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财长警告国会若再不采取行动,美国今年 10 月可能触发历史性债务违约,意味着什么?

回答
美国财政部长警告国会,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今年10月美国可能面临历史性的债务违约。这可不是小事,而是会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首先,什么是“债务违约”?

简单来说,债务违约就是政府无法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支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和本金。美国政府的债务就像一个巨大的信用卡账单,由国会授权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用于支付政府的日常开支,比如军费、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为什么今年10月会面临违约风险?

这涉及到美国政府的“债务上限”。债务上限是一个国会设定的借款总额上限,一旦达到这个上限,财政部就不能再发行新的国债来筹集资金,即使有已经批准的支出需要支付。财政部长耶伦所说的“再不采取行动”,指的就是国会还没有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如果到了10月,政府的现金储备不足以支付到期账单,而债务上限又没有被调整,那么政府就可能不得不选择不支付某些款项,从而出现技术性违约。

历史性的债务违约意味着什么?具体会产生哪些影响?

这次警告之所以被称为“历史性”,是因为美国政府自成立以来从未出现过实质性的债务违约。一旦发生,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看:

对美国经济的直接打击:
信用评级暴跌: 违约将直接摧毁美国作为全球最安全、最可靠借款人的声誉。评级机构会大幅下调美国的信用评级,这会立即导致未来借款成本的飙升。就像个人信用记录被抹黑一样,政府借钱的利率会变高很多。
融资成本剧增: 由于信用评级下降和市场对美国偿债能力的担忧,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将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才能吸引投资者。这意味着未来的政府支出将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于支付更高的债务利息,挤占其他重要领域的开支。
股市动荡与金融市场恐慌: 投资者会因为对美国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忧而抛售股票、债券等资产,导致股市暴跌,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投资者信心受挫,市场流动性可能枯竭。
美元地位动摇: 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其地位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之上。一次违约会让全球投资者质疑美元的可靠性,可能促使各国央行和投资者寻找替代性的储备资产,长期来看会削弱美元的国际影响力。
经济衰退: 融资成本上升、投资和消费信心下降、政府支出可能被迫削减,这些因素叠加,极有可能将美国经济推入深度衰退,甚至比之前任何一次衰退都要严重。失业率会大幅攀升,企业破产风险增加。

对美国民众生活的影响:
联邦政府服务中断: 如果政府无法借款支付账单,一些非必要但重要的联邦政府服务可能会暂停,例如国家公园关闭、部分政府部门停工、以及对社会保障金、退伍军人福利、政府雇员工资等的支付可能延迟。
生活成本上涨: 市场动荡和美元贬值可能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加剧通胀压力,使得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进一步提高。
退休金和投资缩水: 股市和债市的下跌将直接影响到许多美国人的退休金账户(如401k)和个人投资的价值,导致财富缩水。

对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美国国债是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石。美国违约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大规模抛售和恐慌,尤其是在高度依赖美国金融市场的国家。
全球信贷紧缩: 由于对风险资产的规避,全球信贷市场可能会出现紧缩,企业和政府借款的难度和成本都会增加。
全球贸易受阻: 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会抑制全球需求,导致国际贸易额下降。
对其他国家主权信用的影响: 美国的违约会动摇全球对政府偿债能力的信心,其他国家的信用评级也可能受到牵连。

为什么国会不能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悬崖边缘”的局面,是因为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在美国政治中常常被用作政治筹码。在两党分歧严重的情况下,一个党派可能会利用提高债务上限的机会来要求对方在其他政策问题上做出让步,比如削减支出或改变税收政策。这种政治博弈虽然能吸引眼球,但却将国家经济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总之,财政部长发出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一次美国国债的违约,将是一场金融海啸,其破坏力远超我们想象,不仅会重创美国自身,也将给全球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冲击。这无疑是一场必须避免的危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是美国国会的重要限制措施:债务上限,以及其带来的两党制衡


所谓债务上限,就是美国国会对美国联邦政府,在任何特定时间可以承担的债务限额。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联邦政府是信用卡持卡人,美国国会是信用卡额度的调整者,这张卡的额度就是债务限额

如果超过债务上限,那么美国财政部,也就是标题里耶伦大姐所领导的部门,不能再发行任何的国库券、债券、票据,而只能用收到的真金白银税收来支付账单;也就是说,我们通常讥讽的“核动力印钞机”,被美国国会封印了,只能用现有的钱。

而如果现有的真金白银不足呢?那耶伦大姐就必须在联邦雇员工资、社会保障福利、国债利息之间,排一个优先级,先还后还。

不仅如此,二级市场上出手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将大幅攀升,产生更高的利率,美股可能瞬间崩盘;

而所有持有美国国债的实体,会为了尽快变现避免收不到钱而大量抛售手中的债券,进而导致美元大幅贬值,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低位可能不保

显然,这是美国极力避免发生的。


那这个债务上限的意义是什么呢?国会岂不是橡皮图章?

简单来说,就是防止债务无限制扩大

美国国会前民主党议员迪克·盖普哈特创建了一个著名的盖普哈特规则,每当众议院通过超过债务上限的预算时,它会自动增加债务上限,而参议院和总统仍然可以拒绝这个上限的提升。

这就给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和总统这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的筹码:

比如现在,拜登肯定希望提升上限,而且尽快;

但参议院和众议院里的反对党,共和党,就会提出条件:你要提升上限,我要达成1、2、3等等不同的条件。

拜登不同意?那没事,大家一起等,我知道你不会让它爆炸,你也知道我也知道不能让它爆炸,但我就是拖,看你耐心如何。

拜登没办法,在许多议题上就必须要有妥协,大家聊到最后肯定不会让炸弹爆炸,但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许多妥协。

这就是这个限制的最大意义,两党制衡。

不过现在,这个制衡其实也异化成了扯皮工具,两党花费了大量时间,都在为自己的金主和利益团体谋取利益,而并非真的为国家和经济出谋划策。

这其实也违背了美国国父们的初衷,也就是让精英来治国、而不是简单的多数利益团体。

最头疼的,应该就是拜登了。

user avatar
如果国会再不及时采取行动提高债务上限或暂停其生效

万事就这么一个“如果”。

我觉得触发这个”如果“的概率,和三体入侵地球差不多……没啥好看待的。无非就是印钱,美国国会还能不批准不成?


如果明天一个月球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我们都会死,不是吗?

user avatar

啥事没有,每年都看到美国债务要违约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么多年了,这么多草估计能盖间茅房了。

根据美联储的上周的资产负债表,美国财政部普通账户 (TGA)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的余额自7 月底以来减少了 2400 亿美元,至 2970 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联邦债务上限已经到期一个多月了,如果接下去美国国会不提高这一上限标准,则意味着,目前仅有的这2400亿美元或将在短时间内用完。 分析师预计,TGA 余额将在 10 月中旬左右达到零。 而届时,美财政部这个可能会通过“非常规措施”延长到 11 月,不过,美国联邦或将开始拖欠其债务账单。

遵循自1960 年以来的旧例,美国债务上限到期的闹剧已经上演了 78 次(差不多每年一次还有多),而每次都以美国国会让步提高上限作为让步的解决方案。而这一次,预计在美财政部通过提取 TGA 和使用“非常规措施”来弥补赤字后,美国国会依然会一边骂着一边妥协。

你以为是他债务满了,实际上是他记账的本子写满了。至于你说什么信誉,贬值 ,谁在乎?

user avatar

很多人说日本的债务问题类比美国,这是不同的,美国的债务膨胀问题在于美元流动受阻,霸主地位和支出不成正比,简单说就是利差倒挂,接近大嘤帝国一战后,治理成本远高于收益,二战一击殖民帝国也就解体了,日本的问题是发展天花板被美国限定住了,德国如果不是有欧盟这个自身大市场和苏联解体后的东欧红利(看看波兰的经济和金融结构就理解了,基本就是完全被德国经济殖民),不会比日本好哪里去

新冠世界大战一击,加之中国这块美国现在想尽办法也吃不到,想续命只能自己提升债务了,击鼓传花的游戏落到拜登手里,历史也许真有宿命,世界资本帝国最后一定金融帝国化,去工业化,最后空心化,债务化,老美走了一圈最后走的路和我大嘤没什么区别。

很简单,20年前美国摧枯拉朽进入伊拉克阿富汗,当时有人说未来美国会光腚撤出谁敢信?一定被嘲笑并给你分析美苏国家体制的不同,美国怎么会步苏联后尘!去年年初有人预测美国确诊4000万,死亡60多万,我自己都不信,再认为美国不行的人也不会相信这种结果,当时公知的预测是美国体制健康,机制健全,一定很快消灭新冠!做出表率!现在呢?所以历史这个东西就是喜欢打脸,美国这一步一步到现在,近有大嘤远有罗马,有什么可奇怪的呢?帝国余晖将近结束,要学我大嘤准备一个优雅的身段解体或投共了

user avatar

1、这次疫情的一个好处就是:彻底摧毁了美国的财政能力。

以前,美国所谓的中产阶级是美国财政的主要来源。现在,一是为了刺激经济,二是受就业不充分的影响,来自中产阶级的税收大幅下降。而且,中产阶级也是美国压力最大的群体,看似收入不错,但因为受制于资本的剪刀作用,一年也剩不下几个子儿。这一次疫情来临,很多人不得不压缩消费,甚至一些人处于破产边缘。中产阶级的缴税能力大为减弱。

而高收入的富裕阶层和财团,一是动不得,二是有的是办法避税,三是为了不影响他们的资金流动能力,维护就业,不得不对他们减税,甚至是发补助、买断其不良资产。变像地给他们输血。也就是说富人不但也不造血,而且还得向他们输血。

低收入也一样,原本就不创造税收,现在还得给他们发放更多的补助。

各种情况汇总下来就是:美国的税源根基严重受损。而支出却越来越大。

须知,大萌当年也是毁于财政能力羸弱。

2、美国的债务上限多少是个头?

目前美国的债务已经占GDP的130%。但是,也不要轻易认为美国就玩完了。

美国的债务会不会增长至GDP的200%,甚至300%?个人认为是完全可能的。

须知,日本债务占GDP已经250%了,但是日本一直没有破产,国家照常还在运行。

所以,美国还是有很大的举债空间。

3、美国的债主是谁?

从去年以来,主要国家对美国的债务增长其实都比较缓慢,美国的债主在国内。

这就相当于什么呢?

就相当于全体美国人欠某一小部分美国人的债务,越来越多了。

也就是说:某一小部分美国人,对全体美国人而言,地位更高了。

咱们把美国比作一个村子,就相当于全村人欠几个地主的钱越来越多了。

只不过,美国人的好处在于,欠地主的钱是以全民的财政方式欠的。不是具体的杨白劳欠黄世仁的钱。

但是无论如何,黄世仁作为债主,掌握的债务是越来越多了,将来全村都要将自己所得的一部分交给黄世仁,而且会交得越来越多。


4、这件事情这么看,如果换作是其他的国家,黄世仁是极有可能卷款把钱转入到其他国家的,这样他才保险。比如进城置产业。

但是,因为美国是世界头号霸主,像黄世仁这种人目前还不会考虑把钱转到其他地方。

这一条,其实是美国美元霸权带来的一个极大的好处。

如果黄世仁生在欧洲或其他国家,把相当一部财产转入美国是无庸质疑的事情。


所以,美国的黄世仁们其实也急。掌握的钱太多了,又没处藏匿,狡兔还知道三窟呢。

这不,最近索罗斯这厮经常发飙。

但这种热钱我们还是不要为好。


美元早晚有变废纸的一天!

user avatar

又开始表演:有财政纪律。

只是这个段子每几年演一次市场都不信了。

user avatar

2021.10.07更新,参议院多数党(民主党)领袖舒默和少数党(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宣布,已就提高短期债务上限达成协议,将债务上限延长至12月初。协议允许债务限额增加480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估计这笔款项将允许其在12月3日之前支付账单。

——— 原 答 —————

美国政坛无聊的例行礼仪性斗争。

国会里的象党不敢不批准,但一定会拖到最后一刻;

耶伦知道国会里的象党不敢不批准,但一定会拖到最后一刻;

象党也知道耶伦知道他们不敢不批准,但一定会拖到最后一刻。

债务上限其实是早年共和党自封财政稳健派时,联合民主党建制派搞出来的。理论上这种自我约束立意还是不错的,至少对主流政界、经济界算是个提醒。

但2008年危机后美国政治极化,茶党崛起,开始把债务上限政治武器化。2011年首次实质性威胁拒绝提高上限,把奥黑政府折腾的够呛。

不过这种三板斧招数用一两次还行,用多了就不灵了。冷战后这三十年,论财政上谁更大手大脚不负责任,大象明显比驴子更胜一筹。小布什挥霍克林顿的盈余,还甩给后任一口“08年危机”的超大锅;高华右粉特别喜欢喷奥黑两届多欠了十万亿国债,但懂王马上还以颜色,四年增加了7万亿。

象党自身不硬,再拿债务上限威胁驴党政府,他们自己都知道已经没什么用了,但仍然可以讨好自己的一部分基本盘。驴党也不吃亏损,可以趁机打“财政(信誉)负责”牌捞分,尤其是驴子近年很想拉拢富裕郊区的中上产阶层。至于现在还可能在两党间动摇的中间派,相对是比较理性的选民,一般不会傻到看不懂两党的行为。

象党讨好自己的基本盘也是有极限的,真拒绝提高债务上限(不是几小时那种象征性的),那挖出来的坑就太大了。拜登耶伦们会毫不犹豫的趁势仆街装死,把引发经济混乱的一切责任推到象党头上,明年的中期选举都能躺着赢了。

user avatar

换做其他任何国家这都会是件要命的事,但是对于美国其实不算什么,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国债在现在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连本带息的还清,但美债不怕啊,背后有人——美联储,这次结果无非是继续提高债务上限、或者暂停债务上限。

不要觉得时间有多么紧迫,2011年8月2日甚至就在美国确定违约前几个小时,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看看这多么严谨、多么负责。

除了数次直接提高债务上限外,美国还先后7次暂停债务上限(暂停期间可以无限制发债,没有债务上限约束);

这一次结果也无非上面两条,当然狠一点甚至可以宣布永久取消债务上限,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辛苦赚钱花哪有印钱花着爽?

user avatar

不意味什么。

主流财经分析给这条信息,最多就是复述一下原话,甚至连点评都很少。

美债如果达到上限,那就突破上限,这是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事情了,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美国可以允许政府停摆,但是绝对不允许美债违约,否则整个美国国债的定价基础就会消失,连带的结果是以美元计价的各大类资产价格会被重估。

美国国债违约,美国的无风险利率必然上浮(因为不保险了嘛,以前很便宜就能借到钱,现在投资者必须要charge更高的预期回报)

然后在评估股票价格的时候,折现率(cost of capital)就会升高。股票折现率=无风险利率+企业债溢价+股债溢价。如果无风险利率提高,折现率提高——股票就要下跌。

其他美元计价的资产计算的大致过程都类似。

这个结果是美国不能承受的,财富重估和缩水会造成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居民财富缩水,那是真要出大问题的。

所以美国必须要保证美债不违约。

作为财长,耶伦也必须把不提高债务上限的后果说的比较严重。

以上是美国主观能动性部分,那美债会不会违约呢?

会,但不是现在。

财政支出有两个主要资金来源:财政收入+政府负债,从最近10多年看,美国财政赤字一直很高,财政入不敷出,就只好“印钱”。

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率原因、税收效率问题、政府乱花钱(比如海外军事活动)问题已经很久都解决不了,所以可见的未来一段时间,靠发债是解决赤字的最主要方式。

借钱是有上限的,但是美国发债的上限暂时还看不到。

美国发债上限是由美元决定的。

小国无节制发债,只是徒增国内通胀,美国发债,流动性是被全世界吸收的。

全世界投资者哪天不认可美元,那么印钱维持财政预算的玩儿法才真正走不下去。

而美元背后挂钩的,是美国全球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军事地位。

从这个角度说,每次美国国内关于美债突破上限如何,不突破上限如何,更像是美国国内政治的具体体现。


以上,供参考

user avatar

债务上限只是表面,两党的人不傻,那些长期混迹于华盛顿的老政客们肯定知道提升债务上限是必须的,关键是------------

“但参议院共和党领袖、肯塔基州参议员麦康奈尔已经表态反对和民主党人站到一起。他宣称,民主党可能会试图把提高债务上限的条款与其他预算法案“捆绑”在一起,因此他将阻止参议院共和党人在这个问题上支持对手”

这才是两党扯皮的关键之处,债务上限总归是要提升的,关键是和债务上限的法案捆绑在一起的别的私货法案。

比如川皇还在华盛顿的时候,想修墙,想搞点基建,得向国会老爷们申请钱对不?

可是平时要向国会单独提这个法案,根本不可能通过,毕竟任何的法案都会切实的设计到无数公司的具体利益,比如说医保法案,涉及无数医药巨头的利益,甚至还有养老院的利益;比如修墙,那也涉及到无数建材公司的利益。

任何一个新的法案通过,本质都是利益的重新划分,都有一大批公司倒霉,同样的也有一大批公司得利。

比如说奥巴马的医保法案通过后,一大批保险公司的股价不断下跌;川皇一上任,直接废了观海的医保法案,结果这些保险公司的股价又神奇般的开始拉升。

所以,假如执政党想在平时通过这类改变对家金主利益的法案时,对家肯定拼命反对,法案根本通过不了。

于是乎,债务上限的法案就成了执政党塞私货的一个绝妙的机会:

反正这个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最终都要通过,为何顺带将那些平时根本无法通过的法案塞进去?

要是反对党反对这个法案,反对债务上限提高,政府停摆,大不了大家一起损失钱,责任还可以直接扣在反对党头上(川皇:就该这样!政府关门又何妨?照样打高尔夫球!);要是通过了,执政党那就赢麻了。

各位也许会用一种吃瓜的欢乐心态看着美国债务冲上天际,看着美国面对巨额债务各种手忙脚乱,“被迫”一次又一次将债务上限提高。假如法案通不过,美国政府没钱自然得关门,我们顺便还能看看总统以及各路高级官僚的“狼狈模样”。

实际上的情况是,执政党里的高级官僚鱼了一年,就等着这千载难逢的绝妙机会,抓紧机会将私货法案塞进提案,为自己的金主想方设法的输送利益。

我们也许在笑美国政客这般党争,对美国会产生多大危害;实际上白宫里的高级政客们已经在盘算着私货法案要是通过,自己下台后,去金主那里能拿到多少奖励。

反正法案通过后金主给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下台后去金主公司做顾问,大把热乎乎的刀勒塞进口袋,香槟美酒跑车游艇大别墅,那才是实打实的!自己做官混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这些吗?

同样的,共和党肯定不会轻易同意私货通过,毕竟,自己这边的金主利益肯定受损。

假如两边都比较刚猛,一边就是要通过私货,另一边就是不干的话-------------

美国政府就会关门,要是碰到类似川皇这种刚猛之人,政府关门时间还不会短。

至于美国的金融霸权根基是否会因此而受损,no one care!

所以,当耶伦的信送到国会之后,共和党的议员一定会嗤之以鼻,你一个民主党人跟我讲国家大义,这不是扯淡么。

(完)

user avatar

谢邀,经济方面我只能算是个半入门的门外汉,还是从政治上简单说说吧。

在我看来,美国国债到期这件事情到底会有多大影响,取决于美国现在到底是一党制还是两党制。

有人可能会问:美国不是明摆着的两党制吗?总统大选那么热闹,哪儿来的一党制?需要解释的是,在这里的“党”说的是有明确的利益纠缠的利益集团。如果美国大选从奥巴马和罗姆尼里面选总统,又或者从拜登或者杰布布什里面选总统,可以认为这完全就是一个一党制国家,“党”就是某一批参议院、众议院集团,与之合作的华府官僚,以及议员们为之服务的金融、军工、传媒、学府等复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去的美国是个标准的一党制国家,里根和杜卡基斯、老布什和克林顿、小布什和戈尔、奥巴马和罗姆尼,私下里根本没有他们表演出的那么大差异。

但现在,美国正在逐渐向两党制靠拢。


话说到这头,需要反过头来看一下“历史性债务违约”对一党制国家和两党制国家的影响力会有什么区别。对于一个一党制国家, @任幻想 的回答已经非常充分了,历史性债务违约是绝对不会发生的。美国政客会通过各种公开或非公开的讨价还价,帮助大众理解他们需要为了避免历史性债务违约,付出自己的代价。只要一场关于债务违约的讨论席卷全美,那么中产阶级的资产就会成为议员背后的利益集团避免较大伤害的储备金。说白了,如果美国社会统合在某一群精英手中,那么美国会在违约之前处理好各种事情。

但如果,美国已经变成了两党制国家,那么“反对党”的首要目的就肯定不是帮助执政党实现挽救政局的机会了。在无法从对方的决断中获得政治利益的情况下,反对党不能越早越好的与执政党进行合作,而应该在债务违约的恶果刚刚出现时,拿出政法手段让自己的执政地盘安然无恙,同时鼓吹国会对造成重大伤害的执政党进行清算。这样一来,执政党别无选择,只能反过来攻击反对党拖延援救措施的通过。

这样的矛盾,足以让一个国家的大多数精英感到厌倦,这就无疑是在拆美国政治的墙脚了。


这也就是耶伦为什么出来大声呼吁的原因,因为两党的部分议员很可能还想着通过对垒性、扯皮性的表态,再给自己催一点自己选民的支持票;但是,因为这种想法可能带来的重大危险,尤其是可能出现两党都盼着先违约再借机斗争的想法,耶伦不得不出来警告。这个警告,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对财政部官员和华府官员的反馈:我帮你们发反映了你们的立场——两党恶斗,再也不能靠财政部擦屁股兜底。

但这样的表态无助于扭转美国事实两党制对国体的现实侵犯。事实上,如果美国公务员再不组成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乃至于推出自己的候选人,现在的共和党民主党矛盾将可能转变为争抢着转卖美国的全球利益的竞赛。届时,无所作为——犯下大错——在野党谩骂——执政党反击,将会成为美国政治的常态逻辑。

别觉得这不可能发生。美军从阿富汗撤出时的一地鸡毛,不就是华府、CIA和军方互相“当反对党”的结果吗?

而美国金权体系短暂出现真空造成的动荡,比起霸权体系的短暂真空造成的局部退却,对美国自身要危险得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财政部长警告国会,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今年10月美国可能面临历史性的债务违约。这可不是小事,而是会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首先,什么是“债务违约”?简单来说,债务违约就是政府无法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支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和本金。美国政府的债务就像一个巨大的信用卡账单,由国会.............
  • 回答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关于TikTok解决方案“不涉及出售和技术转让”的表态,在我看来,并非最理想的结果,但可能是目前在政治和法律现实下,对各方利益进行权衡后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案。 要详细分析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一、为什么这不是最理想的结果?最理想的结果,对于美国政府的担忧而言,应该是.............
  • 回答
    耶伦部长关于降低对华加征关税有助于缓解美国通胀压力的说法,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一套经济学逻辑,也牵扯到复杂的政策博弈。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影响,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看,加征关税本质上是一种税收。 当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时,这笔费用最终会由谁来承担呢?虽然理.............
  • 回答
    中美两国前财政部长放下身段,进行了一场高屋建瓴的对谈,核心观点直指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脱钩”思潮,并旗帜鲜明地呼吁双方要顶住压力,深化对话合作。这释放出的信息量相当大,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这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要知道,财政部长,尤其是前任,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
  • 回答
    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案犹如一声惊雷,不仅让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中药巨头轰然倒塌,更让其独立董事们尝到了严厉的法律后果。高额的赔偿判决,让“独立”二字备受考验,也直接触发了一股独立董事的辞职潮。自康美药业的判决公布以来,不少上市公司也纷纷出现独立董事主动卸任的情况,其背后原因值得深思,也折射出上市公司治理.............
  • 回答
    康美药业的事件,说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也挺让人心寒的。300亿的财务造假,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好几家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了。结果呢?罚款60万,而且在被曝光、被处罚后,股价竟然还能开盘大涨。这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可太值得说道说道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康美药业这次的财务造假,规模是惊人的。它不是小打.............
  • 回答
    康美药业这事儿,摊开来说,确实是一笔相当“触目惊心”的账。作为财务审计人,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头首先翻腾的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惊掉下巴”,而是无数个问号,以及对整个审计过程、公司内控、乃至监管体系的深层反思。先抛开感情色彩,咱们就事论事,从财务审计的角度来拆解一下这“299亿货币资金多算”背后可能涉.............
  • 回答
    2018美团点评:从生活服务巨头到盈利拐点的探索与展望2018年对美团点评来说,无疑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这家飞速成长的科技公司正式登陆港交所,标志着其从一家本土的团购网站蜕变为覆盖吃、喝、玩、乐、购、行等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平台。解读其2018年度财报,不仅能看到这家巨头的成长轨迹,更能.............
  • 回答
    哔哩哔哩在2020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相当亮眼的答卷,这份财报在疫情笼罩下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总的来看,这是一份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增长潜力的报告,尤其是在用户增长和内容生态的拓展上,都给投资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用户数据的持续爆发。当许多其他平台在疫情期间面临增长瓶颈时,B站.............
  • 回答
    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可以说是B站(哔哩哔哩)在美股上市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这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描绘了一幅充满潜力和挑战的图景。从整体上看,这份财报表现出了明显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用户增长和营收方面,但同时也能看到其在盈利能力和商业化探索上的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营收方面:增长强劲,多元化初见成.............
  • 回答
    好的,咱们来仔细聊聊哔哩哔哩(B站)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这份美股财报,就像在跟朋友分析一个大公司的成绩单一样。先看整体表现:营收增速喜人,但亏损依旧是焦点2019年Q2,B站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答卷。营收方面,总营收达到了1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1%。这个数字非常亮眼,说明B站的商业化进程.............
  • 回答
    这两句口号式的话语,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讨论,是因为它们非常精准地捕捉到了一部分人在当下社会环境下的复杂心态和实际行为。它们并非对所有人的普适性描述,但却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这两句话的含义和背后逻辑: 一、“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揭示了政治立场与个人生.............
  • 回答
    “玻璃大王”曹德旺作为中国知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其对中美两国经济的评价历来受到广泛关注。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他对两国经济的看法,往往带有他作为实业家多年积累的洞察力和对全球经济形势的深刻理解。要详细评价他的观点,我们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维度:一、 曹德旺的评价体系及特点首先要理解曹德旺评价经济的角度。.............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2018年美国国会通过并由特朗普总统签署的那部《国防授权法案》,特别是里面涉及美台军舰互停的那个条款。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着中美台三方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国际政治的深层博弈。首先,得明白这个法案本身是个什么东西。每年美国国会都要通过一个《国防授权法案》,这玩意儿就像是为美国国防.............
  • 回答
    OPT和H1B是许多在美国完成本科学业的中国留学生(俗称“做题家”)留在美国工作并积累财富的重要途径。一旦这些途径被取消,对于希望在美国实现财富自由的“做题家”们来说,确实需要重新审视和规划。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并非绝境。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规划思路,涵盖了不同的策略和考量: 一、 重新评估与调整.............
  • 回答
    欧洲议员们提出的这个问题,直击了国际援助和地缘政治中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对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人群的关注度似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他们将乌克兰和阿富汗并列,并抛出“因为他们不是白人?”“因为是美总统掠夺他们财富?”这样的质疑时,实际上是在挑战一种潜在的、不公平的价值判断标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欧洲对.............
  • 回答
    截至2023年11月,俄乌冲突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局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动态。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多方报道的详细分析: 一、军事动态:俄乌双方持续对峙1. 顿巴斯地区的战斗 东部战场:乌克兰军队在顿涅茨克和赫尔松地区持续与俄军交火,双方争夺关键城镇(如马里乌波尔、巴赫穆特)。俄军在2022年初.............
  • 回答
    关于美俄会谈时长约7个半小时、媒体评价“有用但没啥进展”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以了解其背后的信息和可能的后续影响: 1. 谈判背景与核心议题美俄会谈通常涉及以下关键议题,而“有用但无进展”可能指向其中某些领域: 战略稳定与核武器控制:双方可能讨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
  • 回答
    美剧《切尔诺贝利》(Chernobyl)自2019年播出以来,凭借其对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深刻还原和艺术化处理,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全球评分普遍在9分以上(如IMDb 9.3,Rotten Tomatoes 94%)。这部剧不仅在历史剧领域树立了新标杆,更因其对人性、权力与灾难的深刻探讨,成为.............
  • 回答
    美媒使用美国等地的死亡率推算中国新冠死亡病例时,存在多方面的逻辑漏洞和数据偏差,这些漏洞主要源于统计方法的不严谨、数据来源的差异以及对疫情背景的误解。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漏洞: 1. 死亡率的统计方法存在根本性差异 死亡率的定义不同:美国和中国的死亡率计算可能基于不同的统计口径。例如,美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