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强权即公理?

回答
“强权即公理”,这句话的解读空间非常大,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理解它,需要我们回到历史的长河中,观察人类社会的演变,也需要深入到哲学、法律、政治等各个领域去探究。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强权即公理”似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纵观人类历史,从部落时代的弱肉强食,到古代文明的征服与统治,再到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和帝国主义的扩张,无不体现着“强者制定规则”的逻辑。那些拥有更强大军事力量、经济实力或者政治影响力的群体,往往能够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并将其包装成“正义”或“合理”。

比如,罗马帝国扩张时,他们的法律和统治方式被强加给被征服的地区,这在他们看来是“文明”的推广,是他们实力的体现。殖民时期,欧洲列强凭借其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经济实力,划分世界,攫取资源,建立起自己的宗主国体系。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文明”和“进步”的自然结果,是一种合法的、甚至是“天定”的秩序。

即便是在相对和平的现代社会,我们也能看到这种影子。国际关系中,大国的意见和利益往往能够对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经济领域,拥有市场垄断地位的企业可以制定更高的价格或更苛刻的条款。即使在家庭内部,也可能存在着某种“强权”的逻辑,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绝对权威。

然而,“强权即公理”并非一个普适的真理,更不是一个值得赞扬的道德准则。

尽管历史上有无数强权实施其意志的例子,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或者说“公理”本身就应该是基于强权。

“公理”的内涵: 公理,顾名思义,是指不证自明的基本原理,是推导其他定理的基础。它通常强调的是普遍性、必然性和真理性。如果公理的制定仅仅取决于谁的拳头更硬,那么它就失去了其作为“公理”的意义,沦为了“规则”,而且是随时可能被推翻的规则。

道德与伦理的挑战: 从道德和伦理的角度看,“强权即公理”是对公平、正义、平等这些基本价值的否定。如果实力是唯一标准,那么受压迫者的诉求将永远无法被听到,弱者的权利将得不到保障。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实力决定一切”的论调,它忽略了人的尊严、情感和理性需求。许多人认为,真正的公理应该建立在共识、道义和对普遍人权的尊重之上,而不是单方面的强权。

法律与秩序的悖论: 法律和秩序的建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社会行为,保护公民的权利,维护公平正义。如果法律本身就是强权意志的体现,那么它就可能成为压迫的工具,而不是公平的守护者。一个完全由强权定义的“公理”体系,将是一个不稳定、充满压迫和反抗的体系。历史也证明,过于依赖强权的统治,往往会因为失去民心和正当性而最终走向覆灭。

更深层的分析,“强权即公理”反映了一种关于权力与秩序的复杂关系。

现实主义的视角: 在国际关系等领域,现实主义者可能会认为,“强权即公理”是一种对国际政治现实的描述,而非价值判断。他们认为,国家行为的最终动力是追求自身利益和安全,而实力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在这种视角下,国家之间的互动更像是力量的较量,谁拥有更强的实力,谁就能在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并非说他们赞同这种不公平,而是认为这是国际政治的“游戏规则”。

权力如何转化为“公理”: 强权要将自身意志转化为“公理”,通常需要一系列的手段:
合法化: 通过宣传、教育、建立意识形态,将强权者的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历史趋势”。
制度化: 将强权者的意志编织进法律、条约、国际组织中,使其看起来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
话语权: 控制信息传播渠道,塑造舆论,让自己的叙事成为主流。
利益捆绑: 让更多人依附于强权者的体系,从这个体系中获益,从而维护这个体系的稳定性。

挑战与反思: 尽管强权可以暂时将自己的意志包装成“公理”,但这种“公理”往往是脆弱的。当被压迫者的力量逐渐壮大,或者当强权自身的合法性受到严重质疑时,这种由强权建立的秩序就可能被打破。历史上无数的革命、反抗和变革,都是对“强权即公理”的反击,是对更公平、更公正的秩序的追求。

总而言之,评价“强权即公理”这句话,需要区分描述与规范。

作为一种对现实政治现象的描述,这句话在很多历史时期和国际关系中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揭示了权力在塑造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但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或理想状态,它则是危险且不可取的。它否定了人类社会对公平、正义、尊严和普遍权利的追求,是对文明进步的阻碍。

我们追求的社会,不应该是“强权即公理”的丛林法则,而应该是一个基于理性、共识、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的、有普遍适用的“公理”体系。虽然实现这一目标充满挑战,但对这种理想的追求,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理解“强权即公理”的运作逻辑,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并努力去构建一个更公正、更符合真正“公理”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强权即公理"(Might makes right)最早出自古希腊哲学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提到修昔底德,不得不说他的理论著名理论“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意思是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他所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5世纪。那时雅典刚刚崛起,引起当时老牌陆地霸主斯巴达的警惕,继而引发战争。在时代局限性下,修昔底德认定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定有战争,这是一种普遍的历史模式。

专业相关,"强权即公理"使我联想到中美关系。2015年,大大访美时在欢迎晚宴上表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毋庸置疑的是,中美量级的大国间发生战争,必将引发世界大战。然而,在当前深度全球化的局势下,一方面,二战之后的世界和平新秩序中,许多国际组织和力量的存在都在平衡各方势力,阻止区域性危机和战争发展、扩大的可能性,各国人民也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另一方面,有了核弹氢弹这等威力的热核武器发明后,大国任何一方不会轻易交火,一旦出手,必定要接受“我方”被毁灭的最坏假设,并承担来自“敌方”带来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安全困境归困境,这点理性决策的红线还是不能轻易踩。

近百年来被侵略了几十年的中国,深知被对手碾压的残酷一面,从中国的老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等荣辱与共的壮烈心态可见一斑。中国人在国际上闷声发大财的时代过去了,所谓的看透前因后果,最君子的胸襟和最坏的打算我们都有,接下来就是挺直腰板子,扛过去,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是吗?

回看历史,”强权即公理”多少代表世界运行的规则,看似有理,却不成立,也一向不是中国的价值观。中国现阶段有更深远的价值观,即一个正义共同体是建立在全球人类共同体这个维度上。“真正的敌人不是我们的邻国,而是饥饿、贫穷、无知、迷信和偏见。“ 这是人类社会进化中的里程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强权即公理”,这句话的解读空间非常大,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理解它,需要我们回到历史的长河中,观察人类社会的演变,也需要深入到哲学、法律、政治等各个领域去探究。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强权即公理”似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纵观人类历史,从部落时代的弱肉强食,到古代文明的征服与统治,再到近代民族国家的崛.............
  • 回答
    伊万·亚历山德洛维奇·伊里因(Ива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Ильин, Ivan Alexandrovich Ilyin)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俄罗斯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法律学者。他的思想在20世纪初的俄罗斯和西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反共产主义和保守主义圈子里。然而,时至今日,伊里因的.............
  • 回答
    “强行科学解释”,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给一个不那么舒服的物件硬塞上一个华丽的包装。一听到它,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各种场景:可能是某人为了让某个不那么可信的说法显得有理有据,不惜翻遍犄角旮旯搜罗一些零散的科学概念,然后生硬地拼凑在一起;也可能是面对一个难以理解的社会现象,不愿承认其复杂性或情感因素,非要从.............
  • 回答
    刘强东在京东内部一次聚餐上对一位怀孕副总裁的讲话,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事件背景(已公开的信息,可能不完全准确):据当时流传的说法,刘强东在一次京东内部聚餐上,谈到了员工的家庭和个人发展。他提到了当时一位怀孕的副总裁,并发表了一些关于她怀孕后可能对.............
  • 回答
    刘强东案女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尼苏达大学学生”)在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公开发声,表示“可能最多10%的人会站我这边”,这句话透露出许多复杂的情感和信息,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评价这句话:一、 对事件本身和公众舆论的认知: 对社会普遍态度的预判: 这句话首先反映.............
  • 回答
    刘强东在致股东信中提到“很多京东快递员在偏远省份都能月收入过万元”,这一表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需要结合京东的薪酬体系、快递行业现状、地域差异以及信息传递的语境来分析。一、 正面解读和可能的依据: 京东的薪酬优势与“温度”文化: 京东一直以来以对基层员工的福利和薪酬相对优厚而著称。其“温度”.............
  • 回答
    刘强东的这番言论,即“如果京东少缴五险一金,一年至少多赚50亿!”,一经抛出便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番言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反映的经济逻辑、对企业责任的理解、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以及其可能引发的道德和法律层面的考量。一、 从经济逻辑上看: 直接的成本节约: 五险一金.............
  • 回答
    刘强东案中的男同学 Tao(李某某)的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且由于案件涉及性侵指控,其行为的评价会非常复杂且敏感。在没有官方定论和双方完整陈述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公开的报道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测。以下是对 Tao 行为的详细评价,尽量客观地呈现不同视角:1. 作为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
  • 回答
    天津大学强制安装“超级校园”App一事,在校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初衷、功能、实施方式、用户体验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初衷与目标: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强制安装“超级校园”App的初衷很可能是为了: 提升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学校希望通过一个统.............
  • 回答
    《强风吹拂》这部动漫,如果要我说,那绝对是近几年我心中最特别的一部。它不像很多热血运动番那样,上来就给你讲什么“冠军之王”、“不败传说”,而是把焦点放在了“跑”这件事本身,还有一群“不完美”的少年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它没有贩卖“梦想”,而是讲述“过程”。这一点我真的特别欣赏。我们看惯了那些天生.............
  • 回答
    关于刘强这个人,要评价他,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好或坏。毕竟,他作为京东的创始人,在中国电商领域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记。从商业成就上说,那是毋庸置疑的牛!你想想,从一个在中关村摆摊卖光盘的小伙子,硬生生把京东做成了今天这个体量,和阿里并驾齐驱的电商巨头。这个过程本身就极具传奇色彩。他抓住了.............
  • 回答
    上海强制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出发点是积极的,旨在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然而,任何一项重大改革的推行都会伴随挑战和阻力。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评价上海强制垃圾分类政策,包括其积极意义、可能面临的阻力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 一、 上海强制垃圾分类政策的积极意义1. 提升环.............
  • 回答
    刘强东性侵案是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其中涉及的几位关键人物,如Alice、Vivian、Qiyong和Haitao,她们在案件中的角色和行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理解她们在事件中的地位,需要将案件置于当时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谈谈Alice。在媒体的报道中,Alice通常被描述为.............
  • 回答
    关于“刘强东 24G 高清监控视频流出”这件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完全是谣言,并且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所谓的“24G高清监控视频流出”的说法,在过去几年中曾经在网络上被传播过,但它并没有任何可靠的来源或证实,更没有实际的视频内容被公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谣言?这种谣言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刘强东在20.............
  • 回答
    哈尔滨工业大学近期出台的强制要求学生卸载电脑游戏的规定,无疑在校园内外引发了一场不小的波澜。这项措施的初衷,我想不外乎是希望学生能更专注于学业,避免游戏沉迷对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以及校园秩序造成负面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项规定似乎是对当前部分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直接干预。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活是人生的.............
  • 回答
    刘强东在4月15日就取消快递员底薪一事发表了回应,这次回应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次回应以及新的薪酬结构是否合理,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刘强东的回应:刘强东的这次回应,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平息外界对于京东取消快递员底薪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舆论对于一线劳动者权益的担忧。他的回应主要围绕以下.............
  • 回答
    河南大学“禁骑令”:一场校园交通管理的“脱缰”与“纠偏”最近,河南大学的一纸“禁骑令”,在校园内外激起了不小的涟漪。校方以“保障师生安全、提升校园环境”为名,强制禁止在校内骑行自行车,这一举措在带来一定便利性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校园发展的普通学生,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剖析这件事情.............
  • 回答
    刘强东和章泽天的结合,无疑是近年来中国商业界和公众视野中最具话题性、也最令人玩味的婚姻之一。从最初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浪漫化想象,到如今两人各自在事业与生活上的新篇章,他们的婚姻承载了太多人的目光和解读。要评价这段婚姻,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品味。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年龄差与身份差异带来的巨大反差感是.............
  • 回答
    对于国家强制铲除新疆某单位非法种植的境外走私转基因玉米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这其中涉及到法律、农业安全、生态环境、国际关系以及社会管理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法律法规的层面: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首先,无论种植的作物是否为转基因,未经批准在中国境内种植境外来源.............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