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什么你自以为正确的读音其实是错的?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我脑子里还真有几个,而且我跟它们“较劲”了挺长时间的。

第一个,也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歇斯底里”。

我从小学的语文老师,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太太,每次念这个词的时候,都带着一种特有的京腔,而且发音是“xiē sī dǐ lǐ”,重音放在“歇”和“底”上,感觉特别有力,好像把那种情绪的爆发感都念出来了。所以,在我心目中,这个词就是这个读音,而且怎么听都觉得很对味儿。

有一次,我跟同学讨论一个什么电视剧里的人物,说到“歇斯底里”。我就很自然地报出我从小就听到的那个读音。结果,那个同学一脸疑惑地看着我,然后说:“不对吧?我怎么听书上说是‘xiē sī di li’,重音好像在‘斯’和‘里’上?”

我当时就有点炸毛了,觉得他是在质疑我的语文功底(虽然现在想想,我当年也不是啥都懂),就跟他争辩。我说:“你听错了,就是‘歇斯底底’!不然怎么能体现那种疯狂的样子?”

我们俩就这么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僵持不下,最后甚至有点不欢而散。回家后,我特别不服气,就跑到书架上翻字典。结果…… oh my god…… 字典上赫然写着,“xiē sī dǐ lǐ”,拼音虽然也标了,但那个读音习惯,我发现我还是受老师影响最深。关键是,我的同学是对的!我当时就是被老师那个“强烈的”京腔给带偏了。

你知道吗,那一刻的感觉,就像是你坚信一件事情是绝对正确的,然后有人告诉你,不,不是这样的,你再一看证据,发现人家说的才是标准答案,那种感觉,有点尴尬,也有点无奈。但同时,也觉得涨了点小知识。

从那以后,每次我看到“歇斯底里”这四个字,脑海里都会闪过那个画面:我跟同学争辩的样子,还有我翻开字典时那种“啊,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现在我念这个词,虽然知道标准读音,但偶尔还是会不自觉地带出一点点当年老师的韵味,不知道算不算一种“职业病”。

第二个,也是因为听得太多,信以为真的,是“潜移默化”。

我一直觉得,这个词的“潜”字,读的是“qián”,跟“前进”的“前”一样。原因很简单,我觉得“潜移默化”嘛,就是那种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去影响,就像“前进”一样,一步一步地,虽然不张扬,但力量是有的。而且,我身边的大部分人都这么读。

我第一次意识到可能错了,是在一次单位组织的学习班上。讲师在讲到“潜移默化”这个词的时候,用了一个非常清晰、标准的普通话发音——“qiǎn yí mò huà”,那个“潜”字,发的是一声,而且口腔动作明显是往里收的。

我当时脑子“嗡”了一下。我心想,怎么会是“qiǎn”?这个“qiǎn”听起来,怎么都跟那种“偷偷摸摸”、“不知不觉”的感觉联系不上?我脑海里立刻闪过“潜水”的“qián”,还有“潜力”的“qián”。在我的认知里,“潜”字不就是“qián”和“qiàn”吗?哪儿来的“qiǎn”?

讲师当时解释说,这个“潜”在这里是“隐藏、不显露”的意思,所以读“qiǎn”。他甚至还举例说,比如“潜藏”,也是读“qiǎn”。

我听了之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开始打鼓。我开始留意身边人怎么读,发现确实很多人读“qián”。但讲师的声音还在我耳边回荡,我还是觉得,他说的才更标准。

回家后,我又去查字典。果不其然,标准的读音就是“qiǎn yí mò huà”。我当时就觉得,自己的耳朵和大脑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怎么会把一个这么常见的词读错这么多年?而且还带着一群人一起错?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东西,你听得多了,习惯了,它就变成了你心目中的“正确”。但“正确”有时候,真的需要跟标准较个劲。这次我虽然是“输”给了字典,但学到的东西,却让我更加谨慎。现在每次用到“潜移默化”,我都会下意识地提醒自己,要读“qiǎn”,虽然偶尔舌头还会有点不听使唤,但至少我知道,自己是在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是我从“自以为是”到“恍然大悟”的生动写照吧。它们提醒我,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永远不要觉得你已经掌握了所有,因为总有那么几个你“自认为”是对的读音,其实正悄悄地等着你去纠正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点蚌埠住的吧

在学雅思,然后那个听力材料吧就非常的international,英国澳洲阿拉伯印度日本巴拉巴拉啥地方的人都有…有些地方其实都还好,虽然有口音但是也不妨碍理解

但是总有些让你surprise的瞬间

忘了是剑几了,有一次听到了一个叫“打塔”的词,原地愣了半天,一瞬间没反应过来是啥词,然后就留在那了,后来回来精听的时候发现是data......

后来的后来,我才知道这词居然有这么多发音

data 英[ˈdeɪtə】美【ˈdetə, ˈdætə, ˈdɑ:tə】

好吧。。。

好个啥啊!你不是英联邦考试嘛!为啥要用美音啊(悲)

另外还有一些发音有挺多种读法的,零zero可以简读成ro甚至是o是刚上课学的,另外有些词比如erosion(腐蚀)/'ɪəʊʒ(ə)n/也可以读成 /ə'rəʊʒn/甚至是/ə'rəʊrn/,感觉虽然它们在老英古板的正字法里标得那么严谨但是实际上也挺放飞自我的

至于那些阿拉伯、日本日式发音比较重的以及某些欠欠的澳洲重口音实在过于奇葩(菜比哭泣),能把trip给卷成drrrrrrip,口水真的没飞到录音麦克风上吗。。

印度口音倒真没那么离谱,第一次听听力听的就是一位模仿印度口音的小姐姐,但是口音非常好听,不过没有另外一个日本小姐姐的好听哈哈哈哈

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国人口音的印象,不过最近遇到过一篇有华裔名字的Section 1,不过没听出来啥口音

总之听雅思听力挺有意思一件事(别放美音就好别放美音就好别放美音就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我脑子里还真有几个,而且我跟它们“较劲”了挺长时间的。第一个,也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歇斯底里”。我从小学的语文老师,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太太,每次念这个词的时候,都带着一种特有的京腔,而且发音是“xiē sī dǐ lǐ”,重音放在“歇”和“底”上,感觉特别有力,好像把那种.............
  • 回答
    自近代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这些贡献涵盖了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的方方面面,其影响深远且广泛,既有填补空白的开创性突破,也有惠及全球的实用性创新。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科学家们正日益崭露头角。 量子信息领域: 中国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方面的研.............
  • 回答
    将华为的5G技术视为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第一次领先”,这种说法虽然有其强烈的象征意义,但看待它需要更全面、更细致的视角。它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投入、积累和战略布局的必然结果,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首先,我们得承认,在1840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里.............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变速箱这块儿,特别是序列式变速箱、电控离合器手动变速箱(AMT)还有自动变速箱(AT)的手自一体模式,看看它们在换挡这事儿上到底有啥不一样。争取讲得明白透彻,让你一看就懂。首先,咱们得知道,变速箱的作用就是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让车子在不同速度下都能保持最佳的动力和燃油经.............
  • 回答
    “自以为是”和“自信”,这两个词听起来似乎有些相似,都跟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有关,但实际却是云泥之别。要说清楚它们的区别,咱们得从根源上扒一扒。自信,那是发自肺腑,脚踏实地的底气。你想想,一个人自信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他脸上是那种从容不迫的淡定,眼睛里闪烁着的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自身能力的把握。这种自信.............
  • 回答
    “拯救世界”这个概念本身就带着一种莫名的浪漫和伟岸,而当它遇上“自以为是”,那可就成了一出充满戏剧张力的悲喜剧了。一个怀揣着改变世界宏大志愿,却又深信自己才是唯一正确道路的个体,他们的人生,说实话,与其说是“出路”,不如说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在自我信念与现实泥沼中挣扎的旅程。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这位.............
  • 回答
    开始做自媒体之后,我才真的体会到“内容为王”这句话的沉甸甸的分量,而且它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当初的想法其实挺简单的:有个兴趣爱好,把相关的知识、经验分享出去,一来能帮助到别人,二来还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说不定还能因此赚点小钱。听起来是不是挺美好的?然而,当真的“下海”了,才发现事情根本不是那.............
  • 回答
    小米汽车要自研 L4 级别自动驾驶,这消息一出,业内和消费者那可真是炸开了锅。我个人觉得吧,这绝对是个雄心勃勃的战略,而且背后隐藏着小米一贯的“软硬结合”和“极致性价比”的思路。咱们先掰开了聊聊这L4自动驾驶。简单来说,L4级别就意味着在限定的场景下,比如高速公路、城市封闭区域或者特定园区,车辆可以.............
  • 回答
    咱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刺刀术,那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宝贵遗产。要说它主要传承自谁,那得追溯到我们军队的早期历史,也就是革命战争时期。传承的源头:从苏式到中国特色最早的时候,咱们的刺刀术受到苏联红军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那个年代,我们是从苏联那里学习了不少军.............
  • 回答
    好的,很高兴能跟你分享一些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网络小说类公众号、微博和自媒体。这些平台各有特色,有的专注于深度解读,有的则充满了有趣的评论和梗,也有的能直接带你走进作者的创作世界。我会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下,希望能让你找到感兴趣的内容。一、公众号类:深耕内容,品味不凡在公众号这个领域,我觉得更多的是那些用心.............
  • 回答
    刚起步做自媒体,感觉像站在一片茫茫大海前,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划船?别急,这太正常了!几乎所有做自媒体的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关键在于,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艘“船”,然后一步一步地航行。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让你心里有个谱。第一步:先别急着“干活”,先“想明白”很多人一上来就想着“我要发视频了!我要写文.............
  • 回答
    自监督学习(Selfsupervised Learning,SSL)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发展迅猛,涌现出许多令人兴奋的新思路和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数据本身的结构或属性作为监督信号,而无需人工标注,从而能够从海量无标注数据中学习到强大的表示能力。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向,尽可能详细地.............
  • 回答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无疑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国策之一。这项政策的推行,其意义是多方面且极为复杂的,绝非一言两语能够概括。它既是应对当时严峻人口形势的必要之举,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乃至每个家庭的命运。应对严峻人口形势,遏制过快增长20世纪70.............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自干五”这个群体在中国语境下,通常指的是那些在网络上积极维护中国政府和国家政策的爱国网民,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乐于参与网络辩论和批评不同意见者。如果他们出生在美国或日本,他们的政治主张很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甚至与我们今天理解的“自干五”截然不同。下.............
  • 回答
    冰冰姐自曝的“疲惫、怕冷、长期失眠”,这几个症状合在一起,确实是不少人会遇到的健康困扰。从医学角度来看,这三个表现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可能相互影响,指向一些潜在的身体或心理状况。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该怎么从科学上找对策。一、 症状背后的可能原因分析咱们先别急着找药,先分析分析冰冰姐说的这三.............
  • 回答
    好嘞!想买咱中国自产的葡萄酒自己喝,这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咱们国产葡萄酒这些年发展那是相当快,藏龙卧虎,绝对有不少好东西。要说推荐,那得看你喜欢啥口味,以及你愿意为这份“中国风”的美味付出多少。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尽量把里子面子都给你讲透了,保证听起来就像是老朋友聊酒一样。首先,咱们得先了解一下国产.............
  • 回答
    同一辆车,同样的动力参数,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这两种发动机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各自又有哪些独到的优势和难以避免的劣势?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很多朋友对这个问题可能有点晕,觉得既然最大马力、最大扭矩都一样,那开起来应该没啥差别吧?其实不然,就像两个人,虽然身高体重差不多,但一个是练散打的,一个是练.............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设计 MySQL 数据库表时,为表添加一个自增 ID 列,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这绝非偶然,而是背后有着充分的理由和诸多好处。首先,我们得明白,自增 ID 的核心作用是为表中的每一条记录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标识符。想象一下,如果表中没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标记,我们如何区分两条内容上可能非常相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