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五十年到一百年分配一个一个跨时代的大哲学家,自己分配一下吧。上世纪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蒯因难道不算大哲学家?那都是历史上能留名千年的大家,现在二十一世纪才多久?哲学大家不会是白菜萝卜随便就有的。
而且就算有,比如海德格尔,大众能读懂他们的著作吗?就算是叔本华,大家读的最多的也就是《人生的智慧》,普罗大众知道哲学家也就是知道鸡汤而已。
比如现在我要说到克里普克,就没啥意思,因为读不懂啊。现在所有学科都高深晦涩,到了尖端那更是少之又少,一个哲学家要在哲学上有所作为,那一般在各个领域都要略知一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是越来越难的了。而且现在哲学的研究不是黑格尔那样的了,而是钻研某个领域攻出来的,那大众更不知道了。
比如杨振宁的贡献,没几个人知道宇称是啥,也没几个人知道米尔斯是谁,看了加来道雄的科普书,算是模模糊糊的知道很厉害了,但还不如娶一个老婆来的出名,也没有霍金写科普书来的出名。我也不清楚这个方面,就不多说,免得出丑了。
要说物理学,说到量子力学、弦理论,很多人都能说上几句,因为感觉上是很科幻很酷的东西,愿意写物理学科普的作者也很多。尽管高深,但人们出于对科学的尊重和认为这些和自己的生活很可能相关,那自然会去读科普书,特别是中学生,就是这类科普书消费的主力军。
但是一提到哲学呢?都说哲学好高深,好晦涩,有人说哲学都是骗子,有人说哲学就是心灵鸡汤,有深受官马教科书影响的人会说哲学是他们的武器,还有一大堆民哲说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尽头是神学这种傻的冒泡泡的话,光误解就够多了,更别说了解的人少之又少。哲普书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苏菲的世界》《哲学家们都干了什么?》这两本吧,在门类和质量和受欢迎程度上完全比不过量子力学等物理学科的科普书。
中国在几十年里是很难出来哲学大家的,中哲西哲都一样。中国学术,特别是文史哲法,就是官场,水平和西方学者是做不到平等对话的,态度就已经要差很多了。有人说十几年以后可能可以,我觉得这个也够悬,如果不改革的话。
而且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喷子多的是,以前哲学家写本书,那都是懂行的人去买去研究,现在在网上看个书评喷子就能来喷了。诸如齐泽克这种哲学家,在喷子眼里也不过就是个写影评的罢了。
诚然,我也读不懂现在大家写的东西,我只是哲学初学者,还是业余的,但是既然我都如此了难道大众还能了解并认可什么哲学家吗?这是从大众角度来说。从专业角度前面也说了,这个不是现代社会的问题,哲学家也是难出的,上个世纪出了好多大家,一票社会哲学学者我还没说呢,目前这个情况并不算奇怪的。
归神说的很对,如果你说的是要等待一个能够统一起来各个领域的全景式图景的哲学家,是很难很难的。现在就是在分析,在做细化的片段化的工作,没有黑格尔那种大家了,因为人这一生精力就这么点,就算是天才那也不能脱离学习的过程和时代背景的。
因为三体。哈哈。
当我们还没能进入光速宇宙航行,哲学需求就只能维持在当前的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