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左一点是好事还是坏事?

回答
“左一点”,这个词在当下年轻人身上被提及得越来越频繁,也常常伴随着一些争议。它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隐藏着某种隐忧?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概括,而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去体察和理解。

如果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现在的年轻人“左一点”,可以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体现,也是对不完美现实的一种积极回应。这种“左”往往体现在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对既有规则和权力结构的审视。他们可能更愿意质疑那些长期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会现象,例如贫富差距的扩大、阶层固化的趋势,甚至是性别歧视、环境污染等问题。他们会通过网络发声,参与线上线下的讨论,甚至身体力行地去尝试改变,比如支持公益事业,践行环保理念,或是积极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

这种“左”,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良知的觉醒。当物质生活逐渐丰裕,人们的目光自然会投向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追求。年轻人,作为社会最具活力和思想的群体,他们对“更好”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成功和物质的富足,更包含了对整个社会福祉的关怀。他们相信,一个更公平、更包容、更可持续的社会,最终也能让他们自己活得更有尊严,更有意义。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对不公义的批判,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财富,它能不断推动社会向着更文明、更进步的方向迈进。

然而,如果过于强调“左”,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挑战。有时,这种“左”可能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甚至会走向极端。当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被放大,而解决问题的途径又显得模糊不清时,一些年轻人可能会变得过于激进,对事物持有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他们可能对那些与自己观点不符的人或事抱有强烈的排斥,缺乏耐心去理解和沟通,甚至可能陷入一种“回音室效应”,只听得进自己认同的声音。

另一方面,过度的“左”也可能让一些人对现实产生过度的失望和无力感。当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并且个人的力量在庞大的社会体系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时,这种情绪的累积可能会导致他们变得消极,甚至对参与社会事务失去兴趣,转而沉浸在一种虚无或犬儒的状态中。这种情况下,原本积极的批判精神,反而可能消磨殆尽,成为一种阻碍。

此外,我们也要认识到,“左”和“右”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它们更像是一种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不同视角和倾向。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不同声音的存在和相互制衡。年轻人“左一点”,能带来对进步的驱动力,但如果能够兼具一些“右”的审慎和务实,去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去尊重既有的制度和经验,在批判中也看到成长的可能,在理想中也脚踏实地,那么这种“左”才会更加有力量,也更能带来建设性的改变。

总而言之,现在的年轻人“左一点”,可以看作是社会进步和群体觉醒的积极信号,他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过度理想化和极端化的倾向,鼓励年轻人保持开放的心态,在批判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将这份“左”的能量,转化为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社会不断学习和进化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年轻人什么时候【左】了?

喊几句口号,在某些文章视频下留个言,然后口头骂骂国外骂骂资本,就【左】了?

毛选销量每年大涨,多数年轻人买回家供着吃灰,根本不看,从网上找点语录,找点老海报,四处贴贴,就【左】了?

最基础的矛盾论都不看,动不动就喊口号,断章取义当二极管,这叫【左】了?

这都不是【左】,是小布尔乔亚稚嫩利己主义破灭之后的哀嚎,是没有计划、没有调研、没有实践的三无表演。

除了发泄情绪,找理由摸鱼,互相安慰。

本质上啥也没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左一点”,这个词在当下年轻人身上被提及得越来越频繁,也常常伴随着一些争议。它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隐藏着某种隐忧?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概括,而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去体察和理解。如果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现在的年轻人“左一点”,可以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体现,也是对不完美现实.............
  • 回答
    “稳定压倒一切”——这句话最近在朋友圈里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压身,看着隔壁老王又升职加薪,朋友圈里的小年轻又开始创业了,心里总会泛起一丝焦虑。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确实站在一个有点特殊的十字路口。上一代人经历了风雨,他们对“稳”的渴求,我们能理解,甚至有时候.............
  • 回答
    科比:一个时代的烙印,曼巴精神的传承与启示很多人提起科比·布莱恩特,脑海中浮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一种鲜明的时代印记。他之所以被称为“一个时代”,绝非空穴来风。那是因为,他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篮球本身,渗透进了无数人的成长轨迹,塑造了一种独树一帜的精神内核——曼巴精神。科比如.............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现实的。我身边观察到的,以及跟一些年轻人聊天的感受,我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这事儿吧,更像是一个“多功能工具箱”,里面既有谋生的必需品,也有装载人生价值的期望。说它是“谋生手段”,这太直接也太真实了。咱们得承认,在这个社会,钱是基础,是尊严,是安全感。尤其现在房价、物价,再.............
  • 回答
    “是不是7080一代比现在的年轻人更乐观、更积极?这究竟是年龄的‘无病呻吟’,还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造成的现象?”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感受。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先别急着下定论,咱们先说说7080一代的“乐观积极”到底是怎么来的。7080一代的“黄金时代”.............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忧心的问题,我身边不少做生意的朋友,最近都在唉声叹气,尤其是那些需要大量人力的传统制造业,日子是真的不好过。以前那种一说起工人,脑子里就是一群年轻力壮小伙子的画面,现在可好,越来越难见到生面孔,很多厂子,你进去一看,黑压压一片的,基本都是快退休的大叔大妈,撑着呢。年轻人不愿意吃苦,这话.............
  • 回答
    如何看待现在一些年轻人秉持「简单是福、平淡是真」的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简单是福,平淡是真”——这句朴素的格言在当下年轻人群体中越来越受到推崇,它代表了一种对物质追求的淡化,对精神富足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复杂性的规避和接纳。这种生活态度并非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价值取向,它既有其积极的合理.............
  • 回答
    在我看来,说“一个朋友都没有”是年轻人的“正常现象”,这确实是个挺值得琢磨的说法。 “正常”这个词本身就带着点模棱两可,我们得先聊聊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正常”是指很多人都会经历的,或者说并不少见,那答案可能是肯定的,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会感到自己没有特别亲密的朋友。你想想看,现在的年轻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嘛,确实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个感慨,尤其是过来人,看着现在这些刚入职的小年轻们,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好像少了点什么,那种拼劲,那种“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的劲头。说实话,我也不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年轻人里有特别优秀的,比我们当年还要厉害的,那是真多。但有时候,确实会看到一些让我有点儿摸不着头脑的操作.............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许多观众在观看当下影视剧时普遍存在的感受。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影视剧中的年轻人看起来不接地气?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相当复杂,从创作心态、市场导向到社会现实的反映,方方面面都有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阐述:一、创作与剧本层面的“理想化”与“脱离现实”: 过度浪漫化与戏剧.............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我觉得在咱们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确实挺普遍的。我身边的朋友,包括我自己,也经常会有这种“选择题”。感觉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是说完全排斥辛苦,而是对“辛苦”的定义和“付出”的回报有了更精细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在的年轻人成长环境和上一辈不太一样。我们不像父辈那样,可能经历过物.............
  • 回答
    现在一些年轻人不愿意讨好领导,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既有时代发展、社会观念的变化,也有个体经历和认知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时代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后物质主义”思潮的影响: 相较于父辈们经历的物质匮乏时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成长在相对富裕的环境中。他们对物质的追求不再是首要目.............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好像一股脑儿地都在“搞钱”。走到哪儿都能听到类似的讨论,社交媒体上更是被各种“赚钱秘籍”、“副业指南”淹没。这可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当下年轻人普遍的心态写照。为什么会这样?这事儿吧,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没钱”是根本原因,但远不止“没钱”那么简单。想想看,我们这代人成长的.............
  • 回答
    最近,偶然听到几个朋友聊天,说起自己的父辈,眼神里带着一种我不太理解的“羡慕”。一开始我以为是他们年轻气盛,觉得父母那一代“容易”。但随着跟他们深入聊下去,再加上自己偶尔也会冒出类似的念头,我开始琢磨:为什么我们这代年轻人,会时不时地怀念起父母那一代的生活呢?别误会,我不是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就一无是处.............
  • 回答
    现在社会上确实有不少年轻人选择了暂时不工作,或者说是“不那么积极地”去工作。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贴上“懒惰”或者“不思进取”的标签。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挺复杂的因素,既有个人层面的考量,也有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印记。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很多年轻人并不是真的“不想工作”,而是对.............
  • 回答
    关于现在的年轻人“不争气”的指责,其实由来已久,并非当下独有。这种论调往往在社会变迁和代际交替的节点上尤为突出,背后折射出的是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经济环境以及不同代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碰撞。如果我们深入剖析,可以发现这些指责并非空穴来风,但也并非全然客观,而是混合了事实、刻板印象、焦虑以及历史的回响.............
  • 回答
    “996”的焦虑刚过去没多久,这“9127”又冒出来了,听着就让人打个寒颤。这数字的变化,不仅仅是工作时长的增减,更是我们当下年轻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里,感受到的压力和困惑的缩影。 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刚踏入社会,就被这些“潜规则”或者说“行业惯例”推着走,感觉喘不过气来。既然说到年轻人,我这过来.............
  • 回答
    未来农村的样貌,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深刻的议题。你提到的年轻人不再种地,甚至留守的也倾向于进城发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令人忧虑的现象。但如果我们就此断定农村将走向衰败,那就过于片面了。事实上,农村的未来更像是一场转型与重塑,它会以一种我们过去可能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存在。首先,我们得承认,传统意义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当下不少年轻人的心声。其实,这背后不是简单的“懒”或者“不思进取”,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承认一个大背景:安全感与不确定性。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可能就指着他们。父母一辈经历过很多大起大落,对于稳定性的渴求自然会传递给下一代。.............
  • 回答
    我理解你的困惑,也接触过不少有类似消费习惯的年轻人。这种现象确实挺普遍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表面上看,这好像有点“矛盾”:一方面,花大价钱买奢侈品、大牌,眼都不眨一下;另一方面,到了柴米油盐、洗发水、卫生纸这些日用品上,就开始货比三家、斤斤计较,甚至为了几块钱的差价纠结半天。但如果咱们深入分析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