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奥迪 e-tron 正式上市,起售价格 69.28 万元,竞争力如何?你有什么想说的?

回答
奥迪etron的正式上市,将德国豪华品牌在纯电动领域的布局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当看到那张写着“69.28万元”的起售价时,相信不少潜在消费者心中都会升起一个问题:奥迪etron,竞争力究竟几何?

作为奥迪品牌首款量产的纯电动SUV,etron承载了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上的重要期望。它并非一款横空出世的“概念车”,而是基于成熟的MLB Evo平台打造,在技术和设计上,都延续了奥迪一贯的精致与科技感。这一点,从它身上你很难找到那种为了“电动”而牺牲豪华感的痕迹。

亮点与优势:

纯粹的奥迪基因: 这一点是etron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你坐进车内,熟悉的奥迪设计语言,高质量的用料,以及触手可及的科技感,都会让你觉得这是你熟悉的那个奥迪。双联屏虽然不是最新潮流,但其细腻的操作逻辑和显示效果依然是行业标杆。而那些如虚拟外后视镜(部分配置)、贯穿式LED灯带等细节,更是将奥迪的科技光环展现得淋漓尽致。
扎实的行驶质感: 奥迪在底盘调校上的功力有目共睹,etron在这方面依然没有让人失望。它的悬挂系统能够很好地处理路面的颠簸,提供出色的舒适性。同时,得益于纯电平台的低重心设计以及quattro电四驱系统,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循迹性也相当优秀,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也能提供不错的驾驶乐趣。这种德系品牌独有的那种“厚重感”和“高级感”,是很多新势力品牌暂时难以企及的。
成熟的quattro电四驱: 奥迪的quattro,在燃油车时代已经深入人心。到了电动时代,etron用两个电动机分别驱动前后轴,实现了更精准、更快速的扭矩分配。这不仅带来了优秀的抓地力和稳定性,也让车辆在湿滑路面或者激烈驾驶时,能够提供更强的信心。
充电补能的便利性(相对而言): 虽然电动车的充电网络仍在建设中,但作为一款豪华品牌车型,奥迪etron在国内合作的充电网络布局相对较广,而且其支持高功率快充的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当然,这还是需要与我们熟悉的燃油车加油的便利性去对比,显然还有差距。

槽点与挑战:

续航里程: 这是目前纯电动汽车普遍面临的挑战,奥迪etron也不例外。虽然其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可以满足日常通勤,但在长途旅行或者极端天气下,续航表现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与一些主打超长续航的竞品相比,etron在这方面似乎并没有特别突出。
价格门槛: 69.28万元的起售价,让奥迪etron直接进入了豪华纯电SUV的第一梯队,与特斯拉Model X、保时捷Taycan(四门轿跑但定位类似)、蔚来ES8等车型正面交锋。虽然其品牌溢价和技术实力是支撑这个价格的因素,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投入,需要仔细权衡其价值。
市场竞争环境: 纯电动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淘汰赛”。特斯拉Model X虽然价格更高但品牌号召力依然强劲;蔚来ES8凭借服务和换电模式赢得了不少忠实用户;而奔驰EQC、宝马iX3等德系竞品也都在争夺同一块蛋糕。奥迪etron需要用其独有的优势去打动消费者,证明自己的价值。
设计上的保守? 虽然说“延续了奥迪一贯的精致与科技感”是优点,但也有人认为etron的外观设计相对比较“克制”,缺乏一些颠覆性的元素,与市面上一些设计大胆的电动车相比,可能不够“吸睛”。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审美。

总而言之,我想说:

奥迪etron的到来,无疑是为国内的豪华纯电SUV市场注入了一针“德系血液”。它不是一款用来“颠覆”行业,而是用来“丰富”市场的产品。

对于那些追求纯粹的奥迪品牌体验,注重行驶质感和品牌调性,并且对纯电动车有一定接受度的消费者来说,etron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 它提供了一种“熟悉的豪华”在电动时代下的延续,你可以期待它带来依旧稳健、精致的驾驶感受和乘坐体验。

但如果你是那种追求极致续航、或是对外观设计有着非常激进的要求,或者预算有限但又想拥有一台“够看”的纯电动车,那么你可能需要再多对比一下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 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性价比和市场接受度,往往是决定一款车最终成败的关键因素。

奥迪etron的市场表现,最终会由时间来检验。但无论如何,它的出现都标志着奥迪在电动化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我们期待它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天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看到这个问题时,有那么一瞬间有点懵逼——这不是我等负翁考虑的啊,要说A6还能略微垫垫脚,e-tron这题有点超纲了。

不过人常说的好,要像富人一样思考问题,不然你会永远穷下去。

那我就假装自己是e-tron的目标客户群体,来看看这车竞争力如何。

1、这个价格刷掉的是非目标客户群

这样说或许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在最低学历985、人均起薪百万的知乎(手动狗头,求放过),大部分知友看到这个价格就真的已经被劝退了,包括我。

但对于想买大中型SUV的目标客户来说,其实真的还好。

如上表,暂且不去和轴距基本相同的Model X比价格(EQC从轴距和长度来看,比e-tron低半级,暂且也不比较),就跟自家Q7燃油车对比,e-tron这个价格其实还是不错的,而且e-tron不仅仅是动力优势明显,连配置都远高于Q7。比如标配的空气悬架、矩阵大灯,高配的自适应巡航、B&O音响等。

考虑到e-tron的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成本,远高于Q7的L4 2.0T或V6 3.0T发动机+变速箱,e-tron这个价格,算来算去怎么有点赚便宜的感觉……(绝对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还是没有学会富人思维啊)

2、续航基本够用,电池寿命是优势

谈到电动车,永远离不开续航和电池寿命的话题。

作为2019年上市的纯电动车,NEDC 470km公里的续航里程,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目前国内很多造车新势力的新车,续航都已超过500km,比如小鹏G3 NEDC 520km,广汽Aions NEDC 510km。而作为电动车的造势者,特斯拉Model X的长续航版则达到了NEDC 575km。

470km的续航,对于我来说,典型的短途游场景,大概是1天内从广州到深圳跑个来回,或者从广州跑到阳江来个小长假游。当然这都不会有什么里程焦虑。

(补充个信息:我朋友开e-tron从广州去深圳,出发时表显续航368km,以时速130km/h的速度跑了120多公里后,表显续航220km。也就是说,高速掉电会超过表显20%左右,如果出发时续航450km,实际一直跑130km/h,可能会跑370km左右。如果跑120或者100,续航应该会有所改善)

至于长假时开这车回老家?600km的路途,平时估计是问题不大的,中间花40分钟吃个午饭小盹一下,就充够电了,但是春运、十一等高峰时期,别说给车充电了,就是给人充电都得排长队。所以高峰期开电车跑长途,这绝对是一个送命题。

续航接近500km,足够覆盖95%的使用场景了,还有5%的场景,可以坐飞机/高铁+打车。至于开之前的燃油车?开惯了电动车后,如果你还愿意开油车,那么……可以勉强一试。

当续航不再是大问题时,电池寿命会是一个优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一名传统主机厂的工程师,虽然平时深受传统大厂的流程、标准之“苦”,但如果以一个普通的消费者角度来看,正是有了完善的流程和标准,所以e-tron承诺的8年或16万公里质保,应该是比较值得信任的。

从知乎以及其他公开渠道了解到的信息看,e-tron的热管理系统是比较优秀的设计。优秀的热管理系统,可以说是保证实际续航和电池寿命非常重要的一环。

参考我朋友 @Mr.Zhang 的回答:

3、安全性能是亮点

由于职业所限,我总有些职业病:看一款车是否厚道,往往喜欢从安全性能的角度来评价。

比如这次广州车展,我特意观察、记录了一些新车的安全带设计。然后得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某品牌的E级轿车安全配置是最厚道的,而新上市的B级SUV则充满了圈钱的味道。

好了,上面是题外话,回到e-tron,我的结论是:

e-tron可能是截至2019年12月最厚道的电动车。

为什么这么说?

1) 国内上市的电动车型号多如牛毛,但真正获得C-NCAP五星的,可以说屈指可数。

一方面的原因,可能CNCAP管理机构目前的重心,还是在销量占绝大多数的燃油车上;

另一方面,可能大部分电动车并没有这个底气去接受C-NCAP 2018版的检验(没底气但运气差的也有,比如2星的北汽EX360,江淮iEV7S,云度π3)。

至于C-IASI,目前还没有见到过一款纯电车型获得过全G评价,在可预见的1年内,估计还是全军覆没。

2) 作为国际上最严格的第三方安全测试标准IIHS,e-tron是目前为止成绩最好的EV。

查询IIHS官网,e-tron获得了“2019 TOP SAFETY PICK+”的评价结果,各试验的子项得分也是全G。考虑到纯电动车如此小的销量,奥迪不可能针对进口车,单独开发中国式样的版本,中国消费者买到的也将是同等安全的e-tron。

至于其他同价位的Model X和EQC,IIHS官网没有相关信息,应该是还没有被抽选。

倒是Model S:25%小偏置碰是A,儿童座椅约束是M。当然,作为Tesla的第一款量产电动车,这个结果还勉强能接受,毕竟车企都是在进步中。比如2020款Model 3就同样获得了“2019 TOP SAFETY PICK+”,与e-tron的差异在于,Model 3的25%小偏置碰中,小腿/脚部得分是A,而非全G。

熟悉国内安全业界的知友应该了解,CNCAP 2021版即将导入带角度的侧面柱碰。

大家都了解最基本的力学知识,254mm直径的刚性圆柱,对于车体侧面来说,就相当于一个应力集中点,如果车体设计不合理,32km/h的速度下,刚性圆柱对车体的侵入量将非常可怕。

对于电动车来说,由于电池都布置在车底,电池包侧面离车辆门槛较近。这就不仅仅需要改善车体侧面的结构设计,更需对电池包框架进行特殊设计,方能确保电池系统安全无虞。

上图是e-tron的车体结构设计,可以看到不仅车体红色部位进行了加强,电池包内部电池组之间的间隙,也布置了田字形的加强梁。

而电池包框架侧围的纵梁内部腔体,则设计了蜂窝状的吸能结构,这算是一种并不多见的高成本设计方案了。

总体来看,作为传统一线豪华品牌第一款旗舰纯电动车,e-tron的安全性能没有让人失望。

4、一些其他的想法

从家庭第二辆车的角度来看,这辆车的竞争力是足够的,不管是从性能、尺寸、安全性来说,还是从价格来说。

但是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能买得起进口e-tron的,年收入在全国来说至少是前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这就决定了e-tron的销量不会特别高。

如果奥迪能在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尽快国产,那么可以预见e-tron将赢来一波爆发,并可能牢牢占据高端纯电动车市场。

user avatar

关于奥迪e-tron的技术参数与战略定位,在我以前的文章中已经有详细解读:

做个概括就是:

  • 战略定位:开启奥迪电动化的新篇章。从“e-tron”的独占性命名、时常拿来与Ur-quattro相提并论可以体会到,战略意义比战术意义更大。
  • 产品对标:对标特斯拉Model X、奔驰EQC、捷豹i-Pace. 电池容量95kWh为最大、轴距比EQC长、欧美售价略低于EQC。
  • 重视安全:首款获得Top Safety Pick+的电动汽车,前防撞系统评级Superior.
  • 充电布局:依托大众集团的整体电动化战略,强调充电桩数量与快充。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优势。

已谈过的信息不再重复。近一个月,奔驰EQC与奥迪e-tron接连公布价格,因此题主关注的焦点应该在于价格:起售价格69.28万元比奔驰EQC还高,那竞争力如何

关于售价问题,要从以下3个角度来看:

一、 此为进口版价格,国产版等2020年

首先要指出的是,69万是进口版奥迪e-tron的售价,最直接的影响是要缴纳15%的关税,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费用。

因此直接把这个价格拿来与国产版奔驰EQC的售价对比,是缺乏参考价值的。

2019年11月的奥迪e-tron深圳发布会曾公布:国产奥迪e-tron将于2020年发布。就像大家预期国产Model 3的价格会远低于进口Model 3一样,国产奥迪e-tron售价肯定会有一个较大的降幅。

那国产奥迪e-tron的售价将是多少呢?我们可以根据它在全球的定价策略来推断。在美国市场上,奥迪e-tron比奔驰EQC低2700美元[1];在欧洲市场上,奥迪e-tron比奔驰EQC低2000欧元[2]

当然,配置、行情不同,最终售价也会不同。如果国产奥迪e-tron的定价策略与它在欧美相同,那将奔驰EQC的价格减1-2万元就能得到一个合理的推断。

这个定价策略是否有效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美国市场表现平稳[3]

在欧洲的新能源大本营挪威表现不错,力压特斯拉Model X与捷豹i-Pace[4]

二、 进口版也免购置税

对豪华车来说,购置税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个好消费是,10月25日公布的「第27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5],奥迪e-tron也位列其中。

三、 技术参数对比

豪华电动SUV的可选项并不多,我们还是把技术参数列一下:

  • 车身长度:特斯拉Model X最长,奥迪e-tron与之相近;而奔驰EQC与捷豹i-pace则少一圈。
  • 电池容量:奥迪e-tron用料很足,为95kWh,接近特斯拉Model X长续航版的100kWh。;其实,应该选Model X 75D对比更为合适,但国内标准数据为长续航版[6]
  • 续航里程(NEDC): 除Model X长续航版之外,奥迪e-tron续航最长。同上,应选Model X75D对比更为合适。
  • 价格:前文已介绍,奥迪e-tron国产后比奔驰EQC低1-2万元,预计55-60万元。

最后,豪华车的豪华,最好还是脱离冷冰冰的技术参数,直观地去体验。下面是我翻译的一个youtube视频,分享给大家直观地体验:

奥迪e-tron介绍 https://www.zhihu.com/video/1190339222798876672

奥迪电动战略的急先锋

奥迪e-tron是整个奥迪电动战略的急先锋,战略意义大于战术意义。

2019年11月的奥迪e-tron深圳发布会公布,在 “步进未来(S.T.E.P.)”电气化战略,涵盖体系支撑(System)、技术储备(Technology)、用户体验(Experience)、产品布局(Product)四大领域。奥迪将基于MLB evo、MEB、PPE、J1四大平台,持续丰富电气化车型矩阵。到2025年,奥迪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30款新能源车型。

从北美与欧洲销量来看,奥迪e-tron能够完成它作为急先锋的历史使命,后面还有一系列车型来支撑它打全面竞争战。

参考

  1.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StoLibrKY
  2. ^ https://www.autoexpress.co.uk/mercedes/eqc/107846/mercedes-eqc-vs-audi-e-tron
  3. ^ https://insideevs.com/news/380029/audi-e-tron-sales-us-october-2019/
  4. ^ https://insideevs.com/news/380011/e-tron-i-pace-model-x-norway/
  5. ^ 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01939
  6. ^ https://car.autohome.com.cn/config/series/2664.html#pvareaid=3454437
user avatar

谢邀


e-tron是奥迪可能是奥迪为“下个时代”的开端而准备的最重要的车型。奥迪的各种新能源车型都带有“e-tron”,而这款车直接用e-tron作为名字,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了e-tron,奥迪近些年推出了好几款概念车,直到现在它才终于出现在了路面上。

其实说起e-tron,我最先想起来的是10年前,2009年,奥迪推出的e-tron Concept:

这款概念车是一款类似R8的纯跑车车型,它的设计草图后来也成为了那几年学汽车设计的学生们必然会临摹的作品之一。今年上半年上海车展的时候还特意去展台看过一阵e-tron。而这些天正好在开这台车,所以也有一些相比车展上匆匆一瞥更进一步的体验。

对于所有纯电车型来说,不仅仅是e-tron,面对的最大问题都是充电。而充电说实话,现在公共的配套设施方面真是很不方便的。即使在号称“汽车城”的安亭,找一个方便好用的充电桩还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为了那几天的试驾,我下了4个APP,白跑了三个停车场,还试了若干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充电的充电桩…好在e-tron的续航按照现在的主流标准有470公里,所以这样的烦恼只在试车过程中体验过一次。

所以选择一款纯电动车,真正的关键前提是在家或者公司有自己的停车位,这样的条件显然指向了在家有私人停车位、在公司有专属车位的人。这类人群相较大多数普通车主来说,对价格更不敏感。所以前两天有个新闻说“保时捷Taycan明年中国市场的配额已经订完…”。其实现在的电动车并没有形成固定的级别与定位,大家则都在探索中。而e-tron作为奥迪的第一款独立车系的纯电车型,也有自己的期望。因此我们不太能像以前一样给什么车找定位、对标。

当然,e-tron是奥迪基于目前MLB EVO平台的纯电车型,所以乍看起来更像是一台普通的汽油车。同时参考尺寸方面,和自家Q5L也有一定的相似处。所以如果和Q5L相比,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Y0线在D柱之前都几乎一样。所以e-tron在外形上有了一个比较稳健的基础。

八边形格栅是奥迪SUV系列的家族化设计,在格栅边框的断面细节上做得相比传统汽油车型更加柔和。内部依然以纵向的电镀饰条为主,因为是EV车型,所以格栅基本上封闭。

矩阵式LED大灯在其他大部分车型中要选装,而在e-tron系列中是全系标配。内部采用了参数化的设计细节,这种三角形的叠加如今在奥迪的新概念车里也经常见到。

从车尾看过来,可以从后轮包上面的高光看到非常强壮的肩膀特征,非常体现整车的体量。

以横杠为主题的贯穿式尾灯在夜晚很有辨识度。尾灯的迎宾模式很有必要。因为充电口在靠近车头的地方,所以这台车很多时候是车头朝里停着的,这时候做一个显眼的尾灯就非常有道理了。

迎宾模式自然也不会缺席。如今它也成为了在有无钥匙进入的情况下,我们掏出钥匙来摁一下的理由。

作为上市的限量版e-tron的Edition one搭配的是Audi Sport的花瓣式轮毂,样式和RS4上的一样。搭配普利司通ALENZA轮胎。这几年普利司通在国内好像越来越低调,网上搜了一下才知道这是17年发布的高端SUV轮胎,想来应该和马牌的UC6之类差不多。

外饰还可以说和Q5有一些联系,那么内饰的设计则焕然一新。内饰的关键零部件我们可以在Q8、A7等新车型上看到,总的来说是奥迪新时代下的家族化设计。

方向盘、仪表、中控屏幕这内饰三大关键零部件也沿用自其它新车型,这是如今各大主机厂的常规操作。

新的电子档把是驾驶员的右手支点,也是整个内饰设计的支点。不同于绝大部分电子档把,其他的都是活动一个整体,比如知名的“大鸡腿”,是活动一整个“鸡腿”;而e-tron这款是在一个真皮包覆的“桥”下面悬吊一整块具有金属质感的大体块,通过前后活动这个整块来换挡,体验非常不同凡响。尤其前一段时间我做过一段时间的电子档把设计,才明白这背后的结构难度(的一点皮毛)。

另外中央储物区域这里的设计给我的感觉很完整,很舒适。大块的电镀很有整体感,就像是在一大块金属中挖了一个储物格,内部有无线充电和杯托。电镀饰圈中间镶嵌氛围灯相当具有精致感,而这种设计在内饰部分可以经常见到。

内饰方面Alcantara、真皮缝线以及B&O音响是奥迪在这个价位车型上应有的常规配置。

同平台的汽油车型,我们打开前盖会看到发动机。而e-tron,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前备箱。尺寸方面倒是不太大,感觉可以放下一个登山包。

设计上的评论是我个人要在这篇回答里夹带的“私货”,说完这些,要说一下驾驶感受。e-tron在驾驶和日常使用方面完全符合一款普通奥迪汽油车的日常使用习惯。

它不是一个设置了很多细节来省那么一点点电的车:没有一个让你随时节能的B挡在电子挡把上;也不会一旦停下车,无论在什么挡位上只要打开车门就自动熄火。它的电池和续航以及支持的大功率快充制式都让它有本钱不在意这么点儿细节上扣出来的电量。

而从动力上说,5秒多的0~100km/h加速成绩只是感受动力很充沛,并不暴躁。它不是一款强调01加速成绩的车。全油门起步的初段是可以感受到功率输出的限制的。相信一方面有防打滑的设置,一方面也有保护电池和电机的考虑。速度超过40以后的中段加速非常恐怖,可以完全丝滑的一瞬间突破120,这种体验是以前只有V8以上的车型才能带来的。

总的来说,e-tron在使用体验上就是一款奥迪的中型SUV应有的水准。而驾驶体验上来说,又具有EV车型天生的优势,动力充沛,而且绝对的没有一丝顿挫。另外续航也很能很满足日常的驾驶需求,大概半个月充电一次即可。对于我这个从小看“血液中涌动着汽油”的人来说,e-tron的体验感受是比预期中更好的。当然了,在充电设备的基础建设即使在上海也依然不怎么样的今天,家里还是有私人车位和充电桩才能让人们安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奥迪etron的正式上市,将德国豪华品牌在纯电动领域的布局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当看到那张写着“69.28万元”的起售价时,相信不少潜在消费者心中都会升起一个问题:奥迪etron,竞争力究竟几何?作为奥迪品牌首款量产的纯电动SUV,etron承载了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上的重要期望。它并非一款横空出世的“概念.............
  • 回答
    这几款车都是各自品牌中的明星产品,也都是中大型豪华轿车的标杆,各有千秋,选哪款确实得好好琢磨琢磨。咱们就一项一项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希望能帮您理清思路。宝马5系:运动的灵魂,驾驶的乐趣如果您追求的是驾驶的参与感和操控的精准性,那宝马5系绝对是您的首选。 操控与驾驶: 这是宝马的看家本领。5系底盘调.............
  • 回答
    宝马5系、奥迪A6、奔驰E级,这三款车在国内的轿车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德系三强”的代表,也是很多人心中中大型豪华轿车的标杆。那么,开这三款车的人,大概属于什么样的收入群体呢?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首先,这三款车的定位和价格区间。新车价格来说,无论是宝马5系、奥迪A6还是奔驰E级,它们的起售价普遍在.............
  • 回答
    选车这事儿,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在奔驰E级和奥迪A6L这两位当打之年的德系豪华轿车面前,选择更是让人纠结。说实话,这两款车都是各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扛把子”,口碑和市场认可度都没得说,但风格和侧重点却 quite different。我个人觉得,与其在这儿听一堆参数对比,不如咱们来聊聊它们到.............
  • 回答
    您好!关于奥迪A6L和奔驰E级在北方地区的保值情况,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这两个德系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在北方地区,它们的销量和保有量都相当可观。要判断哪款更保值,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不只是看一个简单的数字。首先,我们来谈谈“保值率”这个概念。 简单来说,保值率就是.............
  • 回答
    哥们,20岁正是荷尔蒙爆棚、想干点大事儿的年纪,选辆小跑车撩妹,这想法我太理解了!这几款车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各有千秋,咱们来掰扯掰扯,帮你认清哪辆才是你心中的“梦中情车”。1. 野马 GT 23款 (Mustang GT)这绝对是这几款车里,名字带“野马”就自带一股子不羁的劲儿! 撩妹指数:爆表.............
  • 回答
    沃尔沃 S90 的出现,确实给宝马 5 系、奥迪 A6L 和奔驰 E 级这“德系三强”的市场格局带来了一些不小的涟漪,甚至可以说是“冲击”。要深入了解这一点,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S90 的本事,以及它怎么就敢挑战这些大佬。首先,咱们得认识到,豪华中大型轿车市场,尤其是在中国,是竞争最激烈也最成熟的市.............
  • 回答
    说起奥迪的“L”系列,A4L、A6L、A8L,这三款车可以说是定位从入门级豪华到行政级豪华的代表,它们之间的行驶品质差异,绝不是简单地“一个比一个好”那么直观,而是渗透在方方面面,从底盘的调校逻辑,到 NVH 的极致追求,再到动力的输出特性,都各有侧重,也都烙印着奥迪品牌家族化的基因,但又有着各自的.............
  • 回答
    奥迪A4L,这个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与“商务精英”、“品质之选”这些词语紧密相连。尤其是当“L”这个后缀出现后,更是精准地击中了中国消费者对空间的需求,使其成为中型豪华轿车市场中的常青树。那么,当新款奥迪A4L驾临,它究竟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和过去的老款相比,又有哪些脱胎换骨的变化呢?咱们就.............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奥迪和斯巴鲁四驱系统的核心差异,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许多车迷心中,奥迪的“推头”问题比斯巴鲁更令人诟病。虽然同属前纵置四驱布局,但它们在核心技术和调校理念上有着天壤之别。首先,我们得理清一个概念:“推头”(Understeer)。 简单来说,推头就是在弯道中,车辆的转向不足,前轮抓地力.............
  • 回答
    奥迪Q8,这款奥迪品牌下的旗舰级SUV,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件出自大师之手的雕塑,而不是简单的一台代步工具。每一次坐进它的驾驶舱,都能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精致与力量感,那种体验,确实很难用几句话就能概括。外观:气场全开,不怒自威首先吸引我的,必然是它那张扬又不失稳重的前脸。奥迪标志性的八边形进气格栅.............
  • 回答
    奥迪A6L,作为奥迪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明星车型,一直以来都以其沉稳大气的设计、豪华的内饰以及不错的驾驶体验赢得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那么,对于追求个性、活力和新鲜感的年轻人来说,奥迪A6L究竟是否合适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详实透彻,让它听起来就像咱们哥们儿之间唠嗑一样。外观方面:沉稳.............
  • 回答
    选车这件事,就像找对象,得看缘分,也得看需求。尤其是奥迪S4和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这两款车虽然都是高性能车,但骨子里透出的“气质”可是截然不同。一个燃油时代的经典代表,一个新能源时代的弄潮儿,到底哪个更适合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先说说奥迪S4,它代表的是一种深沉、内.............
  • 回答
    奥迪A4L四驱车,严格来说,它更像是一款运动型豪华轿车,而非纯粹的“性能车”。这其中的区别,值得我们好好聊聊。要界定一辆车是否算作“性能车”,往往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考量:动力输出、操控极限、刹车性能、底盘调校以及整体的驾驶乐趣营造。性能车的极致追求是“快”和“准”,能在赛道上驰骋,或者在蜿蜒的山路.............
  • 回答
    奥迪大灯贵,这确实是很多车主和潜在购车者都会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在纠结要不要买奥迪,或者对已经拥有的奥迪出现大灯损坏而感到心疼时,这个“贵”字就像一根刺一样扎在心里。那么,奥迪大灯到底有多贵?我们又该如何去衡量它是否“值得”?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贵就是不买”就能解决的。为什么奥迪大灯这么贵?首先,我.............
  • 回答
    奥迪并非一夜之间跃升为一线豪华品牌,这是一个长期的、多维度的努力结果,融合了历史积淀、技术创新、品牌塑造和市场策略。要理解其“一线”地位,需要拨开层层迷雾,看看那些真正让奥迪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历史的沉淀与技术的基石:从技术先驱到豪华的基因奥迪的故事,其实是从技术创新开始的。大家对奥迪的印象可能集中.............
  • 回答
    奥迪RS3三厢版,当之无愧的“小钢炮”王者提到“小钢炮”,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些身形紧凑、动力澎湃、操控灵敏的性能小车。而奥迪RS3三厢版,作为一款诞生于奥迪性能部门quattro GmbH之手的车型,它在尺寸上似乎比传统意义上的“小钢炮”略显成熟,但如果抛开尺寸的刻板印象,深入探究它的灵魂和性.............
  • 回答
    奥迪RS3的 quattro 四驱系统,特别是基于Haldex技术的版本,在不少车迷口中常常被拿来和其他奥迪车型甚至其他品牌的四驱系统进行对比。要说它是不是“最差劲”的,这说法确实有些绝对,而且对它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四驱系统的期待是什么。咱们得先弄清楚,奥迪RS3上使用的Haldex四驱系统.............
  • 回答
    奥迪的冠状齿轮中央差速器,尤其是那些配备了由多片离合器进行锁止的版本,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精确控制多片离合器的结合程度,来调整前后轴之间的动力分配,并在必要时实现锁止,以应对不同的驱动工况。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开”或“关”的机械操作,而是一个相当智能且动态的过程。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冠状齿轮”中央差速.............
  • 回答
    奥迪的四驱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可不是一种简单就能概括的。它在奥迪品牌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进化出不同的形态。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演变与分类要说奥迪四驱分几种,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于不同代际和不同实现方式的问题。虽然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