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美前财长对谈指出我们需要顶住「脱钩」压力,加强对话合作,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中美两国前财政部长放下身段,进行了一场高屋建瓴的对谈,核心观点直指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脱钩”思潮,并旗帜鲜明地呼吁双方要顶住压力,深化对话合作。这释放出的信息量相当大,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首先,这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要知道,财政部长,尤其是前任,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对两国经济关系的理解深度和战略眼光是非同寻常的。当这样两位重量级人物跨越政治分歧,主动发出加强对话的呼吁时,这已经说明了当前两国关系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希望打破僵局的积极信号。这不像是一般的智库研讨,更像是一种“高层共识”的民间表达,其潜在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其次,他们强调“顶住脱钩压力”,这背后揭示了现实的挑战与紧迫性。 “脱钩”不仅仅是一个词汇,它背后代表着一系列具体行动,比如供应链的重塑、技术壁垒的提高、投资的限制等等。这些措施正在以不同形式和节奏在两国之间以及全球范围内发生。前财长们意识到了这种趋势的破坏性,他们并非呼吁“回到过去”,而是承认现实的挑战,并指出继续任由这种趋势蔓延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经济效率的损失: 长期以来,中美经济的融合是全球化最显著的成果之一。这种融合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惠及了全球消费者和生产者。一旦“脱钩”,这种效率将大打折扣,成本将大幅上升,最终会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滞胀。
技术创新的阻碍: 科技发展往往需要跨国界的合作与交流。限制人员往来、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数据流动受阻,都会扼杀创新活力。前财长们很可能看到了两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合作潜力被白白浪费。
全球性挑战应对的困难: 气候变化、流行病、金融风险等全球性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如果中美这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因此而疏离,甚至对抗,那么全球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共识和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这不仅不利于两国,更危害全球福祉。

第三,他们提出“加强对话合作”,这是解决问题之道的核心。 这绝非简单的口号,而是指向了具体的行动方向:

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即使存在分歧,也要确保双方有能够进行坦诚交流的平台和机制。前财长们可能是在暗示,不能因为政治原因而关闭经济层面的对话大门。
寻求共同利益点: 尽管存在竞争,但在一些领域,中美仍然拥有共同的利益,例如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打击恐怖主义融资、促进自由贸易等。双方可以从这些领域入手,逐步重建信任,为更广泛的合作打下基础。
建设性地处理分歧: 任何两国关系都会有摩擦和分歧,关键在于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前财长们或许是希望双方能够回到谈判桌,用对话和协商代替单边行动和对抗性措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多边框架下合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二十国集团(G20)等国际组织和平台,是中美两国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场所。在前财长们的眼中,两国应该在这些框架内发挥引领作用,而不是削弱它们的存在。

第四,值得关注的是,这两位前财长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出这样的声音,其背后可能反映了某种观察和判断。 他们可能看到了两国国内对于“脱钩”思潮的反思正在抬头,或者他们认为当前两国政策走向可能引发更不可控的后果。这种来自经验丰富、位高权重者的“预警”和“建言”,其分量不言而喻。他们可能是在提醒现任政府,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也需要审慎评估“脱钩”可能带来的长期损害,并积极寻求更具战略性的互动模式。

最后,我们还需要思考的是,两位前财长在表达这些观点时,其措辞和侧重点可能也有微妙之处。 他们可能并非完全否定竞争,而是强调在竞争中也需要保持沟通和合作的底线,避免将竞争升级为全面的对抗。他们可能在呼唤一种更务实的、基于现实利益的经济关系,而不是被意识形态或其他非经济因素所裹挟。

总而言之,中美前财长对谈释放的“顶住脱钩压力,加强对话合作”的信息,不仅是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更是对两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宝贵建议。它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进程遭遇挑战之际,理性、务实和合作才是应对复杂局面的明智选择。这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并期待这种声音能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注入正能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保尔森嘛, 一直是这个态度……

这几年他经常发表反对中美经济脱钩的言论,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著名文章“如何修补与中国的关系”,他的想法差不多可以总结成如下内容:

1、中美经济脱钩会让世界经济分裂,而分裂之后的中美经济都会变得脆弱,更容易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如果美国和中国脱钩,那么中国的市场就会被英国、欧洲和日本占领,美国将很难保持全球领导地位;

3、目前我们应对的各类挑战,包括新冠、经济、气候,都不是单独一个国家可以应对的。


个人认为只有第二句话是他的真心话,也是美国人真的听得进去的内容。

作为高盛前CEO,他一直是华尔街金融资本的代言人,一切以赚钱为主要目标。

这一方面让他能比较客观的看待中美关系,另一方面也让他是个墙头草、哪里有钱去哪里。

所以,如果有人挡了他赚钱的路,其实是会让他跳起来的……

举个例子,当年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保尔森担任的就是财长,极力主张政府对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进行财政紧急援助bailouts;在国会听证的时候他甚至说,如果你们不允许bailouts,小心我们使用戒严令Martial law。

就是这么个狠角色。

所以你说他对脱钩这种断华尔街财路的事情,是什么态度?


不过我上面也说了,这种人目前也是我们唯一能合作的对象了,没有那么多的魔怔,没有那么多的“大旗”,可以好好的坐下来聊聊。

而且作为上世纪90年代就来面见我国领导人的华尔街金融大佬,他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

合理利用好他的人脉,说不定能让中美关系有一定的转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