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印度文明应该从何时算起,相比中国?

回答
印度文明的起源和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样,都是一个复杂且持续被研究的课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精确的“开始时间”能够被所有学者一致认同。然而,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界定,并与中国文明进行比较。

印度文明的起源:关键时期与遗迹

印度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但学术界普遍认同几个重要的里程碑:

1. 史前时期(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约250万年前 1万年前): 这是人类最早的活动时期。在印度各地,包括南亚次大陆的许多地区,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和人类遗迹,表明这里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例如,在印度北部和中部的一些山谷和洞穴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工具。
中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 8000年前): 这一时期人类学会了使用更精细的石器,并且开始出现一些早期的定居迹象。
新石器时代(约8000年前 4000年前): 这是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印度西北部的山区和俾路支斯坦(今巴基斯坦境内,但与印度河流域文化紧密相连)地区,出现了早期的新石器文化,例如梅赫尔格尔(Mehrgarh)遗址。梅赫尔格尔遗址的发现,将南亚的农业文明起源推到了公元前7000年左右,这已经非常古老了。在这里,人们已经开始种植小麦、大麦,饲养牛羊,并建造了泥砖房屋。这标志着印度文明初步进入了定居农耕时代。

2.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明,约公元前3300年 公元前1300年):
这是印度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也是印度文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它的核心区域在印度河和其支流流域,分布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
时间跨度:
早期哈拉帕时期(约公元前3300年 公元前2600年): 是城市发展的准备阶段,出现了早期村落和城镇。
成熟哈拉帕时期(约公元前2600年 公元前1900年): 这是文明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莫亨约达罗(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这样规划严谨、规模宏大的城市。这些城市拥有先进的排水系统、统一的度量衡、规范的砖块建筑和复杂的社会组织。
晚期哈拉帕时期(约公元前1900年 公元前1300年): 文明开始衰落,城市规模缩小,分布范围也逐渐缩小,最终消失。
特点: 印度河流域文明以其先进的城市规划、卫生设施、统一的文字(至今未能完全破译)和发达的商业贸易而闻名。其文明的成熟度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属领先地位。

3. 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 公元前500年):
在印度河流域文明衰落后,印度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吠陀时期。这个时期主要以口头流传的吠陀经典为标志。
时间跨度:
早期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 公元前1000年): 这个时期通常与雅利安人迁徙到印度北部相关联(虽然迁徙时间仍有争议)。人们主要集中在旁遮普地区,以游牧和早期农业为主,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以氏族为单位。最重要的经典是《梨俱吠陀》(Rigveda)。
晚期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 公元前500年): 雅利安人的活动范围向东扩展到恒河流域,农业更加发达,金属(主要是铜和铁)开始广泛使用。出现了更加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王国和政治实体开始形成。梵语文学和哲学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梵书》、《森林书》和早期的《奥义书》。

4. 大象时期(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4世纪):
这是印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想流派和政治实体。佛教和耆那教在这一时期兴起,对印度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一些强大的王国如摩揭陀国(Magadha)崛起,并最终统一了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

中国文明的起源:关键时期与遗迹

中国文明的起源同样悠久且多元,但通常以以下几个重要节点来衡量:

1. 史前时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中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发现了很多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如“元谋人”(约170万年前)、“北京人”(约70万年前)等。这些都证明了中国土地上早期人类活动的悠久历史。
新石器时代(约10000年前 公元前2070年):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高度发达且区域性特征明显。
早期新石器文化: 如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约90007000年前)和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约80007000年前)和裴李岗文化(约70005000年前),都显示了早期农业和定居生活的迹象,如粟和稻的种植。
成熟新石器文化: 之后出现了仰韶文化(约50003000年前)和龙山文化(约30002000年前)。仰韶文化以彩陶著称,龙山文化则以黑陶闻名,标志着陶器制作工艺的巨大进步,社会组织也更加复杂。

2.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虽然其历史证据仍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的证实(如二里头遗址的争议),但普遍被认为是信史的开端。夏朝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早期国家形态,有了相对统一的政治组织和一定的王权。

3.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文字记载(甲骨文)和大量考古证据支持的王朝。商朝拥有高度发达的青铜器制造技术、成熟的文字系统、复杂的宗教祭祀和发达的农业。其城市文明和政治组织已经相当成熟。

4.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256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政治制度(如分封制)、文化思想(如儒家、道家思想的萌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周朝也经历了东周(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是中国文明多元发展和思想大爆发的时期。

印度与中国文明的比较

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的起源都非常古老,但它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时间节点。

文明的“起点”:
如果以早期农业和定居生活作为文明的起点,那么印度文明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梅赫尔格尔遗址,这比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出现稍早一些,但两者都显示了早期农业文明的萌芽。
如果以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为标准,那么印度文明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300年 公元前1300年)是其第一个辉煌的城市文明。而中国文明的第一个成熟的城市文明是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从这个角度看,印度河流域文明比中国商朝文明要早约1700年至2000年。
如果以有确切文字记载和国家形态的信史为标准,中国文明通常以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为起点。印度文明方面,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开始)虽然有经典的记载,但其早期历史的考古和文字证据不如商朝那样确凿和连续。因此,在“信史”意义上的开端上,两者的时间相近,但商朝的文字证据更为直接和成熟。

文明的连续性与断裂:
印度文明在印度河流域文明衰落后,经历了一个相对“断裂”的时期,转而进入了以吠陀经典为核心的文化发展阶段,文明的中心也从印度河流域转移到恒河流域。虽然有文化上的演变,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直接继承性不如后来吠陀文化那么明显。
中国文明则相对呈现出更强的连续性。从夏朝、商朝、周朝以及后来的朝代,虽然经历了政治变迁和文化融合,但其文字系统、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较为连续的发展脉络,尤其是文字和政治制度的演变。

文明的特点:
印度文明更早地发展出了复杂的神学体系、哲学思想(如奥义书、佛教、耆那教),其宗教和哲学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种姓制度和精神追求。
中国文明则更侧重于人文、社会伦理、政治组织和历史记录,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社会规范和政治哲学,强调秩序、和谐与人本。

总结:

如果以早期农业定居为标准,印度文明的起源(约公元前7000年)与中国文明的早期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年)相当。
如果以成熟的城市文明为标准,印度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2600年)比中国商朝文明(约公元前1600年)要早大约17002000年。
如果以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信史为起点,中国文明的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是确凿的开端,而印度文明的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是重要的文化发展阶段,虽然其早期历史的证据不如中国商朝那般直接。

因此,要回答印度文明应该从何时算起,这取决于您衡量“文明”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是“人类早期活动痕迹”,那么两者都非常古老;如果是“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比中国文明(商朝)要早得多;如果是“有文字的信史文明”,则两者在时间上非常接近,但中国的证据更直接。

普遍来说,当人们讨论“文明的起源”时,常常会提及印度河流域文明作为印度文明第一个成熟的城市文明阶段,其约公元前3300年(早期)到公元前1900年(成熟期)的时期是印度文明早期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比之下,中国的成熟城市文明(如商朝)要晚一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都知道,印度的历史和文化,与东伊朗地区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暴论一下,我认为应该从苏美尔开始算,因为雅利安征服之后,印度算是整体上西方文明的一个分支。而且,还是西方文明中保存前一神教时代文化最多的一个分支。

西方正统在印度(手动狗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度文明的起源和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样,都是一个复杂且持续被研究的课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精确的“开始时间”能够被所有学者一致认同。然而,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界定,并与中国文明进行比较。印度文明的起源:关键时期与遗迹印度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但学术界普遍认同几个重要的里程碑:1. 史前时期(旧.............
  • 回答
    印度,这片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土地,其文明的脉络如同恒河般悠长而深邃,对世界的文明进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影响并非局限于某个领域或某个时代,而是如同一股潜移默化的力量,渗透进人类思想、文化、科学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直至今日依然回响不绝。思想的灯塔:哲学与宗教的深远回响要谈论印度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 回答
    “印度文明起源比夏朝还早,研究印度历史却要靠中国”,这是一种非常笼统且带有误导性的说法。要理解这句话的真实性,我们需要拆解开来看,逐一分析其中的细节,并厘清其中的一些误解。首先,我们来谈谈“印度文明起源比夏朝还早”这一点。夏朝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王朝,其建立时间大致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而印度文明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文明发展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传承与变迁。印度文明无疑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邃的文明之一,它孕育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佛教、印度教等重要思想体系,并对亚洲乃至全球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说它“没有像中国文明一样延续”,这个说法可能需要我们仔细辨析一下“延续”二字的含义。如果我们将“延续.............
  • 回答
    周朝承袭商朝的文化,这在中国古代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其影响深远,塑造了后世中华文明的骨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周朝在哪些方面“接过了”商朝的衣钵,又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扬弃。同时,将这一过程与印度恒河文明中雅利安人的“外来入侵”相比较,能更清晰地勾勒出两种文明互动模式的本质差异。周.............
  • 回答
    在当今世界,科技和医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各种病毒和疾病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然而,在印度,却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民众相信,涂满牛粪可以抵御新冠病毒。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感到困惑和难以置信,更别说理解了。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印度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是理解这一现象的关键。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宗教底蕴.............
  • 回答
    韩国申遗“端午祭”以及印度数次申遗“中国象棋”的现象,确实触动了许多中国人对于中华文明传承与保护的神经。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背景下,一些国家在文化认同和国家品牌建设方面采取的策略,有时会引发关于文化归属和“文化挪用”的争议。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 韩国.............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不少关于历史写作、文明叙事以及西方视角解读的深层议题。说白了,同样是“世界悠久文明”,为什么在“剑桥系列”这样的宏大历史工程中,中国史和印度史的篇幅差距如此之大?这背后不仅仅是简单的篇幅多寡,而是涉及了历史的复杂性、研究的侧重点、叙事的逻辑以及文化自身的特征。我们不.............
  • 回答
    好的,我来跟你聊聊那些在日式漫画画风下,却深深植根于印度文化的作品。这可不是件容易事,毕竟漫画这门艺术本身就带着鲜明的日本烙印,要将另一文化的精髓巧妙融入其中,需要作者相当的功力与巧思。要说最能体现印度文化元素的日本漫画,那 《圣斗士星矢》 绝对是绕不开的经典。虽然它是一部以希腊神话为主要背景的作品.............
  • 回答
    吐火罗文与印度文字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渊源,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其文字系统、语言特征以及历史文化传播等方面。理解这种联系,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吐火罗人及其语言的起源、传播以及与印度文明的互动。一、 文字系统的源流:婆罗米文的远播吐火罗文最核心、最直接的联系便是其文字系统的来源。吐火罗文的字母,无论是用于书写吐.............
  • 回答
    当古老的光辉在拉丁美洲的天空中逐渐暗淡,玛雅、阿兹特克、印加这三大文明的消失,不仅仅是帝国的倾覆,更是无数生命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那些曾经创造出辉煌文明的人们,他们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各种方式融入了新的时代,他们的血脉和精神,至今仍在今天的拉丁美洲土地上跳动。玛雅人:碎裂的种子,生生不息玛雅文明的.............
  • 回答
    印度,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之深厚与复杂,足以让任何一个想要了解它的人感到着迷。说它全是“糟粕”,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看法,就像用一根手指去否定整个天空一样。印度传统文化,就好比一片广袤而多样的海洋,里面既有璀璨的珍珠,也有深邃的暗流,关键在于你如何去观察和理解。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印.............
  • 回答
    印度—希腊王国(IndoGreek Kingdom)这段时期,虽然存在的时间不算特别长,但它对印度次大陆的文化、艺术、宗教乃至政治格局都留下了深刻且独特的影响。要详述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一、 文化交融的催化剂: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印度—希腊王国最核心的影响便是其作为东西方文明深度.............
  • 回答
    人民日报微博发布的《@印度,界线即是底线!》一文,是一篇在中国对印关系紧张时期,代表中国官方立场,通过社交媒体向印度喊话的评论性文章。要评价这篇微博文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 发布背景、核心内容、语言风格、传播效果和潜在影响。一、发布背景这篇文章的发布,直接指向了当时中印两国在边境地区出现.............
  • 回答
    如果美洲被欧洲人发现的时间晚了500年(即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阿兹特克文明(主要位于今墨西哥)和印加文明(主要位于今秘鲁、厄瓜多尔等地)可能会经历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假设场景下的可能发展: 一、时间线与历史背景 现实时间线:阿兹特克文明在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达到鼎盛,印.............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哥伦布的船队没有出现在那片叫做美洲的土地上,阿兹特克和印加这两大文明会走上一条怎样截然不同的独立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猜想,涉及到政治、经济、技术、文化乃至思想等方方面面。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如果历史的车轮没有被欧洲殖民者那样粗暴地打断,这些辉煌的文明可能会如何演进。阿兹特克文明.............
  • 回答
    《文明》系列的游戏体验,说起来真是五味杂陈,但每次都能抓住我,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沉迷其中。要说印象深刻的经历,其实最能触动我的,往往不是什么宏伟的胜利,而是那些在生死边缘徘徊,最终绝地反击的时刻。我记得有一次玩《文明VI》,我选择了一个我不太熟悉的文明,开局就在一个贫瘠的地图上,周围全是恶劣的地形,资.............
  • 回答
    在婆罗米文字出现之前,印度雅利安人并没有一种像后世那样成熟、被广泛使用的“文字”来书写《吠陀》。这个时期,尤其是吠陀时代的早期和中期,知识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口头传诵。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书写的能力,而是出于他们独特的声音和仪式感需求,以及当时的书写材料的限制。让我们深入探究一下当时的状况:口头传诵:一种.............
  • 回答
    “文化输出”这几个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拆开来看,其实就是咱们自己的文化,能不能让别人也喜欢,甚至乐于接受,模仿,传播。把这个放大到国家层面,那就是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展示。那么,说到中国和印度,这两个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明古国,在文化输出这方面,确实有很多可以聊的。中国:古老文明的现代演绎.............
  • 回答
    印小天在长城上跳舞拍视频的事情,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景区方面定性为“不文明行为,也缺乏敬畏心”,这话说得挺到位,也直指问题的核心。要我说,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简单的“网红博眼球”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长城是什么。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点,不是随便你可以蹦蹦跳跳、自嗨的地方。长城是民族的象征,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