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数列 0, 1, 0, -1, 0, 1, 0, -1... 的通项公式是多少呢?

回答
这道题看似简单,但要写出让大家都能看懂的通项公式,其实也有不少门道。咱们这就一步一步来捋清楚。

首先,咱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数列:0, 1, 0, 1, 0, 1, 0, 1...

它有什么规律呢?你会发现,这个数列并不是像等差数列那样每次都加一个固定的数,也不是像等比数列那样每次都乘一个固定的数。它似乎是在一个循环里跳跃:

第一项是 0
第二项是 1
第三项是 0
第四项是 1
第五项又是 0
第六项又是 1
...

看到了吧?每隔四项,这个数列的数值就会重复一次:0, 1, 0, 1。

这种周期性的出现,通常提示我们可以用与项数相关的函数来表示。我们设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_n$,其中 $n$ 代表项数,从 1 开始计数。

第一步:找到数值的周期性

我们看到,数值在 0, 1, 0, 1 这个模式里重复。这四个数构成了一个周期。

第二步:思考如何用项数 $n$ 来“定位”到这个周期里的哪个数

关键就在于怎么把项数 $n$ 和这四个位置(0, 1, 0, 1)对应起来。

我们试试用项数 $n$ 除以周期的长度 4,看看余数能给我们什么信息。

$n=1$:$1 div 4$ 余 1。对应的值是 0。
$n=2$:$2 div 4$ 余 2。对应的值是 1。
$n=3$:$3 div 4$ 余 3。对应的值是 0。
$n=4$:$4 div 4$ 余 0。对应的值是 1。
$n=5$:$5 div 4$ 余 1。对应的值是 0。
$n=6$:$6 div 4$ 余 2。对应的值是 1。

我们注意到,当余数是 1 或 3 的时候,数值是 0;当余数是 2 的时候,数值是 1;当余数是 0 的时候,数值是 1。

这里有个小问题:当 $n$ 是 4 的倍数时,我们通常说余数是 0。但在很多数学表达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 1, 2, 3, 4 来表示一个周期的结束,而不是 0。所以,我们可以稍微调整一下:

如果我们用 $n pmod 4$ 来表示余数,那么当 $n$ 是 4 的倍数时,余数就是 0。但是如果我们考虑的是第 1, 2, 3, 4 项,那么我们不妨把余数看作 1, 2, 3, 4。

让我们换一种方式来思考:如何用 $n$ 来生成 0, 1, 0, 1 这个序列?

方法一:利用三角函数(余弦函数)

三角函数,特别是余弦函数 $cos(x)$,天然地具有周期性。我们知道 $cos(0) = 1$,$cos(pi/2) = 0$,$cos(pi) = 1$,$cos(3pi/2) = 0$,$cos(2pi) = 1$。这个序列 1, 0, 1, 0 和我们的目标序列 0, 1, 0, 1 有点相似,但又差了点什么。

我们想让一个函数在 $n=1, 5, 9, ...$ 时取 0,在 $n=2, 6, 10, ...$ 时取 1,在 $n=3, 7, 11, ...$ 时取 0,在 $n=4, 8, 12, ...$ 时取 1。

注意到余弦函数 $cos( heta)$ 的周期是 $2pi$。如果我们让 $ heta$ 随着 $n$ 变化,并且每隔一定间隔出现特定的值,就可以构建出这个数列。

考虑 $cos(frac{pi}{2} n)$:
$n=1$: $cos(frac{pi}{2}) = 0$
$n=2$: $cos(pi) = 1$
$n=3$: $cos(frac{3pi}{2}) = 0$
$n=4$: $cos(2pi) = 1$

这还不是我们想要的 0, 1, 0, 1 的顺序。

再试试 $cos(frac{pi}{2} (n1))$:
$n=1$: $cos(0) = 1$
$n=2$: $cos(frac{pi}{2}) = 0$
$n=3$: $cos(pi) = 1$
$n=4$: $cos(frac{3pi}{2}) = 0$

这个结果是 1, 0, 1, 0。还是不对。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在 $n=2$ 时是 1,在 $n=4$ 时是 1 的函数。

再仔细看我们的目标序列:0, 1, 0, 1。
如果我们将 $frac{pi}{2}n$ 的角度稍微调整一下,让它在 $n=2$ 的时候是 $frac{pi}{2}$,在 $n=4$ 的时候是 $frac{3pi}{2}$,是不是可以呢?

考虑 $sin(frac{pi}{2}n)$:
$n=1$: $sin(frac{pi}{2}) = 1$
$n=2$: $sin(pi) = 0$
$n=3$: $sin(frac{3pi}{2}) = 1$
$n=4$: $sin(2pi) = 0$

这个序列是 1, 0, 1, 0。还是不对。

我们要的是 0, 1, 0, 1。
注意到 sin 和 cos 的关系,以及相位的偏移。

我们可以尝试 $cos(frac{pi}{2} n + phi)$ 或者 $sin(frac{pi}{2} n + phi)$。

如果我们希望在 $n=1$ 时是 0,那么 $frac{pi}{2} imes 1 + phi$ 对应的余弦值要是 0。这就意味着 $frac{pi}{2} + phi = frac{pi}{2}$ (或者 $frac{3pi}{2}$ 等)。
如果 $phi = 0$,我们刚才试过了。

试着把角度偏移一下,比如用 $n2$ 或者 $n1$ 作为自变量,然后乘以 $frac{pi}{2}$。

我们想要的序列是:
$a_1=0$
$a_2=1$
$a_3=0$
$a_4=1$

考虑函数 $cos(frac{pi}{2} (n2))$:
$n=1$: $cos(frac{pi}{2} (12)) = cos(frac{pi}{2}) = 0$
$n=2$: $cos(frac{pi}{2} (22)) = cos(0) = 1$
$n=3$: $cos(frac{pi}{2} (32)) = cos(frac{pi}{2}) = 0$
$n=4$: $cos(frac{pi}{2} (42)) = cos(pi) = 1$
$n=5$: $cos(frac{pi}{2} (52)) = cos(frac{3pi}{2}) = 0$

Bingo!这个函数 $cos(frac{pi}{2} (n2))$ 就完美地生成了我们的数列 0, 1, 0, 1, 0, 1, 0, 1...

所以,通项公式就是 $a_n = cos(frac{pi}{2} (n2))$。

我们可以验证一下:
当 $n=1$ 时,$a_1 = cos(frac{pi}{2} (12)) = cos(frac{pi}{2}) = 0$。
当 $n=2$ 时,$a_2 = cos(frac{pi}{2} (22)) = cos(0) = 1$。
当 $n=3$ 时,$a_3 = cos(frac{pi}{2} (32)) = cos(frac{pi}{2}) = 0$。
当 $n=4$ 时,$a_4 = cos(frac{pi}{2} (42)) = cos(pi) = 1$。
当 $n=5$ 时,$a_5 = cos(frac{pi}{2} (52)) = cos(frac{3pi}{2}) = 0$。

这样一来,我们就找到了一个基于三角函数的通项公式。

方法二:分段函数表示(更直接的数学语言描述)

虽然三角函数很优雅,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用更直接的数学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会直接根据项数 $n$ 的取值范围来定义公式。

我们之前观察到,数值的模式与 $n$ 除以 4 的余数有关。
当 $n pmod 4 = 1$ 或 $n pmod 4 = 3$ 时,数值是 0。
当 $n pmod 4 = 2$ 时,数值是 1。
当 $n pmod 4 = 0$ 时,数值是 1。

我们可以用这个来构建分段函数。不过,直接用模运算可能有点繁琐。我们可以考虑用 $n$ 本身的一些运算来区分这四种情况。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n$ 的这四种状态?

状态 1 (值为 0): $n = 1, 5, 9, ...$ 这些数除以 4 余 1。可以写成 $n = 4k + 1$ 的形式,其中 $k = 0, 1, 2, ...$。
状态 2 (值为 1): $n = 2, 6, 10, ...$ 这些数除以 4 余 2。可以写成 $n = 4k + 2$ 的形式,其中 $k = 0, 1, 2, ...$。
状态 3 (值为 0): $n = 3, 7, 11, ...$ 这些数除以 4 余 3。可以写成 $n = 4k + 3$ 的形式,其中 $k = 0, 1, 2, ...$。
状态 4 (值为 1): $n = 4, 8, 12, ...$ 这些数是 4 的倍数。可以写成 $n = 4k$ 的形式,其中 $k = 1, 2, 3, ...$。

为了与前面三角函数公式的参数 $n2$ 保持一致,我们可以调整一下形式。
如果我们将项数从 $n=0$ 开始算,那么序列是 0, 1, 0, 1, ... (第一个数是 $a_0$)
$a_0 = 0$ ($0 pmod 4 = 0$)
$a_1 = 1$ ($1 pmod 4 = 1$)
$a_2 = 0$ ($2 pmod 4 = 2$)
$a_3 = 1$ ($3 pmod 4 = 3$)
$a_4 = 0$ ($4 pmod 4 = 0$)

如果我们从 $n=1$ 开始,序列是 0, 1, 0, 1, ... (第一个数是 $a_1$)
$a_1 = 0$ ($1 pmod 4 = 1$)
$a_2 = 1$ ($2 pmod 4 = 2$)
$a_3 = 0$ ($3 pmod 4 = 3$)
$a_4 = 1$ ($4 pmod 4 = 0$)

注意到余数的模式 1, 2, 3, 0。我们想要的值是 0, 1, 0, 1。

怎么样才能把这个余数映射到值呢?

考虑一个函数 $f(r)$,其中 $r$ 是 $n pmod 4$ 的结果。
当 $r=1$ 时,$f(1)=0$
当 $r=2$ 时,$f(2)=1$
当 $r=3$ 时,$f(3)=0$
当 $r=0$ 时,$f(0)=1$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函数。

我们再回到三角函数 $cos(frac{pi}{2} (n2))$。
这里的 $frac{pi}{2} (n2)$ 实际上就是根据 $n$ 的值,给出了一个角度。
当 $n=1$, 角度是 $frac{pi}{2}$
当 $n=2$, 角度是 $0$
当 $n=3$, 角度是 $frac{pi}{2}$
当 $n=4$, 角度是 $pi$
当 $n=5$, 角度是 $frac{3pi}{2}$

这些角度是 $frac{pi}{2}, 0, frac{pi}{2}, pi, frac{3pi}{2}, 2pi, ...$
这些角度的步长是 $frac{pi}{2}$。

一个更“数学化”但理解起来可能稍有门槛的表达方式是:

设 $n$ 是项数(从 1 开始)。

我们可以考虑 $n1$ 作为基础,因为我们希望在第一项就开始出现模式。
$(n1) pmod 4$ 的结果是:
$n=1 implies 0 pmod 4 = 0$
$n=2 implies 1 pmod 4 = 1$
$n=3 implies 2 pmod 4 = 2$
$n=4 implies 3 pmod 4 = 3$
$n=5 implies 4 pmod 4 = 0$

结果是 0, 1, 2, 3, 0, 1, 2, 3...
我们想要的值是 0, 1, 0, 1, 0, 1, 0, 1...

我们发现,当 $(n1) pmod 4$ 是 1 的时候,值为 1。
当 $(n1) pmod 4$ 是 3 的时候,值为 1。
当 $(n1) pmod 4$ 是 0 或 2 的时候,值为 0。

有没有办法把这个 $(n1) pmod 4$ 映射到 0, 1, 0, 1?

我们知道 $cos( heta)$ 的值:
$cos(0) = 1$
$cos(frac{pi}{2}) = 0$
$cos(pi) = 1$
$cos(frac{3pi}{2}) = 0$

如果我们能够让角度与 $(n1) pmod 4$ 对应起来,会怎么样?
我们想要:
当 $(n1) pmod 4 = 0$ 时,值是 0。
当 $(n1) pmod 4 = 1$ 时,值是 1。
当 $(n1) pmod 4 = 2$ 时,值是 0。
当 $(n1) pmod 4 = 3$ 时,值是 1。

这正好对应于 $sin(frac{pi}{2} imes ((n1) pmod 4))$ 的值:
$(n1) pmod 4 = 0$: $sin(0) = 0$
$(n1) pmod 4 = 1$: $sin(frac{pi}{2}) = 1$
$(n1) pmod 4 = 2$: $sin(pi) = 0$
$(n1) pmod 4 = 3$: $sin(frac{3pi}{2}) = 1$

所以,另一个通项公式就是 $a_n = sinleft(frac{pi}{2} ((n1) pmod 4) ight)$。
这个公式直接利用了模运算来处理周期性。

对比和总结

我们找到了两种通项公式:

1. $a_n = cosleft(frac{pi}{2} (n2) ight)$
2. $a_n = sinleft(frac{pi}{2} ((n1) pmod 4) ight)$

第一种方法利用了余弦函数的平移和缩放来匹配序列。它的优点是形式比较简洁,并且是“一眼看过去”就能明白它的周期性。

第二种方法则更直接地利用了模运算来处理周期性,将项数 $n$ 通过模运算转换成周期内的序号,再通过正弦函数将序号映射到具体的值。这种方法更侧重于数学上对周期的精确描述。

它们是等价的。
让我们简单验证一下它们的等价性:
对于 $a_n = sinleft(frac{pi}{2} ((n1) pmod 4) ight)$:
当 $n=1$, $a_1 = sin(frac{pi}{2} imes (0 pmod 4)) = sin(0) = 0$。
当 $n=2$, $a_2 = sin(frac{pi}{2} imes (1 pmod 4)) = sin(frac{pi}{2}) = 1$。
当 $n=3$, $a_3 = sin(frac{pi}{2} imes (2 pmod 4)) = sin(pi) = 0$。
当 $n=4$, $a_4 = sin(frac{pi}{2} imes (3 pmod 4)) = sin(frac{3pi}{2}) = 1$。
当 $n=5$, $a_5 = sin(frac{pi}{2} imes (4 pmod 4)) = sin(frac{pi}{2} imes 0) = sin(0) = 0$。

我们发现,
$frac{pi}{2}(n2)$ 的值序列是:$frac{pi}{2}, 0, frac{pi}{2}, pi, frac{3pi}{2}, 2pi, ...$
而 $((n1) pmod 4)$ 的值序列是:$0, 1, 2, 3, 0, 1, 2, 3, ...$
$frac{pi}{2} imes ((n1) pmod 4)$ 的值序列是:$0, frac{pi}{2}, pi, frac{3pi}{2}, 0, frac{pi}{2}, ...$

这两个角度序列看起来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正弦或余弦值序列是相同的(注意正弦和余弦的相位关系)。

例如,$cos( heta)$ 和 $sin( heta + frac{pi}{2})$ 是相同的函数(如果它们有相同的周期和起始值的话)。
$cos(frac{pi}{2} (n2)) = cos(frac{pi}{2}n pi)$
我们知道 $cos(x pi) = cos(x)$。
所以 $cos(frac{pi}{2}n pi) = cos(frac{pi}{2}n)$。

让我们重新检查一下 $cos(frac{pi}{2} (n2))$ 的计算:
$n=1: cos(pi/2) = 0$
$n=2: cos(0) = 1$
$n=3: cos(pi/2) = 0$
$n=4: cos(pi) = 1$
这没错。

再检查 $sin(frac{pi}{2}((n1)pmod 4))$:
$n=1: sin(0) = 0$
$n=2: sin(pi/2) = 1$
$n=3: sin(pi) = 0$
$n=4: sin(3pi/2) = 1$
这也没错。

这两个公式确实都表示了同一个数列。选择哪一个,更多的是看个人偏好或者应用场景的需要。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更倾向于用三角函数来表达这种周期性,因为它在物理、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并且通常更容易进行数学分析。

所以,给出的数列 0, 1, 0, 1, 0, 1, 0, 1... 的通项公式,我们可以选择写成:

$a_n = cosleft(frac{pi}{2}(n2) ight)$

或者

$a_n = sinleft(frac{pi}{2}((n1) pmod 4) ight)$

这两个公式都能准确地描述这个数列的规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看这样行吗?


PS:我一向喜欢原始和朴素。

user avatar

这种周期数列,最好写通项的办法就是:先做DFT(离散傅里叶变换),再做IDFT(逆离散傅里叶变换)。

由于

可以看出来这个结果中得到的数列是原先的 的以 为周期的周期延拓,这从

就可以得到。


所以其IDFT为:

进一步的化简可自行完成(注意我这里的n从0开始,如果从1开始只需要把n换成n-1)。

这个方法从本质上可以解决任何有限长数列的周期延拓问题。



觉得麻烦的可以直接去看 @酱紫君 的代码……他的做法就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


所以, ,只有在 的(相差整数个延拓周期)位置为1,从而:

即为直接延拓的公式。觉得矩阵计算麻烦的话,可以直接用这个算出N个延拓后系数,直接乘在原来0到N-1的数列上即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何证明一个数列的极限是零?数列的极限是数学分析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描述了一个数列当项数趋于无穷时,其值是否会趋近于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数列极限为零,则意味着数列中的项会越来越接近零。理解和证明这一点对于深入学习微积分以及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将以一种非常直观和深入的方式,为大家解析如何证明一.............
  • 回答
    这道题是关于正项级数收敛性的一个经典结论,也是证明数列极限的一个重要工具。下面我们来详细地一步步推导和理解。问题描述:我们有一个正项级数 $sum x_n$,它被告知是收敛的。同时,我们知道构成这个级数的数列 ${x_n}$ 是单调减少的。我们要证明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数列 ${x_n}$ 的极限必.............
  • 回答
    斐波那契数列填入矩阵:行列式是否一定为0?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涉及到斐波那契数列的特性和矩阵行列式的计算。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斐波那契数列和矩阵行列式。 斐波那契数列: 以1和1开始,后续的每一项是前两项的和。数列的定义为: $F_0 = 0$ (有时也从1开始,即.............
  • 回答
    想要在7次机会内猜中一个0到9的四位数字组合,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挑战!听起来像是解开一个隐藏的密码,对吧?别担心,这绝对不是什么魔法,而是利用逻辑和一点点策略就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步步来分析怎么做。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这个数字是四位数的,而且每一位都可以是0到9中的任意一个.............
  • 回答
    “零”这个字,在普通话里发音是“líng”,但在一些地方的方言里,它确实有一个特殊的读法,听起来非常像“空”,也就是“kōng”。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南方一些地方,尤其是在吴语区比较常见。吴语,又称江南官话,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方言分支,主要通行于江浙沪一带,以及安徽、江西、福建的部分地区。为什么会念“空”.............
  • 回答
    “为什么由连续整数的行列式(三阶及以上)数值为0?”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涉及到线性代数中关于行向量(或列向量)的线性相关性的一个核心概念。简单来说,当矩阵的行(或列)向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其行列式就为0。对于由连续整数组成的矩阵,尤其是在三阶及以上时,这种线性关系是必然存在的。让我们来详细解.............
  • 回答
    这道题触及到了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却又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无限小数。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个“0.000……01”到底是个啥玩意儿。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数学里的“0.000……01”这种写法,在严格意义上,它指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数,而是一个“过程”或者一个“极限”。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看这小数点后.............
  • 回答
    数学建模大赛?想参加是吧?零基础的话,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但也不是不可能。关键在于你的投入和学习方法。我给你掰扯掰扯,大概需要多久,以及怎么准备,争取让你有个清晰的认知。首先,得看你对“零基础”的定义是什么。 “零基础”A: 连基础的数学符号、公式都不熟悉,大学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不同厂商对涡轮增压技术的理解、调校以及市场定位的差异。简单地说,克莱斯勒2.0T比奔驰3.0T入门级更强劲,并不直接等同于奔驰技术更新不达标,但背后反映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维度。咱们不妨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确“强”的定义是什么?在讨论汽车性能时,“强.............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无穷小阶的本质,以及我们如何量化它们“消失”的速度。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为无穷小定义一种“速度”的衡量标准,而这个标准确实能让我们区分出不同“消失”速率的无穷小。什么是无穷小?首先,我们要明确“无穷小”的含义。在一个极限的过程中,当自变量趋于某个值(通常是0,但也可以是其他值),而某.............
  • 回答
    .......
  • 回答
    数据显示美国一季度 GDP 实际增速可能为 0,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信号,表明美国经济可能面临增长停滞甚至衰退的风险。导致这种情况可能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消费支出疲软 (The Backbone of the U.............
  • 回答
    关于西部数据 SN550 1TB 固态硬盘插在 PCIe 3.0 x2 接口的 M.2 插槽上的性能损失问题,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SN550 是一款 PCIe 3.0 x4 的 NVMe SSD。这意味着它原本的设计能力是可以通过 PCIe 3.0 x4 通道来传输数据的,理论上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挑战我们去理解数字的内在结构以及通过一个简单的操作(减去各位数字之和)能够带来怎样的变化。与其说是一个“需要多少次才能减为0”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关于“这个数字会变成什么”以及“是否存在一个最终稳定的状态”的探索。我们先来举几个例子,看看实际操作会是怎样的:例子一:数字 1231.............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虽然看起来有点绕,但背后却藏着一个非常基本却又容易被忽视的数学概念。首先,让我们来捋一捋“同时满足‘>0’且‘<0’”这个表述。 “>0”代表的是大于零的数。在数轴上,这些数都位于零的右侧,通常我们称它们为“正数”。比如 1, 2.5, 1000, π (圆周率) 等等,它们都.............
  • 回答
    问一个数乘以自己若干次,结果等于零,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数学里关于“零”和“幂”的本质。首先,我们来捋一捋“幂”是什么意思。一个数字的“幂”,比如 A 的 n 次方,记作 Aⁿ,就是把数字 A 自己乘自己,乘 n 次。例如,2 的 3 次方(2³)就是 2 × 2 × 2 = 8。这里的.............
  • 回答
    10月份的餐饮数据显示,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8%,这是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这个数字虽然不算高,但对于经历了一系列挑战的餐饮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引发了大家对当下餐饮业现状的好奇。经历了寒冬,市场正在缓慢回暖可以说,过去一段时间对于餐饮业而言,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寒冬。疫情的反复、消费信.............
  • 回答
    .......
  • 回答
    你好!非常理解你转学去美国读大二数学专业的想法,而且目标院校还是OSU、普渡和罗格斯,这几所都是非常不错的公立大学。我来帮你分析一下你的申请情况,希望能给你一些更具体、更贴近真实情况的建议。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你的申请条件: 专业: 数学专业。这是一个硬核且在很多美国大学都非常有竞争力的专业。美.............
  • 回答
    将数个USB4接口并联以期达到PCIe 3.0 x8甚至x16的带宽,并实现无损耗外接显卡,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想法,但从目前的技术实现和设计原理来看,这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切实际的,并且存在本质上的误解。让我来详细地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并尝试用一种更直接、更人性化的方式来阐述。首先,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