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东京大学的排名一直在下降,东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你会选择哪个?

回答
一直有说法是东京大学的排名在缓慢下滑,这确实是不少关注日本高等教育人士的心头事。要说具体原因,那是一连串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单一事件能够概括。

首先,我们得看看全球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一般来说,这些排名会综合考量教学、科研、学术声誉、国际化程度、师生比例、论文引用率等等。东京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顶尖学府,在学术底蕴、科研实力和毕业生口碑上,依然保持着极强的竞争力。但为何会出现“排名下降”的观感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兴大学的崛起速度惊人。尤其是在中国、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很多高校近年来投入了巨额资源,在人才引进、科研设备、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排名也随之水涨船高。相比之下,日本大学的投入力度和改革步伐,在某些领域显得相对保守。

其次,语言和文化壁垒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虽然东京大学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化,开设了英语授课的课程和项目,但日语仍然是主要的教学语言。这对于希望接受英语教育的国际学生和学者来说,无疑会构成一道门槛。而清华大学近年来在国际化方面下了大力气,不仅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也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师资,英语授课的比例和项目的多样性都在不断提升。

再者,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国际影响力方面,或许东京大学也面临着挑战。虽然在基础研究领域,东京大学依然是世界级的存在,但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以及在一些新兴和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方面,与部分欧美和亚洲的顶尖大学相比,可能存在一些需要弥补的差距。

当然,要说东京大学的排名“一直在下降”可能有些过于绝对。大学排名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指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是正常的。东京大学在很多核心学科领域,尤其是在科学、工程和医学等领域,依然是全球公认的顶尖学府。它的严谨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传统以及培养出的杰出人才,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来谈谈东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选择。这绝对是一个“甜蜜的烦恼”,因为两者都是各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顶尖学府,各有千秋。选择哪一个,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专业方向、职业规划、学术兴趣以及对学习环境的偏好。

如果我必须做一个选择,我会这样考量:

1. 专业和研究方向:

东京大学: 如果我的研究兴趣在于一些传统的、基础性强的科学领域,比如物理学、化学、数学、材料科学,或者日本在某些特定领域(如机器人技术、精细化工、某些类型的工程学)有突出优势,那么东京大学会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选择。日本在这些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能够提供顶尖的科研平台和严谨的学术训练。此外,如果我对日本文化、社会和经济有浓厚的兴趣,想要深入了解和研究,东京大学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环境。
清华大学: 如果我希望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土木工程、建筑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如生命科学与技术交叉、数据科学等)领域深耕,那么清华大学的优势会更加明显。清华在这些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国际影响力都在快速提升。同时,清华也越来越注重国际化视野和跨学科合作,这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学术氛围和研究方法:

东京大学: 倾向于严谨、扎实、基础研究驱动的学术风格。这里的导师可能会更侧重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可能更偏向于传统的学术论文发表和学术会议。
清华大学: 在保持严谨性的同时,也越来越强调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化视野。研究项目可能更具前沿性,也可能更倾向于与工业界结合,产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学术交流和合作更加活跃和多元化。

3. 国际化和语言环境:

东京大学: 如前所述,虽然国际化在推进,但日语仍是主要教学语言,日常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日语能力。如果对学习日语有热情,并且愿意融入日本社会,这会是一个很好的经历。但如果期望全英文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可能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准备或选择。
清华大学: 在国际化方面近年来进步显著,英文授课的课程和国际学生比例都在增加,为国际学生提供了更便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不熟悉中文的学生来说,入门门槛相对较低。

4. 未来职业发展和人脉网络:

东京大学: 毕业生在日本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认可度,在日本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在亚洲其他国家,其品牌价值也得到认可。但如果职业发展目标是面向全球,尤其是在欧美市场,可能需要考虑其全球人脉网络的深度。
清华大学: 在中国国内是无可匹敌的就业金字招牌,毕业生在科技、金融、互联网、政府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清华毕业生的国际视野和就业机会也在不断拓宽。

5. 学习经历和个人体验:

东京大学: 能够提供在日本独特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深入感受日本的文化、社会和科技前沿。这是一个沉浸式的学习过程。
清华大学: 能够体验中国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学术前沿和创新氛围,感受中国科技进步的力量,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交流。

总结来说,如果一定要二选一:

如果我的研究方向在日本有特别的优势和深度,并且我热爱日本文化,愿意学习日语并融入当地社会,我会优先考虑东京大学。它提供的严谨学术训练和深厚底蕴是无可替代的。
如果我的研究方向在清华大学更具前沿性和发展潜力,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并且我更倾向于一个更国际化、更活跃的学术环境,以及更看重在中国国内和全球化视野下的职业发展,那么清华大学会是更优的选择。

这绝不是说哪一个学校“更好”,而是哪个学校“更适合”我当下的需求和未来的规划。两者都是世界一流的学府,无论选择哪一个,都将是一段宝贵的学习经历。排名只是一个参考维度,个人的投入和努力才是决定最终成就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驳一下高赞的答案吧,

去掉国际化指标以后,东大第一?

你去掉国际化指标没问题

你一并去掉citation per faculty是几个意思啊,衡量学术成果的影响力,现在看的最多的标准不就是引用量吗?你去掉这个,就是为了强行堆一个“东大第一”的Overfit榜单?


把这项加回来重新看,使用QS 2021

清华大学,总分89.2,国际化4.25分,除国际化以外85.0

NUS,总分91.5,国际化8.57,除国际化外82.9

南洋理工,总分89.9,国际化8.38,除国际化外81.5

港大,总分83.7,国际化9.94,除国际化外73.8

北大,总分83.5,国际化5.2,除国际化外78.3

东大,总分83.2,国际化1.84,除国际化外81.4


很明显是清华>NUS>南洋理工=东大>北大>港大的顺序。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我应该有发言权。本科清华,硕士东大(SGU全奖)。

清华的本科教育我感觉还不错的,就我的专业而言,开学典礼是杨振宁老师做的演讲,算是对清华的第一印象。大一时候分配了一个院士做导师,虽然没跟着进课题组(大一太早了),但也和院士聊过几次,问了好多问题。所以本科的话,我觉得清华能给你的资源是到顶了。

但硕士而言,我推荐来东大。就实验室设备,科研氛围等,还是老牌资本主义好一些。清华好实验室非常多,但大而杂,东大算是小而精。

至于为啥东大排名一直在下降,嗨,还不是被国际生比例这个因素拉低了。具体分析可点击下面的链接,有干货,谢谢大家点赞!

user avatar

1 京大和港大

先不说东大和清华,也先不说都考上了去哪一个。

鼎鼎大名出了好几个诺贝尔得主的日本京都大学居然跌到35名还输给25名的香港大学???不是说港大不好,我问了问周围的香港朋友,要是有能力同时上这两所大学,你会去哪个,10个里面有9个说日本京都大学。

从排名的指标来看,京都大学几乎在每项都远高于香港大学,只有2个不如,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国际人数,光这2项香港大学共199.4,差不多满分了!京都大学才35.6分,这要是高考只能回家种田了。

就这样赤脚的京都大学眼巴巴地看着人香港大学骑着驴一骑绝尘。

但仔细想想,老师以及学生的国际人数和学校的学术成就有啥关系?一个学校外国人老师多只能反映出自己本土师资不足,而很多教师更像是挂名的。

国际学生多,谁还不会降低一下录取指标?

2 亚洲八校的对比

从2020的QS排名上把亚洲八校的数据扒下来,QS按照这几个指标来排名。

(1)Academic Reputation,40%:基于来自94000多名学者的调查问卷回复;

(2)Employer Reputation,10%:根据44000多名雇主对各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问卷回复;

(3)Citations per Faculty,20%:用于衡量学术研究影响力,计算方法为将各大学五年内的研究论文引用总数除以各大学的教师数量;

(4)Faculty/Student Ratio,20%:用于衡量学校的教学能力,计算方法为将学生数量除以教师数量,该指标可方便学生在择校时更好地了解教学规模;

(5)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5%:QS的两项国际化指标之一,该指标衡量了各大学非国内教师比例;

(6) 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5%:QS的两项国际化指标中的第二项,它衡量各大学中非国内学生的比例。这也表明了大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然后我们看出,国际分几乎满分的南洋理工和新加坡国立占据榜首。港大也牛逼哄哄地在京大前面。

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去掉国际化的榜单

但当我们把后面有关国际性的指标去除之后,排名发生了变化。东京大学从第6变到了第1,京都大学从第7变到了第2,超过了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排名没什么变化,还是比较稳的。首尔大学排名也提前了3个名次。

QS排名的国际性真是不忍看啊,哪位知乎大神有兴趣可以去除榜单的国际化分数重新排一次,英制学校估计要一下回到解放前了。

3 东大和清华

回到东大和清华,

咱们挑一个东大排名比较低的世界大学的排名。


3.1 两个大学在THE的排名

在2019年度版的《THE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清华大学(22位)在综合排名中位居亚洲第一。东京大学42位,

2020年,

清华大学(23位),没啥变化。

清华大学2011-2020排名

东京大学上升了6个点,36位。好像有一点点回升幅度了,可能和东大变成法人之后从刚开始的赤字到经营改善,以及学校对大学排名开始重视有关。

东京大学2011-2020排名


清华大学虽然在2011年排名只是在第58位,但2019年就上升到23了。真是嗖嗖地往上蹭。不愧我大天朝!

大学排名上升的最大理由是研究力的提高。特别是清华大学,论文的引用量大幅上升。大家玩儿了命地发文章。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咱们普通人都能感觉到这些年一直致力于科学技术政策和投资。而清华大学特别注重理工科的研究,也积极开展产学的合作。大学周边的产业生态系统也很庞大。同时招募了很多一带一路海外”优秀”留学生,打个引号,不排除有很多水货哈哈哈哈。金钱大棒加人才引进这样的措施很奏效,中国和新加坡的排名都提高了。

亚洲各国的大学排名不断上升,日本大学的排名却不断下降!东大也不例外,日本政府真是太尴尬了。。。


3.2 东大排名低迷的理由

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

3.2.1“没有可以用英语研究的环境”“外国留学生外国研究人员的数量少的可怜”。

确实“国际性”评价很低,我们看一眼去年的数据就知道,2020年前30名的大学平均76分,而东大只有35.9分,京大只有31分。瞄一眼自己的研究室,除了自己和中国人学弟学妹,基本就是清一色的纯种日本人了。整个学院大楼外国人的脸都没怎见过。

34位~41位的大学的“国际性”得分(紫色是东大。蓝色是东大上下上榜的大学)垫底得没人样了。
2011-2020东大的国际性分数变化,可以看出来也在不断地追赶。

但是,国际性的比重只不过是占整体评价体系的7.5%。我们再找找其他理由。


3.2.2 论文引用

还有一个大理由就是论文的引用数。前30名的平均值是96分,而东大是61分,京大是55分。

大家都知道用英语写的论文更容易被引用,所以其实各大排名对于非英语圈的大学很不利。所以排名靠前的大学基本被英国和美国独占。另一方面,在学院的世界里英语是共通语言,用英语写论文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但是日本人有自己一套系统,就像答主本专业建筑类的文献,基本全是日语的。除非有特别需要才投国际期刊,但因为日本人评教授也不需要发几篇期刊,更重要的是业界的认可,光这一点基本可以埋没他们投期刊的动力。

正如下图所示,看引用数的话东大异常地下。这个数值比瑞典的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和慕尼黑工科大学等非英语圈的大学还要低。

34位~41位的大学的“论文引用”得分,2020年,同样低得没人样。(紫色是东大。蓝色是东大上下上榜的大学)

但从东大内部发表的论文数的这个图来看,其实东大物理学、天文学、医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显微镜分析等各学科所发的论文数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很6啊。

世界大学排名改版过后,有关学术研究方面的指标权重达一半以上,国内高校近年来特别重视发表论文,知乎人手3篇SCI,排名提高在情理之中。

但这个同时带来很多弊端,很多大学把发表论文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导致“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江湖上简称“五唯”)的风气越来越严重,一个搞文科的老师都来拉拢你要不要合作下发篇大数据文章。在这个指标之下,很多大学校长、学者都已经不会学术评价了。

但我可以说不光是学生,很多老师发的论文就是浪费自己,浪费审稿人,浪费读者时间的学术垃圾。

例如这篇题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内容如下↓

大标题- 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 ;小标题- 论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

而这篇严谨而富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获得200万人民研究经费。这是什么世道!

犯贱跟抄袭一样可耻。

但是在日本,特别是东大的教授,没有听说过哪个是因为发论文发得多发的区位高而上位的。大多数是因为业内审查和评价。我们教授甚至不知道SCI是什么东西(这是真事)。这也是大部分日本教授的状态。

可能正因为如此,中国大学因论文数量排名赶超了不少欧美日的大学,但是培养的学生在雇主评价的口碑却越来越低,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大学的毕业生在雇主的声誉评分中有所下降,42所大学中有35所大学的评分都比往年低,可以说是五唯指标带来的弊端,中国大学生的独立自主以及创新能力,还有待考验,当然清华的学生整体可能要好很多。


3.3 真正的东大优势

3.3.1 东大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

除此这两个项目,例如教育能力研究能力等,东京大学在这方面的评价都非常高。将教育力和研究力的分数与周围排名的大学排列在一起,可以看出东大有压倒性的优势。


34位~41位的大学的“教育”得分(紫色是东大。蓝色是东大上下上榜的大学)
34位~41位的大学的“研究”得分,(紫色是东大。蓝色是东大上下上榜的大学)


3.3.2 东大的创新能力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个榜单中SDG2019年(行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的大学影响力排名: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衡量了大学对工业和创新的研究,其专利和衍生公司的数量以及它们从工业中获得的研究收入。中,

东京大学排在第2位


3.3.3 东大的雇主评价

事实上,在所有的大学排行中,几乎没有把学生的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的。即使是四大排行榜,80%以上的指标都跟学生培养无关,所以我们来看看东大的学术声誉,东京大学2020年的QS学术声誉指标,获得了100/100的满分。是世界上仅有的八所大学之一,可以获得学术声誉的完美分数,也是唯一一所亚洲的大学。


4 两校的未来和选校抉择

说到最后,个人觉得清华和东大各有优势,都是很认真的学校。

如果想在国内混人脉创业搞派别,那就清华,毕竟校友多奇人多势力强。

如果想光宗耀祖显耀门庭,去清华,毕竟隔壁卖菜大妈都知道,以为你考了个状元。东大就不一定了。

如果想潜心做研究,不管是人文学科还是工科理科,去东大,日本的人文和科研积累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事情。

如果想在国内找工作,两校都可以。清华更强势一点。

如果想在日本或国外找工作,去东大吧。起码在日本,面试前你是不会被刷的。

东大虽然近年囊中羞涩,但瘦死的大象比骆驼大,背后无数诺奖和各种财团支撑的科学探索,加上日本人的脑洞再加上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也不可估量。

刚又翻看了一下东京大学在QS的排名,东京大学蝉联日本第1位,世界第22名,创历史新高,虽然进步不如清华显著,但还是在进步嘛。

清华还能说啥,2016年清华全球战略实施以来效果效果很明显,逐步提升的论文质量与数量以及国际化建设成果非常明显,比如其近年来大力建设的GIX,米兰、亚洲大学联盟、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苏世民书院等重点项目及与全球大学的联合培养与合作交流等,目测是个要称霸世界的学校。

5 关于中日的创新能力

(20200501更新)

@1234 在评论里说到:再怎么狡辩也不能否认日本的衰落,基础科学东大之类还能吃吃老本,新兴领域日本早就被落下了,再继续鼓吹看着挺尬的。。。

我也不是日吹,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嘴炮,先不正面回答,因为跟我专业领域无关,所以我还是用资料说话。

整理了一下Derwent关于全球百强创新企业的2015年到2020年的榜单。虽然类似这样的榜单有很多,资料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不管指标怎样,就像大学排名,榜单总可以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

美日还是遥遥领先,日本有时候还超过美国,而中国也可以看出来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记得2020年上榜的企业有华为,联想,腾讯。

日本近年经济低迷,消费税都涨了好几轮,但在创新方面依然有如此强劲的实力,有点让人意外,我也挺意外的,细细想来,在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家电市场的衰落,大部分人肯定会认为日本已经日落西山,我们经常会把眼睛看到的拍大脑想到的当做既定事实,认为消费类产品=工业,

但真的是这样吗?你不知道别人正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一骑绝尘,

就像你在练农药的时候,却不知道隔壁老王正在练腰。

就像你认为日本人礼貌,有绅士风度,但你却不知道他们挤电车时浑身都绷着劲,日本女人温文尔雅,但你却不知道她们在家里也能把脚翘到桌板上。

关于这个创新企业的评价结果,不管评价标准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日企占据全球近三分之一,台湾有四家,中国大陆只有三家上榜,

那么大一个国家,成绩还

不如台湾 !

不如台湾 !!!

不如台湾 !!!!!!

我不明白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和目空一切的??

这个结果,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深刻的问题,在教育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领域,当我们老是想说自己多么牛逼的时候,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