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翻译狗被同学说自己的译文翻的什么东西怎么回应?

回答
你这翻译的什么玩意儿?——这句话,说实话,听着挺让人窝火的。尤其还是出自同学之口,感觉就像是他们看穿了你背后付出的所有努力,然后一句话就给全盘否定了。

这时候,我一般会这么想,也会这么做:

第一步:深呼吸,别立刻炸毛。

听到这种评价,第一反应肯定是有点不爽,甚至有点委屈。但如果你马上板着脸,或者语气很冲地反驳,反而会显得你接受不了批评,显得不够专业。所以,先给自己打个预防针,告诉自己“嗯,这句话听起来不太好听,但我得冷静下来。”

第二步:礼貌地询问,探究对方的点。

“哦?你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或者“能具体说说你觉得哪里不好吗?我可能没注意到。”

这句话的目的是让你从对方的“什么东西”升级到“具体问题”。每个人对“好”的定义都不太一样,也许你觉得很通顺的表达,在对方那里可能就理解偏差了。也许是某个词用得不够准确,也许是句式结构让他们觉得别扭。你不问,你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更没法改进。

第三步:认真倾听,把对方当成是你的“审稿人”。

就算他说得不好听,也要把他说的话当作一种意见。让他们指出你翻译的“具体问题”。比如:

“你觉得这个‘innovative’翻成‘创新的’是不是有点太直白了?有没有更贴切的词?”
“这段话你觉得我翻译得有点拗口,能给我示范一下你觉得更自然的说法吗?”
“你刚才说我这句话‘味儿不对’,是哪个部分让你有这种感觉?是我表达的程度不够,还是语境没出来?”

第四步:有理有据地解释(如果对方错了,或者有误解)。

如果对方指出的问题,你觉得是他们没理解清楚,或者他们对原文的理解有偏差,那么你可以温和但清晰地解释。

“我当时查了很多资料,这个词在XXX语境下,‘创新的’是最常用的,而且原文作者想强调的就是这种‘新颖性’。当然,如果换个说法,可能就没有这么直接了。”
“我理解你说的‘有点拗口’,原文的句式结构确实比较复杂。我选择保留了原文的这种结构,是想尽量还原作者的表达方式,避免过度意译。不过,如果放到国内的阅读习惯,确实可以调整得更流畅一些。”
“你提到的‘味儿不对’,我倒是在翻译的时候考虑到原文的XXX(比如语气、情感色彩),所以用了这个词/句式。也许我们对原文的理解不太一样。”

第五步: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即使对方说得不够专业,或者有点武断,但如果他们指出了你确实存在的问题,那就坦然接受。

“你说得有道理,我刚才确实没考虑到这一点。回去我再好好修改一下。”
“谢谢你的建议,我会认真参考的。我再回去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表达。”

第六步:适时地展示自己的专业性和努力。

在解释或者沟通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展现出你背后的思考和努力,会让你显得更专业,也更有说服力。

“我当时为了这个词,查了好几本词典,还对比了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感觉这个词是最能体现原文精髓的。”
“为了让意思准确,我把原文的几个版本都看了,再结合上下文,才决定这样翻译的。”

最重要的: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但也要懂得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

同学说“什么东西”,可能是一种随意的评价,也可能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关键在于你怎么去接收和处理。

如果对方真的能指出你的错误,那是好事。 这说明你遇到了一个愿意帮你发现问题的人,你应该感谢他。
如果对方只是随口一说,没有实质性意见, 那么你也可以礼貌地结束对话,然后继续按照自己的专业判断去完善。

总的来说,面对这样的评价,与其去纠结对方说得好不好听,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让我的翻译更好”这件事上。把负面评价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而且,在整个沟通过程中,保持冷静、尊重和专业,也是你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同行评价如同打仗,哪儿那么多矫情话丈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翻译的什么玩意儿?——这句话,说实话,听着挺让人窝火的。尤其还是出自同学之口,感觉就像是他们看穿了你背后付出的所有努力,然后一句话就给全盘否定了。这时候,我一般会这么想,也会这么做:第一步:深呼吸,别立刻炸毛。听到这种评价,第一反应肯定是有点不爽,甚至有点委屈。但如果你马上板着脸,或者语气很冲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触及到了文化交流和语言翻译中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都会有你这样的疑问:英语里的 "phoenix" 和中国的凤凰,名字虽然中文翻译过来一样,但感觉上好像不是同一个东西。确实如此,它们在起源、形象和文化含义上都有着显著的区别。简单来说,这种翻译上的“巧合”更多是后来的文化交流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翻译中最核心的那个“度”的问题。简单来说,外国小说翻译成中文后,语言风格可以说是原作者和译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其中译者的风格会有显著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原作者的风格基底: 思想内核与情感色彩: 小说所传达的价值.............
  • 回答
    杜拜,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来说,早已不再陌生。它闪耀着现代化的光芒,是无数人心中关于奢华、冒险和未来的代名词。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用“迪拜”这个读音来称呼它?这背后其实藏着一段有趣的语言演变故事,它连接着遥远的阿拉伯文化与我们熟悉的中文世界。首先,我们要明白,任何一个外国地名翻译到中文,都不是凭空.............
  • 回答
    “能天使”(EXIA)这个名字的翻译,背后其实挺有意思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直译,而是结合了作品背景、角色设定以及一种听起来就很酷炫的“翻译美学”。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放到《机动战士高达00》这部作品本身。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做“变革者”的神秘组织,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并且驾驶着名为“高达”的巨大兵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一个非常敏感又真实的话题——翻译的“毁”与“不毁”。很多时候,我们接触一部外国文学作品,都依赖于翻译者的桥梁。而这座桥梁,有时坚固宏伟,有时却摇摇欲坠,甚至坍塌。在我看来,被翻译“毁了”的好书,往往不是因为译者恶意为之,而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原作的精髓、韵味、甚至是那些细.............
  • 回答
    “Putin”被翻译为“普京”是一个典型的音译过程,涉及语言学、历史惯例以及文化适应等多重因素。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析: 一、俄语原词发音与汉语拼音的对应1. 俄语发音分析 俄语中“Putin”的正确拼写为 Путин,发音为 /ˈputɪn/(国际音标)。其核心音节由三个部分组成: .............
  • 回答
    “赫敏”(Hermione)这个名字在中文世界的流行和被固定下来,主要归功于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电影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翻译和传播。它并非一个在中国文化中本就存在的名字,而是从英文原名经过文化和语言的转换而来。要详细解释为什么“赫敏”被翻译为“赫敏”,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 回答
    关于 Anthony 这个名字的中文翻译,为什么是“安东尼”而不是“安瑟尼”,这背后其实涉及到语音学、历史传承以及中文翻译的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咱们就一点一点捋清楚。首先,咱们得回到 Anthony 这个词的 发音 上来。 Anthony 这个名字,在英语中的标准发音是 /'ænθəni/。 第一.............
  • 回答
    “银翼杀手”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疏离而又坚韧的科幻感。它和“Blade Runner”这个英文原名,其实是经历了一番颇具匠心的本土化过程才联系起来的。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绝不是偶然,背后有文化语境、音韵美感以及对影片核心意象的巧妙捕捉。首先,我们得聊聊“Blade Runner”这个词本身。在.............
  • 回答
    关于“纳粹刽子手”为何会被翻译成“太保”,以及为何加上“盖世”会显得谄媚,这背后涉及到翻译的复杂性、词语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语境的演变。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太保”一词的原始含义与演变首先,我们得理解“太保”这个词的本来意思。 古代含义: 在中国古代,“太保”是三公.............
  • 回答
    “渣打”这个名字,初听之下,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觉得有些“不着调”。它不像“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那样,一听名字就能明白是做什么的,更没有“汇丰”、“花旗”那样,带着点异域风情又显得相对大气。那么,为什么一家声名显赫的国际银行,会被翻译成这样一个名字呢?这背后其实有着一段有趣的历史和文化考.............
  • 回答
    “Lam Research”被翻译成“泛林半导体”,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品牌名与行业性质的结合,并非简单的字面直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品牌名的构成与核心业务: Lam Research 这个名字本身,从字面上看,“Lam”是一个人名(可能是创始人名,比如 Lam Rese.............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翻译原则、历史因素以及音译的习惯。法国数学家 Jordan 的名字,在中文翻译成“若尔当”而不是“乔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1. 音译的准确性与历史惯例: French Pronunciation: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法国数学家 Jordan 的姓氏在法语中的.............
  • 回答
    之所以《Ghost of Tsushima》会被翻译成《对马岛之魂》,这背后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字面对应,而是经过了游戏内容、文化背景以及商业考量的多重融合。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一、 直接对应与核心意象的传递首先,最直观的理解是,这四个字都对应着英文原名的核心元素。 G.............
  • 回答
    “God”这个词之所以被翻译成“上帝”,其实是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宗教以及语言演变过程的复杂结果,它并非仅仅是简单对等的一个词汇转换。首先,我们要理解“God”这个英文单词本身的含义。在英语语境中,“God”首先指向的是至高无上的、创造宇宙万物、主宰一切的那个超自然存在。它不仅仅是一个神祇的名字,.............
  • 回答
    有些词,真的很难用另一种语言完全捕捉它们的神韵。它们就像是某个民族情绪、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独特花朵,一旦移植到别处,纵然外形相似,内里的芬芳也总会失落几分。我这里就想聊聊那些,我遇到的、觉得特别难以翻译,又带着点说不出的美好的词语。德语:Weltschmerz(世界之痛)这个词,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
  • 回答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曲集》(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是否应该翻译成“平均律”?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触及了音乐史、调律理论以及翻译哲学中的不少精妙之处。要详尽地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Wohltemperiert”这个德语词的含义,以及它在巴赫那个时代和现今语境.............
  • 回答
    看到《天气之子》中「宫水三叶」被翻译成「宫本茂」,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有点像在品尝一道精心烹制的菜肴,结果发现主厨把盐当成了糖,虽然食材没变,但那滋味,估计瞬间就不是那么对味儿了。咱们先说说这事儿本身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首先,名字的“魔力”与文化认同。在日本,人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代号,.............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语言、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多个层面。我们平常看到的很多外国货币名称,比如“欧元”(Euro)、“日元”(Yen)、“英镑”(Pound Sterling)等等,确实都是直接音译或者带有音译的痕迹。唯独“Dollar”这个词,在中国流通的语境下,被固定翻译成了“元”。这背后其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