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复兴系列机车为什么还没有量产?

回答
关于“复兴系列机车为何尚未量产”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复兴系列”这个说法,在铁路领域,尤其是中国铁路的语境下,通常指的是中国标准动车组,其代表性的车型是“复兴号”系列。

如果您的意思是指“复兴号”系列动车组,那么情况是这样的:“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并广泛投入运营。

“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并非尚未量产,而是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量产和部署阶段。自2017年6月26日,首批“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投入运营以来,它们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大部分高铁线路。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尚未量产”的疑问呢?

这可能源于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新车型持续研发和更新迭代: 铁路技术一直在进步,“复兴号”系列并非一个单一固定的车型,而是一个技术平台,背后是持续的研发和型号更新。例如,从最初的CR400AF/BF,到现在更加智能、绿色、经济的CR400BFGZ(国庆70周年纪念涂装)、CR400BFD(复兴号动车组——“绿巨人”)、CR450(更高速的下一代动车组),技术在不断升级。每一次新技术的应用或性能的提升,都会带来新的车型设计和试验,这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还在研发中”,但实际上,基础的、成熟的型号已经大规模量产。

2. “量产”的定义和公众感知: 对于公众来说,“量产”可能意味着非常巨大的生产规模。而对于机车车辆制造而言,年产量达到上百甚至上千列动车组,已经是非常庞大的生产能力了。中国中车(CRRC)旗下的相关企业,如长春轨道客车、唐山轨道客车、南京浦镇车辆等,都在全力生产“复兴号”系列动车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运需求和线路开通需求。

3. 对特定“复兴号”型号的认知偏差: 也许您关注的是某个特定的、处于研发或试验阶段的“复兴号”子型号,比如更高速的CR450等。这些更先进、技术更前沿的型号,确实还在试验验证和技术成熟的过程中,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运营还有一段时间。但“复兴号”系列整体已经实现了量产。

“复兴号”系列动车组的量产过程和现状:

技术自主化与平台化: “复兴号”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其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身份,它标志着中国在动车组关键技术上实现了全面自主化,并且建立了统一的技术标准。这个标准化的平台,为后续不同型号的研发和生产奠定了基础。
生产基地与产能: 中国中车拥有多个大型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这些基地具备同时生产不同型号动车组的柔性化生产能力。例如,长春轨道客车、唐山轨道客车是“复兴号”动车组的主要生产厂家。这些工厂的生产线是为“复兴号”系列量产而设计和优化的。
车型种类与应用: “复兴号”系列并非只有一种车型。它已经发展出了适应不同速度等级、不同运行环境、不同乘坐需求的多种型号:
CR400系列: 这是目前最高速、最成熟的型号,设计时速350公里,广泛应用于京沪、京张、沪昆、郑渝等主要高铁线路。包括CR400AF(动力分布式)和CR400BF(动力集中式)等。
CR300系列: 设计时速250公里,定位是二线高铁或城际铁路,成本更低,但技术同样先进,也在逐步推广。
CR200系列: 定位是区域性、中小城市之间的动车组,例如“绿巨人”(CR200J),它们也属于“复兴号”家族,虽然速度不及350公里级别,但在满足区域性客运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在大量生产和运用。
持续的改进与升级: “量产”并不意味着停止进步。正如前面提到的CR450,它代表了下一代高铁的发展方向,在成熟阶段之前,必然需要大量的试验和验证。这种迭代升级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过程,但并不能否定“复兴号”系列整体的量产地位。

总结来说,“复兴号”系列动车组不仅已经实现了量产,而且是当前中国铁路客运的主力军,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换代。 如果您看到的任何信息指向“复兴号”尚未量产,那很可能是对特定型号的误解,或者信息已经过时。当前,“复兴号”家族的成员正在源源不断地驶下生产线,奔跑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HXD/N还没到年限呢。

简单的说,按照铁路机车折旧年限20年来算,2007年左右开始量产的HXD与HXN系列机车第一批次都才用了13年,后续批次应该是6到10年左右的运用年限,距离报废年限还有好几年甚至十几年。而更早的各种韶山/东风虽然还有在跑的,但是基本上也是2000年以后生产的机车,一样没到年限。而且,所谓折旧年限只是财务处理上的说法,并不是实际的报废最大年限。因为大修会更换一系列核心零配件,故而约等于机车在大修时顺便延寿,如果愿意折腾,一台机车可以至少运行30年,当然,这时候就是忒休斯之船的状态了。

比如吧,韶山1型70年代末开始生产的,有些车从70年代末一直运行到2011年左右,最终在贵阳机务段以及太原机务段完成最后的退役报废拆解工作。近些年,贵阳机务段在大范围淘汰韶山3型机车,小三三在贵阳机务段已经相当于活化石一样的存在了,真就见一面少一面。但是贵阳机务段还有为数众多待韶山3B大B哥,2002年入段的车一开始跑湘黔贵昆,后来沪昆来了HXD1深度国产型就放去跑川黔,部分转配柳州跑黔桂。

说到这里稍微整理下HXD跟HXN的分配:

双节八轴9600/10000千瓦HXD:除分配大秦之外,替代跑山路的双机六轴韶山各型货机车执行货运任务。

六轴7200/9600千瓦货运HXD:替代跑平原的韶山各型货运机车,以及电气化改造之后使用电力机车的货运任务。

六轴7200千瓦客运HXD:替代东风、韶山各型客运机车执行客运任务。

HXN:替代暂未进行电气化改造的老旧铁路上,东风各型的货运任务。特殊点的HXN3-3000高原型,为未来替补NJ2跑青藏线的机车。

再往上追溯,因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才实现电力机车种类专用化及多样化,同时大规模的电气化改造也才逐步铺开,故而当时韶山各型才全面铺开。至于之前60至80年代制造的内燃机车则因为电气化铁路逐步铺开,且自身车况不佳,逐步把纷繁复杂的但数量又没多少的老旧内燃机车报废掉,换成新的大批量采用标准件的内燃机车。大致以20年为限,机车的更新换代是逐步进行当中的。这么说来,20世纪90年代完成一批机车更新换代,那么21世纪头20年逐步用第一个大年代段的交直交机车(别管叫啥)替换老旧的交直机车也实属正常。至于暂且将各种复兴机车作为第二代交直交,以及何时替换第一代交直交机车这一系列问题,还是需要将近10年的时间给出答案。

而这些所谓复兴各型机车在我看来,不过是和谐各型机车换层皮罢了。目前确定挂复兴电的基本上就是复兴号动集同款小魔改的双节八轴客运机车,而复兴内也就相当于和谐内的深度国产化,以及未来作为东风11G替代品的固定重连型和谐内客机。

另外,机车的配属因铁路部门的铁公鸡属性,经常出现机车转手现象。并且同一时期电气化改造了那么多线路,富裕的各型交直机车也因此到处转手,所以,1990年至2010年前生产的交直机车还能苟很长一段时间,同样,还是得给10年的期限。静观其变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复兴系列机车为何尚未量产”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复兴系列”这个说法,在铁路领域,尤其是中国铁路的语境下,通常指的是中国标准动车组,其代表性的车型是“复兴号”系列。如果您的意思是指“复兴号”系列动车组,那么情况是这样的:“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并广泛投入运营。“复兴.............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枪械设计理念和技术进步的方方面面。之所以老式机枪的散热系统看起来复杂,而新式机枪相对简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材料科学的限制与进步 老式机枪: 当时的金属材料,尤其是钢材,其导热性和耐高温性能相比现代材料有很大的差距。长时间高射速的连续射击,枪管内部会产生.............
  • 回答
    《如龙》系列改编真人电影,能否复兴日本黑帮电影,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我觉得,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得看电影怎么拍。《如龙》系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有它独特的魅力,也有它固定的粉丝群体。要改编成真人电影,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游戏里的剧情、人物照搬过来,可能会显得生硬,甚至让老玩家觉.............
  • 回答
    OPPO Reno 系列一直以来都以其出色的设计、拍照能力和年轻化的定位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Reno7 系列的定价策略,也延续了OPPO一贯的“精准打击”风格,力求在不同细分市场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我们先来回顾一下Reno7 系列的定价。整体而言,Reno7 系列的定价呈现出一种“多层级、梯度化.............
  • 回答
    《众神复活》:一次沉浸式的精神朝圣,抑或一场华丽的迷失?当“众神复活”这个响亮的标题映入眼帘,总会让人心生无限遐想。而将这份想象付诸于一系列的音乐作品,这本身就带着一种近乎神话的野心。对于《众神复活》这个系列专辑,我的感受颇为复杂,它既是一场在音乐维度上的极致探索,又像是一次关于信仰、文化与个人精神.............
  • 回答
    鸿蒙系统能否复兴 C/C++,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梳理一下鸿蒙的定位、技术栈以及 C/C++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角色。鸿蒙的野心与定位:打破生态孤岛华为推出的鸿蒙系统,其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全场景、分布式、智能的操作系统。这意味着鸿蒙不只是一部手机的系统,它还要覆盖智能手.............
  • 回答
    “我可能复习了假书”这个梗,你说它火遍大江南北,一点也不夸张。无论是在考试季还是在日常的闲聊中,你总能听到有人带着点自嘲、有点无奈地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句流行语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广泛的共鸣,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它精准地击中了当代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痛点,那就是信.............
  • 回答
    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政治和情感等多重含义,理解它需要我们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历史与现实的逻辑链条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将台湾的未来发展与“国家统一”这个目标直接挂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历史的脉络: “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渊源: 中国大陆和台湾都认同中.............
  • 回答
    “对复杂系统保持最基本的敬畏”是一种认知和行为上的态度,意味着在面对和处理那些由众多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构成、其整体行为难以完全预测和控制的系统时,采取一种谦逊、谨慎、承认局限性并持续学习的态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这句话:1. 理解“复杂系统”的本质: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复杂系统。复杂系统.............
  • 回答
    要证明任何一个复系数多项式 $p(z)$ 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 $(zc)$ 相乘的形式,我们需要依赖一个至关重要的数学工具:代数基本定理(Fundamental Theorem of Algebra)。这个定理是整个证明的基石,没有它,我们寸步难行。代数基本定理是什么?简单来说,代数基本定理告诉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触及了数学中“数系扩张”的核心概念。就像我们从自然数走到整数,再到有理数、实数一样,很多时候数学的发展都伴随着解决现有体系中的“无法操作”而进行的扩张。负数开平方“无法操作”促成了复数系的诞生,那么“1/0”这个无法直接运算的表达式,能否也引领我们走向新的数系呢?答案是:可以,但.............
  • 回答
    许多学者之所以认为以往至今的数学理念、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在描述复杂系统方面存在局限性,并非否定传统数学的伟大成就,而是基于对复杂系统本身特性的深刻认识以及现有数学工具的局限性。这种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一、复杂系统本身的内在特征与传统数学的出发点差异我们先来看看复杂系统究竟是什么,以及它们与.............
  • 回答
    距离中考还有最后的十天,这关键的冲刺阶段,科学高效的复习能让你稳扎稳打,发挥出最佳水平。别慌,也别盲目,我们来一步步规划这十天的系统复习,让你的努力更有方向感。总体的复习原则:回归基础、查漏补缺、巩固提升、调整状态接下来的十天,我们要做的不是“学新东西”,而是把已经学过的内容“吃透”。我们要做的就是.............
  • 回答
    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将目光聚焦在了“气候变暖等复杂物理系统的研究”上,这一颁奖决定本身就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意味。它并非仅仅是对理论物理学家的肯定,更是对我们这个星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的深刻关注,以及对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性科学贡献的最高赞誉。获奖的三位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哲学和实践体系。要说中医和西医哪个“更”复杂,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它们的复杂性体现在不同的层面,而且“复杂”这个词本身的定义也很主观。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比较它们的复杂性:1. 认识论和理论基础的差异: 中医: 中医的理论建立在一套独特的.............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有意思!“复杂”这玩意儿,在化学方程式里头,可以指很多方面。要么是涉及的物质特别多,要么是反应过程特别曲折,又或者是一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细节,导致它们在纸面上写出来,配平起来就跟解一道大杂烩似的,让人眼花缭乱。要说配平系数极其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我脑子里立马跳出来一个例子,而且这个例子在.............
  • 回答
    问得好!这个问题触及了音乐的本质,为什么我们不直接用数字来定义声音,而是要建立一套如此“复杂”的音调系统。说实话,如果仅仅是为了发出声音,一个确切的赫兹(Hz)数值当然可以,但音乐远不止是发出声音那么简单。你想啊,我们之所以要学习音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表达情感,是为了创造美感,是为了与人交流,甚至.............
  • 回答
    iPhone 复制大文件时提示“连接到系统上的设备没有发挥作用”,然后断开复制,这确实是个挺让人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通常不是一个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多个环节可能出了状况。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说说可能的情况,以及怎么一步步排查。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你说的“复制大文件”,一般是指从 iPhone.............
  • 回答
    在实际工程系统中,模型预测控制(MPC)常常因为其模型复杂性和计算量巨大而难以实现实时控制,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当MPC难以实时运行时,人们自然会转向数据驱动的方法,而强化学习(RL)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MPC相比于RL还有哪些优势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确MPC和R.............
  • 回答
    黏着语的后缀添加系统,那可真是门学问,能复杂到让你怀疑人生。它不像孤立语那样,词形基本不变,而是通过在词根后面“粘”上一串后缀,来表达各种各样的语法意义和语用信息。这个“粘”的过程,可不是简单地把后缀往后一丢,而是有一套相当严谨,但又常常充满变数的规则。咱们先从基础的说起。最直观的复杂性体现在后缀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