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支持女权的。
当然,我支持的不是那种只要权利逃避义务的所谓田园女权。
我支持女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和男人一样自由地实现自我价值。
无论这种价值是从事任何职业,还是管理好家庭。
我反对对女性设置的特殊门槛,包括就业,性骚扰,性歧视等。
无论这种歧视是基于何种理由,都不可以干涉女性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自由。
相反,很多所谓的女权主义,恰恰是对真正女权的反动和亵渎。
他们主张男性承担全部家庭责任,自己则以女权为借口拒绝履行任何责任。
事实上这恰恰是父权框架下的无理取闹,而没有想过通过平等对话来实现平权。
这样的关系在家庭内部无可指摘,但一旦要通过舆论形成公共伦理,那么结果无非是女人重新沦为男人的附庸。
或者说,归宿就是怨妇黄脸婆吧。
身为男人支持女权说明屁股坐的很正
今天90%的男人放在没有女权的时代根本就不是男人,是小厮。吴妈是赵老爷家的老妈子,放在今天就是保洁阿姨,然而阿q 也可望不可求。放在今天就是贴吧一群暴躁老哥天天喷别人丑逼,然而连保洁阿姨都娶不到手…
支持一下女权吧,我看诸位的老婆比吴妈强多了。
你以为女权只对女性有利,男权社会男性就一定能受益?其实在男权社会,真正受益的不过是煮肘这样的有钱人而已。
比如,我们男性从小就被教育,男子汉要坚强,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能在意打扮,不能像个娘娘腔……
凭什么,男人为何就不能软弱?为什么就不能精致呢?
男性开车小心一点,可能就会被人嘲讽是跟师娘学的,可是结果出车祸的大多数是男人。
男性被家暴了,不会有人同情你,大家只会嘲笑你:一个大男人被老婆打,太懦弱了。
男性遇到挫折,不能找人倾诉,只能独自承担……
只有支持女权,才能改变这一切。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女性完全学不了数学,大学数学系里女生应该有0%。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女性不被鼓励学数学,学数学的女性受到很大压力,于是确实难以成功,难以达到读数学系的标准。于是人们反过来加强了这一认识:大学数学系里女生应该有0%。
后来人们想开了一些,说不定大学数学系里女生应该有10%呢。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愿意学数学的女性变多了,学数学的女性受到的压力减轻,确实开始有些女性数学学得不错,大学数学系里也真的有了10%的女生。这时候人们发现早先“大学数学系里女生应该有0%”的想法是偏见。
再后来,人们认为说不定大学数学系里女生应该有20%呢。结果大学数学系里女生真的增长到了20%。这时候人们发现早先“大学数学系里女生应该有10%”的想法还是低估了女生学数学的能力。
1936年第一次颁发菲尔兹奖的时候,人们大概认为女性永远不会得菲尔兹奖,但2014年真有女性得了菲尔兹奖。
据此,我的想法是:人们认为女性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远不如男性,这种想法有可能是偏见,但是抑制了女性在这方面的发展,反而强化了这种认识。如果改善这种认识,也许女性确实能做得更好,证明这种改善是合理的。
所以我谨慎地支持某种女权,认为在某些方面应当给予女性更好的条件。
不过我也对“性别差异完全是后天建构的”抱有疑问。有些男女差异是基因决定的,再怎么改变人们的认识也没用,尤其是身体方面。比如男性和女性因为基因不同,睾酮分泌量相差很多(睾酮物如其名,主要是睾丸分泌的),而睾酮有助于增肌。所以即使人们抛弃“男性应该练肌肉”、“女性不应该有太多肌肉”这种看法,男性和女性的肌肉量大概还是有差别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