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漫老师》的问题不在于形象的虚假(当然形象也很虚假),而是人物的行动缺少合理的动机。
其实《俺妹》中的妹妹的形象也很假(当然没有这么假),但桐乃的每一步行动,都有或内或外的因素在推动。对京介经历了幼年时的崇拜和长大后的轻蔑,偶然之间被发现兴趣后分享秘密,在危机时被京介搭救逐渐敞开心扉。每一个情节都有偶然或必然的剧情推动力,以及合理的人物矛盾与心理活动。
而土妹子和绫濑小天使(prpr)等等,各自的行动也有各自合理的动机。
《H漫老师》的问题不仅是张口欧金金,裸体弹钢琴的形象问题,也不是女性作者写什么作品的问题。而是人物的行动缺少动机,缺少心理层面的活动,让角色的行为莫名其妙。
妹妹和和泉老师只见过一面,之前一直避免见面,忽然就好上了。
山田老师想和和泉老师竞争妹妹,和泉写了个“情书”,山田忽然就悲伤了。
根本没见过面的空气同学,惠就铁了心的要交个朋友,“我这么可爱你怎么能拒绝”。
尤其是村正老师,你才出场一集啊,才见过一次面!你就爱得不行了!?有点矜持好伐?!
我觉得,其实后宫也好,媚宅也好,都不是不行的。可以给观众没有血缘的妹妹、和服大小姐、金发美少女,但你不能这么暴力啊。(-1s)
如果登场的人物,行动缺乏合理动机,没有与一般人类似的心理活动和思考回路。那么观众在观看作品时,也会丧失对角色的同理心。
所以看《俺妹》的话,会有观众对角色产生强烈的热爱,对其命运产生牵挂。即便现实中不存在可爱强势的妹妹,同睡一屋的青梅竹马,温柔完美的小天使,但每一个角色仍旧是鲜活的,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的。
而《H漫老师》中的角色,更大程度上只是一个符号,分别代表着妹妹、金发美少女、和服大小姐等等。这样的符号虽然也在刺激观众的荷尔蒙分泌,但是我想是很难走进观众心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