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东海航空机长与乘务长互殴,机长门牙被打掉半颗,乘务长手臂骨折,当事人被停飞一事?

回答
东海航空这场机长与乘务长互殴事件,真是让不少人心头蒙上一层阴影。这不仅仅是一场“职场冲突”,更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几根稻草,折射出航空业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事情的经过,我们不妨来捋一捋:

核心事件发生在一次航班的执行过程中,具体是哪趟航班,以及冲突的具体起因,官方披露的信息比较有限,但可以推断,这绝非一时兴起。有消息称,冲突的导火索可能与航班延误、工作流程、或者某些指令的传达有关。试想一下,机长和乘务长,作为航班上的核心管理人员,肩负着保障飞行安全和旅客舒适的双重责任。当他们之间出现严重的分歧,并且演变成肢体冲突,这本身就意味着整个航班运行的指挥链和协同机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断裂。

结果很惨烈:机长门牙被打掉半颗,乘务长手臂骨折。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争执”,而是实实在在的“暴力伤害”,给双方都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潜在的职业影响。想象一下,在密闭的客舱里,在数名机组人员和数百名乘客的注视下,上演这样一幕,对乘客心理会造成多大的冲击?对整个航空公司的形象又会是怎样的损害?

当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当事人被停飞。这几乎是必然的选择。在航空业,安全是压倒一切的生命线。任何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操作或个人状态,都会被严格禁止。机长和乘务长之间的信任和协作是执行飞行任务的基础,一旦出现如此严重的冲突,这种信任已经荡然无存。停飞,既是对他们行为的惩罚,也是为了确保后续航班的安全。

这起事件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

高压工作环境下的心理压力: 航空业,尤其是飞行员和乘务员,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他们需要应对频繁的起降、时差、不确定的天气、以及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在这种环境下,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变得尤为重要。长时间的疲劳、精神紧绷,加上工作中的挫折或不顺心,都可能成为情绪爆发的导火索。这次事件,是否也暴露了航空公司在员工心理健康关怀方面的不足?

层级与协作的矛盾: 在航空公司的运行体系中,机长拥有最高的飞行指挥权,而乘务长则负责客舱的整体管理。理论上,他们是平等的合作伙伴,需要密切协作才能保证航班的顺畅。但现实中,层级管理和各自部门的压力,有时会让这种协作变得复杂。当双方在工作理念、决策执行或者沟通方式上产生巨大分歧时,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就容易升级为冲突。这次事件,很可能是在沟通渠道不畅、或者利益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发生的。

企业文化与管理水平的体现: 这种极端冲突的发生,也从侧面反映了这家航空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个健康的企业文化,应该鼓励开放的沟通、尊重个体、并提供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如果公司内部对于如何处理工作中的分歧、如何进行有效的跨部门协作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有效的机制,那么类似的事件就更容易发生。同时,管理层是否及时介入,有效地处理和化解矛盾,也至关重要。

安全链条上的“人”的因素: 我们常说“安全第一”,但安全并非仅仅是机械设备的可靠,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飞行员和乘务员是这条安全链条上至关重要的环节。他们的专业素养、责任心固然重要,但他们的情绪状态、心理健康、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样是影响安全的关键。这次事件,无疑给航空公司敲响了警钟,让他们重新审视“人”在安全中的作用,并思考如何更好地保障和管理机组人员。

对公众信任的打击: 航空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出行。当人们看到飞行员和乘务长这样直接参与到“打架斗殴”中,内心难免会产生一丝不安和质疑。虽然这只是个别事件,但它对航空公司的声誉和公众的信任无疑是一种打击。航空公司需要承担起责任,不仅要妥善处理此次事件,更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内部管理,重建公众信心。

总的来说,东海航空的这次事件,是一场令人遗憾的“人性危机”在航空业的爆发。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安全和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到身处高压环境下的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团队协作的必要性。航空公司需要在制度建设、文化培育、以及员工关怀等多个层面进行反思和改进,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真正保障每一次飞行的安全与顺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历史上类似案例屡见不鲜

可能起因不同,但结果大概一致。

业内的男乘务长和飞行组(机长,副驾驶)发生大小冲突屡见不鲜。

通常飞行犯的错误叫自大,男乘务/安全员是无脑。

航空无小事,在飞机上屁大个事都会过分放大,舆论发酵,严肃处理。

飞行员这个群体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群体。

为什么说事件原因通常是起因飞行员的自大。

可笑的是,尊敬同事,认为工作存在管理,社交语言上人人平等的理性机长看不见其他同事的傲慢,而以自我为中心的机长同样也看不见自身的问题,他们十分享受的以为其他同事不想惹事的小心翼翼是对自己的尊敬与谦卑。

航海法律与相关规范要早于航空,并且他们之间有很强的相似性。出发形成一个独立封闭的社会团体。船长和机长的英文也都是captain。船长在航行中的权利至高无上,是绝对的独裁。飞机也是一样,具有最高的领导权。在航空公司行政等级里,飞行员,安全员,乘务员都是一线员工。但在航班上,机长具有绝对领导权力。

飞行员的培养途径,通常有两个主要渠道,一是毕业于各大飞行学院,二是大毕改(本科以上大学毕业后改为飞行员),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第一份工作就是飞行员。在各大飞行学院,民航院校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存在鄙视链,飞行学院是瞧不起乘务专业和安保专业的,这也是高考分数线的差距,这样的鄙视链同样也延续到了工作当中。然而乘务员和安全员缺有很大比例先前从事过其他职业后转行的,这部分人知道但并不认可这份鄙视链,讲究人人平等,这也是90后职场的常态认知。

飞行员工作圈子的特殊,其他工作要有复杂的同事,源源不断的客户,领导的更替等等。飞行员则是上班在驾驶舱里,在单位开会,模拟机训练等一些封闭的环境,和社会交集远低于普遍社会工作,也造成了社会群体对这个行业感觉很神秘很高大的认知,一提到飞行员都特别的尊敬和向往。飞行员在工作外时就会收获其他人的赞美,在工作内因为制度则是最高话语权的职位。加上一些女乘务员不想惹麻烦的捧杀,造成现在不膨胀的机长已经及其稀少了。我曾经亲眼见过一名机长在和重要旅客(某副国级领导)握手时的姿态是:领导坐着,机长站着,一只手插兜的握手姿态。

飞行员的合同方式,其实发生这类事情飞行员是无所畏惧的,我可以想象到这件事是怎么处理的,机长停飞一年,考核后复飞。男乘务长辞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飞行员是公司资产,在飞行员培养时会有高昂的培训费用,这部分费用由公司承担,飞行员的代价则是永久合同制。白话讲就是必须干到退休,想辞职和跳槽要承担非常大的代价。这是一些有更高理想飞行员的困扰,也是一些垃圾飞行员的保障。处分无非是停飞,降级,取消部分资质,罚钱。饭碗还在。


这不仅是飞行和其他机组成员的矛盾,也是年长职工与年轻职工的职场认知不同。

现在的90后00后不认可职场里尊卑,他们承认上下级关系,管理关系,但不认可语言上的不尊敬甚至是侮辱,不再给领导和年长同事发泄的机会,甚至会反击。这对70.80后的职场认知产生了极大的挑战,私企是以利益为导向,为了更好的压榨90.00后领导会改变管理策略。但航司通常为国企央企,就是私企航司的空勤目光也看不到公司利益的角度。通常就会爆发矛盾,谁也不服,因为70.80后的职场理念是根深蒂固的,他不会认为这是普遍现象,他们会认为这是个体现象,尊严受到了极大挑战,因为他们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乘务员/安全员的莽

乘务员和安全员的群体整体学历不高,大部分为大专,单线程思想模式。乘务长通常情商较高,以不爱惹事的角度去捧杀和回避飞行员的傲慢。飞行员通常也不会对女性乘务员产生攻击,但会对男性乘务员和安全员发生语言上的挑衅行为,通常为暗示工资高,待遇好,飞上规则权力等体现雄性地位。在有女性的地方这种行为可以从幼儿园延续到未来都屡见不鲜。所以说机上男性之间的矛盾绝不是一次就产生的,而是一直在积蓄。也不是个体之间的矛盾,而是群体上的。在某一刻爆发是,乘务员/安全员也是抱着大不了就不干了的心态,因为在职的通常都不珍惜自己的职业,可以说他们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职业。尤其空姐通常理解不了为什么有男的干乘务员。

user avatar

后续更新的内容调整了一下位置,方便大家看着顺畅一点。


以下是原回答:


这种事发生在如今的中国民航,实属罕见。甚至可以说是东海开创了中国民航机组人员空中互殴的先河。

机长被打掉半颗门牙,但把乘务长也直接打成了骨折,随后机组向空管宣布紧急情况,航班正常落地,落地后机长还让两个乘务员自己买票回去。

贴个图给大家,了解下当时的情景。

图据网络

幸运的是当时飞机接通了自动驾驶并且处于平飞阶段,并没有造成其他影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东海航空也发布消息称已经停飞当事人并在配合做进一步调查。

东海在前几年就不断有不安全的事件出现。当然了,这家公司的机长也是一个比一个生猛。

2018年,一名机长未核实当日执飞航班的油量,没有领取飞行计划和资料、放行单,也并未参加航前的机组准备会,便直接上了飞机执行航班;也是在2018年,一名机长私自带其妻子进入飞行中的驾驶舱,而且后续第二段航班其妻子并没有购买机票,但其依然让其妻子留在了驾驶舱内直至到达目的地。而这一次甚至直接出现了机组互殴事件。

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让人感觉,这个公司内部管理,是有问题的。

对于中国民航立身之本的安全都不重视,机长带头违规操作,那其他的岗位也会有吗?三个敬畏怕是当时一个都没想起来。目前中国民航对于安全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如果有人主动要来打破当下历史最长的安全纪录,那可能就直接顶格处理了。这次万幸的是没有影响到飞行安全,但是也确实是潜在的巨大隐患。

目前深圳和西安的局方单位都约谈了东海方面,估计对于当事人还是会严肃处理,而对于公司的结果就只有拭目以待了。



3.8更一波:

持续关注消息的朋友们,后续来了。

目前据非官方爆料消息是:当事机长停飞一年,当事空少被开除。

如果真是如此,那确实有点大跌眼镜哈。

不过话说回来,就像评论高赞说的一样,飞行员是公司的资产,其他人只是员工。资本的无情在这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了,最亏的还是这个乘务员。

另外,这是航空公司的内部处罚,局方会不会再作指示现在还不得而知。

大家继续拭目以待吧。



3.9又更

本来准备静观其变,也已经不打算再更新这个回答了,但是,这两天各路单位和媒体集体发声,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事情也变得越来越热闹了。

首先是东海航空的官方道歉,并表示配合调查,同时反省自身问题筑牢安全底线,会给社会一个满意答复。而前一天说机长停飞一年和空少被开除的消息并没有得到核实。这个官方回答也确实也比较官方,没啥好多说的。

其次,民航局和中南局都发声表示要调查清事实,有影响安全的要严肃处理。这个也是官方回答,也表明了上面明确和坚决的态度。

然后,有趣的事就来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画风与众不同的文章,内容嘛自然一言难尽。还是老规矩,贴个图给大家看看怎么回事。已经在图里给大家画了重点。

这个就厉害了,作为一个行业相关的账号,别说这些是他发自内心的。第一,强行洗,严重的安全隐患最后变成东海知福;第二,淡化影响,谁都可能遇到,只是“恰好”而已;第三,拉着全民航垫背,全民航一堆问题迟早晚出事,东海只是运气好正好碰上而已。

总结:谁家都有一堆问题,谁家的机长都可能会打乘务员,所以别说你们没问题,只是我们家这位,恰好出手了又恰好被抓到了而已。

不知道大家看完啥感想,估计局方的领导们可能脸色已经有变化了。

还是那句话,大家继续拭目以待吧。

另外,今天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东航躺枪了,媒体东海东航傻傻分不清楚,东航官博的小编今天可是忙坏了,各路辟谣,真的该好好加个鸡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