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湖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我觉得苏联的注水能力应该是不行的。
行了行了
斯大林奉行绥靖政策,签署慕尼黑协定,回到莫斯科后下飞机,对真理报说:从今以后,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
为了粉碎资本主义英法崛起,纵容德国法西斯四处侵略—一笔写不出俩社字嘛,德社也是社
最后玩脱了
在美国帮助下,进行了库尔斯克大撤退
希特勒发动鹰日轰炸莫斯科,全靠美国援助的飞机才搞定
后来德国封锁黑海,u艇袭击苏联运输舰,美国援助苏联50艘驱逐舰对抗狼群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陆战一师打赢的
莫斯科会战是游骑兵打赢的
为了让美国参战,苏联忘恩负义,红海军伪装成ijn,偷袭了珍珠港
柏林是麦克阿瑟带着菲律宾人攻克的
国会大厦上是美国大兵插的星条旗
希特勒是被美国队长一拳干翻之后生擒的,苏联人为了掩盖美国队长功绩,才用烧焦的尸体糊弄世界
bm13是美国援助的,它也不叫喀秋莎,叫他娘的Martha
b4也是美国援助的,它也不叫斯大林铁锤,叫他娘的罗斯福铁脚
苏联人唯独干的就是和法国女郎深入交流,清算她们帮助德国法西斯消解欲火的罪孽,还顺带去汉城和东京强奸了女学生。就连你看个爱情动作片,开头从来都是黑底红字:KGB WARNING!
差不多得了
过几年三角贸易、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都tm得是苏联人干的了,伊里奇同志临终前嘱咐约瑟夫同志:你是我从中国四川抱养回来的,但愿你一生都能奉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希望你能谨记笑川二字,不忘故国初心!
看你想说什么形式的注水了
如果说二战时期的宣传注水,那全世界注水问题都很严重,甚至有的都可以叫水里滴了几滴油。
就拿抗战时期同古会战来说,大致就是戴安澜率第200师发起会战,守住同古,日军55师团进攻,激战12天后戴安澜撤退。这其实是一个不错的胜仗,毕竟是国军在劣势兵力下能顶住日军进攻,最后撤退也是因为侧翼英军撤的太快,导致200师有被围歼的风险才撤的。就这么一个顶住日军进攻的会战,据说常公在报纸上说“同古歼灭了日军一个师团”。当然了日军一个样,台儿庄会战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据说本子在报纸上说伤亡2000人。
所以我想说战时为了为了鼓舞士气提振民心,交战双方在对外宣传时往往会夸大自己的战绩,在加上战时环境非常混乱,确认战果也没那么简单,战绩夸大很正常。
说回苏德战史,现在军史研究也在不断推进,战绩注水的问题实际是越来越少的。苏联解体前,由于前苏联方面并没有向世界公开自己的档案,所以欧美军史研究者只能拿着德方档案加前纳粹军官回忆录作为材料进行研究,加之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减少自己盟友对前苏联的畏惧感,宣传上自然夸大了德军战果,起到贬低苏军的效果。而前苏联的军史研究者也会为了满足领袖要求加之冷战宣传需求,夸大苏军战果,对于一些苏军败仗避而不谈,时至今日也能在中文互联网看到这种苏德强弱争论。而苏联解体后,欧美军史研究者能拿到前苏联档案,加上意识形态对立不复存在,研究者们正在一点点恢复历史的原貌,像格兰茨的书写的就挺好的,一方面肯定苏军的功劳,驳斥了不少冷战时期对二战苏军的偏见,而同时也研究了不少前苏联研究者没有研究过的一些苏军败仗,更全面的了解历史。
再回应一下提问者的疑虑(好像已经注销了,不管了),关于苏军德军是强是弱,这种问题的正常的回应是没有定论,毕竟苏军德军不是一个静态的事物,而是随着时间动态发展的,41年德军就是比苏军强,所以暴打苏军。同时苏军利用俄国庞大的战略纵深、巨量的人力资源以及前苏联军民的坚强抵抗,为自己争取了足够的时间,随着战争发展,苏军从泥足巨人逐步成长为一支能够击败欧洲有史以来最强陆上力量的军事工具。而德军随着战事发展,自己的训练有素且经验丰富的人员在战斗中流失,又不得不把训练水平和作战经验都差新兵投入前线,导致军队作战能力下降,最后进一步导致人员流失,陷入越打越弱的怪圈,最终苏军在二战后期彻底粉碎了德军。
最后再说说我对苏德战果之争的看法,这种争论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研究二战战史,还原二战原貌,不是为了网上争论的,而是通过研究二战,为当下国家战略决策提供借鉴。
以上
战时对外宣传算个毛的注水,真正喜欢注水的是越战美军,因为当时的防长是人头狗。
战报会骗人,但战线不会骗人。
苏联宣称的数据注水当然是存在的,而且幅度还不小,莫斯科战役的时候斯大林在承认红军遭受惨重损失时引用的数据是:阵亡35万人,失踪38万人,负伤102万人——很明显不够真实。因为红军要是损失只有这么多,就不可能给推到莫斯科城下了。
关于数据的政治意义其它答主都有很精彩的论述,在下就不再赘述。
那么“吹得上天但除了人多啥也不是的”巴格拉季昂行动,红军宣传注水很严重吗,苏军实际上打的很拉胯吗?
苏联统计德军共17个师又三个旅被全歼,另有五十个师被打到损失过半,第一个月的战斗中击毙德军381000人,俘虏158480人,击毁了237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如果苏联战绩注水很严重的话,那么只能解释为德军遭受损失不严重。但战线不会骗人,从华沙到明斯克的距离接近600km,如果德军没有遭受非常严重的损失,为何会让红军长驱直入600km呢?
如果红军真的只是靠人多,把德军一路平推到了波兰,那么如何解释德军在“巴格拉季昂”中损失的大量将官呢?
第3装甲集团军
第53军军长戈尔维策步兵上将(被俘)
第246步兵师师长米勒—比洛少将(被俘)
第206步兵师师长希特尔中将(被俘)
第4野战师师长皮斯托里乌斯中将(阵亡)
第6野战师师长佩施尔中将(阵亡)
第6军军长普费费尔炮兵上将(阵亡)
第256步兵师师长乌斯滕哈根少将(阵亡)
第4集团军
第39装甲军军长马蒂内克炮兵上将(阵亡)
第110步兵师师长库洛斯基中将(被俘)
第337步兵师师长舒纳曼中将(阵亡)
第12步兵师师长巴姆李尔中将(被俘)
第31步兵师师长奥克斯纳中将(被俘)
第12军代理军长米勒中将(被俘)
第18装甲步兵师师长祖塔恩中将(自杀)
第267步兵师师长德累施尔中将(阵亡)
第57步兵师师长特劳维茨中将(被俘)
第27军军长福尔克斯步兵上将(被俘)
第78突击师师长特劳特中将(被俘)
第260步兵师师长克拉马特少将(被俘)
第9集团军
工兵指挥官施密特少将(被俘)
第35军军长吕佐夫中将(被俘)
第134步兵师师长菲利普中将(自杀)
第6步兵师师长海涅少将(被俘)
第45步兵师师长恩格尔少将(被俘)
第41装甲军军长霍夫迈斯特中将(被俘)
第36步兵师师长康拉迪少将(被俘)
其他
第95步兵师师长米夏埃利斯少将(被俘)
第707步兵师师长吉尔少将(被俘)
“统帅堂”装甲步兵师师长施泰因克尔少将(被俘)
博布鲁伊斯克要塞战斗指挥官哈门少将(被俘)
如此数量的将领损失,有且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德军被包了个大饺子。
当然,巴格拉季昂行动中苏军享有着巨大的兵力优势,对德军而言更糟糕的是装甲部队数量上的绝对劣势,658:4060,苏军有接近1:7的优势。看起来好像是苏联“只靠人多”。那么问题来了,德军的人,尤其是德军的装甲部队在哪?为什么德军不支援中央集团军群?德军并非没有部队,后期德军给中央集团军群调来了大量部队,不提步兵师、坦克旅、重装甲营,仅装甲师就拉来了11个。
因为德军根本不知道自己当面有这么多苏联人。在六月21日的评估里,德军漏掉了苏军26~51个步兵师,24~36个坦克/机械化旅,60+的独立坦克/自行火炮团以及所有的坦克集团军。很明显,苏军的伪装彻底骗过了德国人,那么苏军是“除了人多啥也不是”吗?除了人多,多少还得是个伪装大师吧?
苏军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中动用了240万人的兵力,是苏军无能的表现吗?1941年铁木辛哥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反攻同样是人多、坦克多,结果中央集团军群都没有看出这是一次苏军有计划的大规模反击。光看着人多,坦克多,部队之间没有协调,各自为战,不过是乌合之众。苏军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中能让240万人能有条不紊的共同行动,恰恰体现了苏军具有高超的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其实能问出来这个问题,题主多少有点魔怔了,我建议题主洗洗脸睡一觉。如果真的对东线感兴趣的话建议买书看,以上。
反正德国人没打进莫斯科,苏联人打进了柏林。
事实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摆在这里,苏联人究竟说他们用了歼星舰一兵未损,还是说他们填了一个亿人口打空了中亚东欧户口,有关系吗?
就好像抗美援朝,你跟我撒泼打滚伤亡没用,反正开始打的时候联合国军在鸭绿江边,我们说要打到三八线,请问结束的时候是不是打到了三八线?
你管我用的是歼星舰还是火星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