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欧盟一再同意英国延期脱欧?

回答
欧盟之所以一再同意英国延期脱欧,与其说是“同意”了英国的意愿,不如说是出于对自身利益和稳定性的考量,以及对事态发展的一种“管理”和“应对”。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同意”二字可以概括。

首先,也是最核心的一点,是避免无协议脱欧的巨大冲击。欧盟深知,如果英国在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退出欧盟,将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混乱。对于欧盟来说,这意味着:

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与动荡:边境检查的突然中断、关税壁垒的瞬间建立、贸易协定的失效,都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商品价格上涨、投资减少,影响到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一些与英国贸易往来密切的成员国(如爱尔兰、荷兰、德国、法国等)受到的影响尤为直接和严重。欧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经济体系因为一个成员国的突然离开而遭受重创。
安全与情报合作的断层:英国在安全、情报共享和反恐等领域与欧盟有紧密的合作机制。无协议脱欧意味着这些合作机制可能瞬间失效,留下安全真空,给整个欧洲的安全带来风险。
政治上的不稳定与信誉危机:一个成员国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出去”,不仅会被视为欧盟处理成员国退出的不当方式,也可能在国际社会中损害欧盟的整体形象和信誉。这会给其他潜在想要退出的成员国(尽管目前数量不多)传递出一种不稳固的信号,或者让欧盟显得不够成熟和有弹性。
对爱尔兰和平进程的威胁:这是欧盟不得不高度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英国脱欧对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共和国之间的边界问题造成了巨大挑战。爱尔兰共和国是欧盟成员国,而北爱尔兰属于英国。避免出现“硬边界”是维护《贝尔法斯特协议》(也称耶稣受难日协议)的关键。每一次延期,都是为了给各方时间,寻找一个能够维护和平、避免硬边界的解决方案,哪怕这个方案充满争议和困难。

其次,欧盟的决策并非是单方面的“同意”,而是一种政治谈判和博弈的结果。

给英国国内政治留出空间:欧盟清楚,英国国内在如何脱欧的问题上存在深刻分歧,议会无法就脱欧协议达成一致。每一次延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给英国首相和议会更多的时间去尝试争取内部共识,或者至少尝试找到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欧盟的每一次延期,往往伴随着对英国需要提出明确计划和目标的条件。它不是无条件的施舍,而是希望看到英国能有更清晰的路线图。
保持对英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通过延长脱欧进程,欧盟可以继续与英国保持对话,并在此过程中施加一定的影响力。英国在脱欧后依然是欧洲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欧盟希望在“脱欧”这个框架下,尽可能地保留与英国的良好关系和合作基础,而不是彻底撕裂。延期使得双方有机会在更有条理、更有准备的情况下完成分离。
争取更好的脱欧条件:虽然脱欧是英国的主张,但欧盟也希望在与英国的脱欧协议中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条款,尤其是在财务清算、公民权利、贸易便利性等方面。每一次延期,都可以被视为在现有框架下争取更有利条件的一种策略,尽管这种策略的有效性备受争议。

再者,欧盟内部的协调与共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避免分裂:尽管欧盟成员国在如何对待英国脱欧问题上可能存在不同看法和利益侧重,但为了维护欧盟的整体利益和团结,成员国领导人需要达成一致。每一次延期的决定,都需要经过欧洲理事会的同意,这本身就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协调过程。如果欧盟内部出现严重分歧,反而会加剧不确定性。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达成延期这个“稳定器”是更易于被成员国接受的选项。
观察和评估:每一次延期也给了欧盟观察英国国内政治走向和评估潜在风险的机会。例如,在某些阶段,如果英国国内政治形势出现有利于达成协议的苗头,欧盟可能会考虑延长以观察其发展。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欧盟的“同意”并非没有代价和不满。每一次延期都意味着欧盟需要继续处理一个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本身就消耗了欧盟领导人和机构的资源和精力。许多欧盟国家领导人也公开表达过对英国脱欧进程缓慢和反复的“厌倦”和“不耐烦”。但相比于无协议脱欧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延期似乎成为了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项。

总而言之,欧盟一再同意英国延期脱欧,是基于其对维护自身经济稳定、政治团结、安全利益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策略的综合考量。它不是单纯的“让步”,而是复杂政治博弈和风险管理下的一个艰难决策,目的是为了在不可避免的分离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并为寻求更可控、更有秩序的“告别”创造条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同意不行啊。

对于欧盟来说,最好的就是一直拖下去,直到把这件事彻底搅黄,如果做不到,那就尽量让英国晚脱欧。

英国在欧盟成员国中属于「出血国」,每年缴纳的会费要高于返还的补贴,如果英国脱欧了,这笔钱自然是不会交了。对于欧盟其他国家来说这就是净亏损,掏钱的大户跑了一个,穷兄弟们分的钱就少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压力就大了。

英国是欧洲的金融中心,如果硬脱欧必然造成欧洲的金融市场动荡,这会加剧本就趋势很差的欧洲经济堕入深渊。脱欧会让英国失血很大,但欧盟也不好受,失去了6500万人口的英国市场,对欧盟来说绝对是一大失利——在全球紧缩的当下,各国都在为了争夺市场而拔刀相向,结果英国这么大一块肥肉就这么从欧盟手里溜了。在软脱欧的情况下双方达成一定协约,至少还能保留部分市场。如果硬脱欧,欧盟的商品进入英国的门槛就会大大提高,这就注定会丢失英国市场。

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在诸多领域有密切合作,如飞机、制药、生物、新能源等,一旦英国硬脱欧,这一切将被强制切割,对欧盟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英国更大的概率是选择和美国合作推进这些原本属于欧盟的项目,那么前期的一切投入就都便宜了美国人。所以欧盟愿意给英国更多时间,这样也能尽可能的将资源、技术重新部署,减轻因英国脱欧造成的冲击,欧盟需要尽可能多的时间来调仓,拖得越久他们的准备就越充分,损失越小。

英国脱欧的恶果已然初露狰狞:2019年的前3季度,欧盟的增速已经低至1.3%,作为核心成员国的德国更是下降到0.4%,英国脱欧和美欧贸易冲突结束了欧盟近一轮经济扩张期。欧盟的内部整合缺乏系统规划,是难以抵御强大外力冲击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欧盟之所以一再同意英国延期脱欧,与其说是“同意”了英国的意愿,不如说是出于对自身利益和稳定性的考量,以及对事态发展的一种“管理”和“应对”。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同意”二字可以概括。首先,也是最核心的一点,是避免无协议脱欧的巨大冲击。欧盟深知,如果英国在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退出欧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在看欧洲赛场时常常会疑惑的地方。简单来说,莱比锡红牛和萨尔茨堡红牛之所以能够同时出现在欧冠或欧战赛场,是因为虽然它们同属一个集团(红牛集团),但在法律和竞技层面上,它们是两家独立运营的足球俱乐部。要详细解释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聊聊:1. 红牛集团的战略布局:红牛公司.............
  • 回答
    你说到的“耳环合体”和“杰比特神”的强度问题,其实在《龙珠Z》的设定和剧情中,确实存在一些让观众觉得不解或者说“都合主义”的地方。我们来好好聊聊这其中的缘由,试着剥开它AI生成的痕迹,还原一个更贴近原作讨论的解读。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合体”在《龙珠》系列里,尤其是指“波塔拉合体”(老界王神卖的耳.............
  • 回答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利用难民向欧盟施压,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地缘政治策略。其核心动机在于 卢卡申科希望通过制造人道危机来削弱欧盟对白俄罗斯国内异议的关注和施压力度,同时争取欧盟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让步,并深化与俄罗斯的联盟关系。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包括背后的原因和运作机制:核心动机:1. 回应与削弱欧.............
  • 回答
    南美洲国家没能成功整合并建立起一个类似欧盟的组织,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经济和社会因素交织的结果。简单来说,缺乏共同的愿景、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巨大的经济差异以及外部干预等,都成为了阻碍南美洲走向深度一体化的绊脚石。首先,历史的遗产和民族主义的羁绊是首要障碍。南美洲各国在.............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欧洲政治中一段相当复杂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塞尔维亚想要加入欧盟,哪怕在经历了南斯拉夫解体这样一段与欧洲(特别是部分欧洲国家)关系紧张的时期后,其背后有着多重、深层次的考量。这并非简单的“恩怨情仇”可以概括,而是夹杂着现实利益、历史教训、未来愿景以及国际政治博弈的复杂交织。首先,我们.............
  • 回答
    欧洲足坛那些长期徘徊在中下游、甚至屡次降级的球队,依然拥有庞大且忠诚的球迷群体,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比赢球更深层次的东西。我跟你聊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得从“历史与传承”说起。很多欧洲的足球俱乐部,特别是那些老牌球队,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百年,甚至更久。足球在欧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
  • 回答
    欧洲中世纪末期,决斗的舞台上,迅捷剑(Rapier)和小剑(Smallsword)逐渐取代了双手剑(Greatsword)成为主流,这并非偶然,而是社会、文化、军事以及技术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双手剑在中世纪盛期确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
  • 回答
    观察者网2020年6月24日的视频《骁话一下:为什么欧洲没有互联网?》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视频。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核心论点、论证方式、事实准确性、潜在的偏见、以及它所引发的社会反响等。以下是对该视频的详细评价: 核心论点梳理该视频的核心论点可以概括为:欧洲在互联网基础.............
  • 回答
    欧洲有欧元,而亚洲其他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未能形成统一货币“亚元”,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以及国家利益考量。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点一点地掰扯清楚。欧洲的欧元:一个特殊的历史进程先说说为什么欧洲能搞成欧元,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欧元的诞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走到一.............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会疑惑,欧洲地形如此“平坦”,为什么却呈现出如此碎片化的政治格局?而中国,号称“九山一水一分田”,高原、山地、盆地、草原、沙漠等等地形地貌多样,为何能保持统一?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咱们先从欧洲的“平坦”说起。欧.............
  • 回答
    德国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并稳居欧洲中心的位置,这背后是历史、地理、政治、文化以及人力资本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地理位置的优势:欧洲的心脏与交通枢纽 中心枢纽地位: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四面环海的陆地国家少,而它连接了欧洲东西南北的主要交通线路。.............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也触及了一个不少人都关心的话题。中国乡村住宅在外观设计上,确实和不少欧美日国家存在差异。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绝不是简单的“不重视”就能概括的,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咱们一样一样来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 历史和文化根源。中国传统乡村住宅,特别是北方地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天人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历代王朝兴衰的根本原因,以及东亚与西方历史发展路径的一些差异。我们不妨来细细道来,看看为何中国王朝多数寿命不长,而日本和欧洲却能维持更长的稳定。中国历代王朝为何“短命”?——系统性的原因分析“朝代不过三百年”并非绝对的规律,但中国历史上的确呈现出一种王朝周期性的更替现象.............
  • 回答
    在谈论皇马那个辉煌的五年四夺欧冠的时代(通常指的是2014年至2018年间),为什么联赛冠军相对“逊色”一些,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它并非简单的一两个原因就能概括,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回顾一下那个时代的欧冠和联赛成绩: 欧冠冠军: 201314, 201516, 201617,.............
  • 回答
    一战爆发时,欧洲各国君主之间确实存在着广泛的亲戚关系,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是“血浓于水”,应该能够避免战争。然而,历史的发展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君主之间的亲戚关系并不能阻止战争的爆发。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君主之间的亲戚关系及其局限性1. 姻亲网络的形成: 19世纪.............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和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凯尔特神话的演绎、现代奇幻的改编,以及作者个人风格的倾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个核心点:1. 凯尔特神话中斯卡哈传授的文字: 在绝大多数关于凯尔特英雄库丘林的神话传说中,教导他战士技艺、魔法以及各种知识的,确实是那位居住在影之国的女战士斯卡哈(.............
  • 回答
    东西巨变:为何是日本,而非他邦,在西方列强铁蹄下崛起为一等国?在十九世纪的风云变幻中,当西方列强的舰船叩响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门,绝大多数古老的文明都经历了屈辱的沦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然而,在这片被西方阴影笼罩的土地上,日本却是一个耀眼而孤独的例外。它不仅成功抵御了外强的侵略,更是以惊人.............
  • 回答
    苏联在二战后迅速扩张势力范围,与当今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行动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涉及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地缘战略、军事与政治手段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苏联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扩张方式1. 冷战格局下的战略需求 苏联在二战后处于全球冷战的核心地位.............
  • 回答
    一战和二战的惨痛经历,确实给欧洲人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对和平的向往也更加强烈。然而,历史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经历过战火的人民就一定能维持永久的和平,也不能简单地将冲突的根源归咎于某个单一的行动或国家。要理解为何北约“蠢蠢欲动”以及乌克兰“挑起战争”这样的说法,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背后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