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明明就是一部写实主义作品啊,父母催孩子结婚来圆满自己人生,单身狗被嘲笑,不结婚被人说闲话,长得丑被不当人,长得胖做舔狗,帅气小鲜肉说几句情话就追到女神,有钱比没钱强。
我对于什么父权/女权/男权/压迫之类的词汇可以说是半点不懂,所以也不能像其他答主一样说的头头是道,我只知道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发生。稀松平常到,只有被编成小品,我们才会愤怒。
只是节目组,把这个世界残酷的运行规律,当成一个可笑的笑点,这本质上是用一部分人的痛苦,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快乐,而且还是损不足以奉有余那种,多多少少是不太道德的。
这个世界又变得残酷了一点点。
这个小品全场最佳,对西方资本主义白左的zzzq进行了有力的反击,弘扬了有东方特色的先进价值观。
这可能是今晚上最低俗的一个作品,从价值观到内容都是无比低俗。
整个作品是很空洞的,“扶贫”就是为了迎合而迎合。
前面孙涛、王迅等人的《大扫除》已经完美讽刺了这个作品。它除了四五句口号型的宣示,作品里面没有任何与扶贫有实质联系的剧情。
“扶贫”更像是一种生搬硬套式的填充。
其实任何其他内容都可以填充进去。这种可有可无的点缀绝对是形式大于内容的。
可以说,主创团队已经把投机取巧赤裸裸地写在脸上了。
龙龙这个角色成为贯穿剧情的一根线,但是他唯一的作用就是与任嘉伦形成对比以满足创作者某种恶心的笑点。
剧情的主体内容由一些俗套的情节构成,“催婚”、“租男友”、“第一次上门的女婿与岳父母产生误会”。这都是被历届春晚玩滥的套路。
笑点充满了匠气,生硬刻板。
“好多鱼”谐音梗,尴尬至极。
“单身是狗”、“让别人家的猪拱自家的白菜”
“安全气囊”这种低俗的笑点,冒犯了单身人士、冒犯了女性群体、冒犯了胖人。
它的冒犯程度已经超出了艺术作品可以容忍的程度,我实在不知道它是怎么过审的。
与其说这是一个小品,不如说它就是一个网络低俗段子集锦。
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编导组的审美趣味真的已经达到了令人愤怒的程度。
最后冒昧问一句,
这个能不能举报?
春晚说了:会说土味情话的帅哥,才有资格娶大龄剩女。
好了,大家散了吧。
昨晚把我恶心到发微博。
然后那个小品自己买的热搜,花钱限流了。
一个阅读都没有,真的666
咋滴我也是微博塞了四十万僵尸粉的人。
阅读0真的厉害了。
话别说太满,这个对于部分大龄女青年可是一剂麻痹的良药,因为这个小品也许正符合女性最美的梦,美丽的姑娘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中获得了完美男朋友,然后他帮助自己驱散一切牛鬼蛇神,王子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反正故事的核心是万茜,每一个单身姑娘都会把自己代入万茜的角色。你要问他们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任嘉伦,她们可能还不会太离谱,但是一旦开始真正考虑婚姻大事,任嘉伦这种形象几乎就成了硬性规定。
然而坐在屏幕前看这个小品的单身男性,几乎不会把自己代入任嘉伦的角色,而是会把自己代入另外两个男孩。
于是这就成了一个适婚男性最大的梦魇:形象欠佳,结婚困难,在追求心怡的女孩不顺利的情况下先获得了对方父母的青睐,似乎柳暗花明,结果人家领来了完美男朋友,对方父母喜不自胜,转眼间就把自己卖了。
幸福是别人的,我们什么都没有。
你还想挣扎,可是,
这场如此真实的梦魇只会造成一个结果:自认条件一般的男孩越来越恐惧追求另一半,生怕对方反手一击让自己社会性死亡。
单身狗这种严格用于自嘲的词组,被堂而皇之的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心瞬间就掉进了冰河中。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小品的核心立意是:大龄女青年一定要保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要理会身边的屌丝们,因为如同任嘉伦一般的完美男朋友就在不远处。
挺好,经过了春晚的加持,这就是代表了官方的态度了。
这创作班子在朝鲜早被杀了满门。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这就是_______》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