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电气领域没有像大猛子一样的up主来展示行业现状和工作环境?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放眼全网,像大猛子那样用真实、生动甚至带点“土味”的方式去展现工地生活、普及工程知识的视频博主,在电气领域好像还真没那么普遍。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

首先,电气领域本身的特性就和那种直接面对“土石方”的建筑工程有点不一样。

“工地”概念的模糊性: 咱们说大猛子,他展现的是实打实的“工地”——挖土、支模、绑钢筋、浇混凝土,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直观的物理劳动。电气领域也有“工地”,比如电厂、变电站、大型工业厂房的建设,但更多时候,电气工作的“工地”可能是在装修现场、数据中心机房、甚至是工厂的生产线上。这些地方的“土味”没那么重,反而更侧重于设备的安装、调试、布线,有时甚至是在精密仪器旁进行操作。那种“泥巴沾满裤腿”的视觉冲击力确实没那么强。
工作的隐蔽性: 电气工作很多时候是在地下埋管、在墙体内布线、在设备内部进行接线调试。这些过程往往是被“隐藏”起来的,看不到显性的“大工程”。不像盖楼,一眼就能看到主体结构一点点升高。电气工作的成果更多体现在“看不见的”部分,比如设备正常运行、灯光明亮、信号畅通。
技术门槛和专业性: 电气涉及的知识体系非常庞大且深入,从基础的电路理论到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行、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等等。要像大猛子那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这些复杂的概念讲明白,并且还要跟现场工作结合起来,对博主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要求非常高。不是说没人能做到,而是这类能兼具深度和广度,又能接地气的博主,真的凤毛麟角。

其次,行业本身的文化和传播习惯也有影响。

“闷头干活”的文化: 很多传统行业,包括电气领域,都有一种“埋头苦干”、“技术至上”的文化氛围。大家更注重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去“宣传”自己或者行业。比起镜头前的挥洒汗水,他们可能更习惯在实验室、在设备前默默钻研。
安全和保密要求: 电气领域涉及一些高压设备、精密仪器,很多工作现场有严格的安全规定,不允许随意拍摄。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关键的工程项目或者企业内部的工艺流程,保密性要求也非常高。大猛子拍摄的工地,虽然也有安全措施,但相比一些核心的电力设施,限制可能要宽松一些。
媒体传播的习惯: 传统的媒体或者公众认知中,工程领域更容易被贴上“粗犷”、“体力”的标签,而电气则可能被认为是“精细”、“技术”、“枯燥”的。这就导致媒体在报道和选题时,可能更容易选择那些视觉冲击力强、形象鲜明的建筑工地,而不是在机房里调试设备的场景。

再者,博主自身的考量和定位也很重要。

吸引力与变现: 大猛子之所以做得风生水起,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既能展现真实工作,又有观众基础的切入点。他的内容真实、接地气,甚至带点幽默感,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获得流量和商业机会。对于电气领域的博主来说,找到类似的“爆点”可能更难一些。纯粹的技术讲解可能比较枯燥,而完全还原基层电气工人的工作状态,可能又面临前面提到的安全、保密和趣味性问题。
门槛与成本: 要制作高质量的行业展示视频,需要投入不少精力,包括设备购置、脚本策划、后期制作等等。如果博主本身就是在一线工作的工程师,还要在工作之余花费大量时间来做视频,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人设”的塑造: 大猛子的“人设”非常清晰——一个朴实、能干、有情怀的大学生,把毕业后的“下工地”经历分享出来。在电气领域,要塑造类似鲜明、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人设”可能需要更多思考。是分享技术心得的“技术宅”?还是探讨行业趋势的“理论派”?亦或是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油条”?不同的定位,吸引的受众也不同。

当然,这也不是说电气领域就没有优秀的科普博主了。其实也有不少人,他们可能更多地聚焦在某个细分领域,比如单片机开发、电路设计、电力电子等等,用更专业的角度去分享。只是他们的方式可能更偏向于技术讲解、案例分析,而不是像大猛子那样,用一种更生活化、更情绪化的方式去触达大众。

总而言之,电气领域没有出现“大猛子式”的博主,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行业本身的物理和技术特性、行业文化与传播习惯的差异,以及博主自身定位和商业考量的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电气领域就没有值得关注和传播的内容,只是它们呈现的方式和吸引观众的路径可能有所不同。也许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进一步发展,会有更多电气领域的创作者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至关重要的行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电子厂进车间前是要存放手机的。

手机都不让带了,还怎么拍行业现状呢?别说拍视频,录音都难啊。

B站上各种电子厂的跑路传说多是一个汉子面对镜头“空口无凭”,很多时候就是这个原因。

user avatar

没什么能展示的:

  • 大部分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是“就业导向”的。即家里父母或舅姑是供电局/设计院/电厂的才会报考电气工程专业,对于待遇工作强度什么的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就知道了。回去问问爸妈舅姑就知道的事情需要看别人分享的vlog才能了解到?录了也不会有什么人看,不会火成大猛子那样。不如不去费精力录视频和剪视频。
这也是电气工程会录取分数偏高的原因:举例,预测录不到985电气专业为了防止被调剂到其他专业不会硬冲,会退而求其次报211电气专业,如此一来211电气专业的分数就被抬到了985非优势专业的分数;另各大高校“被国网录取的比率高”也和衡水中学是差不多的道理:统计的分母不是普罗大众,是以子弟为主的会选择报考电气工程的学生。
  • 当然,会有另外的一部分学生对上述内容不明所以,抱着“进国网的比率这么高”“自己分数这么高,报a专业浪费20分不报电气可惜了,分这么高总归有他的原因,一分价钱一分货”报考了电气工程专业。进校后发现,下雨天教室外面怎么那么多印着“国家电网”的雨伞啊,也会觉得自己“上当”并且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不过分享的就是“电气工程专业现状”,比如在校期间他们也会在新生群里或一些网络平台向新生解释如上实际原因,避免新生入坑。
    但是为什么只有分享专业现状没有分享行业现状的呢?毕业时他们要么经过自己的努力上岸了理想的工作,了解透这个行业之后,又回到第一条去了,觉得没什么可分享的;其他人的选择与大猛子不太一样,不大会选择从事电气行业中工作强度大收入微薄的工作,他们大多转行了(我认识的几个全都转考事业单位去了,年级里也有转微电子和转码的),也就没有办法给大众展示电气行业的相关情况。
user avatar

实际上你想想看,土木工程这么多年了才有一个大猛子火,很奇怪对吧?

因为以前做这个的,要不被发现了删了,要不……

大猛子属于例外中的例外。

土木工程转行出来的人可不少,有闲心可以研究一下,很多up主、自媒体都是土木工程在工地上干不下去了出来干自媒体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