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暴露了网上很多喜欢口嗨的男的,如果继续保持好吃懒做、撒谎逃避现实,沉迷于二刺螈和在网络上魔怔口嗨、指点江山真的会“被饿死”
墨茶这个事从一开始,我就冷眼旁观。
有人问:你就不震惊吗?
对这件事情我不震惊。
让我震惊的是,竟然有人会感觉到震惊。
该怎么描述这件事情呢?如果房间里突然凭空出现一只大象,人们表现出惊讶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如果房间里本来就有一只大象,人们平日里进进出出,对它视而不见。
然后突然有一天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奔走相告,房间里竟然有一只大象!我只能说,这种震惊只是机械、程序的。
对于墨茶事件人们内心当中可能并没有那么震惊,而只是感觉此时应当适时地震惊一下才比较恰当。
当代中国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很弱。一场疾病足以摧毁一个五线小县城的小康家庭。这从朋友圈里不时出现的水滴筹链接就足以窥见一斑了。
年轻人即使在一线城市打拼,也不免沦为隐形贫困人口。在生存线上苦苦支撑,等待着“租鸡青一”的命运。去年某知名租房APP爆雷之下,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一夜之间无家可归。
所以我为什么要对,一个出身大凉山普通家庭的年轻人在疾病困苦当中孤独地死于出租房一事表现出震惊呢?
人们似乎认为,只要在恰当的时机表达一下震惊,那种人的生活就与我们无关。我们就与那种境况的生活做了彻底的切割。
这种心态简直是掩耳盗铃。
而且互联网上的震惊态度是整齐划一的,是迫不及待的。人们急切地表达着唏嘘和诧异。因为他们需要这种情绪。
这个时代的人们太需要震惊了。以至于某著名浏览器频频用“震惊”来钓鱼,人们却仍然乐此不疲。
每当出现一个可供“震惊”的事件,人群就汹涌而至,争先恐后地震惊一番,然后满足的离去。
即使此事不足以令人震惊,也并不妨碍人们长吁短叹、顿足捶胸。人们真真切切地需要冲击感,来对抗麻木无聊。
所以你不能尝试着告诉他,人性的复杂。
人们总是会演绎、附会出一个悲情、传奇的故事,关于一个善良的灵魂是如何在生活的蹂躏之下保持纯洁的故事。
墨茶必须是一个纯洁无暇的人,因为这是这个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只有他心灵的晶莹剔透与他生活境遇的污浊形成最强烈的戏剧对比,人们才会发出满意的叹息。
人们不愿意相信墨茶曾经有过什么坏行为,就像不愿意相信蜥蜴人和共济会不存在一样。
所以才会出现对立的两级之间,言之凿凿地对抗。但是这并不魔幻,如果你把对立的两派人的故事结合起来,那会是一个非常寻常的故事。
一个普通人,一个有善行也有恶行的人,一个心怀理想又沾染恶习的人,一个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并没有那么出众的游戏up主在疾病当中死去的故事。
这不是一个好故事。
墨茶可以是一个十恶不赦之徒,也可以是一个璞玉浑金般的少年。但是他绝对不能是一个无名之辈。
所以发生在墨茶身上的故事一点都不离奇。人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耻辱柱或者丰碑,一个祥林嫂。
这其中最不重要的就是墨茶这个名字背后的真实生活。
那有什么重要呢?总会有新的故事。
他们总是能听见远方的哭声,然后掉几滴同情的泪水,就毫不心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温暖纯良的人了。
能在21世纪的今天堪称罗生门的事情本身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墨茶事件”说到底,一个「有宽带有电脑玩steam,会剪辑能做视频,对天下大事侃侃而谈,热门游戏样样在行」的UP主,竟贫病交加地死在出租屋,这才让无数网友觉得“破防”了,
于是短时间内,产生了极其强大的共情力与同理心,让这个生前只有几百粉丝的无名up主,3天内就获得了百万粉丝,无数自发性的悼念。
反之,如果墨茶在和他母亲第一次激烈冲突,被他母亲砸了电脑之后,就不再沉迷于上网玩游戏,而是依从他母亲的意愿,去打打小工,养家糊口,——或许也能一直有饭吃、有房住,不会年纪轻轻就那么多病吧。
可这样的话,一个内地县城、职高辍学的小工,一辈子前程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寻常人,他的生死悲欢,还会有那么多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人,会哪怕多给他一丁点眼神么?
本次事件另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是中国社会这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让欠发达地区那些一门心思“努力劳动、勤俭持家”的父母辈,
与早早接触网络,熟悉二次元世界的年轻一代,产生了极割裂的代沟,在思想意识上,早已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彼此的交流,互不理解,“鸡同鸭讲”,冲突愈发激烈,感情也愈发隔膜。
最后,和社会主流观念对着干,不一定就满盘皆输,总会有那么几个寥寥无几“幸存者偏差”的幸运儿,剩下99%都是【代价】。
问题是,你在赌自己是那1%幸运儿的同时,做好了成为“代价”的充分心理准备了么?
终究:不是每个讨饭的文盲,都能成为朱元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