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代表建议上海地铁全线增设上海话报站,你支持吗?

回答
这个提议,说实在的,触动了我心里挺多地方。上海地铁全线增设上海话报站,我持支持态度,而且是挺认真的那种支持。

首先,咱们得聊聊这个“上海话”本身。它可不是一张旧照片,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上海话是这座城市的根,是几代上海人集体记忆的载体。你想想,一个老上海人,在地铁里听到那熟悉的乡音播报,那种亲切感,那种归属感,是任何普通话播报都替代不了的。这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情感上的共鸣。尤其对于咱们年纪大一些的嗲嗲、阿婆们,普通话可能还是有点吃力,上海话报站对他们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便利,也是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再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这绝对是个好事。咱们都知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地方方言都在面临传承的挑战。上海话也一样。虽然现在年轻人不一定个个都会说,但它仍然是上海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铁作为上海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每天承载着几百万的乘客,如果能在里面加入上海话报站,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上海话的推广和保护。它让更多的人,无论是新来的朋友,还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孩子,都能有机会接触和听到上海话,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这比单纯的课本上的知识,要鲜活得多,也容易被接受得多。

我知道,有人可能会担心“会不会太麻烦”、“会不会影响效率”、“会不会让非上海话使用者感到困扰”之类的。这些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咱们可以想想怎么做得更妥当。

第一,不是要取代普通话,而是“补充”。 就像很多城市都有多语种报站一样,上海话报站完全可以作为普通话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可以设置成“普通话+上海话”的模式,或者在特定时段、特定线路试点。这样既能满足需要的人,也不会给其他乘客带来不便。

第二,报站的内容和方式可以灵活处理。 没必要把所有信息都用上海话复述一遍。可以是一些关键信息,比如下一站站名、换乘信息等。而且,现在的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上海话的语音识别和合成技术也在进步,报站的声音也可以做得清晰、悦耳。甚至可以找一些大家熟悉的上海话老艺术家或者声音特质比较好的上海籍艺人来录制,那样效果会更好,也更有意义。

第三,这本身也是一种城市名片。 上海的魅力,一部分就在于它的海纳百川,另一部分就在于它骨子里的那种“腔调”。上海话报站,恰恰能让这种“腔调”在最日常的场景中得到体现。当外地游客或者外国朋友听到地铁里传来一句软糯的上海话,他们会觉得,哦,这就是上海,很有意思,很有特色。这也能增加上海的文化吸引力,让这座城市更有辨识度。

当然,这背后肯定需要投入,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实施成本等等。但是,我认为,为了保留和传承一座城市的灵魂,这些投入是值得的。它不只是一个报站系统,它是一种情感连接,一种文化标识,一种对这座城市历史和未来的敬意。

所以我支持。不是盲目的支持,而是基于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让上海话在现代都市的脉搏中,继续跳动,继续讲述它自己的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反对,政策口号这个东西就是越缺什么越要喊什么,早在上海这种乡土思潮出现前广东和香港就有这种呻吟。广州人感慨于广东语没落,其实所谓粤语也就是广府话,和粤东西北没什么关系。

这种面对大量外部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冲击形成的应激反应非常常见,北京广州上海都有这种歧视外地人现象。

这个事件与我们常嘲讽的法兰西斯坦有的一比,面对外部人口大量增加逐渐超越本地人时,本地人会做出什么行为,而当政者需要做什么才能缓和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

从这个数据看老上海人还占据人口大多数,也是上海最富有的人群,自然有发声口替他们说话,无需嘲讽他们。

目前老上海人也是高度老龄化,他们的财富高度依赖新上海人创造和消费,未来是年轻人的。

所以这种行为不仅是设自留地,也是身份识别的手段。让新归化的上海人识趣,主动融入上海文化圈。

user avatar

不支持。原因很多,如下。

1没必要,普通话够用。

进来问题前,我以为这还用讨论?必然不支持啊,普通话这么多年,早够用了,属于是非必要服务,就算有不懂普通话的人,这么多年应该也能认的站牌了。

2 增加会激化地域歧视

进入问题后,我发现大量的人支持设立,给的理由是外地人你们管不着,上海人是三等公民。

本来我还纳闷,二等公民,我国和外国还能理解?

啥是三等公民,不都是我国公民么?结果是大批答主把人分为了上海人和外地人。

言语间对外地人的敌意和恨意是让人毛骨悚然的,甚至能说出宁愿被殖民,被殖民好歹是二等的说法。

这是故意在挑起矛盾,或者激化矛盾。

他们的目的,我感觉并不单纯。

3 增加会扩大各个省份的离心力

假如支持上海,那全国的所有地区都得支持,以后每个地区都增加一段本土语音。

之后就有操作空间了,先是本土语音第二位。

然后可能是本土语音第一位,最后可能是取消普通话语音。

假如发生这种情况,可能会不利于其他地区人们前往上海。

切断了和其他地域的交流。

4很多答主的言论于法无据

每个我国公民都有监督的权利,这个问题下,很多答主都说这是上海的自家事,其他人管不着。

但只要是我国领域,我国公民就管的着。

我国公民就有监督权。

这些答主说了很多明显有激化矛盾的话,到底是想做什么?

user avatar

报站用当地方言没有问题,但逻辑不是这样,这不是什么海纳百川的文化问题,而只是考虑方便不方便的问题。

地铁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地方,不是滑稽剧演员玩政治正确的地方。

如果真是如某些答主所言,要用当地方言报站,很多地方的公共交通就直接瘫痪了。

比如南宁地铁,要用到的汉语至少有普通话,白话,桂柳话,麻盖话,用到的少数民族语言至少有,武鸣标准壮语,百色壮语,桂柳壮语,侗语,苗语,瑶语。我估计一个站名没报完,车早就过站了。

如果非要玩政治正确,云南地铁就直接变报菜名的了,因为云南有26种少数民族语言,你少一种都可能被滑稽剧演员拿出来批判一番。

user avatar

不支持,坚决反对。作为一个被上海市区话消灭了故土乡音乡愁的被害者后代,认为上海市区话的消亡是一种天降报应。

我家祖上一直在徐家汇务农,祖宅和田地在潘家宅(今裕德路)三角地(今飞洲国际)附近。过世多年的祖父母的语言和现在的上海话无论在词汇,发音和语调上都有明显区别。而随着上海市区的扩大,老一辈的逝去,我父母已经不会说了,我也就是在小时候听过,我儿子甚至连知都不知道有这么回事情。可以说我祖辈的乡音已经彻底消亡了。

所谓十里不同音,上海境内至少有七八种不同方言,至于各种乡音不下几百种。现在所谓的上海话,其实只是城郭话(原城郭范围很小),外地和日语英语等流入词汇组合成的一个缝合怪,也可以称为上海普通话。随着上海市区的逐步扩大和操持着上海普通话的人群到处定居,无数的乡音随之灰飞烟灭,各种方言也被打压挤占。本地人在本地说本地话,被视为保守落后不开化。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一个平时打压欺负甚至灭人满门的大流氓现在遇到更强者了,就好比之前热议的杜月笙遇到张作霖。现在知道装无辜装小白兔了?知道要求饶命放一条活路了?你当初欺负弱小灭人满门的时候想没想过有今天?

面对求饶我放声大笑,上海话的殿堂在笑声中动摇。

一起毁灭吧,上海话。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在上海生活了20年的外地人,我觉得我是比较有发言权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其实这个问题真正有意义的也是针对外地人而言,你问上海人他当然是支持的,所以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

我看了视频,视频里面说的,并不清楚,到底是只用上海话报站,还是在现有报站的基础上增加上海话报站。如果是增加上海话报那没有问题。如果改为只用上海话报,这样的明显会有很大问题,我想这里的逻辑就不展开了,大家都看得明白。

当然视频里的有一些逻辑是很牵强的,比如一个外地游客要坐到地铁里面,听到上海话报站了,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在上海……这个逻辑,你觉得这个游客是被拐卖来的吗?

顺道说两句关于上海话的题外话。

上海话其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上海人在几乎要传承和保护上海话。但另外一方面,在其他方言区,如果一个外地人能用当地语言和当地人进行交流,当地人基本都是抱以欢迎的态度。但只有在上海,发明了洋泾浜这种形容词,对试图学习上海话但口音尚不标准的外地人进行半讽刺的调侃。

上海人,把新一代的小孩,说上海话能力的不行,归咎于公交没有上海话报站以及学校的推广普通话,我一直很疑惑。因为河南的学校也推广普通话,四川的学校,也推广普通话,这些地方的公交车都没有当地方言报站,但这些地方的小孩,却没有说当地话的问题。那这是为啥?

后来发现很多抱怨小孩说上海话不行的家庭,在小孩很小的时候就忙不迭的将小孩送进所谓的双语幼儿园,所谓双语指的是普通话和英语,而且还生怕这样的幼儿园英语比例过低,恨不得把小孩送进英语单语幼儿园。回到家父母也用普通话跟小孩交流,文化高一点的父母还要在家里进行夹杂英语的生活对话。所以新一代的上海人的确说上海话的能力有所退化,但不是因为学校的推广普通话工作,而是因为家长在家就没有给他营造上海话的生活环境。他的上海话说的没你小时候好,但他的英语说的可比你小时候好多了。电视里的确没有上海话的新闻和电视剧,但即便有,你觉得小孩会看吗?

所以语言这个事情大度一点,不要小心眼的去做所谓的传承工作。语言是注定要变化的。

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发现明朝的名臣徐阶就是上海人。可以想象从徐到现在,上海话经历了无数的变迁。他说的上海话,到杜月笙黄金荣时期的上海话,到现在的上海话,肯定是大不一样的,那你所谓的传承以什么为标准的?凭什么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原徐汇区和卢湾区的口音被认定为正宗的上海话,需要被传承呢?卢湾区自身都已经不存在了。而这种上海话,比起30年代的上海话,比起徐阶时候的上海话,本身就是已经“变质”了。

所以对语言的传承不防大度一点,上海人口中的话就是上海话,不管你现在做多少保护传承工作,等你的儿子孙子们长大的时候,语言注定和现在是不一样的。现在上海话当中的很多词汇,本身就是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外来事物的英语译音,今天看来必然有更多的外来词汇,和新生造词加入到上海话当中。不要把这看作语言的退化。

user avatar

支持。所以上海地铁应该播河南话、英语、普通话

user avatar

不支持,一如乌克兰前车之鉴。

user avatar

你作为代表,提议人家说你的方言;你自己会不会学习,懂不懂尊重其他地区的方言?你倒是学一学人家的方言啊,就想问你会说几种方言,如果你自己不会去学习,尊重人家的方言,有什么资格让大家学你的上海话?

那么,这一位代表能不能学好其他方言?有什么资格那?

我认为,因为他能说好其他方言,所以他才有资格提,对于其他方言他非但是会说,而且会至少十三种方言,而且他还说得相当好!!

来看看这位代表——钱程老师的精彩作品:《十三个人搓麻将》

来源于滑稽泰山北斗“姚慕双、周柏春”老先生,久演不衰的剧目:

方言讲究的就是地道,在这部作品中,一个人一张口,要表现出十三种方言,又要展出十三种地域文化与个性,其中穿插着旧世风情与人间烟火,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他可谓是表演得精彩纷呈,就像是一幅白描,绘尽了上海作为五湖四海涌入的时尚之都的包容。

作为一个重视文化却又被文化打压的城市,我们说得好普通话,对每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尊重!

从小看钱程老师的滑稽的上海人表示,必须支持且声援!

其实上海公交车已经有沪语报站,最早是在苏州公交车上听到的吴侬软语。

地铁全线用上海话意味着什么?

上海地铁日均客运量逼近1000万人次,相当于一个一千万人广告,黄陂南路和新天地不也是用地铁做个宣传吗?

上海不是大山深处急着学习普通话由于方言的封闭无法与外界沟通,相反,上海的普通话英语乃至小语种教育,都相对完善,因此我们早就脱离了单纯需要推普沟通的时间段了。

许多人受到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哪些人最需要实用主义,当然是刚吃饱饭的人。人在温饱之外有个性的追求,有自我认知的需要,有地域文化的认可度,才能营造出一方世情百态的景象。

除了实用之外,就要讲究自己的文化,地域特色;在互联网推普机盛行的时代,在集体主义大踏步的时代,一个城市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城市,在于有着自己的方言,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文化。文化特色鲜明是一个城市独特的魅力所在。也更容易让人认同,认可。

城市与城市之间,不应该一味地对立,撕裂,尤其是当不同的地域文化产生碰撞时,应当以接纳的心态包容文化,上海也正是在这样五湖四海汇聚包容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user avatar

现在上海人在上海,不想当三等公民,已经是大逆不道了。英美法占领期,至少能做个二等公民吧。

user avatar

谢上海朋友 @沈以临 邀请。

我本是天津出身,所以对上海的评价可能没有那么细致,也请各位上海朋友包涵。

如果没记错的话,上次去上海考察还是在 2018 年,当时两条快速线「16 号线」「17 号线」业已开通,但是由于考察行程的问题,未有乘坐体验,实为遗憾。

但,从车迷圈子里,我收听到了一段上海言话的语音报站,其来自于地铁 16 号线。最早的时候,有上海人向当地的交通局建议在上海地铁系统内加设上海言话语音报站,当时申通地铁公司予以回应,表示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

我第一次在非天津地区乘坐地铁,是在 2015 年去了香港,乘坐港铁「荃湾线」。港铁的语音报站顺序是粤语、普通话、英语;还有一个好基友,当时去了广州,而广州地铁的广播语言依次为普通话、粤语和英语。相对地,天津与上海(市区地铁线路)上的广播语言依次为普通话、英语,其中天津地铁的英语报站为用普通话将站名再读一遍。

有上海言话报站总比没有更好。虽然我是天津人,但我仍然希望保护上海言话,其中的一大方式就是在交通工具上应用,顺势将中华文明之一的江南文明,传播给世界人民。

对于市区线路上的应用,我曾经在乘坐上海地铁的时候,当列车启动,就按照广州地铁的模式将整套报站词默念一遍。

请参考广州地铁的报站稿(内容可根据站间距及时间有所修改):

叮咚!(提示音)

男:请上车的乘客往车厢中部走。

女:本次列车终点站为:机场北。(普通话)

本次列车终点站为:机场北。(粤语)

The destination of this train is Airport North.

女:下一站:人和。(普通话)

下一站:人和。(粤语)

The next station is Renhe.

请从列车前进方向的左门下车。

请从列车前进方向嘅左门落车。

Please exit the train to the left.

男:去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1 号航站楼的乘客,请在机场南站下车;去往 2 号航站楼的乘客,请在机场北站下车。

前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1 号航站楼嘅乘客,请喺机场南站落车;去往 2 号航站楼嘅乘客,请喺机场北站落车。

Passengers heading for Terminal 1 of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 please get off at Airport South; Passengers heading for Terminal 2, please get off at Airport North.

女:需要搭乘中国南方航空、厦门航空、河北航空、重庆航空、四川航空、江西航空、中华航空、芬兰航空、印尼鹰航、日本航空、大韩航空、肯尼亚航空、新加坡航空、俄罗斯航空、沙特航空、泰国国际航空、越南航空航班的乘客,请在机场北站下车。

需要搭乘中国南方航空、厦门航空、河北航空、重庆航空、四川航空、江西航空、中华航空、芬兰航空、印尼鹰航、日本航空、大韩航空、肯尼亚航空、新加坡航空、俄罗斯航空、沙特航空、泰国国际航空、越南航空航班嘅乘客,请喺机场北站落车。

Passengers to take plane of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Xiamen Airlines, Hebei Airlines, Chongqing Airlines, Sichuan Airlines, Jiangxi Airlines, China Airlines, Finn Air, Garuda Indonesia, Japan Airlines, Korean Air, Kenya Airways, Singapore Airlines, Aeroflot Russian Airlines, Saudi Arabian Airlines, Thai Airways International and Vietnam Airlines, please get off at Airport North.

去往人和大马路的乘客请准备。

白云机场实行「穗康码」查验通行,请提前登录微信小程序获取本人「穗康码」。(普通话)

白云机场实行「穗康码」查验通行,请提前登录微信小程序获取本人「穗康码」。(粤语)

Baiyun Airport carry out passing through by inspection of Suikang Code. Please log in to the WeChat mini program in advance to obtain your Suikang Code.

搭乘地铁过程中,请您全程佩戴口罩,不要摘下。车厢内减少交谈,并配合扫描车厢内的防疫乘车登记二维码填写信息。

搭乘地铁过程中,请你全程佩戴口罩,唔好除低。车厢内减少交谈,并配合扫描车厢内嘅防疫乘车登记二维码填写信息。

While taking the metro, please always wear a mask and moderate your conversation in the whole ride, and cooperate with filling in the information by scanning the QR code in the car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registration.

(此版本适用站间距较长者。一般还会有一句「列车即将到达 XX 站」。)

说上海地铁站间距不适合插入上海话的,请听一遍广州地铁的语音报站即可。

说上海地铁不能让外地人坐的,我十分理解不能。

那么,广州地铁、台北捷运可以插入方言语音报站,为什么上海地铁不能?

所以我作为天津人,我必须支持这位代表的建议!

二零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 明珠 天津市寓所

user avatar

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之前只是在上海部分公交车上试点实行沪语报站,有关部门就接到了大量投诉

主诉原因概括起来为两项:

1.投诉者认为在公共交通上播报大多数乘车人听不懂的方言是浪费公共资源

2.投诉者认为在公共交通上实行沪语报站是歧视外地来沪人员,是方言霸权主义的体现

如果真的在地铁这种辐射面可能比公交车广的多的公共交通上实行沪语报站,估计有关部门收到的投诉和举报信可以堆成山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不论是官方还是大部分非土著人员,对于方言是一种打压的态度和鄙视的心态

广州某家长举报老师和别的孩子在下课时说粤语的事件仍历历在目

从宏观来看,上海急切需要的并不是推行沪语报站,而是保障沪语的基本生存环境

上海本地出生的孩子需要去报名“沪语学习班”来学习沪语

这本身就是全世界独一份的滑稽和讽刺


感谢所有人的评论和交流,虽然其中有一些沪黑人员存在,但无伤大雅

坦率的说,公共交通加不加沪语报站,于我而言是不太相关的,我也不需要。但我一定支持沪语报站存在的合理性和权利

我的态度只有一个:支持推广普通话,但也要保留方言的存在。来沪人员可以不学沪语不说沪语,但是不要一边骂着上海人骂着沪语一边身体很诚实的待在上海,这种行为很令人不齿。

上海是中国人民的上海,这没问题,但对于上海人民受到的无端指责和攻击,我们绝不容忍

上海人因为在上海说上海话而被指责,放之四海,这都是极端荒唐的事

哪怕是湾湾,我2017年去旅游的时候,捷运(地铁)上都有国语,台语,闽南语,英语4种语言的播报

而堂堂中国,居然接受不了一种方言的存在?

有甚者居然拿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来作对比,您现在是活在七国争霸吗?

不得不说,出生地,教育经历,学识的区别,对人的影响还真是不可小觑


最后一次更新哈

黑子们的许多评论都是不值一哂,甚至还有认为普通话和方言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认为支持方言就是要搞地域独立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我只能说,你说的都对,建议你向上海市公安局报警举报,说上海要独立

我不会删除任何人的评论,大家自由发挥就好,放下手机,还是要过自己的生活,谁也伤害不了谁

不会因为你骂上海,骂上海人就获得升职加薪了不是

去广东的时候,我觉得粤语有意思,让当地的朋友教教我

去东北的时候,我觉得东北话有意思,让当地的朋友给我解释解释“破马张飞”是啥意思

为何我就从来不觉得当地人说方言是在歧视我

身边很多外地户籍的留学归国同事朋友也从来不这样觉得,还会主动要我教他们上海话

后来我可能明白了,看似是因为方言问题唇枪舌剑,实际上双方争夺的是话语权

他们认为自己是上海的主人,任何让他们觉得没有产生认同感和集体感的东西都应该抹去

因为没什么好追求的,只能追求虚无缥缈的认同感

中国人讲究入乡随俗,可在他们看来,城市都是自己建设的,太阳怎能不围着自己转呢

我听不懂,不喜欢的东西就该消失

他们说本地人有优越感,要我说,有优越感的怕是你们吧

毕竟评论里还有说上海人的饭碗都是外地人给的

伟大复兴还是得靠知乎网友,太牛了

user avatar

当然支持啊…

又不是取消普通话报站…

user avatar

不支持,

没必要。不会听普通话的老头老太太你会让他们单独乘地铁啊?

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

人大代表如果想不出来有用的提案,可以不当。

user avatar

当然支持。上海需要体现出自己的地方特色,即使这地方只有100多年历史,但历史和文化是不可否认且需要传承下去的,这跟历史长短、文化区域大小无关。

这一点有个反面案例就是伦敦,伦敦在这里可就差远了。比如你在伦敦不难发现大家伙儿都说得一口流利地道的伦敦方言,但伦敦的地铁(London Underground,俗称Tube)报站就很不尊重人:

  • 伦敦地铁只有RP官话报站系统并以此为准,且(除了RP官话之外)也没有任何其他英语方言或语言报站系统,比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都完全没有
  • 事实上,伦敦总共800万人口中生活着一小半的伦敦本地人,至少一半以上的英国外地人,以及很多非英语国家的人们,而伦敦以RP官话为母语的人群只占伦敦总人口的不到3%,因此伦敦地铁只有利于极少数RP官话为母语的人,却完全无视伦敦本地老年人、其他英语方言母语,以及非英语母语人口的报站需求这一点、只采用RP官话的做法是非常霸道且蛮横无理的。

具体体现在伦敦地铁以RP官话为准的报站系统政策:

  • 既不方便伦敦本地老年人,
  • 也不方便在伦敦工作生活的英国外地人,
  • 还不方便同属英语方言区的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洲英语和新西兰英语使用者;
  • 更不尊重所有非英语国家的外国人。

而同时,那些鼓吹伦敦地铁应增加伦敦方言报站的人总在有意无意的忽略一个事实,即在伦敦使用的语言或方言向来不止一种:

  • 伦敦是一个举世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充满世界各地的各种语言或方言,
  • 而这些自诩“伦敦土著”的本土至上主义的红脖子们,却在一边利用伦敦方言反对RP官话,一边又在用自己的伦敦方言对别的英语方言群体赶尽杀绝,
  • 因此,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既不尊重本地历史文化又不尊重外来文化的负面典型。

这些都是是上海地铁需要特别注意的,因此,所以上海地铁务必要吸取伦敦地铁的教训:

  1. 应当及时安装本地方言报站系统,尤其松江、浦东、宝山、嘉定、崇明和青浦等等这几个有着本地独特的方言口音的郊区地方,口音需要特别安排,需要单独编纂本地方言报站系统当中,以便于这些地方的老年人进出市区,而非极其霸道且蛮横无理地以市区方言为准。市区方言只是上海方言中的一种,任何试图以市区方言为尊、试图消灭地方方言文化和传承的举动本质上与纳粹无异,都是一种种族灭绝的犯罪行为
  2. 同时,为体现上海包容乃大的特点,必要时还要加入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韩语、印尼语、越南语、泰语等语言的报站系统,可以极大地方便所有来沪工作生活但文化背景不尽相同的人群。

这样一来上海地铁就必须考虑加入:

  • 普通话报站;
  • 本地方言报站,包括且不仅限于市区话、松江话、浦东话、宝山话、嘉定话和青浦话等等;
  • 欧洲语言报站系统,包括且不仅限于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塞尔维亚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等等;
  • 亚洲语言报站系统,包括且不仅限于日语、韩语、马来语、印尼语、越南语、泰语、缅甸语、老挝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哈萨克语等等,必要时还可加入印地语和泰米尔语等等;

以及,必要时还需加入

  • 阿拉伯语言报站系统,包括且不仅限于书面阿拉伯语、埃及阿拉伯语、伊拉克阿拉伯语、约旦阿拉伯语、黎巴嫩阿拉伯语、沙特阿拉伯语、也门阿拉伯语、叙利亚阿拉伯语、苏丹阿拉伯语、摩洛哥阿拉伯语、科威特阿拉伯语、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语、阿联酋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巴林阿拉伯语、卡塔尔阿拉伯语、阿曼阿拉伯语、毛里塔尼亚阿拉伯语、利比亚阿拉伯语、巴勒斯坦阿拉伯语、吉布提阿拉伯语和科摩罗阿拉伯语等等;
  • 以及非洲各语言报站系统。

上海是比肩伦敦纽约、脚踩巴黎东京的国际化大都市,因此上海地铁无论如何也一定要避免出现伦敦地铁那种以RP官话为尊、不尊重本地历史文化的高傲自负、傲慢自大的行为,同时引以为戒。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提议,说实在的,触动了我心里挺多地方。上海地铁全线增设上海话报站,我持支持态度,而且是挺认真的那种支持。首先,咱们得聊聊这个“上海话”本身。它可不是一张旧照片,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上海话是这座城市的根,是几代上海人集体记忆的载体。你想想,一个老上海人,在地铁里听到那熟悉的乡音播报,那种亲切感,.............
  • 回答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代表欧盟成员国,就上海的疫情防控向上海市外事办公室提出建议,这件事确实值得我们仔细解读。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外交沟通,更折射出在当前全球疫情背景下,跨国界合作的复杂性以及不同主体在疫情防控上的关切点。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次建议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一种 “联动”和“代表性”。欧盟.............
  • 回答
    这是一项旨在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难题、同时兼顾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变化的建议。要全面评价这项建议,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合理性、可行性、潜在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挑战。 建议的背景与合理性分析:1. 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挑战: 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性: 独生子女家庭意味着一对.............
  • 回答
    在婚戒上刻一段代码是一个充满创意和个性的表达方式,但需要兼顾技术可行性、情感意义以及物理限制。以下是详细的建议和步骤,帮助你设计一段适合刻在婚戒上的代码: 一、明确刻字需求1. 目的与意义 纪念技术相关事件:比如第一次相遇时的代码、某个共同完成的项目、或技术相关的誓言。 象征爱情.............
  • 回答
    在火星上建立一套成熟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这绝不是一句“花钱就能解决”那么简单的事。这盘棋,得从最底层的土壤算起,每一步都布满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代价,更是天文数字,而且是持续性的。第一步:基石——生存与初步的工业化在谈论“成熟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之前,我们得先解决最基本的问题:人类如何在火星上活下来,并.............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近世代数里那两个闪耀的概念——环和域,它们是怎么一点一点地被人们琢磨出来的。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数学家们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提炼、抽象出来的。1. 起源:数字的世界与方程的诱惑一切的开端,往往都和我们熟悉的数字打交道。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加减.............
  • 回答
    测度论为什么偏偏要建立在 $sigma$代数之上?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它关乎到我们如何严谨地定义“测量”以及这些测量如何与集合的性质相协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到测度论的核心目标:为集合赋予“大小”或者说“量”。想象一下,我们想要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一个平面的面积、或者三维空间中的.............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公务员考试打破35岁门槛的建议,这确实是一个近些年来越来越被社会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它触及到了公平竞争、人才利用以及社会发展等多个层面。我个人认为,这个建议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并且它的提出本身就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现行公务员考试设置35岁的年龄上限,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过去的考.............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涉及到公民权利、人权保障以及社会对弱势群体的责任等多个层面。官方“任何人无权剥夺公民生育权”的回应,表明了国家在法律和道义上对生育权的基本尊重,但代表提出的建议,以及官方的“回应”本身,也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潜在的挑战。一、 这反映了哪些问题?1. 对残障人士基本权利.............
  • 回答
    就代表建议规范种植牙收费并纳入医保的提议,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认真对待的议题。毕竟,种植牙如今已经成为许多缺牙患者恢复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选择,但其高昂的价格一直是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的重负。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提议背后强烈的民生关切。大家想象一下,一个人因为牙齿缺失,可能从吃饭变成了只能吃流.............
  • 回答
    朱列玉委员关于全面实施三孩政策的建议,无疑触及了当前中国社会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人口结构与发展。这个建议的提出,本身就反映了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等挑战时,正积极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要评价这一建议,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全面实施三孩政策”的背景和意图。自2.............
  • 回答
    关于“推广 3+2 混合办公模式,允许每周 12 天远程办公”的提议,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并很有潜力的方向,但其适用性需要根据具体的公司情况进行细致的评估。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模式的核心:“3+2”,意味着每周工作五天,其中三天在办公室办公,两天可以远程办公。这种模式的目标非常明确:在保持.............
  • 回答
    清华大学教授孟安明关于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建议,触及了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敏感话题:各类有偿教育服务对家庭经济造成的负担。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教育公平、教师权益、市场供需以及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有偿补课的普遍性与“刚需”化倾向: 源起.............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想法,即“取消物业业务单独外包,由业主代表招聘管理”,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方向,理论上存在降低物业费的潜力。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下,并尽量用更接地气的语言来阐述。核心逻辑:绕过中间商,直接对接服务方您这个设想的核心,就像我们平时买东西一样,尽量能从厂家或者一手代理那里拿货,而.............
  • 回答
    阿兹特克文明,一个在中美洲留下了浓墨重彩印记的强大帝国,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无疑是他们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力的核心载体——特诺奇蒂特兰大金字塔(Templo Mayor)。想象一下,在曾经烟波浩渺、芦苇丛生的特斯科科湖中央,一座宏伟的岛屿城邦拔地而起。而在这座城市的中心,一座高达数十米的巨型金字塔式建筑.............
  • 回答
    GitHub Copilot:AI 辅助编程的利刃还是双刃剑?GitHub Copilot,这个由 GitHub 和 OpenAI 强强联合推出的 AI 代码建议方案,自问世以来便在全球开发者社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它究竟是提升编程效率的神兵利器,还是会潜移默化地削弱开发者能力的“潘多拉魔盒”?要评价.............
  • 回答
    如果非要在这座城市里挑选一座建筑来代表我,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上海中心大厦。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东方明珠,或者外滩那些充满历史感的万国建筑群。但对我来说,上海中心更像是这座城市跳动的心脏,最直接、最鲜活的缩影。首先,它那螺旋上升的造型,本身就充满了一种向上的生命力。上海这座城市给我的感觉.............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乡村建设派,尤其是以梁漱溟先生为代表的这一脉。如果建国后真的能够系统地、持续地实践梁漱溟先生等乡村建设派的理论,中国乡村的现状无疑会呈现出与今天截然不同的图景。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差异,更涉及到社会结构、文化传承乃至个体精神层面的深刻.............
  • 回答
    富豪抛出“人造子宫”概念:是解放女性的曙光,还是新的枷锁?近来,一位家喻户晓的科技富豪抛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观点:用“人造子宫”来替代女性生育,从而实现对女性的真正解放。这番言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究竟,这项听起来充满未来科幻色彩的技术,能否真的为女性带来期待已久的自由?抑或只是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