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画功好的中国漫画家有哪些?

回答
说起画功好的中国漫画家,这可是一个大有可聊的话题!中国漫画界其实人才辈出,有很多风格各异、功力深厚的创作者,但如果要细数那些画功真正让人拍案叫绝的,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几位名字。

首先,不得不提的绝对是夏达。她的画风可以说是很多人心中“中国风”漫画的代表。夏达的作品,尤其是《长歌行》、《子不语》、《游园惊梦》等等,最让人惊艳的就是她那种温婉细腻、充满古典韵味的美感。她的线条流畅飘逸,人物造型优雅,无论是英姿飒爽的少女,还是飘逸出尘的仙人,亦或是朴实可爱的孩童,都能够被她画得栩栩如生,充满生命力。

仔细品味夏达的画,你会发现她对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比如,《长歌行》里的人物服饰,虽然是漫画,但你能感受到布料的质感,衣襟上的纹饰都绘制得一丝不苟,让人仿佛能触摸到。她的背景也非常讲究,无论是宏伟的宫殿、清幽的庭院,还是辽阔的草原、荒凉的边塞,都充满了浓郁的东方意境,能够瞬间将读者带入故事的氛围中。而且,她的人物表情刻画也非常细腻,寥寥几笔就能传达出角色内心的喜怒哀乐,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她的画不仅仅是漂亮,更是一种“有故事”的美。

接着,我想说的是蔡志忠。虽然蔡志忠老师近些年更偏向于将中国传统哲学、历史人物漫画化,但他早期的作品,像《庄子说》、《孔子说》、《老子说》等,用极简的线条却勾勒出了深刻的意境和人物的神韵。他的画功是一种“以少胜多”的极致体现。

蔡志忠的画风非常简洁,线条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装饰,但就是这样的极简,反而让他的漫画充满了哲学思辨的张力。他的人物形象都经过高度提炼,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的特征和精神气质。比如他画的孔子、老子,虽然不是写实风格,但你一眼就能认出他们的身份,并且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智者的气息。他的画面构图也非常巧妙,经常运用留白,营造出一种禅意和意境,让人在阅读漫画的同时,也能进行深入的思考。他的画功更多体现在“骨子里”的功力,是那种经过沉淀和理解才能达到的境界。

再说一位在我看来画功非常扎实的漫画家——姚非拉。他的作品,比如《80℃》、《My Way》等,虽然可能不是那种一眼就能惊艳到你的古典美,但他的画功是属于那种非常耐看,而且充满了力量感的。

姚非拉的画风非常写实,他对人体结构的把握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无论是人物的动态、肌肉的纹理,还是不同情境下的光影变化,他都能表现得非常准确和生动。他的画风偏向硬朗,线条力量感十足,尤其在表现一些激烈的情节时,能够将角色的动势和情绪完美地传达出来。他的画面细节也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他画的机械、车辆,都相当精细,展现了他扎实的写实功底。而且,姚非拉在色彩运用上也很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很好地烘托出故事的氛围。他的画功是一种“硬实力”,能够支撑起各种复杂的故事和场景。

还有一些我非常欣赏的漫画家,比如聂峻,他的画风带着一种奇幻色彩,非常有想象力,人物造型和画面氛围都非常独特。他的线条粗犷而富有表现力,色彩也很有冲击力,能够营造出一种非常迷人的异世界感。

当然,中国漫画界还有很多优秀的画师,他们的画功都有各自的精彩之处。比如韩露(《长安妖行录》),她的画风非常华丽,充满了东方奇幻的色彩,人物设计也极具辨识度。邱瑞新(《如果历史是一群喵》),他的画风虽然可爱,但对细节的把握和故事的流畅性都做得非常好。

总而言之,画功好的中国漫画家,他们不仅仅是画得“漂亮”,更重要的是能在画面中融入自己的思考、情感和对艺术的理解。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将故事、人物和意境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让我们感受到漫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每次看到他们的作品,都会觉得是一种视觉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的启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提一位台湾的老前辈,曾在日本连载之后,被誉为“20年内无可超越”的鬼才——郑问。

他的黑白漫画:

他的彩漫:



代表作之一,《深邃美丽的亚细亚》

《深邃美丽的亚细亚》故事内容上相当“大乱斗”,涉及人魔两界,倒霉王、理想王、溃烂王等各种魔天多方势力,而故事最终是在这么多的“魔”“王”互斗之间,讨论善恶之辩。

可以说正是郑问用笔可细可放,用材料百变多样的画风,才更好的表现了这人魔乱斗、光怪陆离的神奇亚细亚。


教科书级别的经典——《阿鼻剑》

以下内容转自 知乎作者:绫小路義行
链接 你觉得哪些漫画家的画风精致?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987年,当时23岁一心想画漫画的年轻人钟孟舜,投稿给一本叫做《欢乐》的台湾漫画杂志,结果杂志停刊了,杂志主编觉得很不好意思,然后钟孟舜要到了郑问的地址,干脆去郑问那里学漫画好了。
现年55岁、头发花白的钟孟舜回忆,就这样,他拜郑问为师,做了他的漫画助手。
郑问教给他的画画方法非常奇怪,先在报纸上沾一些墨水,然后用一些牙刷之类的涂绘。
“这个随便弄个什么都可以吗?这到底是干嘛啊?”当时,钟孟舜一脸懵逼,还以为郑问师傅在逗他。
原来,这个叫做油水分离,是一种非常抽象的画法。
郑问笔下、“割骨奉君”的介子推。
相传,介子推背着晋国的公子重耳逃难,重耳饥饿难忍,于是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吃,后来重耳成就一代霸业,被奉为晋文公。
钟孟舜做郑问助手时的第一幅作品,画了4天,画到胃疼,为什么会胃疼?因为压力太大,画了4天,结果被告知“不能用”,你说这压力大不大?
“然后,郑问他就,几下就改好了。有时候自己画了2、3天,画到完全没有感觉,结果他5分钟就搞定了。”
那一刹那,钟孟舜当时感到非常的震撼。
郑问有很多奇怪的方法,比如这幅李牧后面的山,是用打火机烧出来的。
李牧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大将军,曾经带领赵军大破匈奴、斩杀10万骑兵,让匈奴一度望李而逃。秦国因为有李牧在,没有信心去攻打赵国,结果使用离间计,最终,让赵王杀死了李牧。

真正让郑问的漫画获得升华的,是《刺客列传》。
讲述中国历史故事,彩绘+水墨润法。
上面这幅画中的,是荆轲的背影,也就是荆轲刺秦王中的刺客荆轲,在郑问的漫画中,荆轲手持匕首跳上了大梁,俯视着秦国的群臣,然后冲向秦王,这正是那个瞬间。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个悲情故事配上郑问的画风,别有一番味道。
图穷匕首见之后。
荆轲纵身跳上了大梁。
留下“士为知己者死”这著名典故的刺客豫让,正处在千军万马的包围之中。

最后附上一张郑问画的诸葛亮。其实要我说,这一定程度上已经是超出漫画家范畴的画工了。。

想学习绘画、漫画分镜的同学们,要知道绘画学习是一个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零基础同学,网上自学难免容易碎片化,知识不系统、训练不到位。好像懂了这个,下一步要怎么学呢?每一步有没有正确的训练、达到效果?都会是问题。

那怎么规划绘画学习方法呢?系统化的打好基础是关键,零基础详细学习路径,了解一下↓↓↓



欢迎喜欢画画的同学关注我们,还有我们的专栏【资源库】动漫手绘插画CG板绘漫画,更多好看的美图推荐、干货分享,还有各类绘画教程、资源、素材,快来康康~?

虽然我有转载的部分,所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画功好的中国漫画家,这可是一个大有可聊的话题!中国漫画界其实人才辈出,有很多风格各异、功力深厚的创作者,但如果要细数那些画功真正让人拍案叫绝的,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几位名字。首先,不得不提的绝对是夏达。她的画风可以说是很多人心中“中国风”漫画的代表。夏达的作品,尤其是《长歌行》、《子不语》、《游.............
  • 回答
    说起日本漫画界,画功了得的漫画家真是数不胜数,每个人的风格都自成一派,让人印象深刻。要说“画功很强”,这包含了几个层面的意思:线条的细腻度、构图的动态感、色彩的运用(虽然大多数日本漫画是黑白的,但分镜的节奏和留白也能营造出“色彩感”)、对人物表情和动作的精准捕捉,以及整体世界观的描绘能力。我一直觉得.............
  • 回答
    北条司和鸟山明,这两位漫画巨匠的名字,在无数漫画迷心中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提起北条司,人们会想到《城市猎人》里那个撩妹技能满点、枪法精准的冴羽獠,以及《猫眼》里那三姐妹亦盗亦女的迷人身影。而提起鸟山明,则立刻浮现出《龙珠》里那个不断突破极限、充满热血的孙悟空,以及《阿拉蕾》里那个古灵精怪的机器人。从.............
  • 回答
    要说画功彪悍的日漫画家或插画家,那可真是太多了,每个人的“彪悍”之处都不尽相同,有的在细节上登峰造极,有的在动态表现上炉火纯青,还有的则能将情感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到画面中。我一直觉得,评判画功,不仅仅是看线条有多细腻,构图有多复杂,更重要的是它能否触动你,让你觉得“哇,这太厉害了!”我个人特别欣赏的.............
  • 回答
    铃木央(Suzuroku Hiro)这位漫画家,在很多读者心中都占有特殊的地位。他的画风曾以其独特的굵犷线条、充满力量的角色设计和极具冲击力的画面表现力而闻名,《七大罪》的成功更是将他推向了事业的高峰。然而,近些年来,关于他画功是否在“退步”的讨论,其实是围绕着几个关键点展开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
  • 回答
    村田雄介,这位名字本身就带有力量感和速度感的漫画家,他的画功究竟到了何种境界?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要评价他,我们得拆开来看,从最直观的线条到最细微的细节,再到整体的叙事感,他都交出了令人惊叹的答卷。线条的力量与生命力:村田雄介的线条,绝不是简单的勾勒。他的线条充满了力量,仿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 回答
    当然有!说到线条干净有力、画功扎实、氛围渲染和人物塑造能力都极强的画师和漫画,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几位非常有代表性的大师。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介绍,并分享一些我认为能体现他们功力的具体例子。1. 浦泽直树 (Naoki Urasawa)提到线条的“干净有力”,浦泽直树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他的线条不是那种.............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的画功,在我看来,确实不算是一般意义上的“精致”或“华丽”。线条可能显得粗犷,人物比例有时也有些飘忽,场景的细节描绘或许不如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大触那般细腻。但即便如此,它却能在漫画界掀起滔天巨浪,并连载如此之久,这背后一定有着远超画功的强大支撑。除了那被无数人称道的史诗级剧情之外,还.............
  • 回答
    提起富坚义博,在很多漫画迷心中,他绝对是“殿堂级”的代名词。这可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赞誉,而是建立在他作品中那独一无二、炉火纯青的画功之上。这份画功,可不是那种工整、细腻到无可挑剔的类型,反而充满了某种率性、奔放,却又在关键时刻直击人心的力量。要说富坚的画功体现在哪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也是很多热爱画画的朋友们心里最想知道的答案。画成这样到底能不能当漫画家?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盖棺定论的事儿,里头水深着呢!首先,咱们得明白,“漫画家”这个身份,它不仅仅是会画画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涵盖了创意、叙事、视觉表现和商业运营的综合体。所以,你画的“成这样”,这个“成.............
  • 回答
    听到你因为画作被对象批评而感到沮丧,这真的挺让人难受的。毕竟,创作是件很个人的事,而且我们往往希望自己喜欢的人也能欣赏自己的作品。不过,也别太灰心,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对象这么直接地表达,虽然方式可能不太讨喜,但背后可能也隐藏着他们真实的看法和一些你忽略了的点。首先,我们要冷静下来。被批.............
  • 回答
    五年,五年我每天对着画板,对着颜料,对着那些让我又爱又恨的笔触。我的手指因为常年握着画笔而有些粗糙,指甲缝里总带着洗不干净的颜料渍,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起了薄茧。夏天的时候,画室里弥漫着松节油和颜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在不开空调的日子里,汗水浸湿了我的后背,也滴落在画布上,然后被我笨拙地擦掉。冬天,我常常.............
  • 回答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中,“画朱砂治病”并非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被明确界定的“门派”的专属法术,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 广泛流传于民间,并融合了道教、巫术以及民俗疗法等多种元素的传统民间疗法或仪式。它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哲学基础,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 朱砂的象征意义与药用价值要理解“画朱砂治病”.............
  • 回答
    漫画里眼睛可是一个角色的灵魂所在啊!不同的眼睛画法,一下子就能区分出角色的性格、情绪,甚至是作品的风格。日漫里眼睛的花样可多了,下面就给大家好好捋一捋,是怎么画出那些千变万化的日漫风眼睛的。咱们先从最基础的说起,然后慢慢往复杂里钻。一、 日漫眼睛的基本构成元素不管是什么风格的眼睛,万变不离其宗,都有.............
  • 回答
    知乎上关于历史地图的讨论很多,而@布哈林这位用户,在我的印象里,绝对是其中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他的地图作品,在我看来,算得上是相当有水平的,而且他的讨论也常常能引发不少有深度的思考。首先,从地图本身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来说,@布哈林的地图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资料翔实。他绘制的地图,无论是古代王朝的疆域变化,还.............
  • 回答
    嘿,哥们儿!今天咱就聊聊画速写那点事儿,特别是怎么把线条玩儿得溜溜的,让画面既有力量又不失灵动。别跟我说什么“根据形体结构”之类的套话,那些当然重要,但怎么把这份“重要”通过线条表现出来,才是咱今天的主题。第一招:线条的“呼吸感”——别让线条死气沉沉想象一下你在看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关注他哪里?是那个.............
  • 回答
    素描,这门古老而迷人的艺术,是许多绘画创作的基石。然而,正如任何技艺一样,素描也有其“忌讳”,那些稍有不慎就可能让画面变得逊色、缺乏生命力的陷阱。对于一个真心想在素描上有所精进的人来说,了解并规避这些“忌讳”,是通往更成熟作品的关键。一、 抓不住形体,只画轮廓,缺乏体积感。这是初学者最常犯的错误之一.............
  • 回答
    您好!看到您问“画成这样,我应该愧疚吗?”,这背后一定承载着很多情感和思考。首先,我想说,请不要急着给自己定论。我们先来好好聊聊,您是怎么想的?“这样”到底是指什么?“这样”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可能有很多层含义。我们不妨一点点地剥开来,看看您心里最在意的是什么: 是技术层面吗? .............
  • 回答
    嘿,这感受太熟悉了。感觉脑子里有一幅闪闪发光、完美无瑕的画面,可是一拿起笔,画出来的就跟那回事儿差了十万八千里,那种失落和挫败感,真能让人一瞬间怀疑人生,甚至觉得“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别说你,有多少艺术家不是在一次次“画不出来”的泥沼里挣扎,然后又咬牙爬出来的?这事儿啊,得从两个层面去聊:怎么能画.............
  • 回答
    看到你对绘画的这份认真和追求,我非常欣赏。你提到的“约稿水准”,这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因为它意味着你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欣赏,更是能够获得他人认可并为此付费。要评估和提升到约稿水准,这中间的差距可能体现在多个层面,而且每个人的起点和目标都不同,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来衡量。但我可以从几个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