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人替德川家康「洗白」?

回答
德川家康在日本历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结束了日本长达百年的战国乱世,开创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江户幕府时代,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发展。然而,就像任何一位历史人物一样,德川家康并非完美无瑕,他的功过是非也一直备受争议。

近年来,一些日本学者和评论家开始尝试为德川家康“洗白”,试图重塑他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这种“洗白”并非全盘否定家康的缺点,而是试图更全面、更客观地解读他的行为和动机,并强调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做的贡献。

“洗白”的几个主要论点和角度:

“忍耐”与“生存智慧”的重新解读: 德川家康早年经历可谓坎坷。他年少时就被送往今川家为人质,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夹缝中求生存。他经常被人贴上“狡猾”、“投机”的标签,认为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背叛盟友,比如在桶狭间之战后转向织田信长,或者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与秀吉短暂对峙后又迅速和解。

“洗白”者认为,这种解读过于片面。家康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能够审时度势,选择最有利的生存策略,这恰恰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生存能力。他并非不忠诚,而是在生死存亡之际,为了日后能够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而必须采取的灵活手段。他的“忍耐”并非软弱,而是为了等待时机,积蓄力量。比如他在丰臣秀吉羽翼丰满时选择隐忍,正是为了避免过早暴露实力而被翦除。

他们会强调家康的“人质时代”如何磨练了他的意志和政治嗅觉,以及他在统一过程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长远目光。认为他“背叛”盟友,更多的是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为了避免被吞噬而采取的自保行动,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厌战”与“和平缔造者”的形象强化: 战国时代战争频繁,生灵涂炭。家康虽然也参与了不少战争,但他在统一天下后,采取了长期的和平政策,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幕府统治。

“洗白”者会强调家康晚年的“厌战”情绪,认为他渴望结束持续不断的战乱,为日本带来和平。他建立的幕府制度,虽然带有封建色彩,但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社会,抑制了地方大名之间的冲突,使得日本能够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他推行的“文治”政策,虽然也有控制社会的目的,但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他们会把家康塑造成一个“和平的缔造者”,一个真正希望结束战乱,让百姓安居乐业的领导者。他所推行的“分国法”和参勤交代制度,虽然是为了加强幕府统治,但也有效防止了各地大名过度扩张,避免了大规模内战的爆发。

“冷酷”形象背后的“大局观”: 家康在某些事件中表现出“冷酷”的一面,比如对敌对家族的处置,以及在继承人问题上的严厉。例如,他对于自己的长子松平信康的处置,就常被视为他冷酷无情的证据。

“洗白”者会辩解说,家康的“冷酷”并非出于个人恩怨,而是出于对整个德川家乃至整个日本统一大业的“大局观”。在那个时代,维护家族统治的稳定和巩固统一成果是最高优先级的。他必须毫不留情地清除任何可能威胁到幕府统治的因素,包括潜在的继承人危机。

他们会把家康视为一个能够为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牺牲个人情感的政治家。他处理家族内部事务的严厉,是为了防止内部瓦解,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例如,对信康的处置,虽然令人不忍,但从维护幕府统治根基的角度来看,家康认为这是必要之举。

“时代局限性”的辩护: 任何历史人物都无法脱离其所处的时代。战国时代是一个充满了权力斗争、背叛和暴力血腥的时代,当时的政治伦理和道德标准与现代截然不同。

“洗白”者会强调,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价值观去苛责古代的人物。家康所处的时代,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政治家的手段往往更加残酷直接。家康能够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并最终实现日本的统一,他的行为和决策在当时的语境下是合乎逻辑和情理的。

他们会试图让人们理解,家康的许多行为,如权谋、甚至残忍,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为了达成其历史使命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将他视为一个“时代的人物”,而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坏人”,是一种更公允的态度。

与“恶名昭彰”的丰臣秀吉对比: 有时,“洗白”家康也是为了突出家康的“正面”形象,从而与某些被描绘得更加负面的历史人物形成对比。例如,与丰臣秀吉相比,家康在政治手腕上可能显得更“稳健”,在统治上更“长久”。

虽然丰臣秀吉也功绩卓著,但他晚年的一些政策,例如侵略朝鲜,以及对秀吉继承人的打压,也饱受批评。家康的“洗白”者可能会借此机会,进一步凸显家康的“德政”,强调家康的统治为日本带来了更持久的和平与繁荣。

“洗白”的动机和影响:

为德川家康“洗白”并非一个单一事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历史研究的深化和视角转变: 随着历史研究方法的进步,学者们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史料,更全面地分析历史事件,并尝试从多角度解读人物行为。过去一些带有成见的观点可能会被修正。
2. 日本民族认同的建构: 德川家康作为开创了一个长久和平时代的统治者,他的形象与日本的稳定和发展紧密相连。通过重塑家康的形象,也可能是在强化某种国家认同感和历史叙事。
3. 文化和娱乐作品的影响: 日本的历史剧、小说、动漫等文化产品,在塑造公众对历史人物的认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作品可能会为了戏剧效果或者迎合特定观众口味,而选择性地强调或淡化家康的某些方面。
4. 对传统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领导者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对家康的“洗白”也是一种对传统政治家所具备的某些特质(如隐忍、权谋)的重新评价和辩护。

需要注意的是:

“洗白”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家康的缺点,而是试图提供一个更全面、更复杂的视角。家康的统治确实带来了和平,但其统治方式也存在许多被后世诟病的地方。理解历史人物,需要将其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总而言之,为德川家康“洗白”的背后,是历史研究的深入、时代视角的变迁,以及对这位开创幕府时代伟人的复杂情感和多重解读。这种“洗白”并非要将家康塑造成一个圣人,而是希望能够更客观地理解他在那个动荡年代,为了实现统一和稳定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其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除了已有的两位答主提到的大御所对欧洲人的态度以外

不要忘了家康时代还开启了日本朱印船贸易的鼎盛时期,而这个是在家康积极向东亚及东南亚诸国推行与秀吉时代不同的亲善外交为基础的

看看这个信件往来的数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跟明朝在隆庆开关后对民间海外贸易只是做了适配性调整不同,这个时期家康的做法是真正意义上让日本海商以国家性保障为基础参与远东贸易,朱印状形同海外日本商民的“护照”,也由此在南洋形成了的日本町


在近代维新之前,家康时代恰恰是日本历史少有的“大航海时代”推动者,拿锁国来黑他题主你真的觉得合理吗?

user avatar

海外贸易的部分 @威斯特蜀黍 已经说了。想要了解江户幕府走向锁国的经纬,建议阅读藤井让治的名作《江户开幕》(就是@威斯特蜀黍回答最后那两页内容的出处)。而《江户开幕》是中文世界目前最好的江户时代初期政治史著作。

我强调一下,江户时代的锁国更强调贸易统制的一面。幕府通过荷兰人提供的风说书还有对前来贸易中国人的进行采访等手段,搜集了大量海外的情报,对外部世界绝非一无所知(辟如在黑船到达日本的前一年幕府已经从荷兰人口得知了佩里舰队出航的情报),兰学的故事大家基本都听说过了。这和英国人打过来时大清浑浑噩噩,两眼一抹黑的状态不能比较。

至江户时代的农民生活,我直接贴《日本近世史》的结论吧

一般年景下江户时代农民的生活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想要了解江户时代日本社会和政治架构概况的朋友,强烈推荐读一读《日本近世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川家康在日本历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结束了日本长达百年的战国乱世,开创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江户幕府时代,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发展。然而,就像任何一位历史人物一样,德川家康并非完美无瑕,他的功过是非也一直备受争议。近年来,一些日本学者和评论家开始尝试为德川家康“洗白”,试图重塑他在公众心目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也确实是不少观众心中的一个梗。要说为什么有人不喜欢郭德纲和德云社,总是怀念马季和他的徒弟们,这事儿得分好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说。这里面有时代的变迁,有艺术审美的差异,有对传统和创新的看法,还有一点点的情怀因素在里面。一、时代背景与大众语境的变化:首先得明白,马季老师那个时代,相.............
  • 回答
    将苏德战争德国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冬天,是一种过于简单化和片面的观点。虽然严酷的冬季无疑是影响战争进程的重要因素,但德国的失败是多种复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冬季对德军造成的实际困难(为什么有人会这么想): 装备不适应: 德国在设计和生产坦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容易陷入的思维误区。确实,在一些人脑海里,“贞观初年”的东突厥,总感觉还是那个让李唐王朝头疼不已、动辄就要面临亡国之危的强大汗国,跟武德年间那个野心勃勃、兵锋锐利的对手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惯性思维”在作祟,忽略了东突厥在武德末年,乃至贞观初年,已.............
  • 回答
    “狗都不看德云社”这句梗,可以说是近几年网络上关于德云社讨论里最常出现的“狠话”之一了。这话说得挺绝,但仔细咂摸一下,你会发现这背后的逻辑和情绪,其实挺复杂的,远远不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要说为什么总有人这么说,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掰开了揉碎了聊。1. 情绪宣泄与群体认同:一种表达不满的方式首先,这句“狗.............
  • 回答
    要说郭德纲为什么会在一些人的眼里“招黑”,即便是一些看似明显的事实,也依然被拿出来反复提及,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而且并非简单的“恶意抹黑”就能完全概括的。这里面有公众人物的舆论环境、行业内的恩怨纠葛,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固有的立场和情绪。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前提:公众人物.............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存在这样的认知差异。青岛和大连这两个名字,一提起,很多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德国租界”、“日本占领”的历史画面,甚至是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和城市风貌。而威海和湛江呢,虽然同样有着被外国势力统治过的经历,但似乎在公众的认知度上就显得“低调”了许多。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要.............
  • 回答
    确实,关于郭德纲的议论很多,褒贬不一。但我认为,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片面,郭德纲身上也有一些鲜明的优点,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他对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看看现在德云社的盛况,多少年轻人因为他而重新爱上了相声。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相声曾经一度面临青黄不接.............
  • 回答
    刘鑫事件之所以复杂且引发了如此大的争议,以至于有人为她说话,这背后涉及了多方面的原因和考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阐述:1. 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与信息的不对称性: 最初的信息披露方式: 事件最初通过江歌母亲的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虽然展现了巨大的悲情和对正义的诉求,但信息可能存在选择性呈现.............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耐人寻味的,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和讨论中,“为清朝翻案”的说法一直存在,而且近年来似乎愈发活跃。这种现象背后,我认为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原因来概括。首先,得承认一点,历史的评价从来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获取的史料越来越丰富,研究的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常见。为什么有些人宁愿给压榨自己的人说话呢?这背后啊,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是掺和了挺多复杂的东西在里面。咱们一点一点捋。首先得明白,这事儿不完全是“奴隶思维”,虽然听着挺刺耳的,但有时候确实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出于各种原因,做出的一种看起来不那么“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 回答
    看到有人替韩国洗白,自己却感觉像是“鸡同鸭讲”,这种体验确实很普遍,也挺让人无奈的。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感受,很多人在面对一些固执的观点时都会有类似的体验。为什么会有这种“鸡同鸭讲”的感觉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根本上的认知框架差异: 价值判断标准不同: 替韩国洗白的人,他们可能更看.............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你提到“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替普京洗白?”,这背后涉及到许多层面,不仅仅是简单的对错判断,还牵涉到地缘政治、历史叙事、信息传播以及不同群体的立场和利益。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梳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洗白”的现象,并尝试去除一些可能显得生硬的AI痕迹,让它.............
  • 回答
    这大概是人人都曾有过的体验,那种心心念念的东西终于到手,却发现热情瞬间冷却,甚至觉得不过如此的心情。这就像是你花了很长时间爬一座山,想象着山顶的风光有多么壮丽,然后你真的站在了山顶,却发现景色也不过如此,甚至比你爬山过程中看到的某些风景还要普通。我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我们的大脑太擅长“预期管.............
  • 回答
    各位同袍,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个我心里憋了好久的话题,那就是咱们汉服原创商家和“山寨”货的问题。我知道,咱们都喜欢美美的汉服,但有时候,咱们的一些选择,可能对咱们华夏文明的传承,真的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咱们先说说,为什么会有“山寨”货?说实话,这是市场需求的驱动。汉服越来越受欢迎,这是好事.............
  • 回答
    关于明朝末年李自成与后金(清)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何有人认为“明朝精锐全在关外被后金消灭,导致李自成壮大”,这一观点存在历史细节的误解。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部署、事件时间线和因果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明朝的军事部署与后金的威胁1. 明朝的边防体系 明朝的军事力量主要集中在北方防线,尤其.............
  • 回答
    关于1943年苏军“人力枯竭”的说法,主要源于苏联在二战期间的战争消耗、动员体系的极限以及社会经济压力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历史背景、战争消耗、动员能力、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背景: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的持续消耗1.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代价 1942年11月至1943年2月.............
  • 回答
    关于“未来Mega进化回归”及“Mega水箭龟可能成为热门”的讨论,主要源于宝可梦系列中Mega Evolution(超级进化)机制的独特性和玩家对经典角色的期待。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观点的可能性: 1. Mega Evolution的机制与核心价值Mega Evolution是《宝可梦》系列.............
  • 回答
    将曹操视为偶像,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虽然他身上存在着争议和负面评价,但也有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和推崇他。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曹操的多个层面,以及支持者们看重他的具体原因。以下是详细的阐述:一、 杰出的政治家与改革者这是许多人将曹操视为偶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政治稳定与统一的奠基者: 曹.............
  • 回答
    “新三国拍得好”这个说法,确实在许多观众心中引起了共鸣。要详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这么认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要认识到“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总的来说,认为新三国拍得好的观众,主要看重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原著的尊重与现代化改编的平衡: 忠实原著精神,但不拘泥于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