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琳不同意!别看华纳拥有版权,是不是决定要拍,怎么拍,先得听华纳的,最后还是得听罗琳的。
二、烧不起这钱,耗不起这精力!《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还原度已经是它称第一,没有敢叫板的了。
任何看了《创造哈利波特的世界》纪录片,去过哈利波特主题公园,或者买过电影幕后制作的书的人都会哭着说一句“道具组疯了~”
三、讲不好这故事。别看后四部剧情删减幅度那么大,支离破碎的,但是能在两个小时内把相当于两部电影的篇幅说清楚,不容易了。
看看《神奇动物2》吧,仅仅讲了四个主角(纽特、蒂娜、雅各布、奎尼)的感情、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的纠葛、克雷登斯的情感以及身世还有纽特的嫂子兼初恋莉塔·莱斯特兰奇的感情线,故事就已经剪辑地支离破碎的了。这还是电影团队接手过《哈利·波特》的历练之后的结果。
只说《火焰杯》,丰富世界杯的剧情,S.P.E.W.的细节,海格的情感线,小巴蒂的故事线,哈利的青春萌动,邓布利多与魔法部的决裂……
除了《魔法石》《密室》之外,导演就没好好拍过魁地奇比赛。世界杯一项就可以拍至少十五分钟以上了。
那电影还能看吗?请大家欣赏四个小时的电影~
拍完丹尼尔就三十了。没准艾伦·里克曼过世了都拍不到《死亡圣器》。
减法!
拍电视剧?
你得先算算要花多少钱,要拍多少时间。前几年必须是一年一季,因为十一岁的孩子是一年一长个,拍慢了就只能换主演了。
而且孩子们是不会拍电影的,电影团队要边教边拍。
还有一点,拍电影收回投资还能容易点,拍电视剧,收得回这比电影价格还高的成本吗?
因为《哈利波特》电影是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
为什么这么讲?
因为少有电影系列,能够真正陪伴一个人走完其生命的一整段历程。(指在主要演员不更换的情况下,这方面电视剧和动漫还是比较多)
从00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开始拍摄,到11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公映,这十余年的时间,哈利、赫敏、罗恩、纳威、马尔福等十数位小演员陪我们一起成长,我们还陪伴阿不思、斯内普、弗农姨父、狼人芬里尔等数名角色的演员走过了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程,这无法替代的陪伴中,是时间蕴含的价值和力量,在如今以快打快的影视行业,很难想象会有这样长周期的作品出现了。
这样用十余年拍一部电影的另一个深远影响,就是特型演员的出现,譬如我们谈起哈利,心里想起的就是蛋妞,谈起赫敏,脑中浮现的就是艾玛,谈起斯内普,印象里的就是艾伦,甚至连同名漫画、手游中的形象,也是参照影片形象创作的,影片和原著已经实现了高度地融合和统一。
而且伴随《哈利波特》一起成长起来的80到00年出生的孩子们,如今正处于人生最有活力、最有实力、发声最有影响力的中青年时期,谁把他们心中的经典拍烂,谁就会毫无疑问地被钉在互联网的耻辱柱上。
另外,《哈利波特》系列再怎么说,也是新时代的影视产物,较高的画质、经得起推敲的故事逻辑和耐看的服化道至今仍不过时,如果想要重映,直接重制原片就可以了,没必要冒着风险翻拍。譬如《魔法石》就于去年上映了4K分辨率的3D版本,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