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机会成本低,经济效率高
太“聪明”了,都喜欢去建设最不需要建设的地方。
在韩国和日本,政府最开始是希望人口向主要城市聚集的。由于战后重建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乡村和小城市的居民为了更高的收入和前途,选择进入大城市寻找机会。
直到1990年之前,这种人口迁移的趋势整体都是良性发展,快速涌入的人口促进了经济流动,提升了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不过在1990年之后就逐渐开始步入深渊,我称其为过度城市化。
1992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1997年韩国债务危机爆发,造成两国经济的衰退。衰退链条传递到乡村造成了影响深渊的后果:他们为了生存被迫涌入大城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这种效应,至今超过20年的人口连续涌入造成了非大城市以外的地区人口持续失血,地方经济衰竭,社会运转失灵,逼迫余下的人也进入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乡村自身的人口几乎全部被夺走,连基本的造血功能都失去了。
日本走的更远一些,不仅是乡村,连远离核心区的小城市也开始消亡。目前全日本1800个自治体,有近一半无法维持到2040年,会因为人口衰竭而无法运转。
人口的过度流失让大城市以外的地方趋于荒芜,而大城市本身的环境无法让人口保持现有规模的繁衍。所以只能日复一日的减少,最终整个国家被拖垮。
韩国的229个自治体中,有115个会在未来30年里面临人口减少。分布非常广泛,甚至连韩国第二、第三大城市釜山和仁川都在这份名单上。而首尔周围几乎全部在榜,只能说明他们的人口被首尔掠夺的非常厉害,这么下去迟早会崩塌的。
这是一个无解的循环:因为乡村/小城市的收入水平和大城市有本质差距,所以当地人都会优先选择去大城市工作定居。大城市在外来人口的补充下发展的越来越好,而其他地方因为人口流失不断衰败,最终会让更多人选择进入大城市。
大城市生育率太低,不能维持自我运转,必须从其他地区不断吸血。但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吸血,日本和韩国都要面临地方自治体人口崩塌的局面。
在日本北海道的夕张市,居民平均年龄为65岁,这个城市正在步入死亡。
在韩国庆尚南道的南海郡,一年只出生了140个孩子,死亡却有722名。
东京圈4300万人,首尔圈2700万人。他们肯定是为了首都的收入、医疗、福利、教育才去的。最好的企业,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医院都在首都扎堆,他们根本没有选择,除非想在乡下待一辈子。
这就和东南亚的逻辑是一样的:曼谷、雅加达、马尼拉、胡志明市都是他们国家的最大城市,靠着自身的种种有利条件不断向其他地方吸血。只不过这些国家人口还处在年轻阶段,暂时影响不显而已。韩日都是重度老龄化国家,这种首都繁华、地方萧条的场面才会愈发刺眼。
他们才不是自愿去首都的,韩国对外移民的首选国家是加拿大,日本则是澳大利亚。理由还是比较接近的...能有更宽阔的空间。他们早就受够了本国拥挤的城市,你看他们移民的前几大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哪个不是地广人稀?
那是你根本没有去过“纽约到华盛顿地区的东海岸” + “西雅图到LA的西海岸”+ “达拉斯凤凰城休斯敦亚特兰大等南部星星点点城市” = 70% 人口的美国;
你也根本没去过城镇建制密度远高于长三角的英法德荷兰;
你更没有去过大部分领土是无人区、全国人民集中在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外加一个西部小镇泊斯的澳大利亚。
繁华区域首先有最多的资本、最多的各个行业的领军人才、各行各业的股东总裁高管、最多的生意和赚钱机会、最全面的各个行业的周边服务法务投资咨询公司——这才是世界都市圈人口稠密的根本原因——至于什么微观层面上的养老、医疗、就业、教育,这些只不过是前面那些生产要素的附属品。
一个美国青年如果有机会去Google Brain工作,他压根不可能留在家乡Nebraska放牛做小生意——走向寸土寸金的硅谷是写在他基因里的成功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