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信奉权威的必然结果。
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各种说辞洗脑,被权威支配,丧失了思考能力,有什么行为都不奇怪。
同时,大棒加胡萝卜让他们难以彻底反抗。
只要满足要求就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前一代权威继续塑造,后一代充分使用。
习惯了仰起脖子接受,甘之若饴,就很难低下头思考,事实如何。
谁比我强,谁说的就是对的,我就该按他说的做。
在一本小说上看到一种通俗的解释很赞。
宇宙基于传xiao。
他们是永远幻想自己正确的人,好像除了媚上欺下,人生就无乐趣可言。
他们坚持着简单的逻辑,唯事实论事。
这种人永远都会有,环境如此。
不过,随着文明的进步,简单的逻辑会越来越站不住脚。
我们只培养人材。
如果要成为人才,就只能自己探索了。
不过,文明的发展确实需要权威。
一个人类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互相熟悉的数量上限约为150人。
数量再多团体中的合作效率就会降低。动物是很难相信陌生同类的,更不用说与其合作,谋求发展了。
聪明的智人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把陌生的群体联合起来。
比如,我说我们是上帝的子民,你认为我说的对,那么我们就有了信任和合作的基础。
这已经是其他物种到现在都无法跨越的一步了。
在之后的历史中,制度的演变都是基于此的。
谁是这个讲故事的事物,谁就拥有与众不同的一切了。他叫祭祀,叫法老,叫教皇,叫国王,叫皇帝,叫总督,叫资本家,都无所谓。
这就是权威,他促进了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以上都是复述《人类简史》或是《未来简史》的内容。
权威可能本身很久都没有发现自己如此与众不同,不同到可以决定所有相信的人的命运。
“教皇发现自己不可能犯错”,这还是高中历史书上的句子。
这之后教皇的一系列行为也类似我国封建制度里的中央集权。
不过,宗教国家政教合一,以教治国,传教治教是第一位,治国只是顺带的,也就必然走不远了。
而与之类似的“陛下不可能错”这种话往往出自大国衰落时的奸臣之口。
中央集权是封建社会发展生产力的一项有力措施。
它扫除了一身吸血蚂蟥,即使它滋生了另一群。但在滋生的这段时间里,社会确实在飞速发展。
权威发现自己不可能犯错这件事,即使多么残忍,确实也促进了文明发展。
权威为何存在呢?
当所有人都蒙昧时,需要有一个看起来令人信服的事物来领导群体。
它甚至不用是人,只需要是一种人人都认同的共识就好,当然,这种共识要相对先进。
不论权威干什么,就算是骄奢淫逸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生产力。不过,大概率会在竞争中被吞并就是了。
在竞争中,社会制度会进一步合理化,就算是更适合权威享受了,对文明也是一种发展。
文明的发展,到目前为止,都需要权威来推动。
他们可以让较多生产力集中起来办一件事,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也需要权威来推动发展。
为了文明发展嘛,不寒碜。
可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什么时候,每个人都以绝对的理性花费大部分精力向唯一的目标前进时,权威的存在就可有可无了。
在我的认知中,那是太空生存阶段的事了。
不过,需要权威是一回事,更新换代是另一回事。
你们都在说什么鬼?奴隶思维?真以为人都这么贱吗?当然不是。
真正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公平世界谬误。
它的意思是:人们倾向于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公平的,一个人获得成就,是因为他肯定做对了什么,所以这份成就是他应得的;一个人遭遇不幸,他自己也有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但这实际上并不符合社会现实。
具体阐述各有不同,但基本观点差不多就是这样子。
这种思想的本质动因是对世间险恶和外界打击的恐惧而形成的心理自我保护,本能拒绝相信社会运行规则的任何阴暗面。他们觉得坏人不可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资本家不能是坏的;他们觉得好人不应该没好报,所以诞生了受害者有罪论,比如你被强奸了就是你的问题之类。
第二,展现优越感的社交需求。
资本家和普通人不在一个阶层,而剥削又导致穷人对富人的不满十分普遍。这时候一个普通人故意站在与自己阶级立场相反的人的立场说话,在其看来能起到特立独行、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舆论效果,以彰显自己的“智慧”。
这当然远远不限于资本家这一话题,几乎任何领域,包括文化体育娱乐政治游戏天气社交法律……都有相当部分的人喜欢标新立异以秀优越感,实际上这些人未必真的相信自己说的话,只不过说这些话好装逼罢了。
就这么简单。不过是两种再普遍不过的心理学效应。
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里说过:
“旧学校总是说,它要造就有全面教养的人,它教的是一般科学。我们知道,这完全是撒谎,因为过去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维持的基础,就是把人们分成阶级,分成剥削者和被压迫着。自然,整个旧学校都浸透了阶级精神,只让资产阶级的子女学到知识。这种学校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根据资产阶级的利益捏造出来的。工农的年轻一代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永远的奴仆,既能踢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和悠闲。因此我们要否定旧学校,只从这种学校合中吸取我们实行真正共产主义教育所必需的东西。”
很不幸,那些人确确实实的被培养了奴性。历史得螺旋不断上升,一百年前的列宁说的话依然有所验证。
因为“有的人”言行一致。而“另一些人”【又】在网下【当】“奴隶”,【又】在网上【立】宏论。希望“另一些人”,先放弃“奴隶”行为,再来教育“有的人”,不该有“奴隶思维”。
雇主和雇员,都希望提高岗位的性价比。哪边是愿意白白便宜别人的傻蛋?这就叫“市场”。那你说怎么办?整个就业市场就一个资本来计划你的工资?你还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