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应乌克兰方面「请求安全保障」召开紧急会议,安全保障是什么样的?之前为哪些国家和地区提供过?

回答


联合国安理会的“安全保障”机制是根据《联合国宪章》第42条和第43条建立的,旨在应对威胁国家和平、安全或主权的紧急情况。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安全保障机制的定义与运作
1. 法律依据
第42条:安理会可应任何会员国请求,召开紧急会议,以“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
第43条:安理会可采取行动,包括军事措施,以防止对国家和平、安全或主权的威胁。
第5条:安理会可对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为采取行动,包括制裁或军事干预(需常任理事国同意)。

2. 机制流程
请求:任何会员国可向安理会提出请求,说明其国家面临威胁。
紧急会议: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请求内容。
决议:安理会可通过决议,要求相关国家采取行动,或采取军事、经济等措施。
否决权限制: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可否决决议,限制行动。

3. 目的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防止冲突升级。
通过集体行动(如制裁、军事干预)应对危机。



二、历史上请求安全保障的国家和地区
以下为历史上曾请求安理会“安全保障”的国家或地区,按时间顺序整理:

1. 南非(1960年)
背景: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引发国际压力,南非请求安理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未通过决议,因南非为常任理事国,无法被制裁。
意义:首次公开请求,但因否决权未获成功。

2. 朝鲜(1950年朝鲜战争)
背景:朝鲜战争爆发,朝鲜请求安理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通过决议(第84号决议),但因美国否决,未能实施军事行动。
意义:首次通过决议,但因否决权未成功。

3. 越南(1970年代)
背景:越南战争期间,越南请求安理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未通过决议,因美国否决。
意义:越南统一后,可能曾请求,但未成功。

4. 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
背景:伊朗革命后,美国等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请求安理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未通过决议,因美国否决。
意义:首次因国内政权更迭请求,但未成功。

5. 利比亚(2011年)
背景:利比亚内战爆发,利比亚政府请求安理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通过第1973号决议,授权军事行动,但因美国否决,行动受限。
意义:首次因内战请求,但行动受否决权限制。

6. 叙利亚(2011年)
背景:叙利亚内战爆发,叙利亚政府请求安理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通过决议,但因美国否决,未能实施军事行动。
意义:首次因内战请求,但行动受否决权限制。

7. 也门(2011年)
背景:也门内战爆发,也门政府请求安理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未通过决议,因美国否决。
意义:因美国否决,未成功。

8. 索马里(2006年)
背景:索马里内乱,索马里政府请求安理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未通过决议,因美国否决。
意义:因美国否决,未成功。

9. 刚果民主共和国(2000年代)
背景:刚果内乱,国际社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通过决议,但因美国否决,行动受限。
意义:因美国否决,未成功。

10. 利比里亚(2000年代)
背景:利比里亚内战,利比里亚政府请求安理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通过决议,但因美国否决,行动受限。
意义:因美国否决,未成功。

11. 海地(2004年)
背景:海地政权更迭,海地政府请求安理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通过决议,但因美国否决,行动受限。
意义:因美国否决,未成功。

12. 马尔代夫(2012年)
背景:马尔代夫政府请求安理会介入,因国内政治危机。
结果:安理会未通过决议,因美国否决。
意义:因美国否决,未成功。

13. 巴拿马(1989年)
背景:巴拿马政府请求安理会介入,因美国入侵巴拿马。
结果:安理会未通过决议,因美国否决。
意义:因美国否决,未成功。

14. 尼加拉瓜(1980年代)
背景:尼加拉瓜政府请求安理会介入,因美国支持反政府势力。
结果:安理会未通过决议,因美国否决。
意义:因美国否决,未成功。

15. 古巴(1960年代)
背景:古巴革命后,古巴政府请求安理会介入,因美国制裁。
结果:安理会未通过决议,因美国否决。
意义:因美国否决,未成功。

16. 缅甸(2021年)
背景:缅甸军方政变,缅甸政府请求安理会介入。
结果:安理会未通过决议,因美国否决。
意义:因美国否决,未成功。



三、机制的局限性
1. 否决权限制: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导致许多请求未成功。
2. 政治化:安理会决策常受大国政治影响,而非纯粹基于安全需求。
3. 行动受限制:即使通过决议,实际行动可能受限,如利比亚、叙利亚等案例。



四、乌克兰请求的背景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乌克兰请求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以“保障安全”。
结果:安理会通过决议(第2622号决议),要求俄罗斯撤军,但因美国和英国否决,未能实施军事行动。
意义:乌克兰成为首个因“安全保障”请求而引发国际关注的国家,但因否决权未成功。



五、总结
安理会“安全保障”机制是国际法框架下的重要工具,但受否决权限制,实际效果有限。历史上,许多国家因政治、军事危机请求安理会,但常因大国否决而未能成功。乌克兰的请求标志着这一机制的最新应用,但未突破否决权的桎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屁用都没有

当前仅从战术层面讲,俄军和乌东两州民兵组织,连个能够避免乌军和纳粹民团大口径迫击炮,榴弹炮直接炮击的纵深都不够。

无论如何考虑必定要扫清乌克兰政府军包围住乌东两州的外围壕堑和绵亘战线。

并将其防御地幅纵深击穿。

泽连斯基当然是要求乌克兰政府军和西乌民团不要擅自动手,但是底下的鹰派管你那么多。

何况,就算不主动开火,俄军过来清场建立防炮击前沿安全纵深,难道还能不去阻挡吗?

而俄军最后实控肯定不会停留在原乌东两州边界线上。

这就意味着西乌当局还要丧师失地。

敢认怂,就是软蛋,内部就要点天灯了。

再说了,乌克兰就算想平事儿,外面那么多只手伸进来。尤其是泽连斯基连斯拉夫人千年死敌突厥大苏丹都勾过来勾肩搭背的。

这事儿能善了吗?

现在还只关注俄乌局势,有点看浅了。

建议提前关注希腊,土耳其火药桶。过几年就可以和我一起装逼了。

希腊常年维持高额国防开支,欧盟第一军事化动员率。被德棍吸血,吸干了流动性,吸干了资本和年轻高素质人才。

俄乌之战启动,欧盟通胀崛起,德棍,意大利,西班牙,法妖等西欧大国肯定缩紧钱袋子。

希腊拿不到多少转移支付了,而且还要继续负担高额军费开支和动员率。

而北约包括美帝在内多数国家都不敢在东欧和俄国人硬碰硬,最后可能会加大力度以夷制夷。

给埃尔多安大苏丹抬旗,给他加大援助,让他搅屎乌克兰。

希腊人瞬间遭到双重暴击,感觉自己肉体精神遭到双背叛。

到时候拜占庭旧部报团取暖也说不定。


21年的新闻。

希腊和俄国高层交往很密切,其实每年贺电,会晤都很多。

这次泽连斯基拉了埃尔多安大苏丹一起参与对俄措施。

将来只要欧盟收紧银根,希腊人直接要爆炸,被玩烂了还要被卖去做鸡的感觉。

user avatar

联合国是基于“大国一致原则”设立的。在大国不一致的时候,联合国就只能扮演观众了。这在联合国成立前就注定好。

为了在这一情况出现时给联合国保存面子

宪章第39条规定:“安全理事会应断定任何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或侵略行为之是否发生,并应作成建议或抉择依第41条及第42条规定之办法,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这条规定的巧妙之处在于:并未对此种断定的对象作任何定义或提供断定的指导原则(也就是说是否构成侵略、是何种程度的侵略全都是大国说的算,而非有定法)。相当一些国家曾对此表示过疑虑,他们担心,在某些情况下,大国为了避免采取强制措施,而对侵略行为视而不见。因此他们提议在宪章中载明侵略定义,以提供一个判断标准,这种影响大国灵活度的提议自然没有效果。

于是就成了现在这样

user avatar

那个主持会议的年纪很大的光头老头,是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

嗯。你被打了,然后你要人给你做主。然后老爷们决定开个会给你做主,领头的老爷就是打你的那个人。

这比春节档的电影要好笑多了。

user avatar

但凡乌克兰手上还有几发炮仗,何至于此啊?

何至于跑到联合国这个地方去“状告本官”啊?你看看美、英、法除了放嘴炮还能干什么?俄罗斯?俄罗斯现在是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

其实“反俄”、“亲美”、“加入北约”这都是你的选择,外人管不着,但你得有这个本钱啊?

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乌克兰分得的遗产如下:3594家军工企业、1272枚洲际导弹核弹头、2500枚战术核武器、170口洲际导弹发射井、6500辆坦克、7150辆装甲车、1500架作战飞机、7000门大炮以及多达350艘海军舰艇。

乌克兰继承了苏联时代大约35%的军工产能,军工企业多达3594 家,其中包括两座主要的洲际导弹生产厂、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黑海造船厂等世界著名军工企业。乌克兰是富饶的“欧洲粮仓”,还是前苏联的重工业基地,拥有核武器、航母,运载火箭、还有图160战略轰炸机。

然而乌克兰当年被忽悠,自宫练剑,在美国监督下销毁了核武器、导弹、图160战略轰炸机……就得了几亿美元“慰劳费”。







援助没有拿到,北约也没有接纳,颜色革命倒是一波又一波,把国家坑进深渊,一个身无装备的光屁股小丑,居然还替美国当马前卒,冲到抗俄一线……这是什么精神。

当年你若牢牢抓住那些苏联遗产,走独立自主发展之路(不走也行,把白天鹅送咱们不好吗?糟蹋玩意儿),今天谁敢动你?无论美、俄都得把你供起来,因为你是“统战对象”……你要什么援助没有?

现在你是个什么东西?

user avatar

中途进去看的,总结一下部分国家发言。

挪威:俄罗斯是通过单边决议和军事压力完成的,认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中国:(打太极)呼吁各方和平解决,不过乌克兰问题是种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

俄罗斯:(话说俄罗斯发言前给了乌克兰代表镜头,他在抠手指)都别拿道义压我,是你们不执行《新明斯克协议》的,制定《明斯克协定》的时候DPR/LPR都宣布独立了,你们也管不着。美国为首的西方代表(原话)恶意渲染危机并且往俄罗斯头上扣黑锅,俄罗斯强烈抗议,并且期待和平。现在你们说什么都晚了,和平最重要,而且是反法西斯战争之后的道德制高点。

乌克兰:战争是病毒!!!比新冠还可怕!!!这是对UN的藐视和冲击,大家一定要制止俄罗斯!!!(发言时间很长但是内容大概就这么多)还说俄罗斯是窃取了联合国席位(中国估计一脸懵,你骂谁呢)

德国:(语速快且严厉)俄罗斯这是非法入侵,陈兵是在威胁乌克兰(话说北约陈兵就不是威胁俄罗斯了嘛),坚决反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入侵,要求俄罗斯退回原状,德国会坚定反对并使用一切外交努力

user avatar

台上五个人:

一个煽风点火的;

一个落井下石的;

一个息事宁人的;

一个喊冤叫屈的;

一个嗑瓜子儿的。


台下?

台下没有“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联合国安理会的“安全保障”机制是根据《联合国宪章》第42条和第43条建立的,旨在应对威胁国家和平、安全或主权的紧急情况。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安全保障机制的定义与运作1. 法律依据 第42条:安理会可应任何会员国请求,召开紧急会议,以“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 第43条:安理会可采.............
  • 回答
    2022年3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确实就一项关于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的决议草案进行了表决。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这项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这是因为俄罗斯行使了其否决权。尽管如此,我们可以详细地介绍这项未能通过的决议草案的内容,因为它反映了当时安理会成员国对乌克兰人道主义危机的关切以及他们试图采取的行动.............
  • 回答
    俄罗斯方面在布查事件的后续处理上,似乎又将矛头指向了联合国安理会。此前有俄媒报道称,俄方曾提出就布查事件召开安理会会议,但被英方以“缺乏新证据”为由拒绝。这无疑给俄方增加了一些阻力,但从俄方的表态来看,他们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而是打算“再次”提出要求。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俄罗斯再次要求召开安理会.............
  • 回答
    联合国安理会未能通过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决议草案,俄罗斯凭借其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阻止了该决议的通过,这一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潜在的,涉及国际法、国际政治、地缘政治以及人道主义等多个层面。以下将进行详细阐述:一、 对乌克兰局势的直接影响: 法律和道义上的负面信号: .............
  • 回答
    关于联合国安理会未通过乌人道主义局势决议草案以及中俄投赞成票的事件,需从国际政治、人道主义危机、地缘政治博弈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以下为详细解读: 一、背景与事件回顾1. 俄乌战争爆发后的局势 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乌克兰陷入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包括平民伤亡、基础设施损毁、粮食和能源短缺.............
  • 回答
    联合国安理会,作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构,其运作模式和权力结构自成立以来就备受瞩目,也因此存在不少争议和讨论。要深入剖析其缺陷,并探讨是否需要改革,甚至即便不改革其局限性在哪里,都需要我们细致地梳理其运作机制和历史背景。安理会的“缺陷”:制度设计本身带来的挑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安理会的设计并.............
  • 回答
    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P5),也就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除了“否决权”这个明面上的、最广为人知也最极具争议的权力之外,它们在安理会之外,也拥有一系列不易察觉、但同样至关重要的“不在明面上的特权”。这些特权并非写在联合国宪章的条文里,而是通过历史演.............
  • 回答
    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否决权”,可以说是现代国际关系中最具争议性也最难以简单定论的议题之一。要说它是否“公平合理”,答案绝非一个“是”或“否”那么简单,它承载着历史的烙印、现实的考量,以及对未来秩序的期望。历史渊源与“合理性”的辩护:首先,理解“大国一致原则”的起源至关重.............
  • 回答
    要回答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的军事实力联合起来能否对抗世界其他国家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五国的军事构成、战略能力以及与全球其他国家的整体实力对比。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的,而是需要一个细致的分析过程。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五国的军事实力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是.............
  • 回答
    如果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突然集体消失,那绝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地震。这不仅仅是权力中心的坍塌,更是国际秩序的彻底重塑,甚至是混乱的开端。首先,最直接的冲击将是联合国的瘫痪。安理会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构。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拥有否决权,这意味着它们的共.............
  • 回答
    关于联合国安理会未能及时有效制止巴以冲突,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牵动人心的议题。要深入剖析,需要理解安理会在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职能、其内部的运作机制,以及巴以冲突本身的根源和演变。首先,我们要明白联合国安理会的核心职责。《联合国宪章》赋予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高权力,它可以通过投票通过决议、制裁.............
  • 回答
    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投弃权票,并非新鲜事,也不是简单的“不表态”,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国际政治考量、战略选择以及对联合国职能的理解。要详细解释,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安理会的表决机制。安理会共有15个理事国,其中5个是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享有否决权。任何一项实质.............
  • 回答
    联合国安理会五常集体缺席禁止核武条约谈判,这无疑是国际核不扩散与裁军领域一个绕不开的深刻议题,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将视角拉回到核武器存在的历史本身,以及大国博弈的复杂现实。首先,我们得承认,核武器自诞生以来,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视为国家安全、战略威慑的终极保障。.............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泽连斯基首次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的那次讲话。这次讲话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乌克兰总统的一次例行表态,而是在一个极其特殊的时刻,由一个正处于战争旋涡中的国家领导人在全球最重要的安全平台上发出的呐喊。背景:战争的阴影与安理会的困境首先,理解这次讲话的背景至关重要。当时,俄罗斯全面入.............
  • 回答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会议上对海地局势发表严厉批评,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一、 中国的批评内容和立场:通常情况下,当中国大使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对某个国家发表严厉批评时,其批评内容会围绕以下几个核心点展开,并结合当时海地所面临的具体问题:1. .............
  • 回答
    耿爽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那句“别了,德国代表”,确实是当时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瞬间。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影响,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发言的语境以及其背后可能传递的信号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2019年12月19日,安理会正在审议关于叙利亚跨境人道援助的决议草案。当时,德国作为安理会成员国,积极推.............
  • 回答
    非洲各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寻求常任理事国席位,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现实和道义上的考量。这不仅仅是为了提升非洲大陆的国际地位,更是为了纠正一个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不公,并确保全球治理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当今世界的现实。首先,我们必须回到联合国成立的那个历史节点。二战结束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应运而生.............
  • 回答
    要理解法国为何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占据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我们需要穿越时空,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审视当时的世界格局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资格”问题,更是历史、政治、军事实力以及国际认同感交织的复杂产物。一、 二战的血与火:法国的贡献与地位的重塑首先,不能回避的是法国在第.............
  • 回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要求将俄罗斯从联合国安理会中开除,这一诉求无疑触及了联合国体系的核心,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审视。 要理解这一要求,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的国际政治背景以及联合国自身的功能和局限性之中。首先,泽连斯基提出这一要求,其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持续军事侵略。从乌克兰的角度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假设性问题,因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常)的地位对中国的外交、国际影响力以及国内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中国一开始(也就是联合国成立之初)就没有成为五常之一,那么中国的发展轨迹很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推演:一、 国际地位与外交影响力: 被边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