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号更新
3月31号接近晚上送了一次菜。一户一包。我们是合租肯定不够。也算解了燃眉之急。现在菜已经吃光了。
封楼了实在没办法,联系志愿者,加了小区团购群。
菜鸟驿站的老板和一些有门路的人组织了团购。买了一点东西,够四五天了。但是没有米,没有主食,团购米买不到。
米的问题刚刚也解决了,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志愿者累坏了,跑不动了,允许我们自己拿团购的东西,发现小区给老人送的米(这个米只有老人有,需要平价买。其他人都只有3月31的一次送菜)多了一点,就买了。
以下为原回答,时间3月31号早上6点
我现在理解他们的行为了,并且认为他们做的很对,以前都是说封两天,一直加二,我一直有两三天的菜。然而隔江封城了,最近4天什么蔬菜粮食都买不到。中间刷美团,直接做好的买到了三顿,昨天美团外卖也没了。
政府完全没有组织配送,完全依靠商业流程。
而且最近一直在关到商业的方式。昨天联系很多商家都说政府让他们关掉,不要营业。
坐标浦东,今天终于有官方的小区蔬菜团购群了。
【个人买菜建议】
小区团购群:抢不到或不愿意蹲点
某团买菜:6:00开抢,提前加购多品种食物,不停点结算。
某咚买菜:6:00/8:30开抢,同某团。
某日优鲜:仅限app,每日22:00预约次日。
某团的商超:营业时间见前一日晚上,app会显示,但基本一天订单2分钟约满,提前想好买什么不要犹豫。
某东到家、饱了吗我这边附近店家都无配送时间。
——————————
原答案:
理论上菜品供应应该由社区居委统一安排配送,上海发布一直在公布采购联系方式,但至今没看到我们社区牵头去采购。
我是年轻人,我可以超市外卖(虽然抢没抢到全靠运气),但挺为老人着急的。
聚集不是居民所愿意的,只能说上海这次菜篮子保障做的真的不够到位。
我们这代不理解上海的老年人经历了啥。将来的孙辈(如果有)也会笑话我们:囤积,放到临期快烂了再吃......当我们跟他们讲,某些方面来的话,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要相信,他们会一脸茫然。
我要是老实听话啥也不准备,今天差不多可以过头七了
—- 来自某+2+2不断续了半月多的倒霉蛋
聚集买菜不一定会得新冠。
得了新冠九成九也不会死。
但是不买菜一定会没得吃。
至于每日感染数据?
关我屁事,我脑袋上又没乌纱帽。
现在知道谁是傻子了吧。
总以为生存狂是傻子,人家只是狂,人家不傻。
还有大妈们,人家也不傻,甚至比生存狂更聪明。生存狂平时还要倒腾存货,每年还要画个几百块钱呢。大妈们平时一分钱不用花,只要临时去超市挤一挤,就什么都有了。
而傻子们呢?平时不淡定,偏偏最紧急的时刻那么淡定。
傻子们的价值观形成于最近40年。他们不会思考一个问题:最近40年在历史上是少数还是多数?
他们甚至不读历史。
深圳虽然也没有经验,但也没有思维定势,充分利用外卖小哥解决了这个问题。
上海就拉胯很多,无非是利益问题,为了保住答案,我并不想展开说。
你不要觉的我能看出来问题,就能解决掉问题,实际上并不能。解决问题还是要靠触及利益,这在可见的未来根本不可能。
还是那两句话:深挖洞,广积粮。
你需要存的,恰恰是粮食,而非蔬菜。不是为了今天,而是为了明天。
笑话他们抢菜的人,现在已经笑不出来了
抢菜的人都在后悔抢少了
至于得新冠?现在新冠病人是最安全的
得了新冠,且不说新冠需不需要治,就算是重症政府治的可上心了
你得别的急病你连医院的门都摸不到
四月5日收到投喂。
4月6日更新,肉和萝卜已经烧成红烧肉吃了,继续坚持
如果封控前没去买菜,现在早已断了肉奶。
坐标浦东三林,我们社区已经封了半个月,期间只放了三次补给,两小箱蔬菜+两个梅林午餐肉罐头。
辛亏我不相信?和??,早早屯够了一冰柜肉蛋奶豆制品维生素片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人或,方才保证暂时一家老小三餐无虞。
当然真再封两个月的话谁都逃不了,要么走《钢琴师》Spielman一家的结局,要么走《太阳帝国》上海犹太人的结局。
很多社区在宣布浦东封控之前,已经封过十几二十天了。闵行和浦东的一些“重点区域”早已进入工商业停摆的状态了。在这些地方,这十几二十天里,社区几乎都没配送食品,大多数附近商业,包括快递外卖全部停了,买菜靠团购和app抢。
这些社区的生活状态,全上海都是知道的。也就是说,上海防疫管理的问题在宣布封控之前早就暴露无遗了,医疗资源紧张、城市物流瘫痪、食品供应短缺、封控时间无限+2+7、阳性越封越有,这还是上海只封控小部分地区就出现的情况。
封城之后,会连续封上几个星期,买菜会更难,这基本上已经是共识了,大家都不对上海抱有太高期望,得按最坏情况来做准备。给浦东人准备的时间只有一天(评论区提醒,是最多只有一天,有些是半天或几个小时),那发生哄抢是必然的,相反,作为普通人去抢也是对的,截止今日(4.2),浦东解封遥遥无期,很多街道还没送物资。即便有物资发放也可能有数量不够分、不给外地人、全是蔬菜没有粮油等情况,提前没有囤货的人生存状况堪忧。
这也提醒决策,不可以把防疫凌驾于基本民生保障之上。防疫需要大家配合,而威胁到基本生活的时候很难说多少人还会配合,就像可能面临半个月没饭吃的时候,很多人不会在乎聚集不聚集,防疫的目的也无法实现。
管理层绝对有问题。上海需求端没有特别大的增量,供应端增加了3倍的量。民众照样在喊一菜难求。我在上海,有着深刻体验。
首先是在3月上旬,嘉定,闵行等地封小区开始就没有合理统一的配送食品规划和行动。我不信上海的经济实力和资源配送不了几个小区的食品。然后,无告知的突然封闭和无预期的解封在上海蔓延开。而配送还是没有规划,没有组织,纯靠外卖小哥。
接下来就是民众的恐慌。大家都开始大量囤积蔬菜泡面。很多买了10斤菜7-8斤烂掉丢掉。但是没办法啊,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封控了不能出去了。也不知道封闭小区后去哪里买菜,有没有配送。再加上网上大家晒出封闭后天价菜。
我觉得出门要是部队里这样搞后勤,呵呵,枪毙吧
这几天我已经说过十几次了:
在疫情持续两年后,我国的地方政府还能以应急的心态来面对疫情而非准备大量常备预案,这事简直离谱到家了,不知道这帮当官的脑子里都是什么。
但是另一方面:
我很同情被关在家里吃不上饭只能买高价菜的人,但是在疫情已经持续两年多,香港爆炸、西安实际展示了一次GLZY加封城的恐怖后果后,依然还不在家里准备足够的储备粮,这种心态我只能说我不理解。
看了评论之后我理解部分因客观条件无法屯粮的人了,所以我们还是一起来骂两年不做预案的领导们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