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吕后和武周谁更强?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一颗锋利的匕首和一柄势不可挡的战斧,哪一个更厉害?吕后和武周,她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但她们的“强”体现在截然不同的维度,也面临着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挑战。要说谁“更强”,恐怕得先拆解一下她们各自的强大之处。

吕后:铁腕治国,巩固汉室的基石

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史称吕后。她的强大,更多体现在政治手腕和对皇权稳固的贡献上。

政治智慧与手腕: 吕后绝非只是一个依靠丈夫权势的妇人。在刘邦去世后,她迅速掌握了朝政大权。她深谙帝王心术,也懂得如何平衡各方势力。
铲除异姓王: 这是吕后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笔。刘邦时期,为了巩固政权,封了许多异姓王,这些封王对汉朝的统治构成了潜在威胁。吕后毫不手软,采取各种手段,包括制造冤狱、借机剪除,一步步清除了韩信、彭越、英布等一批有功劳却可能尾大不掉的异姓诸侯王,为后来的“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政治基础,维护了汉朝的统一和稳定。
压制功臣,扶持刘氏宗室: 她明白汉朝的统治合法性在于刘氏皇族。在排除异姓王的同时,她也逐渐削弱了那些功劳赫赫但非刘氏的臣子们的权力,例如萧何、曹参等虽受到重用,但终究是要被排除在最高权力核心之外。她成功地将皇位稳固在刘氏手中,即使是她死后,反对她的功臣也依然顾忌她生前所扶持的刘氏势力。
“人彘”之刑的残酷: 提起吕后,很多人会想到“人彘”这个令人发指的刑罚,用来惩治戚夫人。这固然显示了她的狠辣和残暴,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她在权力斗争中的冷酷无情和不择手段。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缺乏这种决绝,她未必能守护好自己的地位和儿子的江山。

对国家稳定的贡献: 在刘邦死后,汉朝根基未稳,外有匈奴威胁,内有功臣势力。吕后掌权时期,虽然她本人并非开创盛世的君主,但她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没有让汉朝重蹈秦朝覆灭的覆辙。她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局限性: 吕后的强大主要集中在政治斗争和权谋上。她的统治更多的是一种摄政,而非真正的垂拱而治。她的手段也显得过于残酷,在历史上留下了负面评价。她更像一个政治家,而非一位能激发士气、开创伟业的领袖。

武则天:千古一帝,颠覆男权的女皇

武则天,唐朝的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她的强大,在于她突破性别桎梏,以皇帝的身份统治国家,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非凡的政治才能与野心: 武则天从一个才人一步步登上皇位,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她的政治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知人善用: 她善于发现和任用有才能的人,不拘一格,打破了门阀观念。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等一批杰出的大臣都在她治下得到了重用,他们的才能得以发挥,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改革与创新: 她继续完善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对官僚体系进行了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她还大力发展科举考试,使得更多出身寒门的人有机会进入仕途,这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增强国家活力至关重要。
对外关系: 在她统治时期,唐朝的对外关系也保持了稳定,与周边国家关系融洽,国威远扬。

开创“武周”王朝,挑战男权社会: 武则天最大的“强大”在于她实现了女性称帝的梦想,这本身就是对整个男权社会的一次巨大冲击和挑战。她以女性的身份,以皇帝的名义,行使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她创立了“武周”王朝,虽然短暂,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
个人魅力与意志力: 能够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中走到这一步,武则天必然拥有超乎寻常的人格魅力、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她面对的质疑、反对和挑战是吕后难以想象的。

统治的争议与评价: 武则天虽然开创了盛世,但她的统治也伴随着争议。她打击反对势力,手段也并非都是温和的。对她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有人称赞她“才兼文武”、“明察善断”,也有人批评她“残忍无道”、“牝鸡司晨”。但无论如何,她作为一代女皇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谁更强? 侧重点不同,无法简单比较

如果非要比较谁“更强”,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她们的“强”不在同一个赛道上。

如果“强”指的是政治手腕和巩固皇权的能力: 吕后在维护刘氏政权、扫除内患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政治智慧和决绝。她在刘邦死后,能牢牢抓住权力不放,并能安抚功臣、稳定朝局,这在古代男性主导的政治斗争中已属不易。但她的权力是建立在丈夫的威望和既有体系之上,她扮演的是“摄政”或“幕后主宰”的角色。

如果“强”指的是突破性别限制,以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开创时代: 那么武则天无疑更强。她打破了千百年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成为真正的皇帝,并且在位期间将唐朝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她不仅是在政治上强大,更是在社会观念上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她是一个主动的权力创造者和拥有者。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吕后更像一位精明的政治操盘手和守护者。 她善于在既有的权力结构中运作,并能为了巩固政权不惜一切代价。她的强大是一种“保卫”和“巩固”的力量。
武则天更像一位具有雄心壮志的改革者和颠覆者。 她不满足于在既有框架下运作,而是要打破框架,成为框架的创造者。她的强大是一种“开创”和“突破”的力量。

从影响的深远性来看:

吕后为汉朝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她的政策延续了汉初的国力恢复。
武则天则以女性身份统治的成功,为后世女性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启示(尽管这种启示在当时的社会并未真正扩散)。更重要的是,她继承并发展了唐朝的政治制度,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武周革命”,对当时的社会和后来的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一下,吕后是那个时代最顶级的政治家之一,她用冷酷和智慧守护了汉朝的江山。而武则天则是那个时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她以无畏的勇气和非凡的才能,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并且是以女性的身份。

如果你非要问谁“更”能以一己之力“成就一番伟业”并“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并且这个伟业是建立在突破社会最高权力禁忌之上,那么我会说,武则天在这一点上,其“强”的维度更加宏大和震撼。 吕后的强大更多是在男性主导的政治游戏中成为顶尖玩家,而武则天则是改变了游戏规则,并且自己成为了裁判和胜利者。

所以,两者各有千秋,但如果说“谁更强”是问谁的成就更具颠覆性和开创性,以及谁更能证明“女性力量的极致”,那么武则天会是更有力的答案。她们都是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星辰,只是闪耀的方式和光芒的类型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下次搞搞清楚

什么是女朋友

这也能算女朋友?

第一条就足够让她滚蛋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一颗锋利的匕首和一柄势不可挡的战斧,哪一个更厉害?吕后和武周,她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但她们的“强”体现在截然不同的维度,也面临着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挑战。要说谁“更强”,恐怕得先拆解一下她们各自的强大之处。吕后:铁腕治国,巩固汉室的基石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史称吕后。她.............
  • 回答
    历史的风风雨雨,总让人忍不住去猜想那些“如果”。刘邦和吕后,这对汉初的帝后,手段向来凌厉,尤其是面对韩信这样功高盖世却又不容于统治者的存在。但若我们真的抛开历史的铁律,去设想一下,如果他们念着旧情,或者忌惮韩信的实力而选择容忍,那么这位“兵仙”的最终归宿,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活下去.............
  • 回答
    吕后死后,是“诸吕之乱”,而不是“功臣在作乱”。周勃和陈平等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忠臣典范”,是因为他们采取了行动,平定了诸吕之乱,恢复了刘氏江山,并且他们的行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被认为是维护国家稳定和正统的必要之举。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两个问题: 吕后死后,到底是功臣在作乱还是诸吕在作乱?答案:是诸吕在.............
  • 回答
    吕后之所以表现出凶狠残酷的一面,并非偶然,而是由她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政治斗争以及维护自身和家族利益等多重因素交织而成。要理解她的“凶狠残酷”,需要深入剖析这些层面的原因。一、时代背景的塑造:乱世出枭雄,生存是第一法则吕后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秦末汉初。这是一个战乱频仍、.............
  • 回答
    要说吕后干政、武则天篡唐、慈禧垂帘这三段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的危害程度孰轻孰重,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们各自的破坏方式、影响范围和长远后果都不尽相同。但如果一定要分辨出危害最大的那个,我认为从对中华民族根基、政治制度、社会稳定以及国际地位的颠覆性打击来看,慈禧垂帘时期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最大。下.............
  • 回答
    吕后之所以杀韩信,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政治斗争的悲剧故事,并非单一原因所致。历史的记载和后人的解读都指向了几个核心因素:一、韩信的功劳与骄傲,对皇权构成了潜在威胁: “国士无双”的军神: 韩信是汉朝建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辅佐刘邦从一个沛县亭长一步步建立汉朝,灭项羽,.............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吕后长兄吕泽在汉初的地位以及他对刘邦建立汉朝的贡献,历史记载和后世解读存在一些差异,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他是“汉军二号人物”并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吕泽的身份和他在刘邦起兵之初的角色。吕泽是吕后(吕雉)的长兄,也是吕家在刘邦集团中的早期代表人物。刘邦最初起兵反秦,主要是在沛.............
  • 回答
    吕后之所以要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并强迫汉惠帝前去观看,这背后隐藏着极其复杂而黑暗的心理动机和政治考量。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残忍之举,目的在于彻底摧毁戚夫人以及她在惠帝心中的地位,同时巩固自己的权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1. 吕后的极度嫉妒与报复心理: 恩宠的转移和失.............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起韩信,那可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若当年吕后不杀他,而是让他领兵去打匈奴,这事儿想想就带劲!咱们就来捋一捋,如果历史的车轮拐了个弯,韩信征匈奴,那场景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首先,得把韩信这人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下瞅瞅。吕后专权,那是后话,但当时刘邦驾崩,吕后稳固自己地位,对功高震主的韩信下手,那是政治考量,.............
  • 回答
    刘秀,这位东汉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素以仁德著称,他之所以将吕后请出高庙,并非出于个人厌恶,而是深谙政治之道,意在稳定朝局,确立自己统治的正统性。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以及刘秀那份沉甸甸的政治考量。要明白刘秀此举的深意,首先要认识到吕后在西汉末年以及新莽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吕后,.............
  • 回答
    韩信被吕后杀掉,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背后充满了权谋、猜忌和政治斗争。简单来说,韩信的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吕后扮演了关键的推动者角色。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顾一下韩信的辉煌与韩信所处的时代背景。韩信的辉煌与“功高震主”的困境韩信无疑是汉初三杰之一,也是中.............
  • 回答
    如果汉武帝的母亲是吕后,这无疑会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历史转折。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在那样的情境下,中国历史可能会走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首先,我们得明确吕后是谁。吕后,即吕雉,汉高祖刘邦的原配,汉朝的第二位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实际掌握国家大权的女性。她以铁腕手段辅佐刘邦,并在刘邦死后,.............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武则天和吕后的一些骇人听闻的手段,比如武则天的“骨醉”和吕后的“人彘”,这些在民间和一些历史记载中都有流传,但要说它们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有多高,这可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咱们先说吕后的“人彘”,这个故事在《史记·吕后本纪》里有记载,这是史书里最早、最权威的来源之一。故事说的是吕后在刘邦死后,为了.............
  • 回答
    要说刘邦在“太子之位”的政治斗争中败给了吕后,这个说法其实有点不太准确。更准确地说,刘邦的“太子之位”之所以几经波折,并非吕后一人之力能左右,而是涉及到了刘邦本人意愿、群臣意见、政治现实以及其他皇子(特别是戚夫人之子刘如意)的复杂博弈。吕后确实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她并不是唯一的决定者,也不是站.............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古代政治中关于权力巩固、家族势力与政治策略的复杂考量。朱元璋和刘邦虽然都是开国皇帝,但他们的出身、所处的时代背景、面对的政治环境以及个人性格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了他们在处理功臣家族问题上的不同选择。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分析: 一、 朱元璋铲除马皇后娘家势力的背景与动机:1. .............
  • 回答
    吕小军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77公斤级比赛中递补获得金牌,实现奥运会三连冠的判决,具有多重意义,涉及体育规则、历史传承、国际赛事公平性以及运动员个人奋斗的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深远影响: 一、事件背景与判决依据1. 原比赛结果与争议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77公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