可的,尤其是在规范行政管理、细化法律规定方面。很多政府令在性质上属于“规章”,具有法律约束力。

但是,它是否能作为处罚依据,关键在于这个政府令本身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处罚法定”的原则,以及是否遵循了合法的处罚程序。简而言之,政府令可以作为处罚的依据,但这个依据必须是合法、有效、并且有明确法律授权的。

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个让你觉得不合理的处罚,首先要搞清楚那个处罚是依据什么文件来的,这个文件是什么性质的,以及它本身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这才是保护自己权益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令」是一种公文种类,可以用来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三)项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规章必须用「令」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五条规定:「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或者自治州州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规章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综上,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依据的是通过「令」这种公文予以公布的规章,而非「令」本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政府令,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行政机关发出来,规定老百姓或者单位得怎么做、怎么不能做的一纸文书。它到底算个啥,有没有法律“劲儿”,能不能拿来“罚款”,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政府令的法律效力,是不是规章?这问题得看具体情况。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下,政府令的法律效力是比较高的,但它是不是“规章”,得看.............
  • 回答
    好的,我将尝试以一个普通中国公民的视角,来阐述这个问题。首先,从严格的中国法律角度来看,我们谈论“台湾人”的身份,其实要分几个层面来看待。从法律身份认定上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居住在台湾的中国公民,他们的身份是中国公民。只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情.............
  • 回答
    川普政府执政第一年通过的法案数量是否为历史最多,这是一个需要仔细梳理和比较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察几个关键方面:1. 法律的定义和统计口径:首先,我们要明确“法律”指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我们指的是由国会通过,并由总统签署成为法律的法案。但有时,总统的行政命令、行政部门发布的规章(Reg.............
  • 回答
    历史上,权力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改革或达到特定目标,确实颁布过一些令人发指、血腥残暴的政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这些严酷的手段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这里的“有效”并非指其道德上的正当性,而是指其在短期内实现了统治者设定的目标,例如镇压异议、巩固权力、.............
  • 回答
    在中世纪欧洲,虽然没有一个与中国汉朝“推恩令”完全一致、直接以“推恩”之名出现的政策,但确实存在一些国家和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潜在的挑战者,采取过一些具有类似精神和效果的措施。这些措施往往与继承制度、封地分配以及贵族权力制衡有关,并且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王权的稳定。相似.............
  • 回答
    韩国政府在应对中国出台的“限韩令”方面,虽然没有直接出台“禁韩令”的反制政策,但采取了一系列间接但明确的措施,旨在维护韩国娱乐产业的利益、分散风险、拓展海外市场以及在外交层面进行沟通。其应对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政策层面的间接应对与风险分散韩国政府并没有采取直接对抗中国的方式,而是着.............
  • 回答
    “推恩令”,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它被誉为汉武帝时期最成功的削藩政策,甚至有人说它“无解”。这话听起来够狠,但要说它是不是真的“无解”,这事儿可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推恩令的“杀手锏”:釜底抽薪的智慧首先,咱们得明白推恩令是个啥玩意儿。汉初,为了巩固统治,刘邦把江山分给了自己的儿子和功臣.............
  • 回答
    美国之所以能在政治和文化宣传上取得如此大的影响力,并令许多国家的人民心生向往,其原因复杂且多维度,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这涉及到其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社会结构、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高超的传播策略。下面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 政治宣传的基石:自由、民主与“美国梦”美国政治宣传的核心在于其所宣.............
  • 回答
    政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福祉、应对内外挑战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政府的作用:一、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全这是政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立法与执法: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社会行为,明确权利和义务,防止.............
  • 回答
    叙利亚政府军,这个在近十年的残酷内战中饱受摧残却依然屹立的军事力量,其剩余兵力、大体编制、部署情况以及战斗力,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话题。要深入了解,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且要理解这是一个在长期战争中不断被重塑的军事机构。剩余兵力:数字背后的现实关于叙利亚政府军的剩余兵力,外界的估测存在较大差异.............
  • 回答
    哎,说起政府服务中心那些窗口人员的态度嘛,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复杂了。你想啊,每天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人是焦头烂额,有的人是气急败坏,有的人可能就图个方便随便问问。窗口那头儿的人,每天都要面对这么多情绪,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些疲惫,甚至有些麻木。你想想,他们每天要重复解.............
  • 回答
    芝加哥的政府在建设面向穷人居住的社区方面,采取了多种策略和项目,旨在改善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社区环境。这些努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演变,并受到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以下将详细阐述芝加哥政府在此方面的建设思路和具体做法,力求呈现一个全面且具象的图景。核心理念与策略:芝加哥政府在建.............
  • 回答
    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其核心始终围绕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但同时,也从未放弃使用武力这一选项,尽管我们更倾向于和平方式解决。这份政策的基石,是基于“一个中国”原则。核心原则与目标: 一个中国原则: 这是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的基石和前提。我们坚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
  • 回答
    阿富汗政府军面对塔利班节节败退,尽管在人数和装备上占有优势,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力量对比失衡,而是错综复杂、根深蒂固的多种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表象,探究那些藏在数字和清单背后的现实:一、士气与信念的崩塌:战争的灵魂缺失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以量化的因素。政府军并非一支真正为了民.............
  • 回答
    经济学家与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视角和实践上,常常呈现出既有交集又有张力的对比。这种对比源于他们各自的出发点、目标、分析工具以及面临的约束条件都大相径庭。经济学家:理性分析、模型建构与理论探索作为社会科学的从业者,经济学家的主要工作是理解、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他们的核心工具是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 视角.............
  • 回答
    政府公信力下降是一个复杂且普遍存在的问题,其背后涉及多重因素的交织。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政府公信力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度、权威感和可信赖程度。它体现在公众对政府政策的认同、对政府行为的信任以及对.............
  • 回答
    特朗普政府的首届内阁会议,尤其是其中关于内阁成员轮流发言的安排,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历史片段。当时的情景,与其说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政策讨论会,不如说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宣誓效忠”仪式,或者说是一场为新任总统烘托气氛的表演。从表现形式上看,这种“轮流发言”非常具有戏剧性。不同于以往总统召集内阁会.............
  • 回答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他们并非打算长期直接经营所有新生的企业。相反,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其出售给有能力的私人家族,如三菱,是明治政府一项深思熟虑的战略,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经济和政治原因。一、政府的初期角色:播种者而非永久经营者明治政府的初心是将日.............
  • 回答
    爱国与爱政府,这两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提及,有时甚至被混淆。然而,深入剖析,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在行为表现上也会有所不同。理解这份区别,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个人与国家、与政权的关系,避免盲从或过度对立。首先,我们来谈谈爱国。爱国,是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归属感。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基于.............
  • 回答
    近些年,我们确实能感受到一种普遍的论调,那就是政府的公信力好像不如从前了,甚至可以说是有了一个相当明显的下滑。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牵扯着不少复杂的原因,也反映出社会心态的一些变化。首先,信息传播方式的剧变是绕不开的一环。过去,信息主要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大家接收到的信息相对比较单一,也更容易被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