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轴心国真的打过让印第安人在美国造反的主意,但这样做的不是日本,而是纳粹德国,而且效果非常不好,因为印第安人参加二战的热情甚至高于白人。
1917年美国参加一战的时候,没有要求印第安人服兵役(因为美国1924年通过斯奈德法案以后才赋予印第安人公民权,在此之前他们被视作居住在美国的化外之民),但仍有约1.2万名印第安人自愿参军(冷知识:易洛魁族印第安人1917年单独对德国宣了战,并且后来没有停战,因此对他们来说两次大战实际上是一场持续了28年的战争)。
一战期间,美国第36师的军官布鲁尔上校尝试用乔克托族印第安人当电话兵,用其本族语言当军事密码,德国人窃听后直接蒙圈,完全无法破译。1930年代纳粹在德国掌权后,预见到在未来的战争中美国可能故伎重演使用印第安人进行密码通信(很有先见之明),曾经在二战前让特工冒充成人类学家或作家潜入美国,进入印第安部落学习当地语言并尝试进行颠覆活动。美国的亲纳粹组织“德裔美国人协会”也曾煽动印第安人不要进行兵役登记。
更为搞笑的是,戈培尔还煞有介事地宣布,苏族印第安人是雅利安人(武德充沛的苏族曾长期与美国白人抗争,还曾在小大角战役中全歼过卡斯特中校的骑兵队),并且预言一旦德美开战,印第安人将再次起兵叛乱而不是与德国作战,因为纳粹的反万字符号在不少印第安部落的文化中象征着友谊或是好运,常出现在篮筐、纺织品的编织图案中,所以印第安人对纳粹德国应该天然有亲近感(铃木贯太郎觉得斯大林像西乡隆盛一样大肚子,应该也是重情义的好人,所以一定会帮日本跟美国调停的,轴心国怎么那么多一厢情愿的睿智大佬?)。
当然,这一预言只是纳粹德国诸多未能实现的白日梦之一。1940年美国还未参战之时,就有印第安人部落声明放弃使用万字符号的联署活动,下图就记录了两名纳瓦霍族少女代表其部落署名不再使用这个传统符号,大是大非面前人家拎得清:
同样在1940年,美国开始用抽签的方式征召义务兵,并通过了国籍法案,再次确认了印第安人的公民权,并要求他们也有义务服兵役(当然这一点也受到诟病,因为当时联邦政府有权裁定印第安人有服兵役的义务,但无权强制各州政府赋予印第安人选举权)。珍珠港事件发生时,已有约5000印第安人在美军中服役。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35万印第安人中有4.4万人入伍,占适龄健康男性人口的1/3;另有约4万人在本土执行了防卫任务。印第安人血液中流淌的尚武基因似乎突然被激活了,参军的热情远高于白人,例如生活在蒙大拿州的黑脚部族对征兵嗤之以鼻:“黑脚人什么时候打仗需要抽签征兵了?”纳瓦霍人原本大部分不通英语,为了能有资格参军在保留地里组织了英语培训班,最后有3600人参军(包括400名著名的“风语者”密码通讯兵),300人战死沙场。不少帕帕戈人为了当兵专门学了简单英语,并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
1942年美国兵役局的数据表明,印第安人适龄人口中有99%都进行了兵役登记。美国陆军甚至断言,如果所有其他种族的美国人都有印第安人同样的参军热情,那就没有必要用抽签的方式征兵了。
除了踊跃参军以外,印第安人在二战期间一共购买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战争债券,人均超过100美元,考虑到他们很低的收入水平(尤其是住在保留地的部族),这个数字也相当可观。
1920年代成立的第45步兵师是印第安人比例最高的部队,一开始隶属于国民警卫队,其徽标就是源自印第安文化的红底黄色万字,但在纳粹上台后弃用,换了另一个有印第安渊源的雷鸟徽标。1940年美国开始征兵备战后,该师转归美国陆军编制,在本土军训至1943年后赴欧洲参加了进攻意大利和德国的诸多战役,8个荣誉勋章得主中有3个印第安人,说明原本喜爱万字符号的印第安人打起纳粹来手下一点也不留情。
至于日本人有没有资格打着为印第安人报仇的名义进攻美国,看看他们对印第安人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
1942年日本占领阿留申群岛期间,抓了45名尤南干族印第安人送回日本做苦役,其中21人没能活到战争结束。
同样在1942年,日本占领菲律宾时也俘虏了数百印第安士兵,一开始他们很多人被当成日裔美国人(在日军眼中就是叛徒)遭到毒打,后来又经历了巴丹死亡行军(被俘的美、菲军队被迫长途步行到战俘营,途中因干渴、日军虐待死亡甚多)。
被俘美军中有一位纳瓦霍人乔·奇尤米亚(Joe Kieyoomia)在死亡行军中活了下来,后来被送到日本。当日军发现纳瓦霍语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用于无线电通讯时,用拷打逼他破译密码。然而“风语者”用的密码是二次加密过的,每个纳瓦霍词汇所指与原词义完全不同,奇尤米亚也听不懂。日军为了惩罚他,让他在很深的雪里站了几个小时,允许其回牢房时一个日本看守推了他一把,直接把他已经冻在地上的脚皮撕掉了一层。1945年被关押在长崎的奇尤米亚又经历了原子弹轰炸,命大的他再次幸存了下来。
所以说,印第安人本来在二战中就是抢着上战场跟轴心国干仗的一群人,日军又对印第安人粗暴虐待,所以根本没有可能打着给印第安人报仇的旗号进攻美国。
原创码字不易,看着好请点个赞,谢谢!
因为还没打到本土呗,这有什么好问的。
宣战之名无外乎两者:对内可以发动人心者,如1914年GB以保卫比利时为由取得反对党谅解;对外可以软化态度者,如1944 2Cdn 反攻比利时中以解放者而称取得当地民众支持。
IJA每到一处,必自称共荣解放;自朝鲜,满洲,华北,华东,印支那,缅甸,曼尼普尔,菲律宾,马来亚,印尼,至于澳新,其宣传路线从未改变。真的抵达美国本土,不会宣布原住民解放就活见鬼了。为什么没有宣称——因为还不到时候。有限的战时宣传资源要优先向最需要的地区倾斜,也就是占领区和前线地区,对美国本土原住民解放进行宣传,对战争既没有重大影响,对国内战争支持也鲜有帮助,最终无法威胁美国本土后还会成为战争结束时的政治包袱,那当然闭口不谈。
“世上被压迫者千千万,只把与我有利的说个遍。世上压迫人者万万千,换我吸血在此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