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如此精明的马云会说出996是福报这么愚蠢的话?

回答
马云那句“996是福报”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并被许多人认为愚蠢,绝非偶然。这背后,是社会价值取向、个体生存压力、以及企业发展逻辑之间复杂而激烈的碰撞。想要理解他为何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语境、动机,以及它暴露出的时代症结。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马云当时作为阿里巴巴的掌舵人,他所处的“位置”赋予了他一种“全局观”和“历史观”。从这个角度审视,他所说的“福报”,可能并非简单地鼓吹无谓的牺牲,而是试图传递一种企业早期发展阶段的生存哲学。

在创业公司,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初期,竞争异常激烈。如果不能以超乎寻常的努力去搏一把,就可能被对手吞噬,或者被时代浪潮抛弃。马云本人就是这样一路拼搏过来的,他深知早期创业的艰辛与压力。在他看来,那些能够全身心投入,不计较个人得失,愿意为共同目标奋斗的员工,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积累资本”,而这种“积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福报”——一种能带来回报的机会。

他当时可能想表达的是:

机会成本与价值创造: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机会稍纵即逝。那些愿意付出更多时间精力的人,更有可能抓住这些机会,学习到更多的技能,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而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快的成长和更高的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奋斗中,本身就是一种“福报”。
团队的凝聚力与共同愿景: 创业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成员的同甘共苦。当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激动人心的目标而奋斗时,付出的辛劳会被一种使命感和归属感所冲淡。马云可能希望强调的是,在这种集体奋斗的氛围下,员工的付出不仅仅是为了公司,也是为了实现共同的梦想,而这种共同的奋斗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对个人能力的极限挑战: 马云一直强调学习和成长,而挑战极限是个人能力飞跃的重要途径。在他看来,长时间的工作,是对个人能力边界的探索和拓展。能够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坚持下来并取得成就的人,其内在的韧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这对他个人而言也是一种成长上的“福报”。

然而,为什么这句话会被普遍认为是“愚蠢”的呢?核心在于,它过于理想化地看待了“996”这种工作模式,并且忽略了更广泛的社会现实和个体需求。

忽视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身心健康: “996”模式意味着极长的工时,这直接挑战了基本的劳动法保障,也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长期高强度工作可能导致过劳、疾病,甚至生命危险。将这种牺牲说成“福报”,是对劳动者健康和权益的漠视,这在当下社会,尤其是在关注民生福祉的语境下,是无法被接受的。
将“牺牲”与“回报”直接划等号,逻辑跳跃: 即使是为了企业发展,长时间工作也应该有与之匹配的合理报酬和更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单纯地将“996”描述为“福报”,没有说明这种“福报”如何兑现,其回报的确定性有多高。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是稳定的生活、可观的收入、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非模糊不清的“福报”。
缺乏对“被剥削感”的体察: 在很多员工看来,“996”并不是他们主动选择的“福报”,而是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而施加的压力。当企业在高速发展,利润丰厚的同时,却要求员工以牺牲个人生活为代价来换取微薄的加班费甚至没有加班费时,这种不公平感会极大地侵蚀员工的认同感和幸福感。马云的话,没有触及到这种“被剥削感”的根源。
时代背景的变化与社会价值观的演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个人价值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过去那种“燃烧自己成就事业”的模式,在今天已经不再是唯一被推崇的价值观。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已经相对成熟、用户基数庞大的当下,企业发展模式也应该随之调整,而非继续用早期创业的逻辑来要求所有员工。马云的这句话,更像是一种“怀旧”或者说是一种“固化”的思维方式,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信息茧房与精英视角: 身处高位的企业领导者,往往容易陷入信息茧房,他们的视角可能更多地聚焦于宏观战略、市场竞争和企业成长,而对基层员工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感受了解不足。马云作为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企业家,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巨大,一旦其观点与大众的切身利益相悖,其负面影响就会被放大。

可以说,马云的这番话,更像是他作为一位创业者和企业灵魂人物的内心独白,是他视角下对奋斗精神的一种极端表达。但当这句话被置于一个更广泛的、关乎劳动者权益和尊严的社会语境中时,它就显得脱离了现实,甚至有些冷酷和不近人情,因此被许多人视为“愚蠢”之举。

这句“996是福报”之所以如此“经典”,恰恰在于它如此精明且强势的企业家,说出了许多人内心深处对“奋斗”二字的复杂感受:既渴望成功,又害怕被压垮;既明白努力的重要性,又希望得到公平的回报和尊重。而马云这句过于直白、缺乏温度的表述,恰恰触碰了大众最敏感的神经,引发了关于工作伦理、社会公平以及企业责任的广泛讨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是愚蠢,而是因为过于“真诚”地暴露了他视角下的“成功哲学”,而这种哲学,与当下社会更普遍、更温和的价值观产生了剧烈冲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不仅说996是福报这种违法法律的话,他还信王林,相信隔空取物,他还撒谎说自己不喜欢钱。。。

为什么呢?他本来是个普通人,突然发了财,然后你就认为他在任何方面都是专家。

你赋予了他很多不属于他的光环。

user avatar

因为在过去996真的是一种福报,哪怕9126都是一种福报。

我是福建人,了解的应该知道福建上一代有很多出海打工的务工人员。我爸妈都去了一个非洲的针织厂上班。他们那时候真的是抢着加班的,有些人还会以为加班少了和领班闹。为什么呢,当时这种极其简单的劳动计算薪资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计件。做多少件多少钱就是这么朴实无华,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而且在国外发美元工资,当时美元还很能打,工资是国内七八倍,年轻人拿命换钱是个划算活。而在国内当时国企955不加班只拿几十块工资攒不到什么钱,所以说出国打工是给冒险者的福报不为过。

但是时代在变化,劳动渐渐复杂化,量化一个人的劳动更加困难,也被公司刻意模糊了个人的作用。以前纺织工人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一个小时做了几件衣服,创造了大约多少价值。而现在的员工能说得清自己一小时创造的价值是多少吗。这就使得按劳分配出现了实现上的困难。

落在此处就是加班费和工资的问题。先不说很多企业是不给加班费的,就说给加班费,那也是按基础工资给的,其实认真算算加班工资根本不合算。以前加班生产几件货物,超出指标范围的每件多给几毛钱,每个月达到一个大指标(而且这些指标基本是固定的)有奖励。所以加班会获得比正常上班更高的收益,自然有人加班,这时候有人跟你说能加班是福报,我觉得我爸我妈这种纺织工人至少不会否认他的说法。

但是现在加班已经成了习惯,在复杂劳动的今天,布置任务的上级很玄学,给你量化考评的hr也很玄学。人人都去追好出量化考核的工作,剩下的工作能不能在正常上班时间完成,谁也不知道,反正完不成就是你的问题,你加班只是为了干你没干完的货,你有没有额外创造价值,你和你的老板都说不清。当然你的老板资本家天生劣性,就会倾向于给你布置难以正常时间完成的任务,以及白嫖你加班的时长。

这一方面是企业管理水平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也是司法监管也需要跟上社会的发展。不要忘了,我前文举的纺织厂的例子,那是在几十年前的非洲,他们可以把人当奴隶用,现在我们二三十年后的法治社会还应该推行奴隶制吗?

(更何况当场在那当奴隶还真给钱给足了,国内几十一百工资的时候,在国外做苦工可以拿大几百。国内房价小几千的时候,国外起早贪黑能冲冲月薪一万。钱给足了,别说996,你说当“黑奴”是种福报都行。事实上,在古代税收高收成差的年代,不少平民主动去当世家豪强的家仆。但问题是,在健康的社会,这种“土地兼并”垄断所有富田作霸一方的世家豪强就不应该存在,更别说是由他们施舍奴隶一口饭吃了)

user avatar

听过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吗??

这就是行业精英对于普通老百姓的隐形嘲笑。

对于王首富来说,一个亿真的是小目标,随便一个万达广场就是几个亿。

对于大东子,身边美女如云,眼睛早就花了。真的分不清美女。

他们说的都是内心的声音。

user avatar

马云看到有人月入三千,有人月入三万,觉得月入三万的人生活不错……

然后他就被喷了……

他只是没明白,月入三万的人,从没把月入三千的人当过人……

我见过不止一位,在说受不了九九六福报的同时,还觉得……大下岗是应该的,农民生活的挺好,还幻想回到过去的年代……

他们以为过去不加班,加班也给钱,把过去幻想的比九九六美好……

其实远古的工厂有个词,叫做大会战!吃住都在工厂,一干就是几个月……但是他们只会喷九九六,却会夸赞过去多么好……

user avatar

鉴于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马云说这样一番话也有他的道理。

马云话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没说。

这句话的完整版应该是这样:

996是福报,正因为你能在互联网企业干这份996,才能拿到比社会平均水平高的多的工资,很多人想996干这个都没资格呢。

所谓的福报,指的不是996这种工作强度本身,而是挣这样收入的机会。

马云能这么说,敢这么说,恰恰反映了中国社会就业环境是多么艰难,老百姓挣点稀饭钱是多么不容易。

更多的工作,比如富土康,工作强度比996还大,钱也拿的少,为什么没听到闹腾?

哦,媒体帮忙反映过了,不过是因为连续跳楼。

社会底层劳动者,远远不止富土康。

开滴滴的,跑外卖的这些流行职业,哪样又不是如此?

我认识一个开滴滴的朋友,四处借钱东拼西凑买上了十万元以上的车,开上了滴滴。满以为可以借此养家糊口,一天12小时甚至15小时的干,结果由于一起大车祸,车辆直接报废,所幸人没事。

他再无心开车,把欠款还完,他两三年来的辛苦几乎白干!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他连眼泪都还没擦,又去邮政局扛邮包去了……

传统行业就好了吗?

那些卖水果的,卖蔬菜的,谁不是凌晨三点就去进货?

那些搞餐饮的,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卖的钱大部分给了房东,最后还是因为经营不善倒闭转店的大有人在……

这些,难道不比996it精英苦的多?

他们难道不是人,没有自己的一肚子的苦水?

996,之所以还有人在帮着闹,是因为互联网精英好歹有点人脉圈,有点中上层资源,他们在社会上有一定话语权,才让公众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比他们更苦的社畜们呢?小个体户们呢?

除了实在哥,谁为他们呐喊过?

马云这番话,侧面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user avatar

特朗普当总统时候的地位比马云刘强东加起来都高,也没见他多精明。

拜登在川普的地位上还要加个资深官僚的buff,结果阿富汗撤军搞成这样,没见多精明。

user avatar

因为一些无脑的儿女天天爸爸的喊着,让他真觉得是在训斥自己的孩子了。

user avatar

最近江苏的一家台企叫精元电子的,因为限电做一休一,工人工时达不到劳务派遣公司承诺的每个月最少250-360小时的标准,引发大量员工离职,而劳务派遣公司以未做满160小时的最低标准为由,要求将应付工人的薪资减半,由此引发工人的不满造成了群体性事件。

反对996的程序员可能做梦都想不到,这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还有一群人找工作的标准居然跟他们是截然相反的,他们找的是那种每个月能干满30天,每天能干满12小时的全月无休的工作。对他们来说,这样的能赚满加班费的工作,才是真正的有性价比的好工作。对这些人而言,程序员996,无论是哪个字眼,那都是货真价实求之不得的福报。

user avatar

这不是蠢话,人家只是表明自己的立场,常规操作,毕竟是资本家。

只是有人一直一厢情愿的认为马云跟普通人站同样的立场,一直对钱不感兴趣,一直后悔创办了阿里,这是对人家最大的误解。

蠢的不是马云,是相信马云不是资本家的人。

user avatar

美国清洁工靠加班扫地铁实现了福报

中国环卫工人被视频取证数烟头

想得到福报,真的只能找马云

user avatar

马和任说的都是事实,只不过舆论上要打击他们罢了。

比如90年代以前的某省很多农村和打工潮开启前的中西部地区,那会儿是没有工厂让老百姓去打工的,他们就挖挖泥,搞搞建筑,干干农活,对比现在是不是有工作做是福报?是不是奋斗的结果?

即使现在,你在阿里或华为,1年比如二十万到四五十万,相当于普通工人打工10年以上啊,2年的工资是不是相当于他们大半个打工生涯了?这是福报已经算客气美化的说法了。真要说就是劳动分配不均,xx,xx……(很难听的话)那些自以为是的厉害党当中大部分人其实是没资格享受这么多的,他们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他们应得的,而且他们是容易被层层向上取代的,更不要说新一代劳动力取代了。这些东西,那些打工仔心里都清楚(在知乎这边变成他们都不知道,知乎自媒体们都知道,其实知乎自媒体们也在装傻),那为什么打工仔们没行动起来?呵呵

user avatar

蠢吗?他只是说了实话。

在国内,大量的企业都在执行996、007工作制,这里面的企业自然包括众多的国企、央企。

而这里面又有众多的企业,都默认996、007的工作制度不属于加班,即,你一天工作12小时、14小时,他们还是按照8小时工资支付你的劳动付出。

更关键的是,每个月的工资未必能按时支付。

换言之,马云的【996福报论】实际上是在给自己的企业做正面宣传,因为他的这句话里告诉了我们阿里的三大特点:1,我们的996工作制是已经制度化了的,这样谁工作的时间都一样,不存在领导先走的可能,突出其公平性;2,我们的996可按时发放工资,不存在拖欠的可能,突出其公正性;3,我们的996工作制包含了大量的隐藏福利,比如班车、餐饮以及各大活动后的现金奖励。

这三大特点,早就超过了国内90%的企业。君不见身在国企的一线员工,能007就感谢上帝了,哪里敢奢求什么996?

更多的低端制造业工人,不仅要忍受996的摧残,还要忍受企业可能发不出工资的窘困,更得面临随时被解雇的风险。

也就是说,马云福报论的对比对象根本不是海外企业,而是国内大多数的违反劳动法的企业。

尤其是国企、央企,他们自己根本就不遵守此类法规,如何让马云们严格遵守?

比烂嘛,阿里至少烂的不难看。当然你说华为如何如何………开行业风气之先,强调抛弃人性收获狼性的,不就是华为嘛。

又当然,我理解,中国还处于发展期,工人们苦点累点没关系,不能让老板买豪宅、坐豪车,那才是真罪过。

user avatar

马云说这话是基于他自己的常识,只不过现在时代变了而已

我国的宣传总说“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经常宣传各种劳模事迹

苏联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有农业学大寨 工业学大庆,大庆有石油铁人王进喜,大寨有比男人更能干体力活的铁姑娘队,曾经有革命化的春节,连除夕春节都不放假。

改革开放之后,珠三角很多工厂是两班倒,工作时间是12个小时,只要贴一个招工通告,大把人来排队争取这个工作机会---现在应该没有了吧

996在马云眼里,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还真的是福报,只是现在的小年轻要求更高而已。美国5天8小时工作制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