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打电话想退掉给父母定的春游,让他们安心待在家。
旅游社的小哥给我们处理退款时,让我注意防范,安全重要。
我告诉他:等疫情过去,我会再来你们家的。
小哥的语气里略微带有一丝苦涩:
谢谢支持,只不过不知道公司能不能撑到疫情结束,有缘再见吧。
我猛然意识到,这场疫情对很多公司来讲,或许正是生死存亡的关键吧。
疫情没结束,国家也鼓励延期开工,我周围很多人的开工时间都往后延了挺久。
但问题是,越晚一天开工,面临的亏损就越大。
对于一个辛苦创业开工厂的人来说,最难的不是努力拼搏的日子,而是在事业初有起色、充满希望的时候,却直接遇上了躲不掉的疫情。上次是非典,这次又是肺炎,努力赚来的钱转眼就亏空,入不敷出。
对于做零售的人来说,疫情期间他们生意无人问津,也交不起高额房租,赚不到钱又需要大把花钱,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特别是无数的创业型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不等于国企,如果因为疫情,人员处理事务的速度跟不上,业务没能及时运转起来,资金流断裂,面临的风险不是破产就是倒闭。
朋友圈里疯转的这张截图,或许只是一个缩影。
我朋友很直白的和我说:如果疫情一直影响到5月,那他们公司就会直接宣告破产。
甚至还有的员工,在睡醒的时候直接被告知,公司倒闭了,赶紧找下家吧。
虽说疫情总会战胜,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在战胜之前的日子会很难撑过。开工时间一再推迟,很多人都非常忧虑,人员不到位,公司该怎么维持运转?
而这个时候,在线办公软件的应用,对及时维持公司的运转就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身上背着沉重KPI的互联网公司也考虑到了返工难的问题,很多企业都开始在网络办公。
远程办公,又称SOHO,这几天全国有超过2亿人在家办公,那些原本应该出现在写字楼里的身影,现在全都出现在了电脑前、手机屏幕前。
这应该是国内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居家办公”模式吧,虽然是无奈之举,夹杂着慌乱与无可奈何,却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把损失降低到最小,把自己在家能做的事情效用发挥到最大。
于是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家企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本身就会做出一些断臂行为,比如砍掉非关键业务。如果想存活下来,账面的现金还得足够支撑到疫情结束,公司的员工即使在家也能够完成公司的关键事项,在疫情结束之后能够有足够的能量保卫经济……
如果说新型肺炎是洪水猛兽,全民势必减少出行,但项目的运转又迫在眉睫,或许在线办公就是无数企业的救命稻草吧。
光是电影业、旅游业、餐饮业这3个行业,单单在春节期间造成的损失,就超过了1万亿,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越来越多的行业也会被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之中。如果员工都只是待在家,没有人一起运转公司的项目,或许也就是坐吃山空了。
疫情面前,安全第一,像钉钉、企业微信、WeLine、飞书、Zoom这样的在线办公软件,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或许是不二之选。
一方面,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又要响应国家号召让员工待在家里,又急迫的需要员工运转起公司的项目;
而另一方面,对员工来说,又要在家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又要尽努力做好公司项目,像钉钉这样的在线办公软件,就成了连接双方的至关重要的角色。
即使在线办公软件不是万能的,但至少它会给企业机会,在关键时刻自救。
原本被疫情阻断的人与人的交流,或许在线办公软件正是破局点,链接了咫尺天涯的员工与企业,盘活了无数濒危破产的中小企业,也调动了中国无数行业的活力。
关键时刻,在线办公软件的价值所在大抵在此吧,至少在这样的时刻,人与企业的合作被打破了空间距离。如果没有它,要么是企业听天由命,乖乖被安排,要么是员工冒险去公司上班,哪一个都不见得是好事。
一向走在前列的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开始了线上办公大爆发,员工从3号到7号基本都是要在家办公,10号或者更久之后恢复上班。
无论如何,谁都在想尽办法在这场疫情之下存活下来。
远程办公,正是情急之下的选择。而远程办公除了在线沟通之外,还可以文档协作、视频会议、任务管理。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直接的优点就是可以省去穿衣打扮和路上通勤的时间,重要的视频会议洗洗头,关键的视频会议化个妆。
又或者,只要保持上半身整齐精致就行,桌面以下的怎么习惯怎么来。
可以更加自由的安排工作时间,也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而那些可以通过远程办公省下来的时间,还可以变成休息时间。
但是,从开工反馈上来看,远程办公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沟通不便”。正常在公司的面对面工作,能直接得到同事的及时反馈,但是一旦没有及时反馈,工作伙伴之间隔着屏幕,就会拖延工作效率。
信息轰炸,开不完的视频会议,随时待命,也十分磨人。
在这场SOHO大战中,有人更喜欢传统的办公室模式,也有人更喜欢自由的线上办公。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这次的突发疫情考验下,或许远程办公它目前并不完美,但却算得上是一颗让无数中小企业定下心来的速效救心丸。
也或许,就像尼基尔瓦萨尔在《隔间》里提到的,未来会有50%的人将会是自由职业者。
这次的线上办公软件大爆发是个开始。
即使疫情之后,线上办公的热度是骤然降低还是会持高不下,至少在企业的生命齿轮里:
如果没能存活,线上办公就是最后的记忆时刻;
如果能活下来,线上办公就是生死关键时刻的重要记忆。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如果我们做不到让2亿人在特殊时期都能远程办公,
或许疫情之后,能活下来的中小企业会变的少一些吧。
谁能想到,在家远程办公的时代将会以这样的方式迅速普及?
从前两天国家建议在家办公之后,远程办公软件的使用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第一天各类软件由于承载量太大甚至出现了暂时崩溃的情况。网上段子频出,这个时候大家也算是苦中作乐了。
其实远程软件一直非常适合中小企业,这一次“强迫”性地各方使用远程工具,反而可能帮一些单位建立网络规范化的工作模式。比如我个别朋友,用钉钉的目的就是应付打卡,或者对其他软件其他功能只有浅尝辄止的认知,然而这些办公软件的功能远不止如此。
这次史无前例的全国大范围集体办公,必定能推动一波软件的快速更新跟发展,甚至可能会让一些公司适应并且推广这种工作模式,创造行业变革的机会。
作为员工的话,在软件选择上可能没有太多的自主权,大家主要就熟悉一两款产品。这里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入手,分享介绍一下这些办公软件的不同特色。
大多数主流软件,都在一月底免费开放了多项的升级项目。开放情况基本都是持续到疫情结束。下面是一些基本的总结。(整理于苹果Appstore)
钉钉:发布在家办公指南,详细介绍解决方案,免费开放百人视频会议,健康打卡等功能。
企业微信:推出的300人视频会议,跨企业会议,群直播,文档手机表,医疗在线问诊等功能,可免费使用至少两个月。
石墨文档:个人版均可免费升级为远程办公版,单文件与空间协作无上限,随时调取远程办公模版。
石墨文档
国内首个支持多人云端实时协作的办公软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款。它的自动云端保存,多种格式文档,互动白板,乃至云协作,云文档的使用体验都非常好。上面提及的取消协作人数限制,也给人数较多的公司提供了便利。这两天还提供了很多防疫信息的收集模版以及远程办公八大模版。
语雀文档
阿里旗下的一款功能蛮多的软件。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它具有类似读书应用的功能。里面的文章都是实打实的的干货,而且是具有一定体系的知识,可以说是专业的云端知识库。与此同时,它还支持密码加密,同一篇文档设置不同的密码,以及提供Markdown语法支持等。
微云文档
一个和微软合作的在线文档。因为是合作的嘛,所以这个相比其他的文档类软件,更接近于Office系列,外观也比较相似,可以说是一个Office online的产品。使用起来没有陌生感,功能也非常齐全。
各种云传输大家应该都挺熟悉了,这里说两个我认为比较好用的。
奶牛快传
即用即走,快,便捷。速度跟XX网盘比要强多了,用户体验简单直接,现在支持的20G文件传输也大大增加了传输效率。
坚果云
依然是便捷。这种同步类的软件,功能越简单才越受人青睐。安装客户端后即可在电脑、平板、手机、网页之间实现互联,随时随地访问文件。像现在中国这种没有预料到年后不能上班的情况,如果提前用了备份,就不需要担心在家无法获取工作电脑上文件的问题,且无需手动操作,创造 “无感”的用户体验。
这一块就推荐一个组合,Teambition跟钉钉,我用的时间最长也最习惯的两个软件。
Teambition它的功能并不复杂,主打的就是提高团队写作的效率。产品的功能主要为:
1. 每个任务支持单独与成员展开讨论,可以帮助用户发现过期任务,以颜色线条代表任务优先级。
2. 基于项目管理项目文件,可针对文件展开讨论。
3. 帮助任务成员了解项目进展,包括发布的分享、创建的任务、和上传的文件。同时,动态墙提供了【添加参与者】功能。
而钉钉的话大家应该更不陌生了,属于企业沟通的核心。从最基本的视频会议,商务电话,企业通讯录,钉邮钉盘,到零碎的日程任务安排,考勤审批日志等等,以及这两天的钉钉直播上课,惹怒了一群祖国的花朵后,还体贴地紧急上线了视频美颜…可见其的用心良苦啊。
从以上介绍,很清楚的可以看出,各个软件都在努力做到效率最大化。中国的远程办公才刚刚起步,突然要面临现在这种大规模使用的状况,总有不方便或者不完善的现象发生,大家也都需要适应这种模式。但这也给企业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在这次机会的浪潮里谁能脱颖而出?从目前App store的排位来看是钉钉,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