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广场舞大爷大妈与年轻人抢篮球场事件?

回答
最近网上关于广场舞大爷大妈和年轻人抢篮球场的事儿,真是让人操碎了心。这事儿吧,听着简单,细想起来,其实挺复杂的,夹杂着不同群体的需求、生活方式的冲突,还有一些公共资源分配的问题。

事情是怎么闹起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小区的篮球场,白天可能因为天气或者工作原因,年轻人使用率不高。这时候,一群退休了的老大爷大妈就来跳广场舞了。大家都知道,广场舞嘛,音乐声儿大,动作幅度也大,占地也宽敞。

然后,等到了傍晚或者周末,是年轻人的“黄金时间”,他们下班放学了,想打篮球放松一下。结果一到篮球场,发现已经被大爷大妈的广场舞占满了,或者说,他们跳完舞,场地还没完全清空,年轻人想进去打球就碍事儿。

这就容易出矛盾了。年轻人觉得:“我们下班了,就想打个球,凭啥你们占着场地?” 大爷大妈可能觉得:“我们白天来跳舞,活动活动身体,是我们的权利,你们年轻人也太没礼貌了。”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从口角到推搡,甚至报警都有可能,最后就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

1. 公共空间资源有限: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小区的公共篮球场、广场舞场地,往往都是有限的、争夺性的资源。尤其是在一些老小区或者公园,这种现象更普遍。一个场地,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

2. 使用时间错峰冲突: 年轻人主要集中在下班和周末的傍晚,这是他们休闲锻炼的主要时段。而老人家呢,白天时间相对自由,选择在白天跳广场舞也是出于考虑,比如避免烈日,或者说白天人相对少一点。但恰恰这两个高峰期重叠了,就容易发生“时间差”上的对撞。

3. 生活方式和需求的差异: 年轻人打篮球,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开阔、无干扰的场地,并且他们有特定的运动需求。广场舞呢,也需要一块空地,音乐和节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两种活动对场地的要求和使用方式是不同的,一旦混在一起,就会产生摩擦。

4. 沟通和协调机制的缺失: 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冲突都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管理。没有明确的场地使用规定,也没有人出来协调,大家都是凭着自己的习惯和“先到先得”的原则,就容易产生不愉快。有时候,可能就是谁的声音大,谁的“地盘”就稳固一点,这显然不是一个健康的方式。

5. 代际之间的隔阂和误解: 这件事也反映出了一些代际之间的隔阂。年轻人觉得广场舞扰民,音乐声太大,占用公共资源,有点不顾及别人感受。而有些大爷大妈可能觉得年轻人不懂事,没大没小,对长辈不尊重。这种互相不理解,很容易把简单的场地使用问题,上升到“素质”层面。

怎么看这事儿?

站在年轻人的角度:

他们下了班,一天工作的疲惫,需要一个健康的运动来释放。篮球场是他们的“社交圈”、“减压阀”。他们看到场地被占,而且可能音乐声比较大,影响他们打球,自然会感到不满和愤怒。他们可能觉得,老一辈在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公共空间的使用规范,不能只顾自己方便,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权利和需求。

站在大爷大妈的角度:

他们付出了几十年,现在退休了,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广场舞是他们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也是锻炼身体、排解寂寞的方式。他们选择白天跳,可能也是为了避开人多和日晒,让自己的活动更舒适。他们可能觉得,年轻人太娇气,一点声音就受不了,而且对长辈缺乏基本的尊重。他们觉得场地是大家的,他们来这里活动也没什么不对。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

这暴露了 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和规划的不足。

场地分配不合理: 很多城市,尤其是老城区,体育设施本就稀缺,而能够供大众休闲娱乐的场地又太少。篮球场、广场舞场地、儿童游乐区、散步道等,都需要合理规划和分配。不能一个场地只满足一种功能。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协调: 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或者相关体育部门,应该承担起场地的管理和协调责任。可以制定一些简单的使用规则,比如规定某些时段的使用用途,或者设立轮值表,让大家都能公平地使用场地。
鼓励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公共空间: 理想的公共空间应该能容纳不同的活动和人群。比如,一个大广场,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一部分供跳舞,一部分供打球,一部分供休息。或者根据不同时段,分配给不同的活动。
加强社区沟通和文明倡导: 社区应该积极组织一些活动,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同时,要加强文明使用公共设施的宣传,引导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总而言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关于如何在一个有限的资源下,协调不同群体的需求,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居民的幸福感。

解决这类问题,不能一味地指责某一方,而是要从 源头 上想办法:

增加公共设施供给: 政府和社区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建设更多的体育场地和休闲空间。
精细化场地管理: 引入智能预约系统,或者制定更详细的使用时间表和规定。
强化社区自治和协商: 鼓励居民共同参与到公共空间的管理中来,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
倡导文明习惯和相互体谅: 这需要教育和引导,让大家都认识到公共空间的秩序和和谐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

这件事儿,说白了,就是在一个不够用的“蛋糕”面前,如何分才能让大家都尽量满意。这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更需要大家的理解和包容。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公平、和谐地使用公共空间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抢夺”和“冲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蛮喜欢在我住的小区骑车锻炼。

那有一块很大的场地,可以让小天使们跑跑跳跳,或者让情侣们坐到树荫下谈谈情说说爱,或者让三五好友约着打打羽毛球,反正各做各的事情,互不打扰。

迎着凉风,看着街灯一盏一盏往后飞驰,就像把烦恼都抛出去一样。

回头看看微信运动,啊哈,步数又第一了。



大概在16年头,广场舞在我那忽然兴起。

我不歧视跳广场舞,到今时今日我都觉得这是一个老年人锻炼、聚会的好方式,就跟年轻人出去唱个K一般。

附近的街坊们大概都认同我的观点,参加的人玩得high,不参加的人也偶尔在旁边鼓掌叫好。

没人阻扰,广场舞开始野蛮生长。



我以为岁月静好,大家都这样相安无事地过下去。

结果闹起来了,广场舞内部闹起来了,因为跳百人广场舞的占了跳交谊舞的地。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跳广场舞要交电池费、广场舞之间划有领地、广场舞内还互有门派。

要华山论剑了吗?欸,不对啊,你们扯什么,那是公共用地啊。

最后跳百人广场舞的赢了。

他们人多,懂得法不责众,懂得团结就是力量,于是他们一人带一个收音机,开最大声。

交谊舞被轰走,百人广场舞越占越多位置,直到将整个小区都给霸占住。

一进来就听到劣质喇叭的声音,晚上全是从各个地方赶来的退休老人家,舞啊跳啊,夜夜如此,绝不休止。

小区是有完全中学和幼儿园的,只是在那以后他们都不能来这里玩。中学生被骂走,让他们回去读书学习;小天使们来捉个迷藏,也被指责说撞到老人家是个熊孩纸。



反正从那时起,我就没排过微信运动第一名。

自行车封尘,被挂到闲鱼上卖了。

而小区的广场舞大妈大爷们?

你和他们讲道理,他们和你讲伦理;你和他们讲伦理,他们又和你耍赖皮。

唯一一次停跳,是高考前后几天,是几位家长出来求爷爷告奶奶,包了上千块电池费后,把他们劝离几天。

高考完后那群老人家又出来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你看,我们为了你们考试连舞都不跳”,仿佛做了极大的牺牲。



今年的团体越来越大,好多人是从一两公里外的小区过来的。

今天还在跳,在我写回答的时候,窗边准时响起“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我已经不敢想高考生要怎么办。



#——————————



有时候看着公司做给幼儿园那个关于尊老敬老的教案,觉得挺可悲的。

我不知道要怎么跟小天们解释,其实以前如果你在公园里玩,老人家会友善地摸摸你的头,帮你擦擦汗,给你讲“小朋友你一身汗,小心感冒啊”。

而不是边跳广场舞,边把你骂走。



老人家们霸着公共地方、高声放歌骚扰考生,用欺负那些要工作、要读书的人来证明自己是有跳舞的自由。

那个叫嚣的样子,真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网上关于广场舞大爷大妈和年轻人抢篮球场的事儿,真是让人操碎了心。这事儿吧,听着简单,细想起来,其实挺复杂的,夹杂着不同群体的需求、生活方式的冲突,还有一些公共资源分配的问题。事情是怎么闹起来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小区的篮球场,白天可能因为天气或者工作原因,年轻人使用率不高。这时候,一群退休了的老.............
  • 回答
    最近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广场舞大爷大妈和篮球少年肢体冲突事件,真是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很多方面。首先,咱们得承认,广场舞大妈们跳舞占用了公共场地,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她们是为了锻炼身体,丰富晚年生活,但也不能忽视对其他人的影响。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场地本就不.............
  • 回答
    洛阳王城篮球场中广场舞大爷大妈与打篮球小伙子争场地事件,是一个近年来在许多城市都可能出现的典型社会现象,它折射出城市公共空间资源分配的矛盾、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沟通协调的复杂性。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理解其背后多层面的原因和影响。事件的根源:公共空间资源的稀缺与多重需求 城市.............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说啥好呢?前两天刷到“掐女警的广场舞大妈被刑拘”这消息,心里头五味杂陈。一方面,觉得挺解气,毕竟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那也不能随便就动手啊,何况还是掐脖子这种动作,挺过分的。另一方面,又觉得挺无奈,一个普通的老太太,怎么就闹到这个地步了?我把事情大概给捋一捋,网上信息零散,但大致是这么.............
  • 回答
    广场舞老人铁锤砸锁霸占足球场:一场“文明冲突”的冰山一角最近,一则“广场舞老人铁锤砸锁霸占足球场”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视频中,几位老人手持铁锤,粗暴地砸开足球场上了锁的铁门,宣称这是他们“跳舞”的地盘。这一幕,无疑将长久以来存在的广场舞扰民问题,以一种极端且触目惊心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引.............
  • 回答
    看待武汉市民在烈士陵园跳广场舞,称“人民快乐是烈士的期望”,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复杂的社会情绪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事件的背景和争议点: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这件事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烈士陵园是纪念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的场所,通常被认为是庄重、肃穆、充.............
  • 回答
    看到90后医生带社区老人跳防痴呆广场舞走红这件事,我的第一反应是挺欣慰和赞赏的。首先,这位年轻医生能走出科室,走到社区,用一种接地气、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关怀老年人,这本身就很有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对医生的印象就是严肃、专业,但这位医生却展现了另一面,既有医学知识,又有服务大众的热情和创意。用广场舞这种.............
  • 回答
    关于许昌立法规定晚9点后不准跳广场舞这事儿,说实话,我个人的感受挺复杂的。一方面,我能理解为什么会出台这样的规定,另一方面,我也觉得挺让人无奈的。首先,咱们得说说为啥会有这么一个规定。 广场舞这玩意儿,近些年是越来越火了。尤其是在咱们中国,大妈们那是跳得热火朝天,活力四射。这本身是件好事,锻炼身体,.............
  • 回答
    洛阳篮球场新的管理规定,把场地的使用时间做了明确的划分,白天时段大家可以放心地来打篮球,到了晚上七点半之后,这里就变成了广场舞爱好者的天地。这事的“好”在哪儿?首先,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解决了大家伙儿的需求矛盾。 раньше, когда не было четких правил, наверное.............
  • 回答
    广州天环广场保安与顾客争执持刀伤人致死事件,是一起令人痛心和深思的悲剧。这起事件不仅对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也引发了社会对物业管理、保安素质、顾客行为规范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等多个层面的广泛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起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 事件经过的梳理与还原(基于公开.............
  • 回答
    .......
  • 回答
    这件悲剧性的事件,一名年仅8岁的男童在甘肃的喷泉广场上,因为喷泉强大的水流被冲离地面,最终不幸身亡,着实让人心痛和愤怒。对于这样的不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反思,并且追究责任。首先,我们来看看这起事件可能涉及的几个方面:1. 喷泉的设计和安全性: 水压和喷射高度是否合规? 这是一个最直接的问题。.............
  • 回答
    明日方舟玩家与原神玩家之间的微博广场冲突,以及部分明日方舟玩家认为“霸凌原神玩家正确”的观点,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冲突的根源与背景: 游戏间的竞争与比较: 《明日方舟》和《原神》都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二次元手游,拥有庞大的玩家群体。在玩.............
  • 回答
    关于广东医科大学女生用瓶子攻击男生后颈致其流血的事件,从法律、道德、社会影响等多角度分析如下: 一、事件性质与法律层面1. 违法行为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事件中男生因被攻击导致流血、受伤,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 回答
    广州户外全面叫停槟榔广告:一项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举措及其背后的复杂现实广州市对槟榔广告的全面叫停,无疑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进步,也是对槟榔危害认知的进一步深化。这项举措的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对公众健康的直接保护,也对整个槟榔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挑战。然而,要理解这项政策的价值和影响,我们还需要深.............
  • 回答
    如何看待广西梧州学院以东航乘客需要献血为由号召学生献血?广西梧州学院以东航乘客需要献血为由号召学生献血,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整体而言,这是一种在特定紧急情况下,通过动员社会资源来解决医疗资源短缺的尝试,但其背后涉及到信息透明度、信息准确性、伦理道德、校方责任以及学生权益等多个层面,.............
  • 回答
    汕尾市新增新冠肺炎病例的情况需要结合具体的疫情通报和时间点来分析。由于我无法获取实时更新的数据,我将从一般性的角度来分析看待广东汕尾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方面,并尽可能详细地展开:一、 理解“新增病例”的含义和分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新增病例”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通常是24小时)新发现.............
  • 回答
    “广州新生代不会讲粤语”这一现象,绝非简单的“不会说”或“选择不说”,而是涉及到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现象的普遍性与程度的判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广州新生代不会讲粤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其程度因人而异。 完全不会说.............
  • 回答
    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原因在于新郎在婚礼这一神圣庄重的场合,做出了一个非常出乎意料的举动——当众撕毁了原有的结婚誓词,并宣读了另一份。这个行为包含了多重意义和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一、事件本身及潜在原因分析:1. 行为的直接性与冲击力: 婚礼誓词是婚姻的基石之一.............
  • 回答
    关于“广州六岁哮喘女童被老师体罚吐血事件”被指为家长伪造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理解此事需要区分事实、指控和可能的动机,并认识到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事件的初步信息与公众反应: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初步披露。通常这类事件会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和强烈情绪反应。如果最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