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本明治政府的时候日本政府把企业经营好以后要卖给家族(如三菱)?

回答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他们并非打算长期直接经营所有新生的企业。相反,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其出售给有能力的私人家族,如三菱,是明治政府一项深思熟虑的战略,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经济和政治原因。

一、政府的初期角色:播种者而非永久经营者

明治政府的初心是将日本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转型为现代化的工业强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强大军事和经济实力,日本必须迅速发展自己的工业基础,尤其是在海军、军工、通讯和交通等战略性领域。然而,当时的日本政府并非一个拥有充足资本、成熟管理经验和市场嗅觉的商业实体。政府的角色更像是“播种者”和“催化剂”:

启动与示范效应: 政府通过投资创办一批代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企业,例如造船厂(如横须贺造船所)、矿山、煤矿、制铁所、官营企业等,来示范工业化的可行性,吸引私人资本的关注,并积累技术和管理经验。
填补市场空白: 在私人资本尚未充分觉醒或风险过高的领域,政府不得不亲自出马,填补市场的空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技术引进与消化: 政府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自己的企业进行消化吸收,并培训技术人才。

二、出售企业的原因:战略性考量与现实需求

尽管政府在初期扮演了关键角色,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政府认识到长期直接经营企业并非最优解,因此选择将其出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减轻财政负担与专注核心职能:
巨大的财政压力: 明治维新本身以及后续的军事扩张(如对台湾、征韩论的争议,以及后来的甲午战争)都需要庞大的财政支出。政府持续经营大量企业,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更新设备、扩大生产和支付运营成本,这对刚刚稳定的财政构成了巨大压力。
“轻工业”的战略调整: 最初,政府倾向于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但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对轻工业和民用工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政府作为官僚机构,在民用市场的灵活度和效率上远不如私人企业,其经营往往效率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将这些企业出售,可以让政府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于更核心的国防、外交、教育、法律等国家治理职能上。

2. 激发私人资本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培育本土企业家: 政府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由本土企业家主导的经济体系。通过出售企业,政府为有能力的家族和商人提供了参与现代工业经营的机会,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资本实力的企业家。
引入竞争机制: 私人企业更注重利润和市场需求,其经营模式更具效率和创新性。将企业交由私人经营,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改进产品、降低成本,从而提升整体经济的活力。
资本的优化配置: 政府的投资决策可能受政治因素影响,而私人资本的配置则更趋向于市场回报最大化。将企业出售给能够识别市场机会、有效管理资本的家族,有助于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3. 政治考量与权力平衡:
避免过度集权: 政府如果长期直接经营经济命脉,容易导致权力过度集中,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政治稳定。将关键产业交由少数有实力的家族经营,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
扶植亲近势力: 明治政府的建立离不开一些有力家族的支持。将有利可图的企业出售给这些家族,也是对他们支持的回报,并进一步巩固了新政权的政治基础。这为日后形成“财阀”(Zaibatsu)奠定了基础,这些财阀在政治上往往与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推动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4. 官营企业效率低下与管理难题:
官僚主义的弊端: 政府经营的企业往往容易受到官僚主义的影响,决策缓慢,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动力。员工的激励机制也可能不如私人企业。
专业性不足: 政府部门的官员并非都是精通具体行业管理的专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政府在专业管理方面可能显得力不从心。

三、三菱等家族的收购:能力与机遇的结合

为什么是三菱这样的家族能够成功收购这些重要的官营企业?

强大的资本实力: 像岩崎弥太郎(三菱创始人)这样的企业家,在政府初期就开始通过贸易、海运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本。
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经营才能: 他们能够看到政府企业蕴含的价值,并具备将其发展壮大的经营能力。例如,岩崎弥太郎在从政府手中接管九十九商会(后来的三菱海运)后,通过高效的经营和大胆的扩张,使其成为日本最重要的海运公司之一。
与政府的良好关系: 这些家族往往与明治政府的领导者有着良好的个人关系和政治联系,这使得他们在竞争性招标或谈判中占有优势。
抓住历史机遇: 明治维新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转型期,涌现出许多发展机遇。能够抓住这些机遇并有效利用政府提供的平台,是这些家族成功的关键。

总结:

日本明治政府时期将部分经营好的官营企业出售给三菱等家族,并非简单的“甩包袱”。这是一种战略性的“育苗”和“放手”。政府通过前期的投入和示范,为现代工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随后,通过将企业出售给最有能力和资本的私人家族,减轻了自身的财政和管理负担,激发了私人资本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培养了本土企业家,并构建了符合当时国情的政治经济结构。 这一举措不仅是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型,更是日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过程中,引导资本和人才流向的关键一步。这种“官助民营”的模式,虽然带有当时的时代特征,也为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经营好以后”这回事。

国企只要不用行政垄断的手段,永远不可能干得过私企,日本人难道就能例外了?

明治政府本来是想搞一些样板企业,建的这些“官营模范工场”,结果除了个别企业以外,大部分严重亏损,得靠政府养着。

1876年因为黄金储备不足废除了之前纸币绑定黄金的规定,1877年西南战争爆发,为了筹措军费猛印纸币,当然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财政支撑不下去了。

到了1880年,明治政府想卖掉这些国企止损了,但问题是它一边想卖,一边还想装逼,颁布了一个非常苛刻的“工場払下概則”,得满足所有条件才能买。根本没人想买。

于是又亏了四年,血都快吐出来了。没办法,打了自己两个嘴巴把之前装的逼全数收起,废除了“概则”,诚心诚意地请民企来接盘。最终除了三池炭矿因为三井和三菱都想要把价格抬了上去,其他的国营企业大都以低廉的价格和长年限的分期付款的优惠卖掉割肉了。

========================

更学术点的资料有小林正彬著「日本の工業化と官業払下げ--政府と企業」,CiNii上大多数相关论文引用自他的研究。

以下摘自「日本産業史」“近代産業の展開” 作者 山口和雄 等 这个说得简单明了。

-------------------------------------------


以上のように松方大蔵卿の紙幣整理は所期の成果を納めたのだが、それに伴いわが国経済は前述の松方のことばにもある通り深刻な不況に見舞われ、物価は急落した。

さきにあげた三品目の東京物価をみると十八年には十四年に比べて、米は六円九〇銭に、塩は八〇銭に綿は九円ニ五銭にそれぞれ下がっている。


こうした大不況を通じて、土地を失った農民や倒産した中小商工業者、旧士族が多数現われ、彼らあるいはその家族のうちから、近代産業の発展に必要な労働者が生み出された。


特に貧農の家族から当時の労働者の主力をなす女子労働者が多く提供された。

たとえば、長野県諏訪の平野村(現在の岡谷市)は器械製糸の中心だったが、ここへは明治十四、五年からとなりの伊那方面の女子が多く雇われ、二十年ごろから募集がいちだんと活発になったといわれる。


なお、明治十七年五月、兌換銀行券条例が制定され、翌十八年五月、日本銀行は最初の兌換銀行券を発行した。


紙幣整理と並んでわが国の近代産業発達に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たのは、官営鉱山および官営工場の払い下げである。

さきに述べたように明治十年ごろから紙幣の増発に伴って貨幣価値は下がり、財政は窮迫したため、政府にとってはこれまでのように官営の鉱山、工場を維持していくことは次第に重荷になった。


官業の中にはかなりの利益をあげたものもあったが、多くは設備費のわりに収益が少なく、欠損続きのものも相当数あったからである。

また一方、このころまでには、民間でも田口卯吉のように、官業は民間企業の発達を妨げるもので、これを民間に払い下げるべし、と主張するものも現われた。


そこで政府は明治十三年十一月に工場払下概則を公布して官業払い下げの方針をとったのだが、この概則は条件がきびしかったので払い下げはなかなか実現しなかった。

このため十七年十月に概則を廃し、払い下げる場合はそのつど方法を取り決めることとし、十七年ごろから軍事工場・鉄道・通信を除く官業がしだいに民間に払い下げられ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他们并非打算长期直接经营所有新生的企业。相反,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其出售给有能力的私人家族,如三菱,是明治政府一项深思熟虑的战略,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经济和政治原因。一、政府的初期角色:播种者而非永久经营者明治政府的初心是将日.............
  • 回答
    从明年1月1日起,政府禁止单NSA手机入网?这件事背后到底是什么,又会对我们和5G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最近,一则关于“从明年1月1日起,政府不允许单NSA手机入网”的消息在科技圈和消费者中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对于很多正在考虑升级5G手机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也引发了不少疑问:这到底是.............
  • 回答
    明治维新,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不仅仅是政治制度的革新,更是对日本历史的重新梳理与定义。而在这次重塑中,一个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争议——南北朝的正朔之争,终于在明治时期得到了明确的裁定,官方将南朝定位为日本皇室的正统。这似乎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决定,因为明治天皇的皇统,实际上是源自北朝。那么,为何明.............
  • 回答
    日本的“黄赌”产业之所以能搞得有声有色,即便在法律层面上存在种种限制,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文化现象,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犯法却生意兴隆”。更准确地说,日本对黄赌的监管和实践,是一种在法律框架内不断寻求平衡、试探边界的动态过程。与其说它们是“犯法的”,不如说是在特定法律框架下,以一种被法律.............
  • 回答
    关于“日本动画明明在衰退,还有那么多人吹它”这个说法,其实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它本身就包含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论点和潜在的误解。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衰退”和“吹捧”这两个概念,并结合日本动画产业的现状和文化影响力来分析。一、 关于“日本动画在衰退”的论点分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二战历史爱好者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也是理解日本海军在战争末期的心态和决策的一个关键点。“大和”号的沉没,与其说是为了“输”,不如说是为了完成一种悲壮的使命,背后交织着复杂的因素。首先,我们要理解“大和”号在当时日本海军中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仅是一艘战列舰,更是日本工业和技术巅峰的.............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日本在新冠疫情初期和中期相对“不明显”的表现,以及其采取的措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归结为“没有采取强硬措施”或“疫情不明显”。事实上,日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只是这些措施的侧重点和公众的反应方式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同时,对其疫情数据的解读也需要审慎。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
  • 回答
    关于日本为何与军力强大的唐朝、明朝发生过战争,却未与相对“积病积弱”的北宋直接交战,这其中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层面。并非简单地说宋朝军事不行,就一定没人打它。反过来讲,日本之所以选择与唐和明发生冲突,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动机。首先,我们得明确“交战”的定义。 如果指的是.............
  • 回答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明知得不偿失,为何仍旧执迷不悟,不断增兵,甚至到了后期也不愿及时撤兵止损?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绝非简单的“愚蠢”或“疯狂”可以概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日本的国情、决策机制以及他们对战争的战略判断。一、 战略误判与“大东亚共荣圈.............
  • 回答
    万历抗倭期间,日本能够动员出比明朝更多的军力,这背后是明朝内部结构性问题与日本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综合体现。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入手: 一、 明朝面临的“多线作战”与内部牵制这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万历抗倭并非是一场独立的、单纯的对外战争,明朝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和边疆压力,使得.............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触及了民族认同、历史认知、国家叙事乃至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何一部分中国人对明清历史的解读会倾向于日本的“明亡之后无华夏”和美国的“新清史”,而非国内史学界的主流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几个核心概念: “明亡之后无华夏”: 这个论调主要源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文化传播和在地化改造的深层逻辑。简单来说,与其说日本妖怪“原型来自中国”,不如说日本妖怪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吸纳、转化、再创造”的过程。而中国妖怪之所以不如日本妖怪出名,更核心的原因在于后者的传播力、文化吸引力和商业化运作。咱们一层一层剥开来看。一、 “原型来自中国.............
  • 回答
    提起日本敢于挑战庞大明朝,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不能简单地说成是“敢叫板”,更多的是一种基于自身实力、政治考量以及时代背景的战略选择。首先,得看时间。日本人挑战明朝,最典型也最臭名昭著的,当属丰臣秀吉时期发动的两次朝鲜战争(15921598)。此时的日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国乱世,终于在丰臣秀吉手中实.............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国内一些人会对万历援朝战争(也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得出“日本完胜明军”的结论,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历史解读的误区、信息来源的侧重,甚至还有一些情绪化的判断。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是咋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历史事件的评价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而且不同立场、不同关注点的人.............
  • 回答
    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要理解大连日本风情街为何在明知可能面临争议的情况下依然开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任何一个商业项目,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往往是经济效益。大连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其旅游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风情街的定位,很显然是瞄准了游客,特别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明明在冷兵器时代,长柄刀、枪、戟这类长兵器在战场上的作用更重要,射程远、威力大,为什么在日本武士阶层里,武士刀却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和普及度呢?这背后牵扯到日本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以及武士刀本身的一些特性。一、 武士刀的“地位”:并非战场上.............
  • 回答
    关于《明日方舟》为何不邀请日本声优为剧情配音,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游戏开发、市场定位、文化考量以及玩家群体等多方面因素,并非简单的“不请”或者“不愿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市场定位与目标用户群体的选择 本土市场优先,二次元文化根基: 《明日方舟》是由中国的鹰角网络开发的一款策.............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大方面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蒙古和女真能把南宋和明给灭了,而日本却始终没能成功呢?这中间的门道可不少,得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双方的实力对比,还有地理环境这些因素来看。首先,得说说蒙古和女真的优势在哪儿。 军事上的绝对优势: 蒙古铁骑,这可不是吹出来的。他们最擅长的就是骑.............
  • 回答
    要说韩国废除汉字是为了“去日本化”,这中间的逻辑确实有些复杂,也夹杂着一些历史的误解和政治的解读。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确一点:汉字的确不是韩国的原创。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产物,后来传入朝鲜半岛,被朝鲜人民吸收并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汉字在朝鲜半岛都是重要的书写工具,尤其是在贵族、文人阶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