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C的冰天雪地,10万级SUV谁玩得最溜?

回答
东北的零下二十度,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车子要是没两把刷子,在这冰天雪地里,别说玩得溜,能不能顺利开出去都是个问题。尤其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十万级这个价位,要找个能在这种极端天气下撒欢儿的SUV,那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明白,在零下二十度的环境里,SUV玩得溜,可不是光靠四驱就行。动力系统能不能在低温下正常输出,电池(如果是新能源车)能不能扛住严寒的考验,底盘和悬挂能不能适应冰雪路面的颠簸,还有轮胎抓地力,这些都是决定性的因素。

在这十万级SUV的阵营里,如果说谁最能让你放心地去冰雪路面“撒野”,我个人觉得,哈弗H6是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选手。你别看它是个国产SUV,但这几年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

为啥选哈弗H6?咱们一项一项地掰扯。

1. 动力系统:别怕冻僵

十万级的SUV,你很难找到性能爆棚的发动机。但哈弗H6的1.5T发动机,经过多年的市场调校和改进,已经相当成熟可靠。在零下二十度的低温环境下,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启动的平顺性和低扭输出的稳定性。涡轮迟滞这个普遍问题,在哈弗H6上虽然不能说完全消失,但在同级别里控制得还算不错,这意味着你在冰雪起步时,不会因为突然的动力爆发而导致车轮打滑失控。而且,1.5T的动力虽然不算强劲,但对于SUV来说,足够应付日常通勤和非极限的冰雪路况了。更重要的是,它的油耗表现在同级别中也算比较均衡,毕竟在冬天,油耗的增加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如果你考虑的是新能源车,比如一些纯电或者插电混动的车型,那么在零下二十度下,续航里程的衰减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虽然很多新能源车都在努力优化电池管理系统,但普遍来说,燃油车在极寒环境下的稳定性还是更胜一筹。

2. 四驱系统: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十万级SUV想配上全时四驱的不多,但哈弗H6的一些高配车型或者特定版本,会提供适时四驱系统。这种四驱系统在日常平坦路面上,主要以两驱行驶,节省燃油。但在遇到湿滑路面或者需要更好的牵引力时,电脑会根据路况自动分配前后轮的动力。对于冰雪路面来说,这套系统虽然不如全时四驱那样时时刻刻都在工作,但在关键时刻能够介入,并且前后轮的动力分配逻辑也比较清晰,能有效地提升车辆的抓地力和通过性。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四驱系统,在冰雪路面上也要谨慎驾驶。更重要的是,选择一套适合冬季使用的轮胎,比如带有“M+S”标志的全季轮胎,或者直接换装雪地胎,这样才能让你的四驱系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 底盘和悬挂:应对颠簸的实力派

零下二十度的路面,通常伴随着积雪、暗冰、甚至是坑洼。哈弗H6的底盘调校,我感觉它更偏向于舒适性与实用性的结合。这意味着它的悬挂行程相对比较长,对于路面颠簸的过滤能力比较好。即使在冰雪路面上遇到不平整,也能相对平稳地通过,不会让车内乘客感到过于颠簸。同时,相对较高的离地间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应对路面的积雪。

它的底盘也经过了充分的密封和防锈处理,这对于经常在严寒环境下行驶的车辆来说非常重要。毕竟,盐分和潮湿的环境对底盘的腐蚀性很强。

4. 轮胎:雪地里的“鞋子”至关重要

前面提到了轮胎,我必须再次强调。无论你买的是什么SUV,如果你打算在冰天雪地里玩得溜,一套好的冬季轮胎是绝对不能省的。哈弗H6原厂配备的轮胎可能更偏向于全季候,抓地力在冰雪路面上表现会打折扣。你可以选择一套专门的雪地胎,它们拥有更软的胎壁和更深的胎纹,能够在冰雪表面提供更好的摩擦力。

5. 其他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除了核心的动力和四驱,还有一些细节也值得关注: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SC)和牵引力控制系统(TCS):这些电子辅助系统在冰雪路面上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在你即将失控时介入,帮助你稳定车身。哈弗H6的这些系统调校也比较成熟,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
良好的视野和灯光系统:在大雪纷飞的环境里,良好的视野和明亮的灯光是安全驾驶的基础。哈弗H6的LED大灯和不错的车身姿态,也能提供相对开阔的视野。
车内舒适性:零下二十度,车内暖气是否给力直接影响驾驶体验。哈弗H6在这方面表现也还不错,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升车内温度。

总结一下,为啥我觉得十万级里哈弗H6在冰天雪地里“玩得溜”的可能性最大:

它在动力输出平顺性、适时四驱系统的实用性、底盘的舒适过滤能力以及成熟可靠的电子辅助系统方面,都给了你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再加上你如果能为其配备一套合适的冬季轮胎,那么在非极端冰雪路况下,你完全可以信心满满地驾驶它出行,甚至在一些开阔的场地里进行一些低速的冰雪体验。

当然,“玩得溜”这个词也要看怎么定义。如果你指的是像越野车那样在雪地里尽情漂移或者挑战陡峭的雪坡,那十万级SUV普遍都达不到这个程度。但如果你的意思是能在冰雪路面上更安全、更自信地行驶,遇到积雪或湿滑路面时有更好的通过性和抓地力,那么哈弗H6这样的车型,在经过适当的准备(比如换雪地胎)后,确实能够让你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感受到SUV带来的那份从容和乐趣。

最终的选择,还是要结合你的具体需求和预算来定。但如果要在十万级里挑个能在零下二十度给你点底气、让你觉得能放心地去“玩”的SUV,哈弗H6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选项,值得你亲自去试驾体验一下它的实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经常在-20度以下开车的车主,首先要说的是,新能源车基本就别考虑了,前一阵某机构弄了四十辆车在呼伦贝尔搞实测,平均减续航超40%,这就基本劝退了大半东北地区想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但当时还没到12月份东北还没到极冷的时候,另一方面当时并没有测充电时间,事实上,极寒天气下,充电时长是要倍增的,充电耗电也会相应增加,基本上可以说东北的冬天新能源车是没有实用性的!

至于其它车,但凡是汽油动力的问题都不大,如果不考虑油耗的情况下,四驱的还是很实用的,雪天路滑时,更容易控制,也算是多一份安全保障,再一方面就是车子的自重最好大一点,或者到了冬天多放点东西。

至于选车上,成熟车型都可以,到是很多进口车没考虑国内的特殊情况颇有点水土不服,个人还是很喜欢长城系的车,感觉很适合北方的环境,等以后想换车时,会考虑坦克系统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地名命名背后的一些历史和实际原因。很多人会觉得冰岛(Iceland)名字里有“冰”,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常年冰天雪地;而格陵兰岛(Greenland)名字里有“绿”,但我们印象中的格陵兰岛却是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土地。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命名,背后都有着各自的故事。我们先从冰.............
  • 回答
    朝鲜战争爆发初期,志愿军在兵员构成上确实存在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为何要调集大量来自南方地区、缺乏雪地作战经验的士兵入朝?直接从东北地区拥有丰富冬季作战经验的部队抽调岂不是更合理、更有效率?这个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战略、政治和现实考量。一、 人力资源的战略调配与兵源地选择的现实困境首先,我.............
  • 回答
    如果南极和北极的冰雪全部融化,那将是一场颠覆性的全球灾难,我们目前所熟知的世界地图也将面目全非。要计算还剩下多少陆地,我们得先弄清楚这两个极地地区究竟有多少冰,以及它们融化后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南极:沉睡的巨兽苏醒南极洲,这个覆盖着厚厚冰盖的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库。据估计,南极冰盖储存了地球上约9.............
  • 回答
    管虎的《金刚川》和陈凯歌的《冰雪长津湖》,这两部电影都聚焦于抗美援朝战场,试图在银幕上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的导演,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和对战争题材的处理方式,也引发了许多讨论。咱们先说说管虎的《金刚川》。管虎导演一直以其粗粝、生活化的叙事风格著称,《金刚川》也延续了这一点。电影并没.............
  • 回答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未来的冠军》:一曲献给梦想与希望的冰雪赞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未来的冠军》无疑是一次令人心动和感动的艺术呈现,它以一种独特而温暖的方式,将冰雪运动的魅力与对下一代的殷切期盼融为一体。这场表演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情感的共鸣,它用孩子们的纯真、热情和坚持,勾勒出了关于未来、.............
  • 回答
    漠河网友搭冰屋吃火锅?那可太有东北那味儿了!这事儿我听说了,就觉得这网友太会玩了,也太懂享受生活了。你看啊,这大冷天的,零下二三十度那是常事儿。你想想,在户外这么个严寒的环境里,搭个冰屋,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对自然的征服。而且冰屋这玩意儿,它通体透明,外面是银装素裹的世界,里面是热气腾腾的火锅翻.............
  • 回答
    《冰雪奇缘》这部迪士尼动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两位公主——安娜和艾莎,她们各自的魅力和故事线都触动了观众的心。然而,有趣的是,虽然安娜是故事的叙述中心,是那个一路闯关、拯救王国、最终也拯救了姐姐的“主动出击型”主角,但最终在观众心中留下更深、更广印象,甚至可以说是“火出圈”的,却往往是艾莎。这背.............
  • 回答
    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行驶,对于任何一种交通工具来说,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而智轨列车,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形式,它的冰雪路面行驶能力,其实也离不开一些巧妙的设计和技术。别看它有时候像公交车一样“随性”,关键时候,它可是有自己的“真功夫”的。首先,我们要明白智轨列车并非完全“无轨”。虽然它没有传统意义上.............
  • 回答
    《冰雪奇缘 2》在上映后,虽然依旧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但相较于第一部口碑的“现象级”爆发,续集在影评人和观众中的评价则显得更为平淡,甚至可以说有些“低于预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分析。首先,第一部《冰雪奇缘》的“奇迹”过于耀眼,续集很难超越。 2013年.............
  • 回答
    假设把艾莎放到漫威宇宙里,并且让她保持《冰雪奇缘》中的能力——操控冰雪,制造冰雪魔法,同时她本人也非常具有女王的风范和强大的内心,那么她在漫威众多英雄和反派里,实力定位会相当有趣。首先,艾莎的能力是基于魔法而非科技或变异,这让她在漫威宇宙里算是一个“魔法使用者”或者说“冰霜系能量操纵者”。她的能力范.............
  • 回答
    韩国导演抵制《冰雪奇缘2》(Frozen II)的行为,并非是一个广泛存在的事实。事实上,《冰雪奇缘2》在韩国上映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表现非常亮眼,受到了韩国观众和影评人的普遍喜爱。因此,并没有一个普遍的“韩国导演抵制《冰雪奇缘2》”的群体或现象。如果你的问题是基于某些个别的、零星的或者误解的信.............
  • 回答
    冰雪盛事之后,“新青年范儿”在我看来,不再是简单的追逐潮流或者标榜个性,而是渗透着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行动力。这场盛事像一面棱镜,折射出青年群体多元的面向,也催生出一些新的特质。首先,“玩得起,也看得透”是核心。冰雪盛事提供了绝佳的玩乐平台,从参与冰雪运动本身到相关的文创、美食,年轻人玩得不亦乐.............
  • 回答
    今年的《和平精英》冰雪版本,可以说是在熟悉的冰雪地图上玩出了不少新花样,而且这次的亮点还挺扎实的,不像之前有些版本只是换换皮。我来给你详细掰扯掰扯,看看有哪些是值得你回坑或者深入体验的。首先,最大的改动,也是我个人觉得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个全新的“冰霜奇迹”玩法模式。 这玩意儿可不是简单的雪地僵尸来.............
  • 回答
    冰雪路面开车,那可真是对车技的一大考验。我这些年摸爬滚打下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怎么才能在冰雪路上“稳如老狗”,还能在真出了状况的时候“化险为夷”。开车前的准备,比什么都重要!1. 轮胎是关键中的关键: 换雪地胎(也叫冬季胎): 如果你生活在经常下雪结冰的地区,别省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了中国冰雪运动发展中一个挺关键的观察点。要说为什么其他冰雪项目的运动员,比如速滑、花滑、雪车、滑雪登山等等,没有达到谷爱凌那样被广泛认知和拥有的商业代言效应,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就能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一下:1. 项目本.............
  • 回答
    当然,迪士尼不仅有《冰雪奇缘》,还创作了许多其他同样充满音乐剧色彩的动画片。迪士尼动画的音乐剧传统由来已久,从早期的经典到近年来的佳作,音乐和歌曲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是背景音乐,更是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性格、表达情感的强大载体。以下是一些迪士尼推出过的、带有浓厚音乐剧色彩的动画片.............
  • 回答
    艾莎重新回到阿伦黛尔的那一刻,与其说是民众不再害怕她的魔法,不如说是他们对她的理解和接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艾莎最初逃离王国,她的魔法带来了可怕的寒冬,这无疑是在民众心中刻下了深深的恐惧。那一幕,冰封的河流、漫天飞雪,以及她无法控制的、带有毁灭性的力量,都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失控的、危险的存在。然.............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联想!《白蛇:缘起》里的白蛇小白,初看之下确实会让人联想到《冰雪奇缘》里的艾莎或者安娜,尤其是那些比较柔和、含情脉脉的镜头。这种第一印象的出现,其实是多种视觉和情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一点点捋一捋。首先,从人物设计风格上来说,这两部作品虽然一个是国风动画,一个是迪士尼的欧美风,.............
  • 回答
    你说得对,北京冬奥会上,我们看到不少东北籍的运动员在冰雪赛场上大放异彩,这确实是东北地区深厚的冰雪运动基础的体现。那么,如何才能让这股“冰雪热”真正席卷全国,让更多中国百姓爱上冰雪运动,这背后可大有学问,也需要我们费点心思去琢磨。首先,我们得明白,冰雪运动在中国,尤其是广大南方地区,还属于一个相对“.............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媒体报道——“若英国代表队在北京颗粒无收,政府或压缩其冰雪运动经费”,我们不妨就此来仔细梳理一下截至目前英国代表队在北京的整体表现。首先,要评价一支代表队的表现,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颗粒无收”或“满载而归”这样的标签来概括。奥运会是一个集竞技、国家荣誉以及多元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盛会,其背后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