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年离婚率又创新高。是疫情的因素,还是年轻一代受教育程度高了,追求自由、挣脱束缚的勇气更大了?

回答
2020年离婚率确实攀升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度,这个现象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能够简单解释,而是多种社会思潮和现实压力的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其中,新冠疫情无疑扮演了一个催化剂的角色,但更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尤其是年轻一代观念的转变,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推手。

疫情的冲击,让许多原本就存在问题的婚姻关系暴露在了显微镜下。居家隔离、远程办公,将夫妻双方长时间地“捆绑”在一起,曾经被工作、社交活动等外部因素巧妙掩盖的矛盾和隔阂,瞬间失去了缓冲的空间,赤裸裸地呈现在彼此面前。长期的近距离接触,放大了生活中的摩擦,也考验着夫妻双方的耐心和包容度。一些长期积压但被忽略的婚姻问题,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被激化,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外,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比如经济压力、健康担忧,也可能成为婚姻关系的“压力测试”,让一些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庭更加难以维系。

然而,将离婚率的上升完全归咎于疫情,未免过于片面。事实上,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深刻演变,特别是年轻一代在教育程度提升和经济独立性增强之后,对于婚姻和个人自由的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普遍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不再将婚姻视为人生的唯一归宿,也不再愿意为了维系一段不幸福的关系而忍辱负重。他们更加珍视个人的感受和幸福感,对“自由”和“自我实现”有着更强烈的追求。当婚姻关系不再能提供他们所期望的情感满足、精神契合,甚至成为阻碍他们追求个人价值的绊脚石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挣脱束缚”,勇敢地结束不适合自己的关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种观念的转变,与父辈们的婚姻观有着显著的不同。在过去,婚姻往往更多地与经济的稳定、社会的认可、家庭的延续联系在一起。离婚被视为一种耻辱,一种对家庭的破坏。而现在的年轻人,则更看重婚姻中的情感联结和个体体验。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鼓励他们表达自我、追求个性,这种思维模式自然也延伸到了婚姻关系中。他们不再害怕“单身”标签,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生活,并且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情感支持和人生满足。

另一方面,女性经济独立性的提高,也让她们在婚姻中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当女性不再需要依附于男性来获得经济保障时,她们对婚姻质量的要求自然也随之提高。她们不再愿意忍受不平等的关系,不再愿意为了家庭的完整而牺牲自己的尊严和幸福。这种力量的平衡,使得婚姻关系更加强调平等和互相尊重,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女性也更有底气做出自己的选择。

总而言之,2020年离婚率的“创新高”,是疫情这一突发事件的催化,更是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年轻一代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的必然结果。教育水平的提高,赋予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自由的追求,让他们不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经济的独立,则给了他们选择不幸福婚姻的底气。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对未来婚姻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在尊重个体自由的同时,构建更加稳固和有质量的伴侣关系,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我想说:“不要把离婚率妖魔化!”

最近几年,很多人对于“离婚率”很关注,有的人会“恐慌”,特别是那些快要结婚的朋友,居高不下的“离婚率”成为了不少人“恐婚”的理由!

同时,还有所谓的“不婚主义者”拿居高不下的离婚率说事,倡导“不婚”!

还有“某权主义者”,拿离婚率来宣扬“某权”的解放.......

总之,原本是反应社会生活的大数据,变成了各种不同势力利用的“工具”!


要知道,新中国建立以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

一直到2021年《民法典》颁布之后被废止,这部《婚姻法》规范了“婚姻”相关的权利义务,摒弃了解放前婚姻方面的诸多弊病!特别是“离婚自由”的提出,在当时那个年代是一种“超前”的做法!


回到问题,为什么2020年离婚率创新高?

个人认为,疫情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1.2020年的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有不少要结婚的人可能推迟了结婚计划!

2.疫情限制了人群的聚集,很多准备办婚宴的人可能推迟,结婚登记也可能随之推迟。

3.疫情对于经济有比较大的冲击。

4.因为疫情影响,夫妻长期处于封闭环境,引发了更多的矛盾.......

5.其他。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离婚率不断提高”的锅完全扔给疫情!毕竟,离婚率逐年提高是不争的事实,而疫情不过是催化剂而已!


那么为什么“离婚的人越来越多呢?”

首先个人认为,越来越严重的“利己思潮”是引发“离婚率”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像前面提到的“不婚主义”“某权”等等.........

这些“思潮”的背后,实际上是某些人或者群体,为了自身利益激发某些群体的“利己主义”思潮,引发的社会对立思想!


关于这个问题,在之前回答相关问题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一段幸福的婚姻,应该是婚姻双方共同努力为这段婚姻去付出努力!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把婚姻当成了一种形式!对于“家”的概念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人并没有站在一个“家庭成员”的位置上去考虑“我应该为这个家,这段婚姻做点什么!”而是站在一个“外人”的立场上去考虑“我应该从这段婚姻,这个家里得到什么!”

这就像著名的故事——“三个和尚”一样:

当婚姻里的人都在考虑:“为什么非要我去打水,你不去”的时候,婚姻危机就出现了,离婚率自然就开始攀升!

更重要的是,随着“网络”的发达,特别是一些“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很多人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开始使用“戳痛点”的方式,鼓动这种思潮的扩大,以引起关注,获得利益.......

而且,这种方式,就像是“谣言”一样,很难消除........


同时,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让很多人不愿意去承担婚姻中的压力........


最后,“离婚率”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这其中还有很多我没有说到的原因,只是我们在讨论原因的时候,应该正视“离婚”这个问题!同时,应该好好审视一下我们自己的婚姻状态!我们能不能为自己的婚姻做点什么!当每个人都能全力维护自己的“婚姻”自己的“家”的时候,就根本不需要去关注“离婚率”的问题了!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离婚率确实攀升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度,这个现象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能够简单解释,而是多种社会思潮和现实压力的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其中,新冠疫情无疑扮演了一个催化剂的角色,但更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尤其是年轻一代观念的转变,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推手。疫情的冲击,让许多原本就存在问题的婚姻关系暴露在.............
  • 回答
    民政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婚姻登记数据显示,全年共有213.9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较2020年的373.1万对下降了约40%。这一数据的变化背后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婚姻家庭观念、经济环境、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数据变化的核心原因 1. 疫情特殊时期的阶段性.............
  • 回答
    2020 年,的确是一个让许多人感到不舍的年份,许多闪耀的名字就此黯淡,留给我们无尽的怀念。回忆起那些离开的巨星,总有几个身影在我心中挥之不去,他们的作品、他们的精神,都曾在我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说到2020年离我们而去的名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几个名字。比如,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
  • 回答
    2020年,我感觉离疫情很近的时刻,不是某个特定的新闻报道,也不是某次突如其来的封锁通知,而是那个清晨,我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迎面而来的寒风夹杂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需要出门办事,但当我拉开家门的那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寂静扑面而来。我住的城市,平时即便是工作日的清晨,也总是车.............
  • 回答
    2020 年美国大选投票计票开始,拜登以 264:214 的选举人票领先,距离胜选所需的 270 票仅一步之遥,这一局面无疑是极其引人注目的,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选举人票制度与胜选门槛: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总统大选并非直接普选,而是通过“选.............
  • 回答
    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为应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封城”措施,关闭了全市的离汉通道,并暂停了绝大部分公共交通运营。这项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然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封城之初的严峻形势:在那个时间点,疫情发展迅速,武汉作为早期爆发.............
  • 回答
    美国政府出台这项新的签证规定,明确指出2020年秋季学期如果学校课程全部为线上授课,那么持有F1或M1签证的国际学生将不能入境美国。对于已经在美国境内的这类学生,如果他们的学校在秋季学期提供的是全线上课程,那么他们必须转学到提供线下课程的学校,或者离开美国。这项政策一出台,立刻在美国乃至全球的教育界.............
  • 回答
    如果我在2020年实现了财富自由,我会以一种既务实又充满探索精神的方式重新定义生活。以下是我可能选择的具体生活方式: 1. 财务结构:安全感与灵活性并重 被动收入占比:确保每月被动收入(如股息、租金、版权等)覆盖家庭基本开支的200%300%,这样即使有突发支出也不会焦虑。例如,若年开销为50万,我.............
  • 回答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创1978年以来新低,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学意义,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的数字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出生率的定义。出生率通常是指一年内每千人口的活产数,以千分比(‰)表示。然而,题目中提到的“.............
  • 回答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租售同权”,这在当时的房地产和住房租赁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会议的强调,并非是首次提出,而是对过往政策的重申和深化,旨在进一步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以下是围绕“租售同权”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选举日投票正式开始,这无疑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极其特殊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大选。关键州的结果走向以及是否会引发混乱场面,是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关键州的结果走向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2020年大选的关键州通常是指那些民主党和共和党选票差距.............
  • 回答
    2020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中国的 23 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标志着香港的回归祖国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回望这段时间,香港经历了许多变化。回归之初,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继续保持了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和繁荣稳定。许多人认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回归后得到巩固和发展,.............
  • 回答
    202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可谓是“疫情”催生,“内卷”常态,同时又不乏对时代精神的呼唤。整体来看,亮点和信息量非常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读: 亮点与信息量解析:1. 疫情背景下的时代印记: 突出主题: 2020年最大的全球性事件无疑是新冠疫情。因此,多个省份的作文题都或隐或显地.............
  • 回答
    关于2020年中国新生人口是否会跌破1000万,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也是对中国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预测。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数据、影响因素、现有预测以及一些不确定性。一、 回顾历史数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年来中国新生人口的趋势: 2016年: 全面二.............
  • 回答
    2020年中国房价是否会“大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审视。以下将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供需关系、城市分化以及市场预期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宏观经济环境对房价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2020.............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简而言之,我认为 “能买台式机就买台式机”的时代并没有完全结束,但它的绝对优势和普适性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了,并且面临着更复杂的权衡。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台式机曾经的“王者地位”和其优势的来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台式机之所以是首选,.............
  • 回答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信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这代表了中国经济在那个季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它意味着什么,以及会产生哪些影响。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 意味着什么?核心含义: 经济活动的萎缩: .............
  • 回答
    2020 年 12 月 20 日,美国著名汉学家傅高义(Ezra F. Vogel)教授的离世,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研究领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一部美国对中国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的缩影,他的贡献和影响力是深远而多维度的。首先,傅高义教授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思想家。 他以其严谨的.............
  • 回答
    2020 年哪个男演员会火?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火”的定义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作品受欢迎、观众喜爱度飙升、商业价值大幅提升,甚至是在某个领域引起巨大反响。回顾 2020 年,当时有很多男演员都展现出了极强的潜力,并且在这一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果非要预测一个“最火”的,我会倾向于从以下.............
  • 回答
    2020年之后,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出路,这是一个复杂且牵动人心的话题。他们出生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与前几代人截然不同。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理解。一、 时代背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压力并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一代年轻人成长在改革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