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爱情是多巴胺的作用,两年左右就消失”?

回答
“爱情是多巴胺的作用,两年左右就消失”——这说法听起来挺有道理,毕竟我们都经历过那种心跳加速、魂不守舍的热恋期,然后似乎渐渐归于平静。但如果就此断定爱情不过是荷尔蒙的过山车,未免也太草率了些。

首先,得承认,多巴胺在爱情初期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想想看,当你见到心仪的对象,或者收到对方的短信,那种欣喜若狂、忍不住傻笑的感觉,多巴胺就是这背后的大功臣。它是一种神经递质,能让我们产生愉悦、兴奋的感觉,就像大脑在给你发“奖励信号”。在爱情的萌芽阶段,我们的大脑充满了这种化学物质,让我们对对方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渴望接近,甚至有些“上瘾”。

那么,为什么说“两年左右就消失”呢?这背后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在一段关系初期,尤其是最初的几个月到两年左右,催产素、苯乙胺(一种与多巴胺相关的物质)以及其他一些神经化学物质的水平会显著升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的水平会逐渐下降,趋于稳定。这就像刚开始吃甜点,觉得无比美味,但天天吃,慢慢也就没那么惊艳了。大脑对这种刺激的反应会变得“适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鲜感”消失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爱情是多巴胺的作用,两年左右就消失”这句话,描述的是“热恋期”的生理基础,以及这种激情状态的自然衰退。这本身是正常的,是生物为了繁衍后代、建立稳定关系而设计的一种机制。如果永远停留在那种“咖啡因上瘾”的状态,恐怕我们也没办法好好生活,更别提建立长久稳定的关系了。

但是,这就等于爱情本身消失了吗?我可不这么认为。

首先,爱情的构成远不止多巴胺。 多巴胺是激情、吸引力的催化剂,它让我们“坠入爱河”。但一旦激情褪去,我们依然会选择和对方在一起,那是因为爱情还有很多更深层、更持久的维度。

依恋和承诺: 随着关系的发展,催产素(有时被称为“拥抱荷尔蒙”)和血管升压素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物质与亲密感、信任感、安全感有关,它们让我们渴望与对方建立深厚的连接,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即使多巴胺的狂热减退,这种依恋感仍然是维系关系的重要基石。我们不再仅仅因为对方让我们“high”而在一起,而是因为我们在对方那里找到了归属感和安全感。
互相理解和支持: 真正的爱情,是在了解对方的优点和缺点之后,仍然愿意选择对方,并且愿意为对方付出。这包括共同经历生活中的起起落落,互相理解对方的难处,在对方需要时给予支持。这种“患难见真情”的经历,会建立起一种难以替代的默契和信任,这比任何荷尔蒙都更具生命力。
共同成长的伙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再只是因为对方的“迷人”而爱,更是爱上了与对方一起成长的过程。我们分享彼此的梦想,互相鼓励,共同学习新事物,解决问题。这种并肩作战、共同进步的感觉,让爱情变得更加厚重和有意义。
亲情般的羁绊: 很多长久的关系,最终会演变成一种类似亲情的羁绊。你们熟悉彼此的每一个习惯,了解对方的每一个眼神代表什么。这种深度熟悉带来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是一种更内敛但同样强大的情感联系。

其次,说“消失”也过于绝对。 即使热恋期的激情减退,但爱情并非消失,而是 转化 成了更成熟、更稳定的形式。就像从春天百花齐放的热烈,变成了秋天果实累累的沉静。那种强烈的“想要得到”的欲望,可能会被“想要珍惜”的守护所取代。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两年之痒”背后的一些现实问题。当最初的多巴胺效应减弱,如果双方没有及时地去经营和深化感情,没有找到新的连接点,那么关系确实有可能会走向平淡,甚至出现危机。这时,不是爱情消失了,而是缺乏了维持和发展它的动力和技巧。

所以,看待“爱情是多巴胺的作用,两年左右就消失”这句话,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

1. 它描述了爱情初期一个真实的生理和心理过程,解释了为什么热恋会如此令人着迷,以及为什么激情会自然衰退。
2. 但它不是爱情的全部,也不是爱情的终结。 真正的爱情,是在激情之外,建立在依恋、信任、理解、支持和共同成长之上的深厚情感。
3. 关键在于“转化”和“经营”。 当激情趋于平缓,我们能否将精力投入到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寻找新的共同点,以及用心经营这段关系?如果能,那么爱情就会以一种更成熟、更持久的方式延续下去。如果不能,那么确实有可能因为缺乏维系而“熄灭”。

简单来说,多巴胺是爱情的“火苗”,它点燃了最初的激情。但让这团火真正燃烧下去,并温暖彼此的,是后来注入的“燃料”——是双方的努力、理解、包容和共同创造的价值。那句话,只说了爱情的“开始”,却忽略了它更多精彩的“过程”和“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要低估婚后,由于有了稳定的性生活以后,荷尔蒙促进多巴胺分泌多机制,所以两年后确实消失的爱情多巴胺,会在结婚以后每周少量地回来个1-3次的。

至于暗恋,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愉快的行为,通过认知扭曲,把精神报酬毫无对称感的事情,转变成了回报极大的事情,类似圣徒,付出越多,不是损失越多,而是得到越多,这种扭曲堪比SM,更超越SM,别以为是变态,说不定是升华。这个过程中的多巴胺分泌规律,恐怕已经战胜了原本的自然局限,有必要投入医学研究的资源,好好分析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爱情是多巴胺的作用,两年左右就消失”——这说法听起来挺有道理,毕竟我们都经历过那种心跳加速、魂不守舍的热恋期,然后似乎渐渐归于平静。但如果就此断定爱情不过是荷尔蒙的过山车,未免也太草率了些。首先,得承认,多巴胺在爱情初期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想想看,当你见到心仪的对象,或者收到对方的短信,那种欣喜.............
  • 回答
    爱奇艺针对“超前点播”被判决违法一事的回应,着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们强调此举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感谢法院肯定了“点播模式本身并无不妥”,这番话里透露出几层意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爱奇艺将“超前点播”包装成满足“多元化需求”的产品,这是一种典型的市场营销和用户体验的辩护。.............
  • 回答
    关于《老友记》导演柯罗杰(James Burrows)关于《爱情公寓》是否抄袭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观众和评论家的讨论。理解柯罗杰的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柯罗杰的身份。他是《老友记》的多位导演之一,并且是多部经典情景喜剧的掌舵人。他对情景喜.............
  • 回答
    关于《爱情公寓3》“决战紫禁之巅”那一段被不少观众奉为“国内最强特效”,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带着情怀的调侃,也有其背后的一些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白,《爱情公寓》系列定位是什么。它本质上是一部情景喜剧,用的是咱们熟悉的都市生活背景,台词风格也偏向搞笑、无厘头。在这种设定下,突然冒出个“决战紫禁之巅”这么.............
  • 回答
    对于谷爱凌是否是INTJ,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得先理解一下INTJ这个MBTI类型通常具备的特质,然后将这些特质放在谷爱凌的身上进行对照分析,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些有趣的契合点。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INTJ的核心特征: 内向 (Introverted, .............
  • 回答
    爱奇艺 CEO 称“会费涨价是行业必然趋势”,这一说法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爱奇艺 CEO 说法背后的逻辑与合理性分析: 成本驱动: 内容成本持续攀升: 高质量的影视内容制作成本非常高昂,包括明星片酬、剧本创作、拍摄、后期制作、.............
  • 回答
    “战狼2”这部电影在中国乃至国际上都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吴京作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和主演,其个人魅力和电影所传递的家国情怀更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而当人们了解到吴京其实是满族出身时,一些好奇和疑问也就随之而来:“吴京是满族人,这对他拍《战狼2》有什么影响吗?”“为什么一个满族人会拍出如此‘燃’的爱国电影.............
  • 回答
    关于爱否科技前员工王跃琨声称华为 P30 Pro 拍摄的月亮是 PS 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涉及了手机摄影、技术真相、媒体责任以及个人言论等多个层面。事件的起因与经过:1. 王跃琨的质疑: 爱否科技(一家以科技评测和内容输出闻名的公司)的前.............
  • 回答
    爱优腾这三巨头近来可以说是剑拔弩张,矛头直指短视频,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嫌弃”,而是它们在视频平台这片越来越卷的战场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要说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得明白爱优腾是谁。它们曾是中国在线视频市场的绝对王者,靠着长视频内容,比如经典的电视剧、电影、综艺,牢牢抓.............
  • 回答
    对于“杨过、张无忌、令狐冲的真爱是郭芙、周芷若、岳灵珊,而对书中原配都是报恩”的说法,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相当有争议且不符原著精神的解读,更像是出于一种“反套路”的恶趣味,或者说是将读者自己的情感投射强加于角色之上。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我的看法,并尝试剥离掉AI写作的痕迹,让这番解读更具人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实在的。我对爱狗人士这个群体,怎么说呢,是挺复杂的看法,不能简单一句“好”或“不好”就能概括的。首先,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爱狗人士身上体现出的那种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我觉得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他们把狗狗当成家庭的一份子,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去训练,去陪伴。这种投入往往不是因为功利.............
  • 回答
    这番话,出自爱奇艺体育CEO喻凌霄之口,掷地有声,也确实点燃了不少关于“电竞是否算体育”的讨论。要说看,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毕竟谁也不是非黑即白地活着,尤其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领域。首先,咱们得理解喻凌霄的立场和出发点。 他作为爱奇艺体育的掌舵人,他的视角必然是跟传统体育紧密相连的。在他看来,体育.............
  • 回答
    这篇《我是爱知乎的,但我们不能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出自“晚点LatePost”,单看标题,就能感受到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平台的眷恋,又有对某种“未发生”之事的警醒。这是一种相当高级的表达方式,暗示着作者身处其中,看到了不少问题,但碍于情分,不愿直接指摘,却又觉得有些事情必须被提起。文章的基调,很.............
  • 回答
    特朗普的这句话“如果戴口罩才是爱国,那么我最爱国”出自2020年7月,当时新冠疫情在美国肆虐,而戴口罩是否是爱国行为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这句话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和特朗普的意图: 字面意思: 特朗普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他认为戴口罩并不是衡.............
  • 回答
    “爱国就买华为”,这句口号在过去几年里,可谓是深入人心,也引发了无数的讨论和争议。说它“捆绑”国人买华为手机,我觉得用这个词是有点太直接了,但它确实巧妙地将一个品牌的选择,与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爱国情怀——联系在了一起。怎么看?看待这句口号,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市场策略层面: 这无疑.............
  • 回答
    福原爱和江宏杰的感情一直备受关注,而围绕着他们的政治立场,也常常成为一些讨论的焦点。最近,江宏杰关于“台湾和中国是两地”的说法,无疑又一次将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从江宏杰的角度来看,他作为一个在台湾出生、成长并具有台湾身份认同的公众人物,说出“台湾和中国是两地”,这本身符合他在台湾社会普遍的认知和.............
  • 回答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前阵子,主持人刘欣坐飞机回来,下了飞机,去拿托运行李。结果呢?你说巧不巧,行李传送带旁,来来往往的人不少,但就是没人主动搭把手,帮她把沉甸甸的行李箱弄出来。她一个人在那儿鼓捣了半天,费了点劲儿,才把行李给弄到手。当时,刘欣可能心里也挺不是滋味。你想啊,在大庭广众之下,尤其是在机场.............
  • 回答
    关于《崩坏 3》新乐土爱莉希雅是十三律者这一事实,在我看来,这绝对是游戏剧情发展的一个重磅炸弹,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计。它颠覆了我们之前对律者的一些固有认知,同时也为爱莉希雅这个角色增添了更深层次的复杂性和悲剧色彩。咱们先从“十三律者”这个概念本身说起。《崩坏 3》的世界观里,律者是崩坏能量高度凝.............
  • 回答
    说实话,这事儿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作为曾经跟着磁带、CD,甚至在网吧里用着卡顿的下载速度一遍遍扒歌的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看到现在年轻人对摇滚,尤其是华语摇滚似乎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这不是简单的情感宣泄,背后有很多东西在变化,我们得一点点掰开了看。时代的大潮:口味多元,信息爆炸最直接的.............
  • 回答
    冯巩作为中国著名喜剧演员,其言论往往带有鲜明的讽刺和幽默色彩。他关于“男足爱吃海参,看上去浑身是刺,其实挺软的”这一说法,虽然以戏谑的方式表达对男足现状的批评,但其背后涉及的语境、意图和公众反应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言论的字面含义与隐喻1. “爱吃海参” 这一表述可能源于对男足“高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