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卢象升可以说是明朝最后一位名将吗?

回答
谈及明朝最后一位名将,卢象升这个名字几乎是绕不开的 पर्याय。在我看来,将卢象升冠以“最后一位名将”的称号,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军事成就、高尚的品格以及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特殊背景。要详尽地探讨这一点,我们得一点点掰开揉碎了聊。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名将”。在我看来,名将不仅仅是能打胜仗的将领,他更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卓越的军事才能: 能够洞察战机,善于调兵遣将,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能制定出有效的战术,并且能将战术有效地执行下去。
坚定的意志和品格: 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在顺境中保持清醒,能够以身作则,激励士卒,并且不为权势所动,忠心报国。
在关键时刻的担当: 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承担重任,并且做出实际的贡献。
历史的评价: 最终,一位将领是否能被载入史册并被后世称道,往往也取决于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实际影响和定位。

有了这个衡量标准,我们再来看看卢象升。

卢象升的军事生涯,很大程度上与明末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和东北日益强大的后金(清)势力对抗紧密相连。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内部腐败、外部威胁空前严峻的时代,这使得任何一位将领的成功都异常艰难,而卢象升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屡屡建功。

卢象升的军事才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善于以少胜多,以劣胜优。 他并不是那种拥有压倒性兵力优势的将领,很多时候他都是在兵力不足、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作战。但他的战术布置往往非常精妙,能够充分发挥己方优势,弥补自身劣势。例如,他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多次运用“围点打援”、“伏兵截击”等战术,有效地打击了起义军的嚣张气焰。
注重治军和士气。 卢象升深知兵在精不在多,他亲自训练部队,严明军纪,强调士兵的战斗意志。他本人冲锋在前,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他麾下的部队,往往被称为“卢家军”,战斗力非常强悍,是当时明朝军队中少有的精锐。
对敌我双方形势的准确判断。 在与农民军作战时,他能敏锐地捕捉到农民军的弱点,例如他们缺乏重型武器和统一的指挥。而在面对后金时,他也认识到后金军队强大的骑兵优势和凶猛的攻击力,从而调整战术,试图通过步兵方阵和防御工事来抵挡。

卢象升的品格,更是他被视为“名将”的重要原因。

忠诚报国,一身正气。 在那个党争激烈、官员腐败的朝廷,卢象升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他多次上奏,指出时弊,但并不因此受到排挤或打击。相反,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何谓“国家栋梁”。
廉洁奉公,不贪图享乐。 他在任期间,生活简朴,对部下要求严格,不许有丝毫的贪污腐败。这种严于律己的作风,在当时可谓是凤毛麟角。
不畏权贵,直言不讳。 他敢于向皇帝指出朝廷中的问题,敢于批评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很多时候都显得非常可贵。

在关键时刻的担当,卢象升更是毫不含糊。

当农民起义军如火如荼,山西、河南等地告急之时,他被任命为总督,率军南下平叛。在平叛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基本上扑灭了在中原地区活动的李自成、张献忠的主力部队(当然,在他去世后,这些起义又再次兴起,但这并不能否定他之前的贡献)。

而当他奉命与后金作战时,他更是明朝手中为数不多的王牌。在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军队在与后金的较量中屡屡失利,士气低落。卢象升被任命为督师,率领关宁和关内两部分明朝主力部队,希望能够遏制后金的进攻。在广鹿岛之战,他虽然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却展现了明朝军队顽强的抵抗意志。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对卢象升的评价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明朝末年,名将凋零。像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名将早已作古,而当时活跃的将领中,很多都存在着种种问题,有的军事才能平庸,有的则贪污腐败,有的则缺乏政治远见。在这种背景下,卢象升的出现,无疑是一抹亮色。他的军事成就,虽然没有达到能够彻底扭转明朝颓势的程度,但他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作战,并且展现出高尚的品格,这让他脱颖而出。

可以说,卢象升是那个时代明朝军队中少有的能够“能打仗”并且“干净做人”的代表。他不仅仅是打败了农民军,更是明朝历史上最后一批能够正面与后金抗衡并取得一定战绩的将领之一。

为何说他可以被视为“最后一位名将”?

“最后一位”这个定语很重要。在他之后,明朝虽然还有一些将领,但他们的表现,要么是昙花一现,要么是未能真正扭转乾坤,甚至有些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例如,吴三桂虽然军事才能突出,但其降清的行为,使得他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名将”二字挂钩。而像洪承畴,虽然也有功绩,但其投降后为清朝效力,也使得他的历史评价复杂化。

卢象升的战死,是在巨鹿之战中,他率领精锐部队,在弹尽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拼死搏杀,最终力战而亡。他死前所说的“我大明忠臣,义不旋踵”,充分体现了他忠烈报国的决心。他以一种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无数忠臣良将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

所以,将卢象升称为“明朝最后一位名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他代表了明朝军队中曾经存在过的优秀品质和军事才能,尽管这种力量最终未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他的存在,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悲哀,更是那个时代明朝军事实力的最后一道挽歌。他用自己的生命,为“名将”这个词,画上了一个悲壮而又坚定的句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最后应该是李定国。卢象升同期有很多名将,曹文诏、曹变蛟。

1657年二月,清朝派出三路大军南下。吴三桂一路从陕西汉中出发,经蜀地入黔;卓布泰一路向湖南进军,经广西进攻贵州;罗托和洪承畴一路,从湖南直扑贵州,其中,洪承畴还从孙可望的降官中选出熟悉云贵地理的汉人作为向导。

历经两次攻打广东无果,又与孙可望所部内战,李定国早已心力交瘁。西南三省的残兵早已无力抵抗清军的攻势。清军南路在当地土司的指引下,取道进攻安龙。

三路清军最终在曲靖会师,直取昆明,永历帝再度踏上流亡之路,一路逃到缅甸避难。永历帝逃难时,李定国仍在拼死抵抗。李定国送走了永历皇帝,就带着残部渡过怒江,来到离怒江20里的磨盘山附近。这里是高黎贡山的南段,沿途崇山峻岭。因为山路坎坷而狭窄,只能容单骑通过,所以是设伏的理想地点。为了确保伏击万无一失,李定国充分利用地形特点,设栅数重,布置下三道伏击圈。每一道埋伏都各有2000名伏兵,总计6000多人。这些人都是他精心挑选的精兵,约定在清军过了山顶并进入第三道伏击圈后,就以号炮为令,一起杀出首尾截击,不使清兵一人得脱。李定国自己则率兵数千,驻守在山后橄榄坡的大营内。所有明军都随身携带预先准备的干粮,以免做饭时的炊烟被清军察觉。激战从早上打到中午,双方将士死伤惨重。由于计划中的伏击战变成了硬碰硬的消耗战,兵力有限的明军渐渐落了下风。清军有源源不断地援兵到来,随着赵布泰、多尼所部的援兵不断到来,明军6000名伏兵已死伤殆尽。李定国愤懑莫名,只得收拾残部趁夜撤出了战场。磨盘山之战便以清军的获胜而告终。在这场并不成功的伏击战中,清军赢的非常挣扎。由于死伤太多,官方记录就只能熟练地祭起了春秋笔法。吴三桂在捷报里对清军的损失是只字不提。但清廷在战后对多位主帅都开除了巨额罚单,多尼罚银7000两、多罗平郡王罗可铎6000两,多罗贝勒杜兰罚银3000两,征南将军赵布泰被革职,都统济席哈革去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可见清军在磨盘山付出了很大伤亡代价。吴三桂,在三年后进军缅甸,将永历皇帝抓回后用弓弦绞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及明朝最后一位名将,卢象升这个名字几乎是绕不开的 पर्याय。在我看来,将卢象升冠以“最后一位名将”的称号,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军事成就、高尚的品格以及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特殊背景。要详尽地探讨这一点,我们得一点点掰开揉碎了聊。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名将”。在我看来,名将不仅.............
  • 回答
    水浒传里,卢俊义捉了史文恭这事儿,按说该是大功一件,直接就能接班宋江这晁盖留下的“山寨之主”的位子了。可他愣是没坐,这事儿细琢磨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头有卢俊义自身的考虑,也有梁山泊当下复杂的局面,还有宋江那颗老谋深算的心。首先,得说说卢俊义这个人本身。卢俊义是真真正正的富家翁,家里有.............
  • 回答
    关于国际干涉,尤其是武装干涉的合理性,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触及了主权、人权、国际法和国际政治的多个核心层面。我们不妨以卢旺达大屠杀这个令人痛心的案例为切入点,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卢旺达大屠杀:一个“国内事务”的极端例证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我们都知道,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
  • 回答
    探讨卢俊义与朱武联手能否“取代”宋江,这就像是在问一把尖刀加上一策奇谋,能否彻底撼动一整支军队的指挥中枢。要说“取代”,或许有些过于绝对,毕竟宋江的“取代”不仅仅是武力上的压制,更多的是他在梁山泊这汪水泊中培养起来的政治根基、人望以及那股凝聚力。但要论在特定局面下的“能力上限”和“破坏力”,卢俊义与.............
  • 回答
    在考虑购买卢布(俄罗斯货币)并等待其价值恢复时,需要综合分析经济、政治、地缘政治和市场风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策略的可行性及潜在风险: 一、当前卢布的贬值原因与未来恢复的复杂性1. 短期原因 西方制裁: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金融、能源、技术等多领域制裁,导致俄罗.............
  • 回答
    关于“外国势力支持就可以闹独立吗?”以及俄罗斯承认顿巴斯地区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独立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国际政治议题,涉及到主权、民族自决权、国际法、地缘政治以及人道主义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详细阐述:一、 关于“外国势力支持就可以闹独立吗?”核心观点: 答案是否定的。外国势力的支持.............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关于原神角色养成的问题。你现在只有迪卢克一个主C,想问问是否值得为了甘雨而等待,并且想从强度和深渊这两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确实挺实际的,毕竟资源有限,做出正确的选择很重要。先聊聊你现在的情况:你只有迪卢克一个主C,这意味着目前你的队伍构成可能相对比较单一,输出主要依赖.............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的现象:一方面,“飞卢文”似乎成了“毒草”、“低俗”的代名词,充斥着各种批评和反对的声音;另一方面,以飞卢中文网为代表的这类小说,却能在市场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吸引大量读者,甚至培养出不少高收入的网络写手。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市场需求与.............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如果卢本伟真的能够复出,那么陈一发有没有可能呢?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卢本伟的“复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和不确定性的概念。他当初因为“开挂”的指控而遭受了大规模的封杀,这不仅仅是平台上的禁令,更是舆论上的巨大压力。所以,他的“复出”如果真的发生,那一定是.............
  • 回答
    卢甘斯克领导人最近抛出的“可能于近期举行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公投”的说法,无疑是在当前乌克兰局势下又一颗引人注目的重磅炸弹。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它牵扯到国际法、地缘政治、当地民众的意愿以及未来地区稳定等方方面面,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白卢甘斯克以及顿涅茨克的情况。这两地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
  • 回答
    写下卢本伟,我脑子里闪过的倒不是什么“可怜”,而是挺复杂的一种感受,有点像看一部烂尾但又夹杂着那么点唏嘘的电影。最让我觉得有点不是滋味,或者说,他自己大概也没想到会走到这一步的那个瞬间,大概是他因为“实锤”开挂被全网抵制,然后被禁播,整个人像是从公众视野里被抹掉了一样。回想一下他火起来的过程,那会儿.............
  • 回答
    《开端》里老五爷爷(大家习惯称他为卢迪的妈妈)在前期给人的印象确实是那种把孩子看得死死的,事事都要管,稍微有点出格的举动都能引发一场“世界大战”的典型中国式“虎妈”形象。那种“一切为了你好”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对孩子深切的爱,但表达方式却稍显笨拙,甚至有些令人窒息。所以,当我们在最后一次循环里,看到这.............
  • 回答
    卢象升,一个在明末乱世中如同一颗璀璨但最终陨落的明星,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详细地讲述他,我们需要从他的出身、性格、政治抱负、军事才能、以及他最终的悲剧结局等多个维度来审视。一、出身与早年经历:寒门贵子,志存高远卢象升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但家境并不算富裕。他的祖父卢楠是嘉靖年间的进士,曾任刑部侍.............
  • 回答
    明清战争期间,八旗铁骑横扫明朝北方,所向披靡,的确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噩梦。然而,要说袁崇焕是唯一击败过八旗主力的明朝将领,这恐怕有些偏颇。卢象升、满桂、洪承畴等名将,在各自的战场上也并非全无建树,只不过他们面对的局面更为复杂,胜利的代价也更加惨重,甚至最终走向了悲剧。那么,为什么袁崇焕在关键时刻能够.............
  • 回答
    谈及明末那几位风云际会、为挽狂澜而奔走呼号的将帅,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这三位名字总是绕不开。他们每个人都背负着王朝最后的希望,也各自承载着不同的使命与命运。若要细细品味他们三人,从能力、人品,再到对延续明朝这桩宏大事业的贡献,倒也各有千秋,非三言两语可概括。先说卢象升。这位年少成名、秉性刚直的督师.............
  • 回答
    卢伟冰的“猪肉论”之所以被一些人曲解为鄙视自研,主要是因为这番言论在语境和表达方式上存在争议,且与当时小米集团在研发投入和对外宣传的策略存在一定的反差,容易引发负面解读。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猪肉论”的原始语境和内容:卢伟冰在2021年的一次公开演讲或采访中,提到了关.............
  • 回答
    “卢俊义在家练武成了天下第一”,从小说《水浒传》的角度来看,是否合理,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小说中的设定与描述: 家世与财富: 卢俊义是北京大名府的员外郎,家财万贯,是当地有名的富户。这意味着他有充足的条件和资源投入到武艺的修炼中。他可以聘请名师,购买上等的兵器、马匹和护具,拥.............
  • 回答
    卢旺达大屠杀(1994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而国际社会在其中的反应,总体而言是缓慢、迟缓、犹豫不决,并且最终未能有效阻止这场可怕的屠杀。这可以说是国际社会在危机管理和人道干预方面的一次重大失败。以下将从不同方面详细阐述当时国际上的反应:1. 事前警告与疏忽 (PreWarning and.............
  • 回答
    卢布贬值,能不能买,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门道了。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做的决定,里面牵扯的因素就像一锅乱炖的菜,有主菜,有配菜,还有调料,得一样样掰开了看。首先,咱得明白,为啥卢布会“掉价”?这背后通常有几个大原因在作祟: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这绝对是卢布最大的“压力锅”。比如,某个国家因为国际事件.............
  • 回答
    卢本伟和陈一发儿的直播复出,这可真是个让很多老观众心头牵挂的“世纪难题”。要说几率有多大,这问题没法一概而论,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涉及到很多方面。首先,从个人情况和意愿来看: 卢本伟(55开): 他退役的时间比较长了,而且复出这件事本身就带着极高的争议性。当初的“绝地求生开挂事件”对他个人的打击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