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都可以自主研发CRH380A/B/C高速动车,为什么CRH380D要从加拿大庞巴迪引进技术呢?

回答
一谈到中国的高铁,很多人都会想到“和谐号”系列动车组,尤其是CRH380A/B/C等型号,它们代表了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仿佛一切都是自主研发的巅峰之作。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CRH380D这个型号时,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CRH380D的出现,确实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考量呢?

CRH380A/B/C的“自主”光环

首先,我们要承认CRH380A/B/C在中国高铁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些型号的动车组,尤其是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道路上,确实走得非常成功。

CRH380A,可以说是“自主研发”的代表作之一。它是在法国阿尔斯通公司TGV Duplex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和升级而来的。中国南车(现中车四方)在引进TGV技术的同时,大力投入研发,对牵引、制动、转向架、车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自主创新和国产化,实现了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产和集成。它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色,代表了当时中国高铁的最高水平。

CRH380B/C,则更多地是在德国西门子公司Velaro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化和改进。中国北车(现中车长客)在引进Velaro技术后,也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造,包括适应中国铁路的特殊需求、提升性能和降低成本等。同样,在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企业也积极攻关,力求突破。

可以说,CRH380A/B/C的成功,是中国高铁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范。它们不仅满足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客运需求,也为中国掌握了高速动车组的整体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RH380D:另一条技术引进的路径

那么,为什么在有了CRH380A/B/C的成功经验后,还会出现CRH380D这样一个与加拿大庞巴迪合作的型号呢?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和考量:

1. 技术路线的多样化与风险分散: 高铁技术的研发是一个极其复杂和高投入的过程。中国在发展高铁的过程中,并未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通过引进不同国家、不同技术路线的动车组,可以有效分散技术风险,同时也能从不同技术体系中学习和借鉴。庞巴迪作为全球知名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拥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在某些特定领域。

2. 庞巴迪的技术特长与市场策略: 庞巴迪公司在高速动车组领域,尤其是其“ परिजन”系列(如意大利的ETR系列、韩国的KTX等),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CRH380D(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为“Pangda”或“Regina”等系列)正是基于庞巴迪在欧洲和北美市场成熟的技术平台。引进这个平台,可以快速获得一个成熟的、经过市场验证的高速动车组技术。

3. 针对特定需求的定制化需求: 即使是中国高铁整体技术水平在提高,但面对不同线路的复杂情况(如线路坡度、曲线半径、气候条件等),以及未来客运需求的细分,可能需要不同技术特点的动车组。庞巴迪的技术平台可能在某些方面更适合中国某些特定线路的需求,或者能够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4. 加速市场占有率和产业链完善: 与其说CRH380D是完全“从头引进”,不如说是庞巴迪基于其现有成熟技术平台,与中国进行更深度的合作,共同开发和生产。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能够更快地将成熟技术引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国企业在更广泛的技术领域内深化合作,学习和借鉴。通过与庞巴迪的合作,中国企业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高铁产业链,尤其是在某些被认为是庞巴迪优势的零部件领域。

5. 竞争与优化的考量: 在高铁技术引进的初期,引进不同的技术供应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良性竞争,促使各方在技术、服务和成本上不断优化,最终为中国高铁的发展带来最大的利益。

CRH380D的“引进”并非简单的照搬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是引进技术,中国企业也并非“照单全收”。CRH380D在引进庞巴迪技术的同时,同样会进行消化吸收和本土化改造。中国南车(中车四方)在与庞巴迪的合作中,也积极参与了设计、制造和试验的全过程,学习并掌握了庞巴迪的技术诀窍。

例如,CRH380D可能在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车体结构等方面与庞巴迪的现有产品有共通之处,但为了适应中国的运行环境和标准,肯定会进行大量的修改和优化。这种合作模式,更像是一种“联合研发”或“技术转移与合作生产”,是中国高铁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能够自主研发CRH380A/B/C,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必然结果,是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体现。而CRH380D选择与加拿大庞巴迪合作引进技术,则是基于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的整体考量:技术路线的多样化、风险的规避、针对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加速市场占有率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高铁技术不如人,而是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不同阶段、不同产品上采取了最适合当时战略需求的路径。CRH380D的出现,恰恰是这种开放、务实、多条腿走路的高铁发展策略的又一个注脚。中国高铁发展的脚步,就是在这样不断学习、合作与创新的过程中,一步步迈向世界前沿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a/b/c均非完全自主研发,属于在已有引进车型上的升级,尤其是b,几乎除了速度与crh3c(即西门子正宗的Velaro-CN产品)没有区别,并且大部分零件采用西门子技术,380b中标第二天西门子就发布公告乘获得大单,金额在整车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而在引进3c时,大部分零件已完成技术转让,所以几乎是完完全全原厂车,只是没在西门子工厂造

crh380a属于是在crh2c二阶段的基础上加速并且提高国产化率,crh2c-2150号车更是呗选为crh380a的样车,而crh2c二阶段主要是在一阶段基础上增加国产化率,整车基于jr东日本的e2系1000番台(川崎重工制造),仍然属于e2的延伸车种

crh380c则属于380b的头型小改+日本技术,属于缝合怪这一类的,并非自主研发

crh380d则是来自庞巴迪的zefiro 380超高速平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车型,相较于380b,更加原汁原味(非统),统型改成了类似西门子的驾驶舱操纵系统,不管是司机还是乘客的反响都相当不错(除了司机有吐槽没有侧窗),拥有国内8编组动车组最大的功率,因此爬坡,加速性能极佳,引进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这是世界上当时最新的动车组平台,当初引进的技术平台虽然好用但也都将近20年了,而且这辆车的气密性,气动性都相对更佳,也是为复兴号的研制铺路,如今复兴号的很多设计都来源于此车,不过这辆车由于生不逢时,销量惨淡,但不失成为国铁最接近完美的动车组之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